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余军;巴焕玲;侯同川;李诗冬;刘玉江;程波;扎西

    目的:观察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高原红细胞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七胶囊1. 8g,bid;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七胶囊能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缺氧,保护大脑.

  •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OSAHS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赵石磊;王洪乾;刁玉刚;陶信德;魏祖邦;李玉明

    目的 评价可视喉镜或普通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比较2种不同组合间的优劣. 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的HAPC并OSAHS患者60例, 随机分为2组. 普通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组(A组, n=30)和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组(B组, n=30). 记录2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插管次数、 插管时间、 操作时患者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例数、 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A组患者中26例一次插管成功;4例患者二次插管成功, B组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 A组患者有6例在插管过程中发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 B组2例, 优于A组. B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优于A组, 插管时间较A组缩短, 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变化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麻醉管理及术后随访均未发生明显相关并发症. 结论 与普通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相比,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缩短了操作时间, 提高了一次成功率, 为双镜联合快诱导气管插管方法中的更优方案.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自制采血装置行放血疗法及疗效观察

    作者:袁红;彭翠柳

    目的 探讨自制采血行放血疗法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采血装置进行静脉放血疗法.结果 6例患者通过3次放血治疗,各项化验指标比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自觉症状明显缓解,病情稳定.结论 采用自制采血装置进行静脉放血疗法简单、安全、有效.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藏医诊治特色概述

    作者:更藏加;尕藏措;王毓杰;德洛;张静;邝婷婷;张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由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的常见高原性疾病,属于藏医“血隆病”之“坏血增多”范畴.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藏医药治疗HAPC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尤其对其诊治早有详尽的记载.本文从藏医治疗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常见并发症及其对治法等方面,对藏医诊治特色进行概述.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发病机理、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需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进一步研究藏医复方药物和联合用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

  • 藏医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宇;降拥四郎;赖先荣;德洛;邝婷婷;张静;王毓杰;伍文彬;张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已成为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的主要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在藏医药经典古籍《四部医典》中记载有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具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本文对藏医药防治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优势和现代创新研究做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以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现代研究手段,进一步研究藏医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

  • 藏药三果汤散干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邝婷婷;张海伟;陈一龙;范刚;王张;张艺

    目的: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低压缺氧环境对大鼠机体代谢的影响,同时评价藏药三果汤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红景天胶囊(诺迪康胶囊)组、三果汤散高剂量组及三果汤散低剂量组,每组5只,适应1周后,将模型组和给药组置于5000 m高原环境模拟舱中,缺氧40天(22 h·d-1),第40天后,测定大鼠的血常规指标和肺干湿重比,并取大鼠血浆ECF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差异,评价藏药三果汤散的干预作用。结果:血常规指标和肺干湿重比均有差异;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高原模型组和三果汤散高剂量组、三果汤散低剂量组、红景天胶囊组之间可显著区分,三果汤散干预HAPC大鼠内源性主要标志物为9-己基-十七烷、甘氨酸、N-甲基-N-甲氧基羰基-乙酯及2,4-二叔丁基苯酚。结论:三果汤散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干预作用。

  •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查培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8例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次仁央宗;格曲;德玉;达瓦次仁;玉珍

    目的:评价藏医放血疗法对查陪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西藏自治区藏医医院2009年收治的48例查陪病患者放血前后的血象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对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4种血液指标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较,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白细胞指数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藏医放血疗法对查陪病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 藏药余甘子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赵可惠;王静;吕秀梅;刘悦;魏志成;唐策;聂佳;张艺;德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藏药余甘子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文献检索及TCMSP数据库筛选余甘子的化合物,通过Pharm Mapper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将得到的潜在靶点导入MAS 3.0数据库进行靶点注释与分析,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藏药余甘子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共检索到131个余甘子化合物,以“类药五原则”筛选得23个,终得到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的45个靶点与74条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藏药余甘子可能是通过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免疫系统、内分泌及循环系统,并改善体内的炎性反应,达到防治HAPC的作用.

  • 藏医佐木阿汤与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影响

    作者:鲁梦倩;于天源;尼玛次仁;吴剑聪;陈国勇;次仁德吉;巴桑德吉;张晓晖;多杰仁青

    目的:观察藏医佐木阿汤及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药物组、放血组、药物加放血组.除平原对照组外,余组均饲养于拉萨以建立HAPC模型.饲养3个月后分别进行佐木阿汤灌胃和放血干预,干预3个月后取血进行血常规及EPO检测.结果:高原模型组大鼠RBC、Hb、HCT、EPO含量均较平原对照组升高(P<0.05);与高原模型组比较,药物组、放血组、药物加放血组干预后以上生化指标均降低,且药物组和药物加放血组效果更好(P<0.05),放血组仅对于RBC、EPO含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三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医佐木阿汤与放血疗法对于HAPC的防治有效果.

  • 98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辨证分析

    作者:王东林;侯武军

    笔者在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招标课题"高原环境低氧引发气虚证的研究"同时,对青海地区经省市、州、县医院确诊为高原病患者,包括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肺水肿、高原心脏病、高原脑水肿、高原血压异常症等404例进行了中医证候调查分析,现将98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中医证侯类型分析报道如下.

