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患者行SPECT骨显像检查1980例的心理干预

    作者:周文华;陈少英

    骨显像是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将放射性核素注入人体,使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体外探测核素在体内的分布,从而了解骨肿瘤的分布情况,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敏感、重要的方法.由于其使用的99mTc-MDP(亚甲基二磷酸盐)具有放射性,多数肿瘤患者担心诊断结果为骨转移,不认识药物对自身及家人的影响,因此实施心理疏导,讲解相关知识等对确保显像成功十分重要.我院2007-02/2009-02共行肿瘤患者SPECT骨显像检查1980例,现将心理干预总结如下.

  • 宫颈癌75例18F-FDG PET/CT检查的护理

    作者:沈艳萍;谢贵芹;杜朝红

    目的 总结宫颈癌患者应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进行PET/CT显像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18F-FDG对75例宫颈癌患者行PET/CT显像定性诊断,显示肿瘤部位及范围,同时进行全程的护理配合,包括检查前的心理、饮食及药物等护理;检查中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PET/CT图像清晰,能清晰观察到宫颈病变及其转移灶.结论 完善及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是PET/CT检查获得高质量图像的重要保证.

  • 结肠黏液腺癌术后复发PET-CT误诊1例分析

    作者:毛丽伟;廖国清;王红梅

    PET-CT对结肠黏液腺癌术后复发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9岁.因乙直肠交界癌术后1.5 a,腹胀8 d急诊入院.2009-04患者出现间断黏液性血便,2009-07结肠镜活检病理腺癌.术前肿瘤标志物:CEA 2.89 ng/ml,CA199 54.34 U/ml.2009-07-28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乙状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部分呈黏液腺癌.术后分期为pT3N0M0.2009-09-08因肛门区疼痛明显,盆腔CT检查考虑直乙交界处吻合处瘘可能性大,行结肠造瘘术.2009-09-23-2010-01-24行"L-OHP 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 500 mg口服,2次/d,第1~14天,每21 d×6周"方案化疗.后至2010-06行卡培他滨单药化疗.

  • 黑热病99Tcm-植酸钠全身显像表现1例

    作者:李前伟;黄定德;罗朝学;厉红民

    患者男,27岁,四川遂宁人,因发热、消瘦7周,加重1周入院.患者起病前曾在新疆务工半年,返回遂宁后开始出现持续性不规则发热,体温36.5~40.4℃,发热前畏寒,发热后伴出汗,外院经抗生素及抗结核治疗,症状无改善.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腹壁静脉显露,肝大,右肋下7 cm,剑下10 cm,质中,脾脐下5 cm,质硬,肝、脾区轻叩痛.体重50 kg.

  • 食管小细胞癌1例

    作者:雷静;朱绍成

    患者女,82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食管镜检查:食管距门齿25~29 cm处左前壁黏膜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食管造影:食管中段局部管腔稍僵硬,黏膜中断、破坏.CT平扫:食管中段管壁略增厚,未见异常淋巴结和转移灶.PET/CT..全身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图1).MRI:食管中段见一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定量功能MR Ktrans伪彩图呈暖色,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图2~5).

  • 颅内伯基特淋巴瘤18F-FDG显像1例

    作者:郑立春;冯珏;李红梅;张秀梅;王鹏

    患者,女,33岁,近半个月间断出现单一肢体抽动,7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肢体抽搐,伴意识不清,持续约10 rain后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二便失禁等.头颅MRI检查:左额叶大脑镰旁占位,性质待定.为进一步检查于我科行全身18F-FDG代谢显像.患者空腹8 h后,经肘静脉注射18F-FDG 222 MBq,采用GE Infinia h PET/CT仪,全身采集方式,行全身断层显像.显像结果(图1),其T/NT值约为1.4,且高代谢灶周围可见水肿带造成的低摄取环,提示病变恶性可能性大.

