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托伐他汀治疗无症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杨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肌梗死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心功能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了心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徐健;沈崇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T 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LVESD、LVEDD、NT-proBNP 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益鹏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收治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对比其治疗前后血浆 NT-proBNP 水平差异及心脏超声指标变化。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及心脏超声指标变化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在两项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效果显著。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研究

    作者:邹兴琼

    目的:研究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下降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戴文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 NT-pro BNP 水平差异及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 NT-pro BNP 水平和心脏超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 脑利钠肽及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磊;马沛然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危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随着对CHF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心衰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寿命延长.但是心衰(尤其是无症状心衰)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和危险分层仍是一大难题.CHF时体内存在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其中脑利钠肽(BNP)分泌增多.近年来研究证明BNP在CHF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CHF诊断、治疗、预后和危险分层评估的一个有力指标[1,2].

  • 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无症状心衰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萍;于燕;左晶;费青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一旦出现临床心衰预后不佳.在临床出现"充血"症状之前,有一无症状阶段称为无症状心衰(SHF).如何尽早发现SHF并及时治疗,延缓"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校老年教工无症状心衰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小娟;董火林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老年无症状心衰(SHF)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服用缬沙坦80~160 mg,qd,8周;对照组服安慰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SF)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可明显提高老年SHF病人的LVEF和SF (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 缬沙坦早期干预SHF,显著改善心功能,延缓老年患者心衰进展,降低住院率.

  • 健心合剂早期干预无症状心衰40例临床研究

    作者:蒋红心;许运明;茆俊卿;杨华

    早期治疗无症状心力衰竭有可能防止和延缓其发展为预后不良的显性心衰.以益气养阴、化瘀利水的健心合剂治疗无症状心衰,初步证实其可以有效改善左心功能,防止、延缓显性心衰的发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黄洁;刘国红;杨海英

    无症状心衰(SHF)是无心肌缺血、呼吸窘迫、胸痛以及胸闷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但是显示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碍[1].大量临床研究[2-4]证实,心机梗死后的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若能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SHF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无症状心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孟宪浩;沃金善;徐庆科

    目的:探讨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无症状心衰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83例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无任何临床心衰症状至少1年以上的门诊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室结构功能,分为射血分数(EF)≥0.5组(41例)和EF<0.5组(42例). 结果:EF<0.5组血浆NT-proBNP浓度 [(1 123.8±234.3)fmol/mL] 显著高于EF≥0.5组 [(505.0±86.9 )fmol/mL],P<0.001.在EF<0.5组 ,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与血浆NT-pro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P<0.001;r=-0.93,P<0.001);而在EF≥0.5组,EF 、FS与血浆NT-proBNP浓度无相关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界值为675 fmol/mL时,血浆NT-proBNP浓度诊断无症状心衰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92.68%,阳性预测值93.02%,阴性预测值95.00%,阳性似然比13.02,曲线下面积为0.940. 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诊断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衰的一个良好指标,且NT-proBNP的水平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能较好地反映左心室的功能.

  • Ⅱ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衰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自芬

    以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为核心的代谢异常可对包括心脏在内的多系统、多脏器产生危害[1],但是,在不合并其它心脏疾患的情况下,高血糖等是否对心功能产生影响研究不多,本文就此予以研究.

  • 比索洛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衰的临床评价

    作者:姚强;丁晔;李惠丽;杨春云;杨彪;周强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心功能检查,其中合并无症状心衰患者给予小剂量比索洛尔(2.50mg/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性(Insulin Seasitivity Index,ISI)、左心房大小(Left Atrial,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epth,LVPW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epth,IV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及E/A峰>1比率的变化.结果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无症状心衰的有57例,占30.8%;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1.25~2.50mg/d)治疗3个月后,5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LVMI,LA,LVIDd,LVPWd和IVSd均明显小于用药前(P<0.01),而LVEF及E/A峰>1比率均明显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R、收缩压(Systole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虽FPG有所升高,FINS和ISI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者心衰的发生率高,小剂量比索洛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衰的治疗效果肯定且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对血糖、胰岛素水平等的影响较小.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官玲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室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心室功能指标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43.29±3.44)mm,LVEDD(55.26±4.14)mm,LVEF(44.48±8.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BNP(522.49±126.98)pg/m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进一步调节患者心功能,改善疾病预后效果,临床效果理想.

  •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志菁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定为80例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患者40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的值(50.31±1.99)mm、LVESD的值(37.65±1.91)mm以及LVEE的值(52.71±3.3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恢复情况,促进临床恢复.

  • 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朱建发;黄思兵;马伟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浆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LVEDD及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

  • 浅析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杜睿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过程中还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仅进行基础性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表格呈现,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和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基础性治疗中,运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使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效果

    作者:常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使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与钙通道阻滞剂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并于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总有效率院观察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72,<0.05)。②心功能改善院治疗后两组患者在LVESD与LVEDD指标上均获得了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0.05),且在LVEF指标上,观察组与治疗前获得了显著的改善(<0.05)。③肢体功能改善院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路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21,<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不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 心脏移植术后B型利钠肽/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燕;胡盛寿

    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预后方面的价值已经比较明确。作为心衰标志物,BNP 水平能够全面反映心脏瓣膜、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及右室功能障碍等情况。血清BNP 水平随着心衰的严重程度明显升高,即使在代偿期也可能出现明显升高,故BNP 可以用于筛查早期心衰或者无症状心衰,并且可以反映心衰患者心功能水平。BNP 可以作为预测心衰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也是治疗心衰的临床手段。

  • 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叶冬良

    目的:观察并分析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形式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30)给予实施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30)给予实施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这两种方法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