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建平;王英兰;王蕴慧;张睿;陈环;苏浩彬

    目的探讨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将45例产前证实胎肺不成熟的早产孕妇分为两组,研究组15例(其中1例双胎)将PS制剂注入羊膜腔内,并于数小时内结束分娩.对照组30例产前不予PS注射.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NRDS的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别. 结果研究组分娩新生儿16例,对照组30例,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胃液泡沫试验显示胎肺成熟的比率研究组为56.3%(9/16),对照组13.3%(4/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新生儿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比率为18.8%(3/16),NRDS的发生率为6.3%(1/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18/30)和36.7%(11/30),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均值为(32.4±7.6)d,比对照组(42.0±15.7)d短约10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孕妇和新生儿均未发现由PS所导致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 结论羊膜腔内注射PS可显著地降低早产儿NRDS的发生率和CPAP的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为临床上提供了另一种简便有效的预防NRDS的方法.

  •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作者:牛肺表面活性剂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河北省、山东省、天津市13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RDS早产儿.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分为低剂量组(92例)和高剂量组(88例),首次给药剂量分别为70和140 mg/kg.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比较2组早产儿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以及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tudent's t检验、Wilcoxon Mann-Whitney秩和检验、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组早产儿的累计使用肺表面活性剂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前的氧合指数、血气分析参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2)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在用药后6h动脉血氧分压[(65.3±24.5)与(82.7±36.7) mmHg (1 mmHg=0.133 kPa),t-2.913,P=0.005]及氧合指数(207.2±100.9与268.1±117.8,t=2.897,P=0.005)均较高,但需要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较短[89 (109)与69 (95)h,Z=2.1 09,P=0.035],应用肺表面活性剂≥2次的比例较低[31.5%(29/92)与18.2%(16/88),x2=4.269,P=0.039],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较高[15.2%(14/92)与27.3%(24/88),x2=3.925,P=0.048].2组早产儿在无创辅助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 180例中,45例出院前死亡,总的病死率为25.0%(45/180);11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36例出院前死亡,病死率为31.0% (36/116).45例死亡早产儿中,31例(68.9%)系放弃治疗后死亡.2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 结论 应用较大剂量珂立苏治疗RDS早产儿,可在短期较好地改善氧合,利于早期拔管,减少再次用药,但并未显著降低院内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 早产猪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建立与治疗

    作者:王晓宁;孙波;郭春宝;孙中厚;钱莉玲;汪薇;喻文亮;Karen Lu;William Taeusch

    目的建立早产猪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模型并探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制剂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相当于足月孕期85%(94~97 d)的早产猪作RDS模型,随机分成4组(C组:对照组;C50组:PS 50 mg/kg;C100组:PS 100 mg/kg; N组:自主呼吸组).除N组外,其余早产猪气管切开插管,压力控制模式通气,吸入高浓度氧和标准潮气量通气.分别在治疗0~6 h测血气与呼吸力学参数,6 h后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F)进行形态学与生化分析. 结果 RDS动物BALF中总磷脂约10 mg/kg;电子显微镜下板层小体仅零星可见;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肺泡基本处于萎陷状态.C100组PaO2/FiO2由(92±37)上升到(235±137)mm Hg,肺顺应性由(0.48±0.08)上升到(0.76±0.29)ml/(cm H2O·kg),肺泡扩张均匀,少见损伤;C50组肺氧合及呼吸力学改善不明显. 结论早产猪RDS模型用于研究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价值,100 mg/kg的PS对肺氧合、呼吸力学及形态学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

  • 单独使用沐舒坦对大鼠胎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胎肺形态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玉环;谢爱兰;丁红香;余青;徐肖文;唐云炳;曹淑华

