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真菌尿的荟萃分析

    作者:白向荣;程红勤;张雁;金颖

    目的 系统评价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真菌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纳入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真菌尿路感染作用的横断面或对照研究.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研究,853例患者,荟萃(M eta)分析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后24h和>5d,真菌清除率分别为0.81[0.75,0.87]和0.71[0.63,0.79],具有统计学意义.冲洗后24h真菌清除率结果:持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83[0.75,0.91],间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78[0.68,0.88].冲洗后>5d真菌清除率结果:持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74[0.65,0.84],而间断冲洗的真菌清除率为0.60[0.44,0.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与氟康唑相比,在冲洗后24h真菌清除率和冲洗后>5d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27[1.07,1.50]和0.92[0.78,1.10].安全性方面有血尿的报道.结论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具有真菌清除作用,持续冲洗方式优于间断冲洗.具有与全身使用氟康唑相同的真菌清除效果,可以作为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受纳入文献的数质量的限制,仍然需要大规模、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去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 1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刘丽娜;刘晓东;肇丽梅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内容,以及如何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进行跟踪治疗,评估药物治疗方案,预防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工作,实施药学监护,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提高患者用药疗效。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治疗过程,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与安全。

  • 两性霉素B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柳娅;曹颖瑛;姜远英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AmB)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因其耐药率低、抗菌谱广,被称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是严重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肾毒性)大大限制了AmB在临床上的应用.在目前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较少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真菌药物,使其发挥协同作用,缩短疗程、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扩大药物抗菌谱、避免耐药性的出现,是当前深部真菌感染治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AmB与不同种类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两性霉素B合并氟康唑对体外培养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刘卫兵;温海;岳喜昂;廖万清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合并氟康唑对体外培养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Novozyme 234酶消化法获取原生质体;冷冻玻璃珠粉碎原生质体;Polecheck法测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两性霉素B合并氟康唑组的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但在大于和接近低抑菌浓度上限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性霉素B合并氟康唑可降低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活性,在大于或接近低抑菌浓度上限时与药物浓度无关.

  •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建国;崇雨田;曹红;赵志新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40例,观察用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有75%(30/40)出现ALT升高,55%(22/40)出现AST升高,仅有12.5%(5/40)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分别有47.5%(19/40)和20%(8/40)的患者出现血尿索氮和血肌酐异常.结论: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高,但不引起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对肾脏的毒性表现为氮质血症,尿毒症的发生率低.

  • 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刘晓东;李佳楠;孙浩;肇丽梅;菅凌燕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c方法 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系统、万方数据医药系统、Medline数据库检索1977-2013年有关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病例4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病例24例,涉及的反应系统有泌尿系统、肝胆系统、离子紊乱、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结论 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引起的不良反应相似,但应注意某些特殊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该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两性霉素B所致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作者:俞海俐;朱利平;石尧忠;潘孝彰;翁心华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两性霉素B所致肾小管酸中毒(RTA)的发生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防治原则.方法:1995年~2001年间我院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58例,观察其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尿量、尿pH值以及血、尿电解质变化,不典型者通过氯化铵试验证实RTA的存在.结果:58例病人中有8例发生RTA,两性霉素B相关性RTA的发生率为14%,出现RTA时累积剂量为(2 915±s 2 304) mg,728~8135 mg,通过两性霉素B减量或停药,或者肾毒性药物如甘露醇、磺胺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减量或停药,可使肾小管酸化功能好转.结论:RTA的发生和两性霉素B的剂量、肾毒性药物的合用有关.减少或停用上述药物,可使肾小管的酸化功能好转.

  • 两性霉素B肾毒性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梅和坤;王冬;白楠;曹江;唐铭婧;江学维;王瑾;王睿

    目的 了解和分析国内外两性霉素B肾毒性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和方向.方法 在PubMed、SCI、Embase以及CNKI数据库中检索两性霉素B肾毒性方面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纳入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文献总数为638篇,其中中文31篇,外文607篇;文献从1981年开始逐年增长,2005年达到高峰,当年发表文献127篇.被引频次前10位的文献多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其他抗真菌药物或传统两性霉素B在抗真菌感染方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一线用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两性霉素B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较小;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在某些真菌感染方面与两性霉素B疗效相当,安全性各有优劣.结论 随着两性霉素B的广泛应用,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广泛.

  • 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液在兔房水中的药动学

    作者:陆肇曾;王斌;孙兴怀

    目的:探索兔眼局部应用生物黏附性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L)滴眼液后,房水中的药动学状况.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在角膜上皮完整和刮除时,分别应用0.5%AmBL滴一眼,用0.5%两性霉素B滴眼液(AmBS)滴对侧眼作对照,于用药后0.25,0.5,1,2,3和4 h的6个时点,选取不同的白兔抽取房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AmB的含量.结果:AmBL滴眼后,房水中AmB的有效抑菌浓度可维持2 h,AmBS滴眼1 h后即近全部消除.角膜上皮完整时,AmBL的A UC和t1/2是AmBS的3.6倍和5倍;角膜上皮刮除后,AmBL的A UC和t1/2是AmBS的3.9倍和3.2倍.结论:0.5%AmBL滴眼液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和生物利用度,药物浓度较稳定,作用时间较长,是较有前途的局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新型缓释制剂.

  • 两性霉素B共轭物原位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曹莹;邱立朋;陈敬华

    分别制备并表征了己二酸二酰肼修饰的透明质酸、氧化葡聚糖及其与两性霉素B的共轭物.将三者混合可自发交联形成载两性霉素B共轭物的原位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水凝胶内部呈现疏松的多孔结构,孔径50~150 μ.m.流变学测试表明凝胶中形成了稳定的交联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品在3h和126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3%和58%.与载两性霉素B的凝胶相比,载共轭物凝胶的抑菌圈较大,且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可持续3d.

