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0kV结合迭代算法进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朱景雨;李惠民;陈兆学;丁茗;薛建平;蔡静;樊能;朱礼华;翁亚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kV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以及相关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连续31例门静脉成像患者纳入研究,以3.0 mL/s速率经肘正中静脉注射欧乃派克(350 mgI/ml)90 ml,使用256层CT(Philips Brilliance iCT)机型分别完成动脉期(120 kV,150 mAs)和门脉期(80 kV,120 mAs)扫描,记录两次扫描时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对门脉期数据采用4组不同滤波函数进行回顾性重建:A组,滤过反投影(FBP)+平滑函数;B组,FBP+标准函数;C组,迭代4(iDose4)+标准函数;D组,迭代6(iDose4)+标准函数.在工作站上分别完成门脉血管重建的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投影重建(MPR)显示,并在门脉分支中心层面分别测量腹主动脉、门脉、肝右叶实质3个结构的CT值和图像噪声(SD)值.由2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和1位CT技师共同评价门脉图像质量.结果 门脉期扫描(低剂量)的DLP与E分别是(81.23±7.46)mGy·cm和(1.22±0.11)mSv,均明显低于动脉期(常规剂量)的(353.45±31.46)mGy·cm和(5.30±0.47)mSv(F=2197.23,P<0.05);各组间SD值有明显差异(F=54.364,P<0.05),以D组(57.09±13.59)小,B组(115.55±31.12)大.所有4组门脉图像均符合诊断图像质量要求,C和D两组门脉显示优于A和B两组.结论 80 kV结合迭代算法的低剂量MSCT门脉成像是可行的.

  • 低kV结合迭代重建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李爱静;宋爱芹;潘宇宁;郑建军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自适应性迭代低剂量(AIDR-3D)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0例疑诊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 kV)和试验组(100 kV)各30例,采用Toshiba Aquilion ONE完成CTA.对照组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射法(FBP)进行重建,试验组采用FBP和AIDR-3D两种重建.分别比较两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及血管内密度(VD)、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试验组DLP较对照组明显减低[(503.5±104.7)vs.(1 099.4±151.7) mGy·cm,t=15.7,P<0.05].FBP重建的试验组图像的VD和噪声明显高于对照组(t=-3.13、-3.61,P<0.05).AIDR-3D重建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FBP重建图像(t=13.59,P<0.05).与对照组相比,AIDR-3D重建的试验组图像噪声明显减低(t=2.14,P<0.05),而VD、SNR和CNR明显增高(t=-3.75、-4.19、-4.15,P<0.05).结论 在320排CT下肢动脉CTA检查中,100kV联合AIDR-3D重建可提高图像质量,并大幅减低辐射剂量.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DPD-16008054.

  •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成人盆腔低剂量CT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伟;张建东;庞涛;李爱银;史浩

    目的 探讨成人盆腔低剂量CT成像中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45例先后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盆腔CT检查患者的图像纳入研究,共获得3组图像:A组为常规剂量图像,采用机器默认的滤波反投影重建(FBP);B组为低剂量图像,采用ASIR,并分别按不同ASIR权重值分为B1组(ASIR 0)和B2组(ASIR 50%).由两位放射专家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B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均显著低于A组(t=12.30、12.10、12.15,P<0.05).与A、B2组相比,B1组的影像噪声(SD)值增加(t=9.14、8.95,P<0.05),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显著降低(t=8.72、10.62、11.83和8.40、9.55、11.42,P<0.05).A组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和ASIR 50%重建进行成人盆腔CT扫描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而不降低图像质量.

  •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何长久;胡仕北;许国辉;李海烈;刘舫;冯斌;周鹏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行CTPA的受检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管电压均采用80 kV.对照组固定管电流为18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获得A组图像;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和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获得B组和C组图像.统计分析A、B和C3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肺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值、肺动脉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剂量(E).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的E分别为(1.2±0.2)和(1.9±0.3)mSv,实验组的E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36.8%(t=-3.998,P<0.05).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NR、CNR和噪声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 11、7.630、13.021,P<0.05);而肺动脉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PA检查中,在获得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 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扫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研究

