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中叉头框蛋白O1和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

    作者:周璨;龙思岑;黄兰;戴红卫

    目的: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中叉头框蛋白O1 (forkhead boxO1,FoxO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FoxO1和Runx2在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以上颌左侧加力的第一磨牙为实验侧,右侧不加力的第一磨牙为对照侧.分别加力1、3、5、7、14 d后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出含有第一磨牙的牙槽骨制备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FoxO1、Runx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Image Pro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后的切片做定量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oxO1在牙周膜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及成牙骨质细胞中,Runx2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成牙骨质细胞中.实验组加力后,大鼠牙周组织中FoxO1和Runx2的表达增强,在3~5 d内达到峰值,而后表达降低;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oxO1和Runx2参与了正畸牙移动中的牙周组织改建,且主要参与了成骨细胞和骨形成的过程.

  • 不同浓度木通皂苷D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作者:崔金婕;王旭霞;王媛;陈佩佩;马丹;张君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木通皂苷D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40只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以上颌两中切牙为支抗,牵引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镍钛拉簧加力40 9.ASD1组以5 mg/kg的剂量局部注射ASD溶液;ASD2组以10 mg/kg的剂量局部注射ASD溶液;PGE2组以25 μg/kg的剂量局部注射PGE2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组动物分别于正畸加力3、7、14、21、28 d后分批处死,测量各期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切片牙周组织及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动物牙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加力第3天,只有PGE2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第7天.ASD2组和PGE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第14、21、28天,ASD1组、ASD2组和PGE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ASD2组和PGE2组之间牙移动距离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压力侧多核破骨细胞数目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第21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结论:局部注射ASD可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ASD以10 mg/kg的剂量局部注射,其作用与PGE2促进正畸牙移动的效果相似,较5 mg/kg剂量的ASD促进牙移动的效果明显.

  • 淫羊藿苷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作者:杨盼盼;王旭霞;陈云;汪倩倩;王英姿;张君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改建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淫羊藿苷组,每组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实验组以灌胃方式给予大鼠淫羊藿苷20 mg/(kg·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各组大鼠在7、14、21、28 d处死,分离出上颌骨作为标本,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所有标本做脱钙处理,制成上颌牙周组织切片,分别采用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移动牙周围牙周膜及牙槽骨的改建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淫羊藿苷组牙移动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显示,淫羊藿苷组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第14天时与对照组持平,至28 d时低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通过促进牙槽骨的改建而加速正畸牙移动.

  •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在正畸力介导的骨改建中的表达

    作者:周巳入;代庆刚;张鹏;河奈玲;杨树亮;江凌勇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6周龄大鼠20只,构建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牙移动0、1、3、7d各处死大鼠5只,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周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的改建及STAT3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力作用下不断近中移动.正畸力作用后,压力区破骨细胞显著增加(P<0.05),张力区成骨细胞亦显著上升,牙槽骨改建增强.正畸力作用后,STAT3高表达于张力区成骨细胞内.统计学分析显示,正畸牙移动3、7d的张力区,STAT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0 d(P<0.05).结论:正畸力可增强牙槽骨改建,张力区STAT3的表达改变可能与正畸牙移动的骨改建相关.

  • 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陈娟娟;李金源;张彬;袁荃;陈丽

    目的 研究哺乳期大鼠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哺乳不同阶段的表达,探讨哺乳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5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下45只建立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哺乳加力组、正常加力组、哺乳不加力组,每组15只.每组按哺乳或加力7、14、21 d时间段又均分为3组,每小组各5只.于各时间段的后一天将各组大鼠处死,取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取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及附近牙槽骨组织块,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半定量分析牙周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哺乳能引起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加力能引起哺乳期及正常大鼠雌激素水平升高.哺乳加力组大鼠在不同哺乳时间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哺乳不加力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哺乳加力组大鼠不同加力时间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哺乳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VEGF的表达增高,提示哺乳期牙周组织改建活跃,临床治疗宜采用轻力.

  • 大鼠正畸牙牙周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莉花;许艳彬;侯伟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探讨正畸过程中细胞增殖变化的机制.方法 选用幼年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4 h、3d、5 d,7 d、14 d、21 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弱表达,实验组牙周膜中张力侧增殖细胞核抗原24 h时表达上调,3、5d达顶峰,7d后逐渐下调,21 d趋于正常.结论 正畸力促进牙周组织中细胞增殖,从而完成牙周组织的改建.