    目的研究单独使用沐舒坦对大鼠胎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胎肺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妊娠的SD大鼠18只分为3组,沐舒坦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只.各组大鼠于妊娠第16、17、18天尾静脉分别注射沐舒坦75 mg/kg(按成人15 mg/kg计算),地塞米松0.8 mg/kg(按成人0.2 mg/kg计算),生理盐水2 ml/只.于妊娠第19天剖宫取出胎肺,通过光镜图像分析和电镜技术观察胎肺的形态结构,并测定胎肺的磷脂含量.结果在光镜下,沐舒坦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肺泡扩张比对照组明显,肺泡腔结构大且较规则;呼吸膜周径比对照组大;肺泡间质比对照组薄(P<0.01),但沐舒坦组与地塞米松组之间无差异(P>0.05).电镜下,两个治疗组的板层小体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板层小体深染、致密.而对照组肺内难见板层小体,胞浆内糖原沉积却非常丰富.此外,沐舒坦治疗组肺磷脂含量为(0.72±0.06)mmol/g湿肺,地塞米松治疗组为(0.73±0.19)mmol/g湿肺,对照组为(0.62±0.09)mmol/g湿肺,沐舒坦、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沐舒坦治疗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独使用沐舒坦能促进胎肺发育,效果类似于地塞米松.沐舒坦可能成为临床上用于产前促胎肺成熟的一种更好的选择.

  • INSURE技术在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83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小静;虞人杰;王俊怡

    目的 探讨INSURE技术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依据呼吸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INSURE组41例与机械通气组42例.INSURE组患儿生后尽快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组患儿生后予气管插管、气管内用或不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拔除气管导管直接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1h、12h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脑白质软化等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1)组内治疗前后氧合情况比较:INSURE组患儿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为(78.7±11.5) 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治疗前[(50.1±10.8) mm Hg],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48.3±8.9) mm Hg与(54.9±11.5)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37、-3.428,P均<0.05).机械通气组患儿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为(80.2±10.0) mm Hg,高于治疗前[(51.3±9.8) mm Hg],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45.6±9.5) mm Hg与(57.1±12.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93、-4.526,P均<0.05).(2)组间氧合情况比较:INSURE组与机械通气组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NSURE组治疗后12 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89.4±11.5) mm H g、(44.2±5.9) mm Hg,与机械通气组[分别为(90.2±10.8) mm Hg、(39.1±7.3) mm Hg]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093、0.126,P均>0.05).(3)组间疾病发生情况比较:INSURE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颅内出血和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7.3%(3/41)、4.9%(2/41)、4.9%(2/41)和4.9%(2/41),均低于机械通气组[分别为34.1%(14/42)、16.7%(7/42)、19.0%(8/42)和11.9%(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7.470、8.651、8.814和4.275,P均<0.05).INSURE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NICU时间分别为5 d(3~7 d)、8 d(5~11 d)和16d(11~25 d),短于机械通气组[分别为8 d(4~12 d)、12 d(8~22 d)和21 d(12~3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947、-2.013和-1.782,P均<0.05). 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INSURE技术进行呼吸支持,创伤小、并发症少、用氧时间短、费用低、安全性高.

  • 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临床试验

    作者:董声焕;孙眉月;寇同欣;李克华;徐英美;郭静;张宇鸣;刘翠青;陈克正;李贵云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全国七大城市儿童医院进行随机的、有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主要入选标准:临床诊断新生儿RDS,出生体质量<2 500 g,a/APO2<0.22.入选合格病例107例,其中给药组57例,对照组50例.北京双鹤药业生产的珂立苏以混悬液形式从气管插管滴入,剂量70 mg/kg;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空气.结果 给药后3 d内RDS患儿氧合及通气功能(PaO2、a/APO2、FiO2、PaCO2)明显改善,a/APO2在给药2、8及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呼吸机重要参数(PIP)、MAP、PEEP)给药后2 d内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首剂给药后a/APO2的改变判断疗效,有良好反应者占84.2%.X线胸片改变提示,给药后8 h和24 h,肺含气情况有显著改善.除1/3病例在给药时有短暂气道阻塞表现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给药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珂立苏治疗RDS有效、安全.