    作者:范丽娟;徐冬生;张计旺;刘军波;付东海;凌坚;于铁链

    目的 探讨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扫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连续选取本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纳入研究,年龄均<3岁.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分为两组:低剂量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2 d至32个月,使用宽体探测器CT行低剂量心电门控轴扫;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9 d至27个月,应用多排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扫描.分别测量两组图像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左心室、膈肌水平降主动脉及邻近肌肉组织的CT值和图像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评价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客观图像质量.记录每位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结果 两组4个解剖区域的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内结构及心外结构的客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低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10±0.90 vs.2.88±0.82,Z=-5.818,P<0.05).低剂量组有效剂量(0.57±0.30) mSv较对照组(2.39±1.15) mSv下降了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2,P<0.0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方案扫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 “三低”技术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颈部 CT 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杨尚文;邵明冉;杨献峰;胡安宁;王钟;蒋辉;朱斌;张冰;辛小燕

    目的:探讨80 kV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注射速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三低”技术,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算法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5年7-11月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 B两组,每组各30例。 A 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滤过反投影( FBP )重建,对比剂注射速率4.5~5.5 ml/s,注射时间10 s;B组为80 kV低管电压组,分别使用FBP和IMR进行图像重建,得到B1和B2两组图像,对比剂注射速率3.5~4.0 ml/s,注射时间10 s。测量并计算A组、B1组、B2组的图像动脉血管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对图像质量按照5分法进行评价。3组图像间动脉血管CT值、图像噪声、SNR和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检查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 DLP)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A、B1和B2组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范围分别为3~5分、2~4分和3~5分, B1组有12例患者图像之间评分≤2分,图像无法诊断。 A和B1、A和B2、B1和B2图像之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55、-6.58、-2.03, P<0.05)。B2组与A组的图像客观指标SNR和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B2和A组图像的SNR、CNR均优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4、13.39、-9.96、9.45, P<0.05)。 B组CTDIvol[(1.7±0.2)mGy]比A组[(8.9±1.0)mGy]减少了80.9%, DLP[(77.9±9.0)mGy· cm]比A组[(415.5±56.7)mGy· cm]减少了81.3%,B组对比剂注射速率[(3.9±0.1)ml/s]比A组[(5.0±0.2)ml/s]减少了22.0%,B组对比剂总量[(39.2±1.9)ml]比A组[(50.3±2.2)ml]减少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2.2、20.8、20.8, P<0.05)。结论使用80 kV管电压、低对比剂注射速率和用量,并使用IMR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进行头颈部CTA扫描是可行的。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使患者辐射剂量减少81.3%。临床试验注册号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ChiCTR-BOC-16010060

  • 双源CT大螺距、低管电压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辉峰;张丽;张照涛;姚彬;刘颖;左敏静;李晓;黄水平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低管电压(kV)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顺序入组疑主动脉瓣狭窄的60例患者行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大螺距扫描组、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和常规扫描组,每组各20例,分别对3组主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常规扫描组仅3例符合TAVR术前评估要求,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均明显高于常规扫描组(t=17.083、16.667,P<0.05),但大螺距扫描组与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客观图像质量参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t=-13.645、-14.647,P<0.05),但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值,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均明显低于大螺距扫描、常规扫描组,且3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 =2 564.398、651.616、653.308,P<0.05).结论 双源CT大螺距、低kV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能满足TAVR术前评估,同时可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 双低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陈博;戴婷婷;程建敏;徐雷;贺辉;孔秋雁;吴爱琴

    目的 探讨低辐射及低碘等渗对比剂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行新生儿、 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本院≤2岁拟诊先天性心脏病而需心脏CTA检查的57例患儿,依据检查号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CT扫描方案,双低组32例,采用80 kVp、80 mAs、 碘克沙醇(270 mg I/ml)及iDose4-4迭代算法;常规组25例,采用100 kVp、100 mAs、 碘普罗胺(370 mg I/ml)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依据患儿体重采取个体化注射方案并计算碘摄入量.测量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气管分叉水平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 主动脉弓中点、 肺动脉干以及左右肺动脉、 主动脉弓层面两侧胸大肌和竖脊肌CT值以及背景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记录扫描长度(L)、 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和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组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双低组、 常规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2.53±1.09)、(3.46±1.2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6,P<0.05).两组间心腔、 大血管CT值、 主动脉弓层面肌肉CT值、 背景噪声、SNR及CNR、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76).双低组CTDIvol、SSDE、DLP、E较常规组分别降低了57.19% 、56.71% 、58.74% 、56.33%(t=54.107、40.217、20.824、14.063,P<0.05).双低组、 常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6% 、97.1%(P>0.05).结论 80 kVp、80 mAs、 碘克沙醇(270 mg I/ml)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行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能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剂量.

