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胆反流对胆管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影响

    作者:金俊哲;吴硕东;苏洋;张振海;张立魁;孔静

    目的:探讨肠胆反流与胆色素结石形成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胆囊息肉组(n=10),胆囊结石组(n=27)和胆管结石组(n=11)患者48例,术中穿刺获得胆汁标本,行胆汁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测定.另外,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41例根据核素检查有无肠胆反流分为反流组(n=16)及无反流组(n=25),随机选择其中26例,比较两组患者胆汁淀粉酶、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胆囊息肉组、胆囊结石组、胆管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0%,81.8%;胆汁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003±0.004)×10-6、(0.01±0.02)×10-6、(10.12±4.49)×10-6EU/L;胆管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胆汁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前两组(P<0.01).16/41例患者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9.02%),反流组淀粉酶、脂肪酶和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显著高于无反流组(79 891±91 152 nkat/Lvs582±928 nkat/L,P<0.01;86 110±58 255 nkat/L vs 6 124±7 500 nkat/L,P<0.01;27 789±13 849 nkat/Lvs15 369±7 533 nkat/L,P<0.01).结论:十二指肠胆道反流可能通过细菌、内毒素、淀粉酶、脂肪酶和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改变,在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 观察和检测肠胆反流现象方法学的建立

    作者:吴硕东;金俊哲;张振海;孙韶龙;田雨;王昊霖;张立魁

    目的:寻找和建立有效的观察和检测肠胆反流现象的方法.方法:对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的患者,口服核素99mTc-DTPA和吲哚氰绿(ICG),定时留取T型管引流的胆汁进行测定;对胆道术后患者和Oddi括约肌切开(EST)术后患者给予口服稀钡胶浆,X线下观察平卧位及头低位钡剂在胆道中的显示:对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的患者胆汁中胰脂肪酶、胰淀粉酶以检测肠胆反流.结果:核素99mTc-DTPA法简单易行、廉价、可定量、检测结果容易理解.ICG检测肠胆反流具有核素检查同样的优势,但敏感性不及核素检测.以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为标记物,肠胆反流检出率高于核素检测,但不能排除胰胆反流的影响,缺乏特异性.钡餐对肠胆反流的观察虽然可以直视观察,但仍有灵敏度不高,难定量评价的缺点.结论:观察和检测肠胆反流现象的方法中核素法更具有优越性,建立肠胆反流观察的方法学对于研究肠胆反流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肠胆反流 检测 方法
  • Oddi括约肌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关系的探讨

    作者:吴硕东;于宏;王昊霖;苏洋;张振海;孙韶龙;孔静;田雨;田忠;魏义;金红旭;金俊哲

    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 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的患者123例,使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判断是否存在肠胆反流,以此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及非反流组,检测空腹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随机选取53例使用胆道镜测压.采用钡餐透视观察胆管色素结石、非胃肠胆道疾病、胆囊息肉、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发生率;十二指肠镜观察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十二指肠憩室内(旁)乳头的发生率. 结果 123例行胆道取石T型管引流术后的患者中有44例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5.8%),反流组Oddi括约肌基础压(SOBP)、收缩波幅(SOCA)、胆总管压(CBD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反流组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无反流组及对照组(P<0.01).血胃动素与SOBP、血胃泌素与SOBP及CBDP呈正相关.钡餐摄影显示胆总管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发生率达36.62%,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憩室内(旁)乳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组、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组及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组(P<0.05). 结论 胆管色素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肠胆反流和胆系感染,Oddi括约肌结构与功能状态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密切相关,其解剖及功能异常是胆管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 检测核素与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立魁;吴硕东;金俊哲

    目的 以核素判断肠胆反流为基础,分析胃蛋白酶原法诊断肠胆反流的可行性.方法 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29例,排除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8岁,平均术后时间67d(58~99d).口服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2h后,取"T"管胆汁,测定放射性活度来判断有无十二指肠胆道反流,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和无反流组.以ELISA法测定两组受试患者胆管胆汁中的胃蛋白酶原Ⅰ、Ⅱ(pepsinogenⅠ、Ⅱ,PGⅠ、PGⅡ)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通过口服9Tcm-DTPA判断,29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肠胆反流,阳性率为37.93%.反流组与无反流组PGⅠ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组PGⅡ的质量浓度为(32.34±26.78)μg/L,明显低于无反流组[(112.50±127.09)μg/L](P<0.05).检测PGⅡ观察肠胆反流的阳性率为27.59%.结论 检测胆汁中PGⅡ法可以作为诊断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新方法,其可靠性稍低于口服99Tcm-DTPA后检测胆汁中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 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肠胆反流的影响

    作者:傅骏;曹超;邢岩;黄春兰;陆颖影;曾悦

    目的:目前认为,十二指肠胆道反流是引起胆道反复感染,进而导致胆道结石再发和胆道狭窄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应用以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为基础的微创治疗胆总管结束的技术开展颇为广泛.它主要包括ERCP、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Ion dilation,EPBD)、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和鼻胆管引流术六大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不同术式的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EPBD术,在术后早期对患者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影响.方法: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男30例,女33例,予行经内镜下逆行的胆胰管造影(ERCP)后分别采用不同术式EST,术后安放胆总管引流管.术后1周留取胆汁采用口服核素和测定胆汁中的胃蛋白酶Ⅰ、Ⅱ的浓度,对十二指肠胆道反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测定.结果:EST中切口术组、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组分别与无EST组相比,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P=0.416).行EST中切开和小切开+球囊扩张患者胆汁中的锝计数明显高于无EST组,且这两组不同术式的患者锝计数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行EST中切口者、EST小切口+球囊扩张术者胆汁中的PG Ⅱ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EST组(P<0.05),但是EST中切口者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术后两组间胆汁中PG Ⅱ的质量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行EST中切口取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手术早期较易发生十二指肠胆道的反流.因此,建议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尽量选择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术(EPBD)的手术方式.