  • 载两性霉素B的PLA-PEG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作者:徐楠;郁晓;范国荣;温海;陈江汉

    采用改良的相分离法制备载有两性霉素B(1)的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HPLC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其它脏器中的药物浓度.以1粉针剂和1脂质体为对照,评价纳米粒的脑靶向作用.在小鼠脑内1粉针剂组未能检测出药物,1脂质体组于3h后能测得微量药物,1纳米粒组小鼠给药30min后脑内浓度达33.5ng/g,12h达高(160.4ng/g).

  • 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作者:赵荣生;严宝霞;侯新朴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稳定性考察的结果表明,制得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较低温度(4℃)条件下贮存时能保持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比较完整的脂质体结构,稳定性良好。

  • 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作者:徐楠;邹豪;范国荣;温海;陈江汉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方法:孵化法制备AmB-PBCA-NP,以聚山梨酯-80进行表面修饰,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流动相选择乙腈-水(40:60)及4%乙酸,405 nm处检测.小鼠分3组,每组28只,分别注射AmB粉针剂、脂质体(AmB-L)及纳米制剂(AmB-PBCA-NP),通过检测小鼠脑组织等脏器中的药物浓度,评价其主动脑靶向作用.结果:AmB-PBCA-NP平均粒径94.38 nm,平均包封率为82%,载药量56.1%.给药后AmB粉针剂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L 组于3 h后测得微量浓度,而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测得可观浓度,3 h后达133 ng/g.结论: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主动脑靶向作用.

  • 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特性评价

    作者:徐楠;邹豪;温海;陈江汉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Am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粒,测定表征,并筛选制备工艺.方法:将抗真菌药物AmB以孵化法吸附在PBCA空白纳米粒上,制备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并以聚山梨酯-80进行表面修饰.检测所制备AmB-PBCA-NP溶液的D405值,利用AmB的标准方程计算AmB药物浓度并评价药物溶液的稳定性;Nano-S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分布;将AmB-PBCA-NP胶体溶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浓度,按公式计算纳米粒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等指标;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不同处方条件下纳米粒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优化的处方工艺.结果:制备的AmB-PBCA-NP外观呈圆或类圆形,平均粒径(69.01±28.56) nm,分散均匀;AmB标准品在1.12~5.60 μg/ml范围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D405=0.163 4c+0.006 6,r=0.999 3,AmB-PBCA-NP的平均回收率为99.93%,其溶液在12 h内稳定性较好;体外释放实验表明24 h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性;实验发现优化的处方为稳定剂采用DextranT-70,且不加助溶剂脱氧胆酸钠,其包封率及载药量均比较高,分别为56.10%、82%.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易行,载药纳米粒性状符合药剂学要求.

  • 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

    作者:李志刚;廖万清;温海;陈江汉;姚志荣;顾菊林;吴建华;洪微;刘晓刚

    目的:研究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鞘内注射组11例,采用鞘内注射和同时静脉滴注AMB,合用氟康唑或氟胞嘧啶.非鞘内注射组12例,不采用鞘内注射治疗,其他治疗与鞘内注射组相同.结果:鞘内注射组全部治愈,未遗留后遗症.非鞘内注射组治愈7例,好转2例,死亡3例.结论:鞘内注射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缓解高颅内压、减少后遗症值得推荐的治疗措施.

  •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潘炜华;廖万清;姚志荣;温海;顾菊林;刘晓刚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对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早期采用AMB脂质体静脉滴注,同时间断鞘内注射治疗,后期采用氟康唑口服维持.结果:4例患者均治愈.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AMB脂质体是一种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 新生隐球菌热休克反应对两性霉素B小抑菌浓度的影响

    作者:陈裕充;温海;徐红;李志刚;仇芸

    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action)也称为应激反应,是细胞在热应激下发生的惟一反应;它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是细胞乃至生物体在各种环境中存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对生物体在外界恶劣环境下维持自身体内代谢平衡是至关重要的[1].

  • 两性霉素B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体外抗真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红;廖万清;温海;赵瑾;仇芸

    本实验室于1999年1月至2月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方案对上海4家医院提供的91株致病真菌进行了两性霉素B(cAmB)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isome)的体外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脂质体 MIC
  •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引起化学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作者:顾菊林;廖万清;温海;李志刚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头痛、发热、反复惊厥1个月于1996年11月20日入院诊治.入院时查体:颈部抵抗明显,其他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CSF)检查查见隐球菌,培养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予两性霉素B(AmB) 50 mg/d静滴,5-氟胞嘧啶6.0 g/d口服,同时鞘内注射AmB 0.1~1.0 mg/次,2次/周.治疗2周后头痛缓解,无发热,颈部抵抗消失.

  • 小鼠口服两性霉素B脂质卷和胶束溶液后的组织分布

    作者:吴诚;曹静;张晓菲;马萍;李鹏飞;刘丽宏

    两性霉素B (AmB)属多烯类广谱抗真菌抗生素,是第一个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但AmB在水中溶解度低,口服无效,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冻干粉针剂,含去氧胆酸钠作为增溶剂,加水溶解可形成胶束,注射给药.但因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上市的AmB脂质给药剂型(脂质体、胶态分散体、脂质复合物)[1]能显著减少AmB的毒性,但均需注射给药,且价格昂贵.

501 条记录 12/26 页 « 12...9101112131415...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