  • 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杰;樊寻梅;宋国维;李克华;郭在晨;叶鸿瑁;崔玉涛;甘小庄;王颖;朴梅花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剂(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比分析方法,对42例经气管注入接受PS治疗的NRDS患儿,按PS治疗前5min血气分析结果,分为pH<7.25(A)和pH≥7.25(B)组.观察两组PS治疗前后a/APO 2的变化.再将每一组分别按孕周和体重大小分为孕周<31周和孕周≥31周组、体重≥1.75kg和体重≥1.75kg组.观察不同孕周和不同体重患儿接受PS治疗前后a/APO 2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患儿PS治疗前a/APO 2均无显著差异,PS治疗后0.5、1、6、12h时,B组的a/APO 2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 A组内孕周≥31周的患儿,PS治疗前a/APO 2明显低于孕周<31周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S治疗后各个观察时间,两组的a/APO 2均无显著差异.A组内体重≥1.75kg的患儿,PS治疗前a/APO 2明显低于体重<1.75kg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S治疗后各个观察时间,两组a/APO 2无显著差异.PS治疗前和治疗后,B组内不同孕周和不同体重患儿的a/APO 2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严重酸中毒可减弱PS对NRDS患儿的疗效.

  • 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产物的分离纯化

    作者:兰和魁;封志纯;姬毅;黄建生;任大明;郑维扬

    目的研究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1(SP-A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纯化及免疫原性。方法将人SP-A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2T上,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1、JM105、JM109、XL1-blue和BL21(DE3)等不同宿主,并在不同温度中的表达,采用包涵体纯化方法及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用ELISA及Westert blot初步分析SP-A1蛋白的免疫原性,融合蛋白质经凝血酶酶切分析。结果 SP-A1基因在前4种宿主中表达有完整蛋白质和不完整蛋白质,目的蛋白质分别占总蛋白的6.7%、9.8%、9.3%、14.8%;于28℃时,该基因在BL21(DE3)宿主中表达产物均为完整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10%。经包涵体纯化和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可获得纯度达95%以上的纯化蛋白。目的蛋白可被抗SP-A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凝血酶作用后可切出相对分子质量为26 000的目的蛋白质片段。结论人组织特异性蛋白质SP-A1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表达的影响

    作者:蔡栩栩;杜悦;高红;崔振泽;韩玉昆

    目的探讨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B (SP-A、SP-B)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肺损伤提供依据.方法结扎孕21 d 的Wistar大鼠一侧怀孕子宫角血管,其宫内胎鼠为缺血缺氧实验组,另一侧子宫角血管不结扎,其宫内胎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剖宫取胎鼠;另设胎龄21 d正常剖宫产新生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肺组织SP-B蛋白和SP-A、SP-B mRNA的表达.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后,新生大鼠肺组织SP-B阳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减少、染色变浅,于缺血20、30和40 min时其平均灰度值分别为78.89±1.08、79.69±0.13和80.00±0.63,与正常对照组(76.13±0.43)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肺组织SP-A和SP-B mRNA的表达随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于缺血20、30和40 min 时肺SP-A 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1.16±0.06、1.14±0.01和1.13±0.04,SP-B 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0.81±0.02、0.78±0.02和0.79±0.04,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7±0.09与0.89±0.06)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可引起新生大鼠肺组织SP-A和SP-B基因表达下调,SP-B蛋白合成减少.本研究为新生儿窒息后肺损伤早期应用含SP-A、SP-B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家兔胎粪吸入性肺损伤