  •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与胆管胆色素结石病

    作者:吴硕东;田雨

    1887年,意大利一位名为Ruggero Oddi的大学四年级医学生在其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概念,被后人证实并命名为Oddi括约肌以示纪念.

  • 肠胆反流与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关系

    作者:王瓯越

    目前认为胆色素结石的成因与胆汁淤积,加上胆道细菌产生的外源性β-葡萄糖苷酶分解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等诸多因素有关,而且许多研究都认为胆道细菌的来源与Oddi括约肌松弛导致肠胆反流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总结目前研究现状并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与思考,探讨肠胆反流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的关系.

  • 胆汁胃蛋白酶原检测对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的诊断价值

    作者:莫翠毅

    目的 探究胆汁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后胆道残石住院治疗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口服99mTc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经鼻胆引流管收集后,采用放射活度测量仪测定放射性活度,采用Gal-G2-CNP底物法检测胆汁中胰酶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胆汁中胃蛋白酶原水平进行检测,对比胃蛋白酶原法与胰酶法诊断效能.结果 99mTc-DTPA检测结果显示,33例患者胆汁中检测到放射性活度,阳性检出率为47.83%.胰酶法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32例,阴性37例,4例为假阳性,5例为假阴性,检测灵敏度为84.85%,特异度为88.89%,诊断符合率为86.96%,误诊率11.11%,漏诊率15.15%.胃蛋白酶原法检测结果显示,33例阳性,36例阴性,2例为假阳性,2例为假阴性,诊断灵敏度为93.94%,特异度为94.44%,诊断符合率为94.20%,误诊率5.55%,漏诊率6.06%.胃蛋白酶原法符合率、灵敏性、特异度均高于胰酶法.结论 胆汁胃蛋白酶原检测可作为内镜下诊断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的可靠方法,效果较胰酶法好,为临床检测肠胆反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的发生因素分析

    作者:钟文洲;陈正义;林松挺;黄晓曦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肠胆反流(DBR)的发生因素.方法 在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该院消化科进行住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9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十二指肠乳头EST,判断术后DBR发生情况,调查发生因素,同时进行奥狄括约肌(Oddi括约肌)功能的测定与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EST,198例患者平均胆总管直径为(2.24±0.24)cm,平均胆总管结石数量为(3.63±1.12)个,胆总管结石大直径为(1.02±0.19)cm.EST术后出现DBR 12例,发生率为6.1%,平均放射性活度为(3.39±0.89)MBq.EST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压高峰值和收缩频率分别为(31.49±4.22)mm Hg和(3.78±0.53)次/min,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和胆总管压力分别为(8.23±1.03)mm Hg和(3.32±0.45)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术前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频率差值、结石数量、结石大直径为EST术后DB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远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9.1%,其中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管狭窄6例,乳头狭窄4例,结石复发4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EST术后DBR比较常见,可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下降与远期并发症的增加,需要积极加强预防管理.

  • 不同术式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术后肠胆反流的影响

    作者:傅骏;曹中伟;曹超;刑岩;陈海曦;黄春兰;陆颖影;曾悦

    目的 文章报道了采用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术,以及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术后所引起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现象和胆管炎的情况,旨在为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4例老年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男14例,女10例,予行经内镜下逆行的胆胰管造影(ERCP)后分别采用不同术式EST,术后安放胆总管引流管.术后1 w留取胆汁,口服核素以及测定胆汁中的胃蛋白酶Ⅰ、Ⅱ的浓度,对十二指肠胆道反流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观察术后1 w、6个月口服稀钡患者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情况,同时观察近期和远期患者继发胆管炎的情况.结果 EST中切口术组、EST小切口+EPBD组分别与无EST组相比,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51).行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EPBD患者胆汁中的锝计数明显高于无EST组,且两组不同术式患者锝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EST中切口者、EST小切口+EPBD术者胆汁中的PGⅡ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EST组(P<0.05),但是EST中切口者和EST小切口+EPBD术后两组间胆汁中PGⅡ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w、6月的X线稀钡钡餐检查显示中切口EST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为 2例、1例,钡剂反流分别均为1例.小切口EST+EPBD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 2例、0例,无钡剂反流现象出现.术后1 w无1例出现发热、黄疸和白细胞增高的胆管炎表现.术后6个月中切口EST患者,1例出现轻度胆管炎表现.结论 行EST中切口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早期较易发生十二指肠胆道的反流.因此,建议胆总管结石患者尽量选择行EST小切口+EPBD的手术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