  • 双源CT“双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

    作者:葛尚;李春和;潘昌杰;王涛;徐烈福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160例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CTA检查,将80例BMI< 25 kg/m2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70 mg I/ml-80 kV组(A组)、350 mg I/ml-120 kV组(B组),另80例25≤BMI< 30 kg/m2的患者按同样方法分成270 mg I/ml-100kV组(C组)、350 mg I/ml-120 kV组(D组),每组40例.A、C两组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及270 mg I/ml的碘克沙醇,B、D两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技术及350 mg I/ml的碘海醇.各组均使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技术,采集时相为65% ~75% R-R间期(心率<75次/min)或40%~ 50% R-R间期(心率≥75次/min).对每位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进行评估.结果 A、B组与C、D组间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间管电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2,P<0.05),C、D组间管电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D组间CTDIvol、DLP、E和SSD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TDIvol=-16.141,-11.440;tDLP=-17.454,-10.521;tE=-17.444,-10.523;tSSDE=-13.032,-9.119,P<0.05).与B组相比,A组SSDE下降了64.4%;与D组相比,C组SSDE下降了39.3%.A、B组与C、D组间噪声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冠状动脉的平均CT值、平均SNR及平均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36,4.623,3.272,P<0.05);C、D组间冠状动脉的平均CT值、平均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1,P<0.05).A、B组与C、D组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案相比,“双低”扫描方案可以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并且所获得的冠状动脉图像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自动管电流联合迭代算法在颈部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胡仕北;何长久;青浩渺;刘舫;李海烈;夏谦;李德珊;周鹏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迭代算法在颈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行颈部CT扫描(平扫+增强)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平扫、增强均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迭代算法重建,对照组平扫、增强均采用固定管电流200 mAs+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对两组平扫、增强图像均进行主观评分、客观评价[甲状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颌下腺、翼外肌、脑组织的噪声值(SD)].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E).结果 实验组平扫、增强的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2.451,P<0.05).实验组平扫、增强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9、-2.056,P<0.05);实验组平扫、增强图像甲状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颌下腺的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0、2.516、2.120、2.411、4.134、4.674、2.711、2.892,P<0.05).两组平扫、增强图像翼外肌、脑组织的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迭代算法在颈部CT扫描中,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邓春兰;许顺良;肖圣祥;杨虹;冯湛

    目的 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低剂量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CTA)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选取拟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且体重在60 ~ 70 kg的患者90例,按检查先后分为,120 kV,120 mAs组(A组);120kV,60 mAs组(B组)和100 kV,100 mAs组(C组),每组30例.其中A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PB)生成图像,B组与C组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生成图像.测量记录各组图像的肾动脉CT值、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采集后的图像进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后处理,并按1~5分对VR图像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A组与B组肾动脉CT值、SD值、SNR、CNR及V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SD值与A组、B组相当,而肾动脉CT值、SNR、CNR及VR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值=-12.326,tSNR=-7.136,tCNR=-7.649;ZVR=-2.690,PVR<0.05).结论 肾动脉CTA运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mAs降低50%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在管电压降低到100 kVp,辐射剂量(机器显示)降低50%的情况下,图像质量反而有所提高.

  •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曹国全;蔡志敏;陈勇春;陈晓;邰云鹏;潘克华;陈伟建;王镇章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血管造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胸部模型,配置碘水混合对比剂注入输液管后置人胸部模拟胸部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和120 kV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关闭、轻、标准、强)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胸部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输液管CT值及噪声水平、纵隔区软组织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在120 kV时为12.50 mGy、453.50 mGy·cm、6.35 mSv;在100 kV时为7.60 mGy、276.50 mGy·cm、3.87 mSv;在80 kV时为3.80 mGy、138.70 mGy·cm、1.94 mSv.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辐射剂量显著降低.不同管电压时,输液管CT值、噪声标准差(SD)、SNR、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 029.24、8.56、3.44、4.09,P <0.05).按不同重建算法,输液管SD、SNR、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3.99、54.80、54.72,P<0.05),但对输液管CT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管电压或重建算法对纵隔区软组织CT值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 kV管电压扫描联合标准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方案可降低有效剂量,并获得较高质量的胸部血管图像.

