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

    作者:金鑫荔;卢伟

    目的 比较TACE联合阿帕替尼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4例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组,对A组行单纯TACE治疗,B组行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时甲胎蛋白(AFP)指标变化,及3、6、9、12个月时客观缓解率(ORR).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A、B组AFP水平均显著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89、-2.953,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o.126,P=0.90).3、6个月时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6,P=0.01).B组阿帕替尼相关并发症(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对于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TACE联合阿帕替尼的中远期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经动脉化疗栓塞与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栓塞治疗肝癌对比分析

    作者:高钦宗;李槐;闫东;姚雪松;赵彦清

    目的 评价TACE与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栓塞(TAI+ 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所致急性肝功能损伤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接受动脉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及介入治疗资料;其中TACE组111例,共接受介入治疗277例次,TAI+TAE组84例,共接受介入治疗250例次.结果 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合并肝炎、病灶类型、远处转移、门静脉癌栓、基线腹腔积液、介入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甲胎蛋白(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介入治疗前,TACE组与TAI+-TAE组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LB)、白蛋白(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01),PALB、ALB明显减低(P均<0.001).介入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值(△ALT、△AST、△TBIL、△PALB、△ALB)中,△ALT、△AST、△PAL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BIL、△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CE组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53.20%、33.30%、23.40%)高于TAI+TAE组(42.90%、22.60%、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 TACE较TAI+ TAE所致急性肝功能损伤程度轻微,患者生存期更长,更有利于延缓肝硬化进展,改善远期疗效.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廖玉波;赵妍;胡鸿涛;郭晨阳;马俊丽;蒋丽;黎海亮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wMeier法计算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以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90%、40.20%、22.20%,中位生存期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FP)、r谷氨酰转肽酶(GGT)、肿瘤大径、肿瘤数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远处转移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GGT、肿瘤大径、肿瘤数目、BCLC分期、动静脉瘘为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影响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AFP、GGT、肿瘤大径、肿瘤数目、BCLC分期及动静脉瘘.

  • 经肝动脉导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动静脉瘘

    作者:郝明志;林海澜;余文昌;郑建雄;张孔志;陈建彬;陈起忠;陈韵彬;郑伟生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肝癌动静脉瘘血管分别行超选择性插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造影观察动静脉瘘闭塞情况及肿瘤的栓塞情况.结果 22例肝癌动静脉瘘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2~15 ml,对分流量大的动静脉瘘配合明胶海绵栓塞.造影显示瘘口全部闭塞,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肿瘤栓塞密实.结论 经肝动脉导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疗效可靠,不影响对肿瘤的栓塞治疗.

  • 髂内动脉灌注与栓塞在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李顺宗;张爱莉;李智岗;赵俊京;谷铁树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内分泌治疗和去势手术常规综合治疗,对2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术.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尿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短期内PSA值下降更明显,两组做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2周t=3.316, P<0.001;1个月t=2.741, P<0.01;2个月t=1.685, P<0.05),6个月复查两组PSA值接近,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双侧髂内动脉超选择化学栓塞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肯定,为综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

    作者:周坦洋;曹海利;白彬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12例CSP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先向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80~100 mg,再用500~710 μmPVA颗粒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术后定期复查血清β-HCG及妇科超声.结果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后血清β-HCG水平迅速下降,妊娠囊逐渐萎缩、坏死、脱落.无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CSP能迅速止血,有效杀胚,保留子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作者:惠本军;张庆桥;陈东民;凌冰;乔风雷;蔡明成;王玉荣

    目的 评价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联合PSE治疗.术后采用肝脏CT、超声、肝功能、血常规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 对26例患者共进行63次TACE、27次PSE治疗,全部治疗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2个月,均生存;23例患者随访6个月,17例生存;13例患者随访12个月,9例生存;8例患者随访24个月,5例生存.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PHC合并脾功能亢进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Orem自理理论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晔;曹素玉;刘瑶;石琳;李颖

    目的 探讨自理理论对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5年8月120例HCC患者,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ACE治疗后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及对TACE与肝癌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TACE术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对TACE与肝癌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结论 应用Orem自理理论有利于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治疗.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马军朋;卢伟;杨超;郑好;蒋富强;杜鹏;杨剑