  • 98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气虚证)血液学诊断指标的观察

    作者:李豫青;马红茹;包沁香;王东林

    通过对青海省98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学检测指标测量、整理,统计不同海拔地区(2800米~3700米)的血液学诊断指标.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学指标与气虚证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 采用低频旋转磁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大龙;杨军;罗永昌;俞洁;罗陈宇;曹征涛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慢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且常成为其它慢性高原病的初始肇因.HAPC的治疗属于世界性难题,目前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以放血疗法或血液稀释疗法为代表,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病因治疗,复发率高;后者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但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有待进一步验证.大量文献表明:旋转磁场可改善红细胞血液流变学特性,可促进微循环.基于此,通过研究观察低频旋转磁场对红细胞增生的作用,以探索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新方法.使用低频旋转磁场系统对6名志愿者进行治疗,从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血尿酸等4个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经过低频旋转磁场治疗14 d后(60 min/d),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尿酸平均值分别降低7.87%、9.67%、31.59%,而血红蛋白浓度则较为稳定(仅降低3.61%).初步的试验显示,低频旋转磁场对治疗红细胞增生有一定的效果,有望被用于辅助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但其作用机理和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PD98059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冯婷婷;冀林华;刘芳;韩园芳;任荣;李建平;罗伟;苏娟;崔森

    目的:研究Ras/ Raf/MEK/ERK信号通路蛋白激酶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HAPC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16例HAPC患者及16例对照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分别加入5、10和20μmol/L不同浓度PD98059及DMSO溶剂,低氧培养72 h,以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CCK8检测细胞增殖.同时观察加入5、10和20 μmol/L等不同浓度PD98059及DMSO溶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红系集落形成能力.结果: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凋亡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上升(r =0.807,P<0.01);增殖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而下降(r=0.502,P<0.01).HAPC患者骨髓BMMNC红系集落形成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而下降(r=0.504,P<0.01),7和14 d时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HAPC患者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对红细胞过度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EpoR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芳;丁瑾;魏巍;冯婷婷;陈英;冀林华;韩园芳

    目的:探讨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和HAPC模型2组.在海拔4 300米自然环境下复制HAPC模型并采用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学参数检测进行验证.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分选大鼠骨髓CD71+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其EpoR的细胞表面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分别在常氧和低氧下培养CD71+细胞,筛选佳干扰序列GATA-1 shRNA1后,转染96 h,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液学参数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显示,HAPC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与对照组比较,HAPC模型组骨髓CD71+细胞膜表面EpoR的表达增高(P<0.05),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对照组,r=0.929,P<0.01,r=0.802,P<0.05;HAPC模型组,r=0.822,P<0.05,r=0.839,P<0.01).GATA-1 shRNA1干扰两组骨髓CD71+细胞96 h后,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在低氧条件下GATA-1和EpoR的表达仍高于相应的常氧状态.结论:GATA-1对EpoR表达的影响可能与HAPC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马劲松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测量了海拔3980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12例24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的有关参数,并与同年龄组的正常人10例20只眼对照,以期了解HAPC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藏族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血压节律的影响

    作者:景林德;连新龙

    目的 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对藏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和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藏族EH合并HAPC患者90例(HAPC+EH组)、单纯HAPC患者84例(HAPC组)和单纯EH患者94例(EH组)的临床资料、24h动态心电和血压监测数据,比较各组昼夜心率变异、昼夜平均血压值与血压节律的差异.结果 HAPC+EH组与HAPC组的24h每5分钟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均较EH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提示HAPC患者昼夜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HAPC+EH组与HAPC组24h和夜间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这两项指标均较EH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提示HAPC患者夜间迷走神经活性降低.EH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高于HAPC+EH组和HAPC组(均为P<0.05),而HAPC+EH组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小(均为P<0.05)."非杓型"高血压节律发生率在EH组、HAPC组和HAPC+EH组依次升高(38.3%、59.5%和67.8%),两组HAPC患者的"非杓型"高血压节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H组(均为P<0.05).结论 HAPC可能增加藏族EH患者昼夜交感神经兴奋性,同时降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使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增加"非杓型"高血压节律的发生率.

  • 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玮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红细胞增多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血栓性肠坏死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瑞芬

    目的 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血栓性肠坏死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血栓性肠坏死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术前和术后的全面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腹部体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跟踪,做好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在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跟踪观察,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提高营养支持和后续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坏死肠段肠切除、肠吻合术,治愈28例,其中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结论 术前与术后护理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手术并发症的控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史得全;梁虎邦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为中西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西医治疗组予常规低流量吸氧、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西医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加用化瘀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RBC、Hb、Hct水平,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RBC、Hb、Hc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b、Hct水平均明显降低,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消汤治疗高原细胞增多症可降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一例

    作者:徐建国;刘厚东;杜富波;王茂旭;郑建伟

    患者男,汉族,61岁,在藏居住38年.因患"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曾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术并常规使用止血药1 d.术后患者恢复良好,7 d后拆线出院.术后第14天患者因上腹部不适伴腹胀4 h再次由急诊收入院.查体:T 36.4℃,P 90次/min,R 22次/min,BP 113/60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轻度膨胀,未见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全腹软,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弱,1次/min.血常规:Hb 210g/L,WBC 18.9×109/L,中性白细胞0.91.

172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