  • 低碘含量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及迭代重建在颈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朱晓明;李晓谨;张清

    目的 探讨低碘含量对比剂联合应用低管电压及迭代重建算法在颈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拟行颈部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B组80 kVp,碘克沙醇(270 mgI/ml);C组70 kVp,碘克沙醇(270 mgI/ml).B、C两组并联合使用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SAFIRE.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并对3组中有明确病理学结果 的病例进行符合率分析.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在图像客观质量评价各指标中,C组血管CT值(446.958±82.885)Hu高(P<0.001);而B组(14.520±6.421)Hu、C组(17.422±5.158)Hu的噪声低于A组(27.910±12.305)Hu,且B组、C组SNR与CNR较之A组明显提高(P<0.001);有效辐射剂量小的为C组(1.427±0.276)mSv.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显示3组病例图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且B组、C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不低于A组.结论 采用低管电压(70 kVp)、低碘含量对比剂(270 mgI/ml),并联合使用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SAFIRE进行颈部CT增强检查,既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所得图像质量也可满足诊断要求.

  • 双层低剂量迭代重建在256层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赵英华;徐凯;纪翠敏

    目的 通过建立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体外模型,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中的应用.方法 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mgI/ml)用生理盐水稀释为3.24、4.32、5.40、6.48、7.56、8.64、9.72mgI/ml共7种浓度,分别置于7支相同长度的输液管内,按碘溶液浓度由低至高进行编号(①~⑦).将输液管固定在鲜猪心上,模仿三支冠脉走行.应用256层螺旋CT,其输液管中碘浓度为3.24、4.32、5.40、6.48、7.56、8.64、9.72mgI/ml,首先将管电压设为80kV,分别采用105、210、315mA管电流进行扫描,再将管电流固定为105mA,分别采用80、100、120kV管电压进行扫描,记录每组图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product,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比较各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噪声,并从管壁边缘锐利度、肌肉脂肪组织的显示情况及噪声3个方面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结果 将管电压固定为80kV,分别采用105、210、315mA管电流进行扫描,其CT值、CT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CTvalue,SD)、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TDIvol、DLP、ED均随管电流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管电流为105mA时的ED与管电流为210mA及315mA时比较分别降低了50.62%和67.01%.将管电流固定为105mA,分别采用80、100、120kV管电压进行扫描,其SD、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T值随管电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TDIvol、DLP、ED随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管电压为80kV时的ED与管电压为100kV及120kV时比较分别降低了47.80%和65.84%.将管电压固定为80kV改变管电流大小,或将管电流固定为105mA改变管电压大小时,采用不同浓度碘溶液(①~⑦)进行增强扫描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在冠状动脉CTA中采用256层螺旋CT进行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的“双低”方案联合迭代重建技术是可行的.

  •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技术优化腹部薄层CT静脉成像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新环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技术(MBIR)优化腹部薄层CT静脉成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效果,旨在提高MBIR的成像质量及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选取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30例,采用GE HD750型CT机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再使用GE AW4.5工作站分别以FBP、ASiR、MBIR进行重建图像。比较三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噪声值(SD)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FBP组、ASiR组及MBIR组重建图像均能够符合诊断要求,主观评分分别为(3.20±0.55)分、(3.72±0.49)分、(4.65±0.27)分,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0,P<0.05)。FBP、ASiR、MBIR组的背部肌肉及肝、肾、脾实质SD值依次降低,门静脉、胰静脉、脾静脉、下腔静脉CNR值依次增加,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BP组比较,ASiR组、MBIR组噪声降低率分别为27.86%~32.17%、56.61%~64.05%,CNR增加率分别为26.57%~53.66%、140.85%~183.25%。结论:MBIR能进一步降低腹部薄层CT的图像噪声,使辐射剂量降低约60.0%而仍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显示静脉血管更为清晰细致,具有更好的对比增强效果,显著优于FBP、ASiR。

  • 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颞骨扫描在听力障碍儿童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元利;陈钰;范欣淼;薛华丹;陈晓巍;王曼;王沄;张竹花;金征宇