  • SPECT/CT显像诊断甲状腺癌脑转移1例

    作者:李红梅;冯珏;杨阳;方凤宁;王亚平;郑泓明

    患者男,63岁,1998年因甲状腺滤泡及乳头混合癌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接受手术治疗,2007年因左锁骨上及甲状软骨右侧肿物再次接受手术治疗.2008年1月和5月分别给予131I治疗,剂量5.55 GBq(150 mCi),其后患者偶感头痛.2008年12月头部平扫+增强MRI怀疑脑转移瘤,同时给予第3次131I治疗,剂量同前.7天后131 I全身显像及头部SPECT/CT显像(图1):左额叶见小灶状核素浓聚灶,密度基本同周围脑质密度,与MRI所示异常信号位置一致,诊断为甲状腺癌脑转移瘤.2009年5月给予第4次131I治疗,剂量同前.头部MRI示病变稍增大,大径变化约0.3 mm;头部131I SPECT/CT显像发现左额叶病变仍摄取131I,但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加重.2009年11月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较前降低,CT示左额叶病变已呈高密度钙化,平均CT值为88.7 HU.

  • PET/CT误诊骨化性肌炎为骨肉瘤1例

    作者:廖斯琴;张占文;胡平;张杰;吕清湖;胡瑞

    患者女,12岁,左侧背部肿物伴局部疼痛近1个月.PET/CT:左侧背部肿块,大小约5.6 cm×6.3 cm×7.0 cm,边缘见环形模糊骨化影,病灶整体代谢异常活跃,SUVmax约为9.5(图1A);考虑骨肉瘤可能.胸部增强CT:左背部第9~11肋间可见肿块,呈环形强化,考虑骨肉瘤(图1B).对左背部肿物行穿刺活检术,病理:光镜下可见多量骨组织,部分骨小梁形态似“C”形,骨组织间见多量梭形细胞成分伴间质黏液变,可见核分裂象(图1C);诊断:①骨纤维结构不良;②不除外高分化骨肉瘤.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科综合会诊后考虑良性病变,骨化性肌炎可能性大.行常规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半年后复查PET/CT,发现肿块缩小,大小约5.3 cm×4.4 cm×6.5 cm,边缘可见完整清晰骨化边,病灶内部非骨化区代谢稍活跃,SUVmax约4.5(图1D).终临床诊断: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 综合影像学评价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

    作者:唐翔;吕滨;赵世华;唐跃;吕凤英;方纬;陆敏杰;鲁锦国;陈雄彪;蒋世良

    目的 评价多排探测器螺旋CT(MD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SPECT)对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 中华小型猪6只,接受MDCT扫描1次后,在前降支近段放置Ameroid环,当日行MDCT、MRI扫描.术后第2、27天再次行SPECT,28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DCT、MRI,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2只实验猪饲养中死亡,4只完成实验.病理显示3只实验猪有心内膜下梗死,1只无梗死.CAG显示3只实验猪狭窄>50%.MDCT的动脉期减低区域、MRI的首过减低区域以及SPECT的减低区域均与TTC染色显示的梗死区域一致.MDCT测得术后28天的ESV高于术前与术后当日(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测得EDV术后28天高于术后当日(P<0.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CT测得的SV、EDV均值均高于MRI(P均<0.05);二者测得的ESV与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当日、术后28天左心室前壁动脉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74,P=0.011).结论 MDCT动脉期、MRI首过灌注、SPECT显示的左心室前壁灌注减低与TTC染色梗死心肌相对应.心肌缺血后CT值减低.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猪心肌梗死的心肌SPECT显像

    作者:赵晓斌;史蓉芳;唐坤;赵健;王颖;刘晓程

    目的 评价心肌SPECT显像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8头,按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机械打孔+空白支架(对照组)、机械打孔+b-FGF支架(单纯治疗组)、机械打孔+b-FGF支架+BM-MSCs(联合治疗组).所有猪左前降支均被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3组均在梗死区及周边区机械打孔并分别埋入空白支架、b-FGF支架、b-FGF支架+BM-MSCs;术后行心肌SPECT显像检测心肌血流的改变,同时还进行超声心动图、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术后6周,治疗组梗死心肌质量差值、短轴缩短率、新生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 b-FGF缓释支架联合BM-MSCs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区域血流、促进血管生长、提高心功能;心肌SPECT显像是评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支架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有价值的方法.

