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发育性椎管狭窄前路手术失败的再手术

    作者:岳立群;王少波

    目的报告发育性椎管狭窄前路手术失败后再次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1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经过前路手术术后病情复发的病人,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合并不稳则行侧块钢板固定,前方间盘较大偏于一侧则单开门同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随访了3~24个月,术后7日平均改善率61.42%,术后3个月平均改善率70.84%,无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结论发育性椎管狭窄行前路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才是根本治疗措施.

  • 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的脊髓储备空间

    作者:唐彦超;于淼;刘晓光;孙宇;刘忠军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颈椎MRI上脊髓在硬膜囊内的储备空间.方法:2006年2月~2010年7月,以脊髓型颈椎病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的患者123例,其中66例不伴后纵韧带或黄韧带骨化、椎体后缘骨赘或椎间盘突出的椎管侵占不超过50%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年龄34~84岁,平均57岁.依据颈椎中立位X线平片上中矢径比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组(狭窄组,中矢径比值≤0.75,n=38)和不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组(非狭窄组,中矢径比值>0.75,n=28),在MRI T2矢状位像上测量C3~C7硬膜囊中矢径和椎体中矢径,在MRI T2横断位像上测量脊髓横截面积和硬膜囊横截面积,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MRI中矢径比值(硬膜囊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和硬膜囊占有率(脊髓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结果:狭窄组C3~C7各节段MRI中矢径比值均显著小于非狭窄组(P<0.001);C3~C6节段硬膜囊占有率与非狭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7节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硬膜囊矢状径明显减小,但C3~C6节段脊髓在硬膜囊内的储备空间并未显著减小,呈现“小椎管小脊髓”的特点.

  • 颈椎间盘突出并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前后路手术效果比较

    作者:

    本文作者自1987年起,采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间盘突出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而不作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①为了解颈椎间盘突出是否也象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可以发生自然退缩;②为了比较椎板成形术和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所致颈椎病的效果,从而根据这些结果来确定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对策.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士伦;汪春华

    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4例,其中后纵韧带骨化14例,发育性椎管狭窄3例,颈间盘突出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提出(1)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有其临床特点.(2)椎管狭窄外力小,也可造成颈脊髓损伤(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占比例大.(4)手术方法:颈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固定术;双开门扩大成形术+植骨术.经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

  • 单开门法治疗颈脊髓损伤的初步探讨

    作者:贾水淼;朱明生;任文杰;袁奇亮;曹湘豫

    1 目的探讨单开门法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的方法.2 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2月治疗3例,均为男性,年龄45~56岁,直接头颈撞击伤1例,屈颈位摔伤2例.伤后1~4d内入院,入院时均为Frankel B级.X线片:C5、C6椎体骨折2例,未见椎体骨折脱位1例;均有不同程度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椎体比在0.62~0.70之间.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观察

    作者:何丽萍;热孜万;海力且木;李健禧

    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组87例,男39岁,女48例;年龄48岁;病程2 d~8年;L3-4突出3例,L4-5突出21例,L5-S1突出13例,2个椎间盘同时突出2例,中央型突出1例;左下肢放射痛24例,右下肢放射痛20例,双下肢交替疼痛并酸痛无力3例,其中突出合并钙化28例,合并后韧带钙化12例,单纯性椎间盘突出47例,全部病例经X线平片,CT或MRI确诊.采用日本产DL-200型电脑自动牵引床,固定骨盆与胸部,腰部放置加热垫,开机牵引,一般以患者感到腰部有紧张牵拉时或达体重2/3 kg为宜,一般为20~60 kg,每日1次,25 min,间歇牵引,持续牵拉52 s,间歇8 s;牵引解除后让患者平卧休息5~10 min,然后进行电脑中频治疗.采用北京产TL-900型电脑中频治疗机,将衬垫用热水浸湿,电极置于患者疼痛区腰部及臀部或小腿部并置,选用1号处方,治疗剂量以患者大耐受限为宜,每日1次,20 min 10~2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87例,男46例,女41例;年龄15~68岁;病程3 d~8年;L3-4突出2例,L4-5突出24例,L5-S1突出12例,2个椎间盘同时突出2例,中央型突出2例;左下肢放射痛23例,右下肢放射痛19例,双下肢交替性疼痛并酸痛无力3例, 其中突出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4例,单纯性椎间盘突出41例,全部病例经X线片,CT或MRI确诊.采用北京产LDF-2D31型超短波治疗机,频率40.68 MHz,功率200 W,板状电极215 mm×145 mm×2,腰部或患侧臀部并置,间隙2~3 cm,温热量,每日1次,治疗20 min后作电脑中频,选择1号处方,耐受限为宜,每日1次,20 min ,10~20次为1个疗程.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的功能康复护理