  • 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根吸收及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海燕;王旭霞;曾婧;刘宛鑫;董瑞;张君

    目的 研究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根吸收及牙移动的作用.方法 选取48只6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每只大鼠上颌分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在大鼠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0.5 mmol/L帕米膦酸钠50μl,对照侧注射0.9%生理盐水50μl,每3天注射1次.分别于实验第3、7、14天时分批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8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进行牙根吸收指数的测定,另外8只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实验数据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实验侧与对照侧牙移动的距离均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增加,第3、7、14天时实验侧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均小于对照侧,第7、14天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切片观察牙根吸收指数及电镜扫描结果都显示在第3、7、14天时实验侧相比对照侧牙根吸收少,在第7、14天时两侧牙根吸收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能够抑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根吸收,减缓牙移动的速度.

  • iNOS在大鼠正畸牙牙周膜中的表达

    作者:侯伟;李琥;陈彬;穆超;陈文静;李媛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NOS)在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膜中的表达分布,探讨iNOS在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正畸力牵引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加力0h、3h、6h、12 h、24h和3d、5d、7d、14 d.大鼠右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设为自身对照组.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NOS表达分布.结果 对照组有少量iNOS表达,实验组压力区iNOS阳性表达大于张力区,且随牙齿移动时间不同表达分布发生变化.3d时iNOS即开始表达增强,7d时iNOS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值,14d时iNOS表达值开始减少.结论 iNOS参与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

  • 大鼠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中Runx2的表达

    作者:陈莉花;陈文静;顾敏;王天丛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的表达,探讨Runx 2在正畸成骨和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机制.方法 选用幼年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8h、24h、3d、7d、14d、21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Runx2低表达,实验组牙周膜中张力侧Runx2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畸力作用下Runx2参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 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后正畸移动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许海燕;平金良;张青;方利华

    目的 了解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正畸移动情况.方法 选择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牙槽骨缺损模型,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作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8周后,用0.784 N力牵引第一磨牙近中移动,12周时制备组织学标本观察两侧第一磨牙牙根周骨组织改建的情况.结果 2组牙牙根压力侧同有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骨吸收陷窝,陷窝中可见新骨沉积,张力侧固有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骨;半定量分析研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骨保护素的表达在实验侧和对照侧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 兔牙槽骨缺损修复8周后可以进行正畸牙移动,矫治力大小叮与正常牙槽骨上的牙一致.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兔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作者:贺永春;孙嵘;吴丽萍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选择性抑制剂盐酸氨基胍(AG)对兔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探讨NO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建立兔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移动牙压力侧局部骨膜下注射40 mg/ml的盐酸氨基胍(AG)组和生理盐水(NaCl)组,2 d 1次.于加力后1、3、7、14、21、28 d处死动物,测量牙齿移动距离,取材制作切片行TRAP酶组织化学和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观察破骨细胞募集以及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和破骨细胞募集数量变化趋势具有相似规律.与NaCl组相比,AG组自第7天起牙移动距离减少(P<0.05),破骨细胞募集数量明显降低(P<0.01).自加力第14天起,AG组牙周组织压力侧iNOS表达的阳性面积百分比明显小于NaCl组(P<0.01).AG组破骨细胞计数与iNOS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889(P<0.05).结论 局部注射AG对体内iNOS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其通过减少NO生成间接抑制了破骨细胞的募集,从而影响兔牙周组织改建活动.抑制正畸牙齿移动.

  •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NGF的表达变化

    作者:胡小坤;彭辉;王晴竹;陈文静

    目的 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变化,探讨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7组,其中空白对照组(0 d组)、实验加力和对照不加力组各6 h、12 h、24 h、3 d、5 d、7 d、14 d、21 d组.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NGF表达发生改变.NGF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迅速上调,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5 d、1 d时表达水平达到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NGF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及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 局部注射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作者:彭辉;胡小坤;王晴竹;陈文静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实验组,使用40 g力牵其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中分别将生理盐水、0.02 mmol/L、0.1 mmol/L、0.5 mmol/L的阿仑膦酸钠溶液注射入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侧的粘骨膜下,注射于实验前3 d开始,每3天一次,每次50 μl.分别在0、1、3、7、14、17、21 d时取模法测量大鼠牙移动量.第21天取上颌组织块经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观察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破牙骨质细胞数,比较各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①各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药物浓度增高其抑制效果增强.②实验组压力区破骨细胞数和破牙骨质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局部注射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能获得不同的抑制牙齿移动的效果,可应用于临床中作为一种增强支抗的手段.