    作者:胡肖伟;朱友荣;吕勇;林丽奇;张灵恩;邵肖梅;孙波

    目的观察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Surf)和吸入一氧化氮(NO)预防性治疗家兔胎粪吸入性急性肺损伤(ALI)并机械通气时的疗效.方法将33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5组进行治疗:即对照组(C, n=8)、NO组(n=6)、Surf组(n=7)、NO+Surf组(SNO, n=6)、正常组(N,n=6).前四组用胎粪生理盐水混悬液滴入气道内经机械通气造成ALI并随机分四组治疗;N组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替代;NO组连续吸入NO 1×10-6、10×10-6、20×10-6、40×10-6各1 h,间隔停用30 min;Surf组气道内滴入猪肺Surf 100 mg/kg;SNO组联合NO吸入及Surf组治疗,各组均治疗6 h,同时测定血气、肺呼吸力学判断疗效.化学发光法检测吸入气NO浓度.结果在C组胎粪滴入30 min后动脉血氧合(PaO2/FiO2) 及呼吸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 Cdyn)显著变差,治疗后血氧合、Cdyn在SNO组显著改善,Surf和NO组略有改善.在湿化器前持续接入NO可在供气管道"Y"近端测得较为稳定的吸入NO浓度,受呼出气的影响小,(10~20)×10-6 NO吸入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Surf联合NO治疗在有效预防ALI上优于单独应用Surf或NO.从呼吸机供气管路持续接入NO测定到稳定NO浓度与接入气和监测部位有关.

  • 西北部分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现状调查

    作者: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网)

    目的 调查西北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诊治现状.方法 对于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网)内具有代表性的三省20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6家,三级乙等医院2家,三级甲等医院12家)新生儿病房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入院日龄≤3 d、诊断RDS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围产期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0家医院2011年共收治患儿17 406例,RDS患儿580例,占3.3%.RDS患儿平均出生胎龄(33.2±2.9)周,平均出生体重(1 956±647)g,其中男379例(65.3%),患儿母亲平均年龄(28±5)岁.受孕方式以自然受孕为主,人工受孕19例(3.3%).出生胎龄≥37周的86例RDS患儿中为选择性剖宫产的51例(59.3%).RDS患儿总中位住院时间为13.0 (6.0,21.0)d,中位住院费用为人民币1.42(0.68,2.32)万元.常见的围产期高危因素依次为:低Apgar评分33.1% (192/580),多胎19.7% (114/58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8%(103/580),胎儿窘迫15.2% (88/580),胎膜早破13.3% (77/580),胎盘早剥5.7% (33/580),妊娠期糖尿病1.6%(9/580),胆汁淤积症1.4%(8/580).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依次为甘肃省23.6% (33/1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1% (8/66),陕西省9.4%(25/265).陕西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及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使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INSURE技术)率高,分别为61.6% (226/367)及57.3%(142/248),但PS使用剂量低,为(80±43)mg/kg,辅助通气以CPAP为主,占辅助通气的87.5% (294/336),辅助通气时间长,中位数为67.0 (43.7,108.7)h;新疆PS及INSURE使用率低,分别为27.3% (18/66)及19.6% (10/51),但PS使用剂量大,为(170±32) mg/kg,辅助通气以常频为主(60.5%,23/38),辅助通气时间中位数24.0 (0.0,60.0)h短;甘肃省PS使用时间长,中位数24.0(7.0,24.0)h,辅助通气率高(94.6%,139/147).三省在PS的使用及辅助通气的方式、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572、54.271、29.529,P<0.05).常见并发症依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20.3% (104/513)、脑室内出血14.3% (71/498)、动脉导管未闭9.2% (48/522)、肺出血6.1%(32/526)、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6% (22/476)、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4% (17/502)、脑室旁白质软化2.5% (12/488)、肺气漏1.3%(7/531).RDS患儿总病死率为85/580(14.7%),其中20例为积极治疗后死亡,65例为放弃后死亡.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放弃率(59.1%,39/66)明显高于陕西省(8.7%,32/367)和甘肃省(18.4%,2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37,P<0.05).结论 西北地区新生儿RDS患儿平均胎龄及平均体重较大,足月儿RDS发病患儿中选择性剖宫产率高,产前糖皮质激素及PS使用不规范,INSURE技术应用率低,对部分并发症的认识、检查水平落后,放弃治疗是死亡的主要因素.推进上述各项诊疗措施的规范化开展,是这一地区近期工作的关键.同时,建议政府将PS列为医保药品,降低家庭的治疗负担,降低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的比率.

