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时机对疗效及肺出血发生的影响

    作者:易优兵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时机对疗效及肺出血发生的影响.选取收治的足月NRDS患儿85例,根据患儿PS治疗时间分为5h内组(n=44)和5h后组(n=41),分别于出生后5h内和5h后应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出血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5h内组总有效率为93.18%(41/44),5h后组为92.68%(38/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内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h后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患儿牛肺表面活性剂应用时间对治疗效果及肺出血以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出生后5h内应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可有效减少肺出血的发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英;李丰;王启新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PS对NRDS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N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例,对照组10例,两组胎龄、体重、起病时龄相似,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组PS经气管插入注入肺内,首次剂量200 mg/kg,重复剂量100 mg/kg,用1~2次.结果:治疗组在应用PS后皮肤迅速转红,6 h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上升,换气功能改善,用药24 h、3 d的PaO2和a/APO2仍在较高水平,PaCO2在用药6 h后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气道压(MAP)在PS治疗24 h、3 d下降.胸部X线显示肺野透亮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S能快速、完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换气、通气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作者:谭稼荣;陈静;袁新华;王红丽;顾春健;富林宝

    目的:评价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对8例接受PS治疗的重症MAS病例进行分析,观察PS治疗对肺氧合功能、病程、肺部病变及结局的影响,并与本单位8例患同等程度的MAS患儿作回顾性对照.结果:治疗后前48h的不同时期,治疗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2.2d、8.1±2.8d和14.4±4.9d.而对照组为8.9±3.4 d、14.6±4.4 d和20.6±5.4 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3d内治疗组8例患儿肺部病变均明显改善,无气漏发生,而对照组肺部病变均无改善,且有3例发生气漏;对照组有3例患儿死亡,治疗组8例患儿全部存活且无并发症.结论:PS治疗能有效地改善MA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可以降低气漏的发生,缩短应用机械通气的时间及病程.

  •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陆凌霞;汤莹

    目的:总结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的护理体会.方法:为9例NRDS患儿使用固尔苏,用时采用左侧位、右侧位、仰卧位3种不同体位经气管插管匀速注入,每次注入后用气囊加压,给氧1~2min,并在用药前5min、用药后30min及6h分别进行血气监测,用药前后摄胸片对比观察.结果:9例患儿用药后30min~2h呼吸困难均改善,SaO2升高达90%以上,胸片示肺野透视度明显改善.结论:掌握好给药时机及给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给药时确认患儿气管插管位置,采用正确的体位将固尔苏注入气管插管内,使药物在肺部均匀分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需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PS-SOD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作者:潘玉柱;刘颖;杜卫;邢泉生

    ①目的通过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包裹制备PS-SOD脂质体,从而实现SOD向肺组织细胞的靶向转运.②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将PS与SOD结合,制备PS-SOD脂质体,电镜负染法观察PS-SOD脂质体的形态,测量其大小.采用SOD试剂盒测定PS-SOD脂质体中和SOD溶液中的SOD活性.利用表面张力仪测定PS和PS-SOD脂质体中PS的表面张力.③结果PS-SOD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分散或聚集存在,其粒径为(0.463±0.223)μm,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0%,SOD的活性和PS的表面张力在脂质体制备前后均无明显改变.④结论利用PS和SOD成功制备了PS-SOD脂质体,可作为SOD进入肺组织细胞的有效载体.

  • 不同剂量珂立苏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段竹梅;王冰;孙晓华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500 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72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珂立苏100~120 mg/kg、40~60 mg/kg气管插管内滴入。记录两组用药前和用药后6 h吸入氧浓度( FiO2)、血气分析指标,用药后6 h 的吸气峰压( PIP )、呼气末正压( PEEP)及通气情况、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等。结果用药后6 h,两组FiO2、PaCO2均较用药前降低,PaO2、血pH均较用药前升高,大剂量组FiO2、PaO2变化比小剂量组更明显,P均<0.05。大剂量组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及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小剂量组,P均<0.05。结论大剂量应用珂立苏较小剂量能更好地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肺氧合和通气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COPD大鼠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的影响

    作者:佟丽;程兆忠;张莉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香烟熏吸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PS进行干预,观察其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MMP-9及TIMP-1表达;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COPD组肺功能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COPD组MMP-9表达强阳性,TIMP-1轻度增多,二者比例失衡.PS干预后肺功能改善,组织损伤减轻,MMP-9阳性表达减弱,MMP-9、TIMP-1比例趋于平衡.结论 PS对COPD有预防保护作用,可延缓其病情发展.