  • 99TCm-3PEG4-RGD用于家兔易损斑块分子显像

    作者:苏航;王蒨;米宏志;谷珊珊;牟甜甜

    目的 探讨通过探测兔新生微血管活体评价动脉易损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将1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普食对照组(A组)、易损斑块组(B组)和稳定斑块组(C组),每组5只.于喂养2周后分别进行股动脉分离假手术(A、C组)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B组),之后喂养不同成分饲料.于4、8、12周末静脉注射99Tcm-3PEG4-RGD,注射后0.5h、1h、2h行SPECT/CT显像及同机CT平扫.4、8周末显像后对3组各处死1只实验兔,12周末处死剩余动物,行离体血管SPECT显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3组实验兔注射99Tcm-3PEG4-RGD后0.5 h SPECT/CT图像显示,4周后3组兔腹主动脉区均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5,P=0.122);8周后B、C组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F=17.037,P=0.001);12周后B组腹主动脉局部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A、C组(F=43.710,P<0.001).8、12周末,B、C组腹主动脉中均含有新生微血管,且B组数量明显高于C组.B组兔腹主动脉斑块的AHA动脉粥样硬化分型为Ⅲ型及Ⅳ型,C组为AHAⅡ型.A组腹主动脉中无新生微血管及易损斑块.结论 99Tcm-3PEG4-RGD分子显像对无创性评价兔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

  • 健康志愿者SPECT多巴胺转运体分子影像分析

    作者:孙涛涛;胡疏;贾少微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SPECT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子影像阅片基础,为分析异常影像提供参考.方法 对31名健康志愿者行DAT特异性放射性配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从解剖标志、放射性分布及对称性等方面,以视觉定性分析DAT影像特征,结合解剖图谱和MRI绘制DAT典型横断层面对应的线条图.结果 26名双侧纹状体横断层面呈典型“熊猫眼”形态,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大致等大,DAT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5名双侧纹状体表现为哑铃形;24名双侧杏仁体显影,呈圆点状;6名丘脑轻度显影.所有志愿者均未见明显非特异性分布.结论 健康志愿者SPECT脑DAT分子影像的各组织结构清晰可辨,特异性强.

  • 小儿脑积水99Tcm-ECD SPECT脑显像与CT影像的对照研究

    作者:宋锦宁;张芬茹;王茂德;刘守勋;冯新利;胡国瑛

    目的探讨 99Tcm双光乙酯(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CT扫描在小儿脑积水的影像特征,并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正常对照组和20例确诊的脑积水患儿进行99Tcm-ECD SPECT脑血流显像,且同时行CT扫描.结果 99Tcm-ECD SPECT示:20例脑积水患儿中19例显像异常,异常率为95%,其中显示脑室扩大者8例(40%).19例脑灰质异常者分别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单侧或双侧、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局灶性或弥漫性的放射性减低区,异常减低区的范围大小、数目、程度与临床病情相关.CT扫描:16例呈脑室扩大,5例为双侧额顶叶蛛网膜下腔扩大,而未见皮层缺损.结论脑积水患儿99Tcm -ECD SPECT脑显像可出现单个或多个部位、不同程度的低血流灌注区,该显像可用于判断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及智能发育,但对脑室扩大常分辨不清;CT可清晰的显示脑积水状态及解剖结构变化,但不能提示脑血流情况,二者结合对确定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和评价脑功能状态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儿童难治性癫痫18F-FDG PET/CT皮层下结构影像学分析

    作者:范岩;佟正灏;张建华;邸丽娟;张旭初;付占立;王彦福;陈立新;王荣福

    目的 观察难治性癫痫患儿18F-FDG PET/CT表现,探讨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中的参与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1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18F-FDG PET/CT表现,分析患儿大脑皮层代谢异常区域,观察皮层下结构(基底核、丘脑、小脑)代谢改变.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中龄组和大龄组,并根据皮层异常累及脑叶数将单侧大脑皮层代谢异常患儿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组别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 611例中,525例单侧大脑皮层代谢异常,86例双侧皮层代谢异常.190例皮层下结构代谢改变,其中基底核64例、丘脑113例及小脑105例.不同年龄组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组大脑皮层下结构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01).结论 18 F-FDG PET/CT可发现难治性癫痫患儿皮层下结构代谢改变,有助于提示皮层病变累及范围.