  • 对乙酰氨基酚及肿痛安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研究

    作者:穆锦全;冯慧;徐芸;陈文静;张玮明

    目的 通过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肿痛安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组织学差异,为正畸临床疼痛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45只6-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肿痛安组、扑热息痛组,每组15只.通过切牙和磨牙区安装弹簧,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运用HE染色、TRAP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测磨牙破骨细胞数量及COX-2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内破骨细胞量及COX-2变化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扑热息痛和肿痛安在40 g力加载时均不影响正畸牙移动,但是否可用于正畸I临床有效控制疼痛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 骨疏康对大鼠实验性根吸收过程中MMP-2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红;王毅;詹娟;张真;万哲;张勤

    目的 初步研究在骨疏康作用下,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过程中MMP-2的表达规律.探讨骨疏康在根吸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正畸临床中牙根吸收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进行骨疏康制剂灌胃,对照组采用蒸馏水灌胃,给药剂量为2.1 g/kg体重,于每天早晨灌胃一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再分别分为加力0、3、7、14、21、28 d组,每组5只,两组动物都给予0.6 N的力拉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模型,分别在实验的规定时间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牙根吸收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MMP-2在牙根吸收区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大鼠不同牙移动时间牙根吸收指数比较发现,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各组牙根吸收指数逐渐增大,根吸收从第三天开始出现,逐渐加重,14 d后根吸收速度减慢,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骨疏康组根吸收程度轻于对照组,除0、3 d组牙根吸收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在加力0 d组表达较弱,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MMP-2的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对照组和骨疏康组均在7 d时呈强阳性表达,达到高峰,14 d开始逐渐下降,骨疏康组在加力21 d时MMP-2呈弱表达.对照组在加力28 d时MMP-2呈弱表达,趋于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结论 MMP-2是牙根吸收的主要炎性介质之一,参与了根吸收的过程,骨疏康可有效地抑制正畸牙移动根吸收的发生.

  • 川续断皂苷VI对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佩佩;王旭霞;王媛;崔金婕;马丹;张君

    目的 探究局部注射川续断皂苷VI(ASD)是否通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分化而影响牙周组织改建.方法 选择40只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A组:空白对照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B组:ASD低浓度组(局部注射5 mg/kg ASD),C组ASD高浓度组(局部注射10 mg/kg ASD),D组:前列腺素E2组(局部注射适宜浓度PGE2).实验分别于第3、7、14、21及28天5个时间点处死2只大鼠,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组织进行TRAP染色以观察破骨细胞数及免疫组化以观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情况.结果 从第3天到第21天,4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TRAP阳性细胞的数目及ODF的表达随加力时间不断增多,第28天时出现下降.从第7天开始,与A组相比,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和ODF表达均增加,B组比C组、D组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C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局部注射ASD和适宜浓度的PGE2可有效促进压力侧牙周组织破骨细胞的分化,加快牙周改建.局部注射10 mg/kg ASD与PGE2效果基本相近,而稍低浓度 ASD效果弱于PGE2和稍高浓度ASD.

  • 补骨脂素对大鼠正畸复发的生物学影响

    作者:周渊;王旭霞;吴晓晓;乔青芳;刘小灿;张君

    目的 探讨补骨脂素对牙移动后复发的影响,及对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30,GPR30)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拉左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21 d后去除加力装置,分别以补骨脂素和生理盐水灌胃28 d后处死,上颌骨行HE染色和GPR30免疫组化染色.灌胃期间定期取石膏模型计算复发距离.结果 两组都复发明显,对照组在第一周后的复发程度与速度大于补骨脂素组,但仅当第1周时的复发速度差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0.07±0.01)mm·d-1,对照组(0.12±0.01)mm·d-1),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牙周膜、牙槽骨和细胞牙骨质中存在GPR30,表达强度上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牙周组织中存在GPR30,补骨脂素具有促进其表达和牙周组织改建,维护正畸治疗效果,降低正畸复发可能性的作用.

  • 两种二膦酸盐对大鼠正畸源性牙根吸收及牙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邹亚楠;林聪;王旭霞;陈佩佩;赵姝亚;张君

    目的 探讨第2代与第3代膦酸盐类在正畸过程中对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牙齿移动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级Wistar 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正畸牙齿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帕米膦酸钠组与伊班膦酸钠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 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力第3、7、14天时每组分别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其中8只测定牙齿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测定牙根吸收指数,另外8只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实验数据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第3、7、14天,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均逐渐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帕米膦酸钠组牙根吸收指数在第3、7、14天比伊班膦酸钠组相对较大,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注射第2代膦酸盐类与第3代膦酸盐类对大鼠正畸源性牙齿移动和根吸收的影响大致相同,两者均可减缓牙齿移动的速度和减轻牙根吸收的程度.

  • PAOO技术辅助牙移动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周昕;陈行素;耿忠楷;陈文静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近年来在正畸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该文就PAOO的概念、PAOO辅助加速正畸牙各种方式移动并且降低牙根吸收风险作一综述.

  • 上颌前牙的阻抗中心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徐凡;唐国华

    正畸拔牙病例内收前牙时,常采用4个或6个前牙的整体移动,对上前牙转矩和垂直方向的控制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阻抗中心是影响牙齿移动的重要生物力学概念.作用力通过前牙的阻抗中心时,前牙将产生整体移动.反之,则发生倾斜移动.该文旨在对上颌前牙阻抗中心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71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