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文清;陈运彬;杨杰

    目的:观察出生体重<1 200 g或胎龄<32周的高危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30例高危早产儿作为预防组,气管内滴注单剂量PS100 mg/kg,并与30例同期住院因经济原因未能应用PS治疗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对两组病例的氧疗时间、用氧浓度、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组早产儿氧疗时间、用氧(>40%)时间、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4.15(4.8±5.2)d、3(0.5±0.2)d、5例(16.67%)、72(6.3±5.7)h和35(1.5±0.86)d;而对照组氧疗时间、用氧(>40%)时间、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27.23(12.9±9.2)d、7(0.8±0.3)d、26例(86.66%)、123(3.5±3.4)h和49(1.8±0.63)d,可见预防组氧疗时间、用氧(>40%)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428、4.582和2.586,P值均<0.05);预防组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但因预防组需机械通气的病例数过少,两组间差异未行统计学处理.RDS发生率:预防组发生率为26.67%(8/30),对照组86.66%(26/30);主要并发症如各类感染、呼吸暂停、脑室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出血等,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病死率:预防组10.00%(3/30),对照组40.00%(1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值为5.246,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PS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病死率,缩短氧疗时间、用氧浓度、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

  •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预防性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比较

    作者:高薇薇;谭三智;杨杰;张永;叶秀桢;聂川;王越;王俊平

    目的:探讨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生后早期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或应用肺表面活性剂(PS)以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出生后早期使用nCPAP辅助通气或早期使用PS替代治疗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及临床并发症.结果:共106例患儿人选,死亡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辅助通气、总用氧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CPAP组PS使用数少于对照组(Odds Ratio:0.37,90% CI 0.209~0.655);气漏发生率低(Odds Ratio:0.476,90% CI0.233~0.971),IVH发生率低(Odds Ratio:o.778,90%CI 0.319~1.898).其他临床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nCPAP是预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另一良好选择.

  • 胎肺成熟度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钟广春

    各种高危妊娠及各种母儿合并症均有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从而增加了早产儿的发生率.而早产儿因胎肺不成熟极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决定早产儿的生存率.因此,了解胎肺成熟度以决定终止妊娠合适时机,可以避免发生ARDS,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故找到预测胎肺成熟度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尤为重要.以下就胎肺成熟度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 5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屹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患儿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在这53例患儿中,经过护理人员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有效的护理,治愈出院者49例,治愈率92.45%,死亡4例,死亡率7.54%.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方案是降低此病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 固尔苏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王艳

    目的:探讨气管内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固尔苏的护理要点.方法:将固尔苏从三个不同体位(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迅速、准确的经气管插管滴入肺内,同时均用气囊加压通气2 ~5 min使药物在肺内均匀分布.结果:用药后2~3h患几气急、呻吟症状均有减轻.结论:气管内给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作者:李明霞;张蕾;马丽霞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单纯HFOV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疗效的差别.方法 37例HMD患儿,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①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HFOV+PS);②单纯HFOV治疗组.对治疗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胸部X线改变以及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上机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 两组对比:HFOV+PS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快、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好转明显,平均住院天数和上机时间较HFOV治疗组缩短(P<0.05),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HFOV联合PS治疗HMD效果优于单纯HFOV治疗;②这两种治疗方法未降低HMD患儿肺出血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预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减少出生时和宫内缺氧及缺氧严重程度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

  • 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及LPO含量的影响

    作者:崔和勤;李占军;杨秋;张硕森;李宏杰;景有伶;张连元;王献华;孙瑞军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以及黄芪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并观察黄芪对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可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减少LPO的生成,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下降可能与LPO上升有关,黄芪通过其稳膜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缺血-再灌注时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ET-1及ET-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慧;方凤;孙树梅;方超平;孙雨;满立新

    目的:观察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发作、内皮素-1(ET-1)及支气管肺组织ET-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S 防治哮喘的机制.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PS,观察哮喘发作情况及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T-1含量 ,以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支气管肺组织内ET-1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血浆、BALF中ET-1含量及支气管肺组织ET-1 mRNA表达明显增加;治疗组哮喘发作及病理改变减轻,ET-1含量、支气管肺组织内ET-1 mRNA的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减少.结论:ET-1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外源性PS能减轻哮喘发作,可能与抑制ET-1 合成及释放有关.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作者:孙雨;方凤;满立新;方超平;李慧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生、发展与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关系密切,特别是Th2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在哮喘发生的各个主要环节皆起重要作用。实验显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可预防哮喘[1],但其作用机制不详。本实验观察了外源性PS对哮喘模型大鼠的IL-4的影响,对PS预防哮喘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心房利钠肽的影响

    作者:李慧;方凤;孙树梅;方超平;满立新;孙雨

    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已证实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可防治哮喘,然而其机制如何,目前尚不清楚。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不仅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作用,且与PS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观察PS对哮喘大鼠ANP的影响,从一个侧面探讨PS防治哮喘的机制。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满立新;方凤;方超平;孙雨;李慧