  •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COPD大鼠模型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刘美娟;程兆忠;韩伟忠;徐晟伟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香烟熏吸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并应用PS进行干预,观察其肺功能、动脉血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PS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情况.结果本文建立被动吸烟致肺损伤大鼠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符合人类COPD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应用PS干预后,肺组织的损伤减轻,肺功能改善,SP-A的表达增多.结论应用外源性PS进行干预可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减轻肺组织损伤,对COPD的发生起到预防保护作用.

  •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纪云;刘会娟;龙成凤;林殿杰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气道Clara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脂蛋白复合物,是构成呼吸系统防御功能的一部分.其中90%是磷脂,10%是蛋白质.蛋白质又分为疏水性蛋白和亲水性蛋白,前者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C(SP-B、SP-C);后者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SP-A、SP-D)[1],其中SP-A、SP-D在宿主防御感染和炎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将SP-A、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和血清铁蛋白的变化

    作者:张小妮;金敏;陈超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时新生儿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和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探讨其在呼吸机诱发肺损伤(VILI)中的意义.方法 机械通气组使用机械通气新生儿36例,非机械通气组未使用机械通气31例.机械通气组在机械通气后1、24、48、72 h和撤机后24 h采集静脉血,非机械通气组在同样时段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SP-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SF水平.结果 机械通气组通气后24、48、72 h血浆SP-A水平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组通气后1、24、48、72 h和撤机后24 h SF水平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且升高程度与使用机械通气天数呈显著相关性(r=0.451,0.431 Pa<0.05).机械通气后48 h血浆SP-A和SF水平出现明显变化,且持续在高水平上波动,随着病情好转撤机,SP-A及SF水平渐回落.结论 动态观察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浆SP-A和SF水平可能有助于监测VILI的发生,指导临床诊治.

  • 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陈筱青;郭丽敏;李悦;章晔;管亚飞;崔曙东;胡毓华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4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诊断为NRDS、<2 500 g的早产儿,根据珂立苏首剂量分为高剂量治疗组(69例)和常规剂量治疗组(61例).高剂量组患儿予珂立苏100 mg/kg,常规剂量组予珂立苏70 mg/kg.比较2组患儿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氧疗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儿用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迅速改善,高剂量组用药1h、12 h、24 hpa(O2)升至(80.27±36.81) mmHg(1 mmHg=0.133kPa)、(73.03 ±24.94) mmHg、(72.35 ±24.72) mmHg,改善尤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点高剂量组pa(O2)均值高于常规剂量组[(67.07 ±19.94) mmHg、(62.93±21.71) mmHg、(67.95±23.79)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用药后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持续至48 h(P均<0.05).珂立苏用药后2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改善,且高剂量组OI用药后1h、12h、24 h、36 h、48 h分别为6.1±2.8、5.6±3.3、5.5±3.5、5.8±4.5、5.3±3.1,较用药前(8.9±4.0)下降显著(P<0.01).高剂量组a/APO2用药后1h、12h、24 h、36 h、48 h为0.39 ±0.22、0.42±0.20、0.45±0.22、0.44±0.22、0.46 ±0.21,较用药前(0.27±0.18)显著改善(P<0.01).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缩短[(94.54±113.44)h比(109.27±124.87)h,(259.10 ±280.45)h比(372.31 ±398.08)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肺炎、气胸、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脓毒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珂立苏用药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pa(O2)、OI、a/APO2,降低FiO2,珂立苏100 mg/kg比70 mg/kg能更有效改善上述参数,且缩短NRDS患儿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高剂量珂立苏给药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

    作者:姚俊荣

    目的 总结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的护理体会.方法 为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同时采取左侧位、右侧位、仰卧位经气管插管匀速注入,每次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1~2 min,用药前后摄胸片测通气对比观察.结果 运用固尔苏后患儿缺氧状况明显改善,胸片示肺野透视度有所改善.结论 掌握好给药时机及给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给药时确定气管插管位置,采用正确的体位将固尔苏打入气管插管内,使药物在肺内均匀分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需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减少患儿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 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浩文;刘晶晶

    目的 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84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N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3/42)]低于对照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NCPAP治疗NRDS患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珂立苏联合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姚光;文海燕

    目的 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珂立苏联合NCPAP组22例),对照组(单纯NC-PAP组18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及血气分析、胸片等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显示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Z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显著好转;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珂立苏联合NCPAP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