  •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运转对绵羊胸肺顺应性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张琪;宋国维;甘小庄;黄伟雄;孙丽萍;李惠;马广松

    目的为了解静脉-静脉体外膜肺(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V-ECMO)过程中绵羊胸肺动态顺应性的变化及VV-ECMO治疗对健康绵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绵羊20只,随机分为ECMO组及供血组各10只.供血组颈内静脉插管放血供体外循环机预充血;ECMO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右颈内静脉及右股静脉内放置静脉导管接体外循环装置.测定ECMO前、ECMO后5、15、30、60、90、120、180 min时胸肺动态顺应性,同时监测动脉血压、心率及肛温.两组动物均经气管插管用生理盐水20 ml/kg行支气管肺灌3次,分析支气管肺灌洗液中总磷脂、磷脂酰胆碱及蛋白质的浓度.结果动物ECMO前、ECMO后5、15、30、60、90、120、180 min时胸肺动态顺应性分别为(1.19±0.16)、(0.77±0.09)、(0.72±0.13)、(0.71±0.12)、(0.71±0.13)、(0.71±0.16)、(0.71±0.16)及(0.76±0.20)ml/(mmHg*kg),运转前胸肺动态顺应性显著高于运转后(P<0.01),运转后各时间胸肺动态顺应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ECMO组支气管肺灌洗液中总磷脂、磷脂酰胆碱及蛋白质的浓度分别为(130.2±9.9)、(83.5±11.6)及(522.4±66.3)mg/L;供血组分别为(132.2±8.7)、(84.2±1.0)及(503.8±98.2)mg/L,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绵羊VV-ECMO运转过程中胸肺动态顺应性低于ECMO运转前.VV-ECMO治疗180 min并不影响绵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吸入性全身麻醉中防御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传锋

    吸入性全身麻醉中,肺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终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肺功能,具有防御作用.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前后咽鼓管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作者:马兆鑫;陈旭辉;李明;黄平;曹奕;蔡建峰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鼓室内注射,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鼓室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1周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的变化,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前后咽鼓管黏膜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豚鼠鼓室内注射灭活肺炎链球菌悬浮液5 d后:鼓室积液,鼓膜浑浊,光锥消失,ABR平均(±s)反应阈由正常对照组的(14.0±3.1)dB提高至(45.0±5.7)dB;豚鼠咽鼓管黏膜层增厚,黏膜面有无结构的红染物覆盖,纤毛排列紊乱.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周后:鼓室积液减少或消失,ABR平均反应阈由(45.0±5.7)dB降低为(23.5±6.3)dB.t检验分析,造模组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反应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豚鼠咽鼓管黏膜层变薄,纤毛排列较整齐,朝向鼻咽侧.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有治疗作用.

  •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表达异常机制的研究

    作者:傅祖红;杨宗城;胡振红;吴江平;刘志遐

    为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SPA)表达异常机制.本实验采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研究吸入伤后肺氧化应激及SPA mRNA表达情况.提取SPA转录因子(TTF1),采用EMSA实验,研究氧化应激对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烟雾吸入伤后肺组织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SPA mRNA表达下降;EMSA实验显示,H2O2剂量依赖地抑制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A结合活性.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对TTF1活性抑制可能是烟雾吸入性肺损伤SPA表达下降的原因.

  • 吸入异氟烷对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影响

    作者:李志红;杨拔贤;安海燕

    目的:观察大鼠在吸入不同浓度异氟烷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的含量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0.7%(体积分数)异氟烷组,1.5%异氟烷组和2.0%异氟烷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吸入40%(体积分数)O2和设定浓度的异氟烷8 h,对照组只吸入40%O2 8 h,然后迅速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和Ⅱ型上皮细胞中SP-A的含量以及肺组织中SP-AmRNA的表达.结果:吸入异氟烷后,1.5%异氟烷组和2.0%异氟烷组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可见明显形态学改变.各吸入异氟烷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P-A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Control组,437 112±25 654;0.7%异氟烷组,355 789±28 116;1.5%异氟烷组,238 554±31 531;2.0%异氟烷组,223 632±25 710;P<0.01);1.5%异氟烷组和2.0%异氟烷组较0.7%异氟烷组下降更明显(P<0.01).免疫组化显示:1.5%异氟烷组与2.0%异氟烷组与对照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SP-A的含量明显下降,而0.7%异氟烷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吸入异氟烷的各组SP-A mRNA的表达均有降低趋势,1.5%异氟烷与2.0%异氟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trol组,1.47±0.18;1.5%异氟烷组,1.19±0.13;2.0%异氟烷组,1.13±0.12;P<0.01).结论:吸入1.5%或更高浓度的异氟烷8 h,可降低大鼠肺组织SP-A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并可能影响其分泌和再摄取.

