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对肺癌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于笑难;杨波;薛文成;郑威

    目的:研究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采用ELISA法对54例肺疾病患者(其中肺癌26例,肺良性疾病28例)血清、胸水中β-葡萄糖醛酸酶水平及癌胚抗原(CEA)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肺癌组血清β-GCD水平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胸水中β-GCD水平高于血清(P<0.05).肺癌组血清中β-GCD的阳性检出率(76.9%)高于CEA(57.7%).结论:血清、胸水中β-GCD水平的测定对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 清热利湿方防治兔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西波;崔乃强;李东华

    目的 动态观察清热利湿方对兔胆色素结石模型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清热利湿中药大、小剂量组;造成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胆汁中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细菌性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ase)活性的变化.结果 清热利湿中药能明显降低胆汁中TB、UCB、Ca2+含量(P<0.05),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P<0.05),并能降低胆汁中细菌性和内源性β-Gase活性(P<0.05).结论 清热利湿方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 肠胆反流对胆管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影响

    作者:金俊哲;吴硕东;苏洋;张振海;张立魁;孔静

    目的:探讨肠胆反流与胆色素结石形成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胆囊息肉组(n=10),胆囊结石组(n=27)和胆管结石组(n=11)患者48例,术中穿刺获得胆汁标本,行胆汁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测定.另外,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41例根据核素检查有无肠胆反流分为反流组(n=16)及无反流组(n=25),随机选择其中26例,比较两组患者胆汁淀粉酶、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胆囊息肉组、胆囊结石组、胆管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0%,81.8%;胆汁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003±0.004)×10-6、(0.01±0.02)×10-6、(10.12±4.49)×10-6EU/L;胆管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胆汁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前两组(P<0.01).16/41例患者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9.02%),反流组淀粉酶、脂肪酶和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显著高于无反流组(79 891±91 152 nkat/Lvs582±928 nkat/L,P<0.01;86 110±58 255 nkat/L vs 6 124±7 500 nkat/L,P<0.01;27 789±13 849 nkat/Lvs15 369±7 533 nkat/L,P<0.01).结论:十二指肠胆道反流可能通过细菌、内毒素、淀粉酶、脂肪酶和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改变,在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 肠屏障功能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影响

    作者:苏洋;吴硕东;金俊哲;张振海;范莹

    目的:探讨肠屏障功能与胆色素结石形成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豚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成石组(PS)、肠黏膜保护组(GLN),分别给予正常饲料、胆色素结石致石饮食、添加肠黏膜保护剂谷氨酰胺的致石饮食,饲养8 wk建立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检测并比较各组胆结石成石率、肠黏膜形态、肠黏膜通透性、血浆内毒素水平、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成石组成石率为73.9%,与正常组相比,成石组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受损,血浆内毒素水平[由(77±43)×10-6EU/L增至(1367±525)×10-6EU/L,P<0.01]和内、外源性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高(内源性由122.1±39.5 Fishman单位增至209.8±47.5 Fishman单位,P<0.01,外源性由573.5±476.9 Fishman单位增至2206.6±983.9 Fishman单位,P<0.01).肠黏膜保护组成石率下降至44.4%,各指标均较成石组降低,内毒素水平[(156±97)×10-6EU/L vs(1367±525)×10-6EU/L,P<0.05]、肠黏膜通透性、肠黏膜细胞受损程度均较成石组有显著性差异,而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胆色素结石与肠屏障功能异常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肠屏障功能异常可能通过继发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改变,在促进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波;张弘;李为;周文平;李顺明;展德廷;程广明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蛋白及β-G 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半定量分析显示β-G mRNA的表达在肝脏癌组织(3.71±0.32)与癌旁肝组织(1.83±0.22)以及正常肝脏组织(1.71±0.32)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到肝癌组织β-G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8.2%±5.5%)、(56.8%±6.2%)和(83.8%±9.1%),呈递增趋势(χ2=42.33,P<0.01);β-G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人的门脉癌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有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AFP水平无关.结论 β-G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姚殿波;邓天麟;柯昌伟;吴硕东