    作者:李卫华;占蓓蕾

    脊髓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椎管狭窄等疾病造成脊髓神经的压迫性损害,而引起的肢体运动、感觉、大小便等功能障碍.尽早手术解除压迫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1].但手术后往往因康复护理不够完善,影响手术疗效.笔者自1995年12月至2006年6月对236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采用自行总结设计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缓冲空间的MRI研究

    作者:李艳捧;杜晓猛;胡振顺;崔国庆;张斌;李晓东

    目的 利用MRI检查,观察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缓冲空间的变化.方法 将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患者50例(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Pavlov≤0.75)作为狭窄组,另外性别匹配的50名正常志愿者为正常组.在颈椎MRI T2正中矢状位测量C3-7节段脊髓和硬脊膜囊直径,脊髓缓冲空间=硬脊膜囊正中矢状径-脊髓正中矢状径.对两组间C3-7各对应层面脊髓缓冲空间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不同测量层面脊髓缓冲空间的差异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狭窄组和正常组C3-7节段脊髓缓冲空间的范围分别为(2.93±0.56)~(3.59±0.527) mm、(3.97±0.97)~ (5.57±1.04)mm,各对应层面狭窄组脊髓缓冲空间均比正常组减小(P<0.05);两组组内C3-7不同层面脊髓缓冲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层面脊髓缓冲空间大(P<0.05).结论 脊髓缓冲空间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椎管狭窄的程度,可以作为诊断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参考指标.

  •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发育性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象望;刘向阳;肖晟;张毅;王家让

    目的对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疗效观察.方法 56例患者通过信函复诊方式随诊,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按JOA评分方法,评价术前,术后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情况.结果 56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年龄越小和发病至手术时间越短(≤1年)疗效越好.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作者认为有临床症状的发育性椎管狭窄均应手术治疗,手术越早越好,防止脊髓损伤继续加重.

  •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清汉;张树桧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椎管狭窄导致马尾神经或/和神经根受压所出现的一组综合征。脊 椎随年龄增大而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除狭窄外,异 常的脊椎可进一步增加神经压迫的程度。随着退行性改变和神经压迫程度的发展,椎管狭窄 症的症状出现或加重,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影像学上神经压迫的程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1 腰椎管狭窄症的分类  腰椎管狭窄症分为先天性椎管狭窄(发育性椎管狭窄)、后天性椎管狭窄(获得性椎管狭窄)和 混合性椎管狭窄[1]。先天性狭窄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或其他身材矮小综合征(shor t-stature syndrome),也包括身材正常但先天性短椎弓根伴多节段椎间盘膨出,后者一般 在30~40岁出现症状。后天性狭窄分为退行性、医源性、外伤性和病理性,其中以退行性狭 窄常见,多发生在老年人,女性发病年龄平均为73岁,男性发病年龄稍小些[2] 。女性比男性易发生脊椎滑脱,而退行性滑脱也是引起椎管狭窄症状的原因之一[3] 。退行性狭窄分下列几种:(1)中央椎管狭窄;(2)侧隐窝狭窄,多为小关节重叠过多、肥 大导致神经根受压;(3)神经根管狭窄;(4)混合型狭窄。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康辉;贾连顺;顾晓民;方家虎;史国栋;周许辉;史建刚;陈雄生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7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原始X线片测量颈椎椎体、椎管矢状径,计算Pavlov比值,根据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伴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组(DSS组)和不伴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组(NDSS组).根据CT分别测量两组骨化灶大厚度,计算椎管矢状径残存率.其中前路手术4例,后路手术72例,按JOA标准评分判断术后改善率.[结果]DSS组53例,NDSS组23例;NDSS组骨化灶大厚度比DSS组大,有统计学意义;发病时两组椎管矢状径残存率有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JOA评分有差别,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育性椎管狭窄是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程的重要病理基础,创伤是诱发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后路减压术是一种较合理的治疗方式.

  •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惠琼;谭业兰

    目的探讨发育性椎管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病人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重点加强术前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体位翻身的方法,指导肢体的功能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护理.结果表明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该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56例病人随访中按JOA评分法,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0%以上.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