  • 统计参数图用于18F-FDG PET定位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所致难治性癫痫致痫灶

    作者:魏强;边艳珠;胡玉敬;田丛娜;吴大勇;康林

    目的 探讨统计参数图(SPM)用于18 F-FDG PET术前定位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CD)所致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诊断和术后证实为FCD致痫性难治性癫痫患者34例,于其术前癫痫发作间期行18F-FDG PET显像,分别采用视觉分析法和SPM分析法对PET图像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诊断和定侧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FCD致痫灶检出率和定侧诊断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34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及随访共证实41个FCD致痫灶,视觉分析法检出率为70.73% (29/41),SPM分析法检出率78.05% (32/41),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6,P=0.448).对致痫灶进行定侧诊断时,视觉分析法定侧诊断正确率为67.65%(23/34),SPM法为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SPM分析法对FCD致痫灶检出率与视觉分析法无显著差异,其对致痫灶的定侧诊断效能优于视觉分析法.

  • 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作者:邵晓梁;邵小南;王小松;徐梅;王跃涛

    目的 采用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域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769名健康成人的脑18F-FDG PET/CT图像,按年龄分为≤30岁、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及≥71岁组.采用Scenium软件将脑PET图像标准化,自动勾画左右各待测脑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枕叶、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基底核、内侧颞叶和小脑,获得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各脑区代谢水平差异.结果 左右中央区、左右距状裂及周围皮质SUVmean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脑区SUVmean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男性和女性左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额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和小脑,右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颞叶、枕叶、内侧颞叶,男性基底核为右侧优势,女性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除小脑外,余各脑区SUVmean均不同程度下降,左侧半球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健康成人各脑区代谢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随年龄增加,左右脑代谢呈非对称性减低.

  • 比较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I诊断神经胶质瘤的效能

    作者:饶良俊;杨智云;陈志丰;王晓燕;洪桂洵;唐刚华;初建平;张祥松

    目的 比较18 F-FDG PET/CT、11 C-MET PET/CT及MRI诊断神经胶质瘤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60例临床疑似神经胶质瘤患者行18 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检查,经手术或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8 F-FDG PET/CT、11 C-MET PET/CT及MRI诊断神经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三者间差异.结果 本组60例中,36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50.00%(18/36)、75.00%(18/24)、60.00%(36/60),97.22%(35/36)、91.67%(22/24)、95.00%(57/60)和63.89%(23/36)、79.17%(19/24)、70.00%(42/60).11 C-MET PET/CT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18F-FDG PET/CT和MRI(P均<0.05);11C-MET PET/CT诊断低级别胶质瘤(Ⅰ级和Ⅱ级)的灵敏度[94.12%(16/17)]明显高于18F-FDGPET/CT[5.88%(1/17);P<0.05].结论 11C-MET PET/CT显像诊断神经胶质瘤的能力高于MRI及18F-FDG PET/CT显像.

  • 18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改变

    作者:姜东朗;冯洪波;邱湘哲;张延军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 收集接受全身18 F-FDGPET/CT检查的患者105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尿病前期组(5.6 mmol/L≤空腹血糖≤6.9 mmol/L),高血糖水平正常组(5.1 mmol/L≤空腹血糖<5.6 mmol/L)及低血糖水平正常组(4.6 mmol/L≤空腹血糖<5.1 mmol/L),每组各35例.采用SPM 12软件对3组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高血糖水平正常组与低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未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糖尿病前期组与高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47)、左侧额下回(BA45)、右侧额中回(BA10)、右侧额下回(BA45、BA47).糖尿病前期组与低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47)、左侧额下回(BA47、BA45、BA9)、右侧额中回(BA10).结论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部分脑区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提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已经出现脑功能异常.

  • 18F-NaF PET/CT在骨良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黄禾

    18F-NaF作为一种骨显像剂,在监测肿瘤骨转移中已得到肯定.近年来,18F-NaF PET/CT诊断骨良性病变的研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报道.本文就与X线、CT、99Tcm-MDP骨扫描及MRI相比,18F-NaF PET/CT对感染、关节炎、创伤、骨良性肿瘤、骨瘤样病变及代谢性骨病的显像优势进行综述.

  • 小动物PE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琴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小动物PET在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优势日趋明显.本文对小动物PET及小动物PET/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2189 条记录 4/110 页 « 12345678...1091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