    目的 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调解机制,为控制肝内胆管结石形成、预防结石复发提供新思路.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结石标本中c-myc蛋白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情况;细胞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系,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脂多糖(LPS)刺激下c-myc蛋白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变化;利用siRNA验证c-myc在LPS刺激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增加中的作用.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和c-myc表达均显著增加.LPS可诱导人正常肝细胞系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系细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和c-myc表达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而c-myc siRNA转染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增加.结论 LPS可通过c-myc刺激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增加,促进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

  • 原发性肝癌中β-葡萄糖醛酸酶mRNA及蛋白的同步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波;郑力国;刘俊波;周文平;程广明;张弘

    目的 同步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B-G)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对2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检测.结果β-G mRNA在正常肝及肝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分别是高分化组(2.24±1.12),中分化组(3.91±1.32)和低分化组(5.86±1.69);β-G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同样呈显著差异,分别是高分化组(0.24±0.08).中分化组(0.49±0.12)和低分化组(0.96±0.18),两者均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 β-G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随着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β-G其表达量呈逐步递增.提示β-G可能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

  • 金熊胆安胶囊对实验性豚鼠胆石胆汁中胆红素、钙离子及β-葡萄糖醛酸酶的影响

    作者:查安生;尤松鑫;李春婷;王永珍;吴德康

    目的:观察金熊胆安胶囊对实验性豚鼠胆色素结石的溶石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致石饲料诱发豚鼠胆石模型后,予以金熊胆安胶囊混悬液灌胃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胆汁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Ca2+)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分别用重氮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和石井畅法测定。结果:金熊胆安胶囊有较好地降低胆汁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Ca2+浓度及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作用。结论:金熊胆安胶囊有较好的溶石作用,其机制与改善致石胆汁、恢复胆囊动力学环境有关。

  • 茵栀黄合并蓝光照射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分析

    作者:曹嫚

    目的:对茵栀黄合并蓝光照射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诊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病历进行分析.1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茵栀黄组和茵栀黄合并蓝光照射组(n=8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红素变化和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茵栀黄合并蓝光照射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和炎症因子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上述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改善效果明显.结论:茵栀黄合并蓝光照射能够有效改善母乳性黄疸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茵栀黄.

  • 茵陈蒿汤对β-葡萄糖醛酸酶UDPGT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长江;秦微;曲静;吴谙诏;林庶茹;夏淑杰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观察大鼠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UDPGT活性、D-木糖吸收率的变化,并予中药复健方茵陈蒿汤治疗.探讨其对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结果: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符合黄疸证疾病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主证及湿热证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湿热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茵陈蒿汤有保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细胞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诱导UDPGT活性、促进胆红素排泄,从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有关.

  • 胰腺癌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葡萄糖醛酸酶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岳辉;杨波;张弘;朱善德;杜晓炬;冯新莉;于众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同步检测胰腺癌和癌旁胰腺组织中TGF-β1和β-GCD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TGF-β1阳性细胞百分率[(43.8±5.2)%]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28.7±3.6)%],P<0.01;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有淋巴结转移,TGF-β1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β-GCD阳性细胞百分率[(62.5±4.1)%]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33.5±2.8)%],P<0.01;β-GCD过度表达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TGF-β1和β-GCD在胰腺癌中表达呈一致性关系.结论胰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变化的结果.TGF-β1和β-GCD的同步检测有助于胰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和预后的评估.

  • 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血清及瘤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同步测定及意义

    作者:张弘;郑锐;杨波;胡静;许斌;贺书涛;于安民;刘英杰

    目的:探索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体内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3例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β-G进行同步测定,并对其中3例进行了免疫电镜研究。结果:β-G在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均呈明显表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β-G进行机能学与形态学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 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超微结构的定位

    作者:张文竹;宦大为;杨波;张弘

    目的 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的精确定位.方法 应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由White树脂包埋后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β-葡萄糖醛酸酶.结果 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内质网、溶酶体内散在分布着标记β-葡萄糖醛酸酶的金颗粒,表明该酶主要分布于上述几种细胞器内.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的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变化,建立了实用的形态学模型.