    目的 探讨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C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CNSCLC患者(共50个病灶),均接受肿瘤供血动脉TACE治疗(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顺铂90 mg;栓塞材料:Embosphere微球),并于术后5天接受PRFA治疗肿瘤.术后以增强CT随访观察肿瘤大小及其强化情况,并根据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联合治疗效果,计算术后3、6、12个月的客观有效率(ORR).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获得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ACE及PRFA治疗.术后3、6、12个月ORR分别为92.68% (38/41)、78.05% (32/41)和68.29%(28/41).患者中位PFS为14.8个月.3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胸疼13例、气胸8例、少量咯血6例、血胸3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胸膜反应1例,均较轻微,可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脊髓损伤、大咯血及大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PFRA为治疗中晚期CNSCLC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较高.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

    作者:田锦林;杜亚辉;王伟;李云松;郭跃辉;李春雷;陈硕飞

    目的 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患者,对其TACE后出血改善情况、中远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动脉压由术前的(72.74士18.20)mmHg 上升至(92.40±17.89)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术后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1%(18/21)、71.43%(15/21)、61.90%(13/21)、19.05% (4/21).结论 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的首选有效方法,患者预后受肝硬化程度、肝功能分级、肿瘤范围等因素影响.

  • 血浆D-二聚体评估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作者:陈英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评估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疗效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TACE治疗的PHC患者86例,测量术前1周内(D0)、术后1个月(D1)及疾病进展时(D2)血浆D-二聚体水平.首次TACE治疗1个月后,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修订版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及病情进展组,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病情控制组与病情进展组的D0、D1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D0、D1、D2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PFS的相关性,并评估血浆D-二聚体与PFS的关系.结果 病情控制组D0、D1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D1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D0(P=0.000 1),且病情进展组D0、D1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病情控制组(P均<0.05).D0、D1、D2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与PFS呈负相关(rs=-0.267、-0.454、-0.368,P均<0.05),D1、D2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阴性者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阳性者PFS长(P均<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评估PHC患者的病情、TACE疗效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D-二聚体升高是其不利因素.

  • 肝血管瘤栓塞治疗后肝功能及瘤体大小变化

    作者:田锦林;杜亚辉;罗军;李春雷;张林医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肝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肝血管瘤患者共59个病灶[直径平均(4.4±3.1)cm],检测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前及栓塞后3、6、9、12、18天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总胆红素(TB)、直接(DB)及间接胆红素(IDB)的变化,以及术后1、6、12个月病灶缩小情况.结果 术后3天AAT升高明显,以后逐渐下降,术后18天所有患者AAT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3天AAT>100 U/L者中存在靶向外栓塞(灶周血管分支碘化油沉积、邻近肝实质碘化油沉积)者多于无靶向外栓塞者(P<0.05).胆红素栓塞前后变化不明显.术后6个月所有瘤灶均缩小或消失,大径平均减小(2.4±1.6)cm.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肝功能下降与靶向外栓塞有关,一般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小剂量化疗对肝癌患者肝纤维化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红;李娜;冯苏;张康

    目的 探讨TACE术中小剂量化疗灌注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56例不可手术切除的PHC患者接受4次超选择性TACE,按化疗药物剂量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组(n=24)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常规剂量组(n=32)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比较两组第1次TACE术前与第4次TACE术后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及近期疗效.结果 常规剂量组术后4项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小剂量组术后4项肝纤维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PHC时,采用小剂量灌注化疗药有利于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

  • CalliSpheres(R)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曹国洪;王凯;李佳琪;叶圣利;陈卫飞;王文晶;胡文超