  • 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荣媛;王旭;李守军;闫军;朱啸淳;杨菊先;曾敏;李胜利;段雷雷

    目的 通过测定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在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不同时间点含量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SP-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5例新生儿接受复杂先心病术后早期SP-A含量变化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7~30 d,平均20.9 d;体重2.6~4.6kg,平均3.8 kg;先心病手术风险矫正评分(RACHS-1)分级等级位列2~4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分别在术后2、12、24、72和120h 5个不同时间点测定患儿血清中SP-A的含量,根据患儿在ICU滞留是否大于7d分为滞留组(8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两组术后SP-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 新生儿在体外循环下接受复杂畸形心脏矫治手术后2~120 h,血浆中SP-A的浓度呈时间依赖性递增,其中12h和72 h表现为2个增长点.滞留组患儿平均年龄(13.0±4.1)d、平均体重(2.4±0.6)kg均小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25.6±4.7)d和平均体重(4.9±2.2)kg,滞留组患儿的手术平均阻断时间(94±22)min和转机时间(181±18)min长于对照组的阻断时间(62±16)min和转机时间(120±14)min,滞留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平均辅助时间(8.2±7.3)d长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呼吸机平均辅助时间(1.5±0.9)d,滞留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高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滞留组患儿血清中SP-A的含量自术后12h起明显高于对照组,SP-A术后12h的浓度与ICU滞留时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 新生儿在体外循环下接受复杂畸形心脏矫治手术后血清SP-A浓度增高,SP-A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ICU滞留,SP-A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肺泡毛细血管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作者:高瑾

    目的 探讨利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研究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NRDS患儿68例,进行分组对比.结果 P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RDS 患儿存活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 充分说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郑春梅

    总结3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结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正确清理呼吸道,配合医师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重点加强一氧化氮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及气道管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认为加强一氧化氮使用过程的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是护理的重点.

  • InSurE 技术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冯琳;韦秋芬;姚丽平;潘新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胎龄≤32周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早产儿临床资料,依据呼吸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InSurE组与机械通气(M V )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漏、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脑室周‐脑室内出血(P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①共75例纳入研究,其中33例为 InSurE组,42例为 M V组。②组内治疗前后氧合通气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 h动脉氧分压均比治疗前高[InSurE组为(63.15±6.09)mmHg比(49.54±6.9)mmHg ,MV组为(66.21±7.31)mmHg比(51.29±7.0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 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比治疗前低,InSurE组为(46.06±5.05)mmHg 比(52.03±5.17)mmHg ,MV 组为(43.69±7.84)mmHg比(52.57 ± 6.39)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③组间氧合通气情况比较:InSurE组与M V组治疗后1 h、24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④组间疾病发生情况比较:In‐SurE组患儿VAP、中度以上BPD和PIVH的发生率分别为0%(0/33)、24.2%(8/33)、24.2%(8/33),均低于MV组[分别为11.9%(5/42)、47.6%(20/42)、52.4%(2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⑤InSurE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3~13) d、34(30~39) d和44(37~52)d ,短于M V组[分别为13(8~20) d、42(34~49) d和50(42~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 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支持应用中并发症少、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龙飞舞;唐政华;刘涛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n-CPAP和PS治疗40例早产儿NRDS患儿,对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临床疗效、住院天数、胸部X线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比较,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愈率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天数、CPAP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少(P<0.05);胸部X线片典型NRDS改变的改善率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PS能快速有效治疗早产儿NRDS,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作者:常明;卢红艳;相虹;兰厚萍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3种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ALI/ARDS新生儿136例(ALI 73例,ARDS 63例),其中HFOV+PS组45例,CMV+PS组53例,CMV组38例,前两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70~100 mg/kg)。分别检测机械通气0 h、12 h、24 h、48 h、72 h的PaO2、PaCO2、PaO2/Fi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机械通气12 h、24 h、48 h时HFOV+PS组的PaO2高于CMV+PS组和CMV组,PaCO2低于CMV+PS组和CMV组(P<0.05);在机械通气12 h、24 h、48 h、72 h时HFOV+PS组PaO2/FiO2高于CMV+PS组和CMV组,OI、RI低于CMV+PS组和CMV组(P<0.05);HFOV+PS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均低于CMV+PS组和CMV组(P<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CMV以及CMV联合PS治疗相比, HFOV联合PS更可改善ALI/ARDS新生儿的肺功能,缩短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174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