    目前认为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气道高反应。当触发因素存在时,可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和释放系列炎症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痉挛,致哮喘突然发作。有报道认为炎症介质或酸中毒等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对哮喘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哮喘时存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功能不良,并发现肺泡Ⅱ型细胞中板层体空泡化,而外源性PS能够预防[1]和治疗实验性哮喘[2]。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PS预防和治疗哮喘时对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应小明;叶辉;叶金花;张卫红;叶建平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各30例,预防组给予气管内滴注单剂量PS10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RDS发生率、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预防组早产儿的RDS发生率(16.67%与50.00%).氧疗时间[(4.3±1.3)天与(13.4±1.8)天]、机械通气时间[(5.3±3.6)天与(9.5±2.4)天]、住院时间[(32.8±3.4)天与(52.8±4.0)天]、并发症发生率(感染:36.7%与86.7%),呼吸暂停(30.0%与83.3%),颅内出血(6.7%与30.0%),气管发育不良(6.7%与26.7%)及病死率(10.0%与43.3%),均比对照组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PS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

  • 生长因子对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分泌功能及形态的影响

    作者:曾庆富;蒋海鹰;钱仲棐;孙去病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TGF α,TGF β1)对肺泡Ⅱ型细胞(ATⅡ)磷脂分泌功能及细胞形态(肥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ATⅡ中,加入生长因子作用48 h,应用化学测定法测定培养介质中总磷脂含量,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细胞体积参数.结果:EGF、TGFα均可使总磷脂含量增加,而TGF β1则使总磷脂含量降低;随EGF、TGF α浓度增加,ATⅡ平均直径(DQ)、体积(VQ)和表面积(SQ)均逐渐增大,TGF β1对细胞体积变化无明显影响;TGF α和TGF β1同时加入培养体系中,总磷脂含量及细胞体积均无明显改变.结论:EGF、TGF α能促进ATⅡ磷脂分泌和细胞肥大;TGF β1对TGF α的作用有抑制效应.

  • 山莨菪碱对家兔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陆晓华;殷慧群;陈冬云;鲍能胜;庞瑞萍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654-2)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测量家兔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DA、蛋白含量和肺湿/干重比。结果 654-2可明显减少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清及BALF中MDA和BALF中蛋白含量,并使肺湿/干重比降低。结论 654-2可通过其抗膜脂质过氧化对油酸性肺损伤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 双水平气道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淡云;王亚萍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PAP)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胎龄30~37周之间,生后24 h内,确诊为RDS患儿60例,全部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DuoPAP组及NCPAP 组,并予以PS替代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结果两种通气方式均可改善PaO2,PaCO2,OI,但DuoPAP较NCPAP能迅速改善氧和提高PaO2,降低PaCO2,减少二氧化碳潴留。DuoPAP组再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及气胸发生率低于NCPAP组,DuoPAP可减少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及医疗花费,减轻了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减少了患儿氧暴露时间。结论两种通气方式治疗RDS均有效,但DuoPAP较NCPAP相比可迅速改善氧合,减少用氧时间及降低再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值得临床应用。

  •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呼吸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潘瑞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联合呼吸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 NRDS 患儿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固尔苏联合采用 CPAP)及对照组25例(采用 CPAP),比较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 <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组早产儿治疗后动脉血气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pH 值、PaO2和 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00、8.49、4.46,均 P <0.05)。结论固尔苏联合呼吸机鼻塞式 CPAP 治疗 NRDS 优于单独使用呼吸机鼻塞式 CPAP。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薇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60例NRDS患儿按照是否使用PS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其血气分析指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6h后,治疗组血pH值(7.41±0.11)、氧分压(PaO2) (69.8±11.9)mm Hg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8.7±11.1)mm Hg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7.24±0.13)、(53.3±9.8)mm Hg、(59.1±12.7)mm Hg(t =3.35、2.88、3.24,均P<0.05);治疗组吸氧时间(98.2±29.2)h、机械通气时间(77.6±30.4)h及住院时间(12.9±1.7)d也短于对照组的(143.9±26.5)h、(121.4±22.9)h、(17.6±2.1)d(t=4.56、5.32、4.86,均P<0.05).结论 在NRDS治疗中应用PS,有助于改善患儿通气和换气功能,缩短患儿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 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颜薇

    目的 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加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 (x2 =4.531,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动脉氧分压差和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4.171、2.884、6.534、4.544,均P<0.01).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下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疗效观察

    作者:董红霞;倪敏霞;邵媛仙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简易持续正压(CPAP)机械通气下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效疗.方法对21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PS气管内滴入后观察呼吸频率、动脉血气、肺顺应性等变化.结果与单纯机械通气相比,加用PS治疗后1 h、6 h呼吸频率由(70±8)次/min,分别减慢至(62±5)次/min及(54±6)次/min(P<0.01),PaO2由(5.02±0.6)kPa分别上升到(7.8±1.0)kPa及(0.08±1.01)kPa(P<0.01),PaCO2由(8.90±1.0)kPa下降至(6.31±0.9)kPa及(5.08±1.01)kPa(P<0.01),肺顺应性由(0.6±0.3)/kg,分别上升达(0.8±0.4)/kg及(1.2±0.4)/kg(P<0.01).结论早产儿RDS在机械通气时加用PS可有效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缩短人工通气时间,减少氧中毒,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健康存活率.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陈光明;叶礼燕;陈新民;任榕娜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19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经气管插管滴入PS,观察滴入PS前以及用药后0.5,1,8,24 h和3 d的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吸入气氧浓度(FiO2)和PaO2/肺泡气氧分压(PAO2)变化,观察用药前后呼吸机参数的变化以及肺部x线表现.结果气管内注入PS前和滴入后1 h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PaO2/PAO2、FiO2、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和平均气道压(MAP)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内滴入PS后12 h,16例患儿(84.2%)胸部摄片显示肺野透亮度增加,肺下界下降达第7、8后肋间以下.结论早期使用PS可改善NRDS患儿肺的顺应性和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174 条记录 5/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