    目的 评估CalliSpheres(R)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例肝癌患者,均接受DEB-TACE治疗.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ORR)为CR+PR/总例数×100%.结果 DEB-TACE治疗后患者ORR为80.00%(16/20),CR率为40.00%(8/20),PR率为40.00%(8/20),SD率为15.00%(3/20),PD率为5.00%(1/20);单个肿瘤结节的ORR为81.58%(31/38),CR率为50.00%(19/38),PR率为31.58%(12/38),SD率为15.79%(6/38),PD率为2.63%(1/38).DEB-TACE治疗后,患者的半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5.00%,半年总体生存率为95.00%.患者仅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CalliSpheres(R) DEB-TACE治疗肝癌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缓解率并有较好的安全性.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及影响因素

    作者:刘开才;吕维富;周春泽;成德雷;方伟伟

    目的 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85例HCC合并PVTT患者的资料,其中475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210例接受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生存时间,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68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3个月,其中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1个月、5.2个月(P=0.002).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患者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7.30%、27.30%、12.10%和37.90%、12.20%、3.10%.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HCC病灶大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癌栓分型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元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Child-Pugh分级和癌栓分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Ⅰ、Ⅱ型癌栓患者中,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5.5个月,2组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型癌栓患者中TACE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4.5个月,2组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结论 对HCC合并PVTT患者行TACE治疗有效,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Child-Pugh分级和癌栓分型;对Ⅲ、Ⅳ型癌栓患者TACE未见明显获益.

  • 常规TACE术中DSA诊断肝细胞癌切除术后3个月内复发

    作者:江旭;李慧;杨继金;刘航;刘敬禹;施一翔;王卫星

    目的 探讨常规TACE术中DSA对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3个月内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肝脏部分切除术后HCC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内接受常规TACE治疗,并于TACE前接受腹部CT或MR平扫及增强扫描,且于TACE治疗后1个月内接受碘油CT检查.以碘油CT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肝脏部分切除术后TACE中DSA与TACE前腹部CT或MRI对3个月内HCC肿瘤复发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 肝脏部分切除术后,TACE前腹部CT或MRI诊断3个月内HCC肿瘤复发的敏感度为70.31% (45/64),特异度为93.33%(14/15);TACE中DSA的敏感度为87.50%(56/64),特异度为93.33%(14/15).TACE中DSA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TACE前腹部CT或MRI[88.61% (70/79) vs 74.68% (59/79),x2=5.110 4,P=0.024].结论 TACE中DSA对发现肝脏部分切除术后3个月内的HCC复发病灶较腹部CT或MRI更为准确.

  • 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比研究

    作者:黄秋峰;李忱瑞;许飞;孙伟;史仲华;郭彦君

    目的 比较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砣=39)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对照组(n=36)采用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比较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变化值及1、2、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值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有望作为明胶海绵颗粒的替代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TACE分别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射频消融治疗乏血供肝癌

    作者:李记华;彭秀斌;许卫国;程光森;陈加源

    目的 探讨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乏血供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资料,其中25例(30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A组),21例(27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B组临床有效率(RR)为96.30%(26/27),明显高于A组[86.67%(26/30),x2=8.694,P<0.05];直径≤3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 (8/8、10/10);在直径>3~5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81.82% (18/22)、94.12% (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837,P>0.05).治疗后6个月,A、B组的RR分别为93.33%(28/30)、96.30%(2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22,P>0.05);直径≤3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8/8、10/10);直径>3~5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90.91%(20/22)、94.12%(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RFA均为乏血供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ACE联合RFA相对近期疗效更优.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吕嘉玲;杜端明;刘鹏程;陈俊辉;周汝民

    目的 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9年8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TAC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5%、24.20%及12.43%,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不同TNM分期患者1、3、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晚期(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综合治疗的1、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TACE治疗(P均<0.05).98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中,32例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较前升高,其中接受不同次数(1次、2次、3次及以上)TACE治疗的患者中,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升高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结论 TACE是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配合多元化的综合治疗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疗效.

  • 肝细胞肝癌患者TACE后综合护理

    作者:李迎;何瑞仙;李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TACE后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80例,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疼痛健康宣教、放松疗法和按压穴位结合药物止痛法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疼痛评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1、2、3天静息痛和运动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满意度[94.11%(85/90)]高于对照组[76.67%(69/90);X2 =63.47,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X2=7.47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HCC患者TACE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801 条记录 2/41 页 « 12345678...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