    目的 评估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CARE kV)行颞骨扫描在听力障碍儿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7例未满18岁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14):采用第2代双源CT和CARE kV及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技术;B组(n=13):采用第3代双源CT和CARE kV及高级模拟迭代重建技术.扫描范围为眉弓至乳突下缘.测量目标结构CT值及图像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盲法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各解剖结构间的CT值、图像噪声和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10个解剖结构间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1.62±1.92) mGy和(106.92±37.48) mGy·cm,较A组的(21.28 ±2.19) mGy (t=12.15,P<0.001)和(229.65±56.26) mGy·cm(=6.62,P<0.001)分别降低了45%和53%.结论 与第2代双源CT相比,第3代双源CT CARE kV技术颞骨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 第3代双源CT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钰;金征宇

    第3代双源CT与以往的双源CT相比,具有多项技术进步,包括:管球功能、迭代重建及双能量扫描模式等.第3代双源CT在“双低”的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未来有望在疾病诊断、去除伪影、脏器灌注、物质分离等方面开展更多研究.

  • “四低”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和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蔡武;胡春洪;王希明;胡粟;包婕;龚建平;范国华;张伟;时代;钱铭辉

    目的 探讨低电压和低对比剂浓度、注射速率及注射剂量的“四低”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和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至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瞻性收集70例因需行头颈部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且体质指数(BMI)< 25 kg/m2的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120 kV、固定管电流为150 mAs、50 ml及5 ml/s对比剂碘普胺(含碘370 mg/ml)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采用80 kV、平均管电流为100 mAs的ATCM技术、30 ml及3 ml/s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00 mg/ml)和IMR;其余扫描参数2组一致.测量并计算舌骨层面大直径、动脉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灵敏度(FOM),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及与DSA结果对照.记录扫描长度、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对2组间数据结果分别采用X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组图像动脉CT值、噪声、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70~1.365,均P>0.05);但B组FOM明显高于A组(74±40比12±4,Z=-7.195,P=0.000).2组图像质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4.1±0.7)比(4.2±0.8)分,Z=-0.592,P>0.05],主观评价及诊断效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CTDIvol、DLP和ED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28、-7.202、-7.206,均P<0.05);A、B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18.5、9.0g,对比剂碘流率分别为1.85、0.90 mg/s,B组较A组均减少51.4%.结论 对于BMI< 25 kg/m2患者,采用低电压和低对比剂浓度、注射速率及注射剂量联合ATCM和IMR技术行头颈部CTA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及碘流率.

  • 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增强CT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柴亚如;邢静静;高剑波;吕培杰;侯平;刘杰

    目的 分析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V(ASIR-V)对腹部增强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临床适用的前置ASIR-V比例.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2月13日至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A~F组),每组30例.A~F组分别设置0~50%前置ASIR-V(间隔10%)进行扫描,余参数各组一致(120 kVp、自动管电流、噪声指数10).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质量和诊断信心度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图像噪声、平扫CT值和增强对比噪声比(CNR).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结果 容积CT剂量指数随前置ASIR-V比例增高逐渐减低,各组间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7.598,P<0.05);B~F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较A组降低10.8%、21.7%、31.2%、44.9%、61.9%.E 组平扫、动静脉期图像主观评分均高(Z=18.675、27.548、19.761,均P<0.01),各期图像诊断信心度优于其他各组(Z=21.387、17.693、22.459,均P<0.01).各组图像噪声、肝脏、胰腺和肌肉平扫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68、0.337、0.592、0.284,均P>0.05).各组门脉期图像肝脏和门脉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0、4.681,均P<0.05).结论 前置ASIR-V可降低辐射剂量并部分优化腹部CT图像质量,40%前置ASIR-V图像质量优并可降低约44.9%的辐射剂量.

  •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高艳山

    由于CT对组织二维解剖观察的效果优于胸片,且分辨率越来越高,因此CT自从20世纪被引入我国后,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CT技术不断得到发展,现在已经有128排、256排甚至分辨率更高的CT,但由此带来的辐射剂量负面影响也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在图像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合理减少CT的使用剂量、减少对患者和工作医护人员的辐射成了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迭代重建技术减少CT辐射的有效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减少CT使用剂量、减少对患者和工作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提供参考.

208 条记录 3/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