  • 吸入性一氧化氮对全猪体外循环模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王天龙;杨拔贤;Gilbert A Blaise

    目的:研究吸入性一氧化氮(INO)是否能够改善心肺转流术(CPB)后猪肺表面活性物质(S)的生成和相关肺顺应性,并探讨机械通气下肺损伤机制.方法:30头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n=5),Sham+INO(n=5), CPB(n=5), CPB+INO(n=5), CPB+脂多糖(LPS,n=5), CPB+LPS+INO (n=5).麻醉诱导完成后,将INO(质量分数为20×10-6)添加到混合气体中,给猪吸入直至实验结束.在INO治疗2 h后,采集支气管-肺泡洗出液(BAL)进行S分析和细胞学检查.另外,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顺应性.首次采样后(T0)实施CPB,持续90 min.CPB后4 h(T4)和24 h(T24),重复BAL和其它测定.CPB后90 min内,输注LPS(4 μg*kg-1)给特定组以便刺激炎性反应.结果:INO组猪肺血流动力学参数(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和氧合指数)在T4和T24明显优于对照组.然而,各组猪的肺顺应性均随时间呈递减性降低,同T0相比,在T24呈现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INO预治疗组猪的S亚活性成分--大聚体(LA)含量在T0明显增加,但在T24, 所有组LA和总S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LPS组LA含量在T4后即明显降低.BAL中的总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均随时间而增加,INO组略低于其它组. 结论:INO吸入对猪S (LA)的影响呈时间相关性,短期INO可导致LA 含量显著增加.尽管INO对肺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有益.但是随INO吸入时间延长,INO并不能防止CPB后长期S和肺顺应性的减少.长期高氧,机械通气和CPB后炎性反应的协同可能介导了肺机械和S的功能障碍.

  • 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作者:叶春华;张路;高波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2~3h皮肤颜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6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 PO2)明显上升,氧合指数(OI)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PaO2、a/A PO2、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吸入氧浓度(FiO2)及呼气末正压(PEEP)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猪肺磷脂液对足月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气体交换以及肺动力的影响

    作者:潘军;胡江;谢集建;李涛

    目的 研究不同猪肺磷脂液剂量对治疗足月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双饱和磷脂酰胆碱( DSPC)的影响.方法 选取足月RDS患儿122例,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两组,A组80例,B组42例,分别使用100、200 mg/kg猪肺磷脂液与U-13℃标记的DSPC联合治疗.记录临床表现和呼吸参数,并计算DSPC的半衰期.结果 A组有56例(70.0%)患儿于(25±11)h后第二次给药,18例(22.5%)患儿于(41±11)h后第三次给药.B组有12例(28.6%)患儿于(33±8)h后第二次给药,2例(4.8%)患儿第三次给药.B组DSPC半衰期长于A组[初次给药:(32±19)h比(15±15)h;第二次给药:(43±32)h比(21±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DSPC合成率和分布在初次给药和第二次给药时是相同的.但是B组在初次给药和第二次给药后氧合指数远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在猪肺磷脂液剂量为200 mg/kg治疗足月RDS患儿时,会延长DSPC的半衰期、减少重复治疗以及提高氧合功能.

  • 肺表面活性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林福清;邓小明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维持正常的肺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业已证明,PS异常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有关.关于外源性PS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有很多,但其疗效文献报道相差很大,这可能与肺损伤程度PS制剂不同、给药途径、时机、剂量及机械通气有关.

174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