  • 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弘;杨波;宦大为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清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肿瘤患者血清β-G活性变化.结果 肝细胞癌、胃腺癌、肠腺癌、食道鳞癌患者血清中β-G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不同癌瘤患者血清中β-G活性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表明检测血清β-G活性,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是有意义的.

  • 正常乳腺组织与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免疫电镜研究

    作者:王巧欢;张文竹;宦大为;杨波;张弘

    目的 观察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及区别.方法 采用低温包埋、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内的β-葡萄糖醛酸酶.结果 标记β-葡萄糖醛酸酶的金颗粒存在于内质网和溶酶体内,同时观察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中标记的β-葡萄糖醛酸酶金颗粒明显多于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中的金颗粒数目.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乳腺各种疾病和肿瘤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变化,建立了实用的形态学模型.

  • 保肝消石胶囊防治豚鼠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

    作者:孟宪丽;王张;杨莉娟;熊玉霞

    目的:研究保肝消石胶囊(黄连、吴茱萸、高良姜、香附、焦白术、枳实、牛胆)对豚鼠胆色素结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致石饲养喂养豚鼠并给予保肝消石胶囊,3个月后观察豚鼠胆囊成石率、胆汁及肝脏中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成石率为76.92%.保肝消石胶囊中、高剂量组成石率分别为25%和20%;能升高胆汁结合胆红素和甘胆酸,降低游离胆红素、[Ca2+]和[H+];减弱肝脏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和肝质膜钙镁ATP酶活性,并增强钠钾ATP酶活性,还能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结论:保肝消石消石胶囊有明确防治豚鼠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酶活性和[Ca2+]降低有关.

  • 巴豆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表型逆转作用研究

    作者:陈美娟;瞿融;吴慧平;席蓓莉;许冬青

    目的:研究巴豆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表型逆转作用.方法:测定人胃癌细胞SGC-7901药物处理前后胃蛋白酶原(PG)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力,数据采用Schefe's测试法分析.结果:巴豆生物碱处理能有效逆转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胃蛋白酶原活性,且能部分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肿瘤标志酶β-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结论:巴豆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表型有逆转作用.在对胃蛋白酶原活性的逆转作用和对β-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的抑制作用较维甲酸好.

  • β-葡萄糖醛酸酶与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

    作者:陶应田;孟翔凌;徐阿曼;文刚;涂从银

    目的 探讨内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在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Fishman法检测实验组、对照组胆总管胆汁中内、外源性β-G活性.结果 胆红素结石组(PS)、胆固醇结石组(CHS)与对照组(CG)比较,内、外源性β-G活性及总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胆红素结石组与胆固醇结石组之间比较(手术当天)外源性β-G活性差异有显著性,内源性β-G活性差异无显著性.(2)实验组手术当天胆汁中内源性β-G活性与术后第七日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外源性β-G活性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内、外源性β-G可能是这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与再发的基本原因之一.

  • β-葡萄糖醛酸酶在胰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芳;何阳;张万里

    目的 联合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水平,分析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4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中β-G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组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β-G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及阳性表达程度.结果 实验组手术前血清β-G水平为(16.59±1.69) ng/ml,出院前为(9.23±1.21) n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β-G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2.5±4.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例淋巴结转移者胰腺癌组织β-G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低分化腺癌β-G阳性表达率高达85%,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β-G水平升高,且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表达强度越强,与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无关.

  • 肝细胞癌癌组织内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善德;杨波;李荫山;冯新莉;杜晓炬;李顺明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对β-G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 癌组织中β-G的表达在细胞及亚细胞超微水平是一致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强度也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β-G升高是与癌细胞物质代谢增加相适应的.β-G作为体内一种酶标志,对肝癌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定有指导意义.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