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侧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永超;饶伟萍;官安红;侯善振;张兴

    目的 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4-2015-05采用PVP技术治疗的56例(64个椎体)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术前、术后2d、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强度口头评定量表(VR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并摄正侧位X线片评估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24~41(31.9±5.4) min,注入骨水泥量2~5(3.4±0.8)ml.5例(5个椎体)出现无症状性骨水泥向椎体外轻度渗漏.2例出现短暂疼痛加重,1例出现局部血肿.51例(54个椎体)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6~25(12.4±4.5)个月.随访中新发椎体压缩骨折6例.术前、术后2d、末次随访时的VRS评分、ODI指数、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2d、末次随访时的VRS评分、ODI指数、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PVP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椎体裂隙征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仇汪宝;荆珏华;田大胜;钱军;朱楠;薛晨曦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自2010-01-2012-07收治的72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KP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手术椎体是否发生再骨折将患者分为再骨折组和非再骨折组.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42个月,平均24.5个月.随访期内共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15.3%(11/72),2组仅椎体裂隙征和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丧失值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裂隙征和骨质疏松可能与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有关.

  • 椎体骨密度与PVP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关系

    作者:周永春;肖培芬;罗婧;郭晓昀;范亚一

    目的 探讨椎体骨密度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弥散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7-2013-12行PVP手术治疗的131例(131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3组,骨质正常组36例(T值≥-1.0),骨密度降低组43例(-2.5<T值<-1.0),骨质疏松组52例(T值≤-2.5).比较3组术后1d、1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骨水泥实际注入体积、骨水泥弥散体积.结果 1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未出现严重的骨水泥渗漏.骨质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骨质疏松组骨水泥实际注入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水泥弥散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骨质正常组弥散体积大,骨密度降低组次之,骨质疏松组小.骨质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骨质疏松组术后1d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术后1d、1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骨密度与PVP术中骨水泥弥散体积呈正相关,骨密度越高,弥散体积越大,但骨水泥弥散体积与疼痛缓解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 PVP术中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周军;王甫刚;刘欣;苗全;刘光旺;马超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11行PVP治疗的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根据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分为2组(各10例),A组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充分弥散,B组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匀.比较2组术后4d、3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均获得3~6(3.82±0.2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时,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出现1例椎体再骨折、2例椎体塌陷;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d、3个月的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A组术后4d的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明显改善功能障碍与缓解疼痛程度,但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对早期疗效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后凸畸形.

  • 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曾森炎;季卫锋;董玉鹏;马镇川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高粘度骨水泥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自1984-01-2017-05收录在Cochrane、Springer、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采用高粘度PVP治疗,对照组采用低粘度PVP治疗.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要求的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59例,观察组127例,对照组1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末次随访时ODI指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旁渗漏率、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骨水泥椎静脉渗漏率、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状态.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降低骨水泥椎静脉渗漏率及椎间盘渗漏率.

  • 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不同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关平;高建强;成振波;李晓辉;吕泽斌;王志强

    目的 比较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同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6-01-2017-04行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的1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组66例(76椎),陈旧性骨折组89例(119椎),Kümmell病组43例(43椎).结果 Kümmell病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新鲜骨折组与陈旧性骨折组(P<0.05),而新鲜骨折组与陈旧性骨折组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3~15)个月.3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骨折组与Kümmell病组术后3d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陈旧性骨折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d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ümmell病组后凸矫正率高于新鲜骨折组,新鲜骨折组后凸矫正率高于陈旧性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理特点,体位复位联合PVP术中进行精准穿刺并注入适量骨水泥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新鲜骨折及陈旧性骨折患者需要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 男性与女性PVP骨水泥弥散系数的比较

    作者:孙海波;齐明;海涌;王心宽;李华;张国富;赵继阳;曹连续

    目的 通过观察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男性和女性的骨水泥弥散系数,以确定是否应该增加男性患者的骨水泥用量.方法 纳入自2015-01-2016-01诊治的6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手术,其中男性组15例,女性组46例.比较2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骨水泥弥散体积及骨水泥弥散系数.结果 男性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为4.60(3.62,5.17)ml,骨水泥弥散体积为12.42(9.13,14.70)cm3,骨水泥弥散系数为3.63(2.50,4.68).女性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为4.18(3.22,4.88)ml,骨水泥弥散体积为10.39(8.28,12.47)cm3,骨水泥弥散系数为2.88(2.49,3.21).2组骨水泥实际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2.000,P=0.291).男性组骨水泥弥散体积大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4.500,P=0.039);但2组骨水泥弥散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3.000,P=0.373).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术中采用传统的骨水泥注入量(胸椎4 ml,腰椎6ml)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弥散效果,而且男性患者也没有必要刻意增加骨水泥用量.

  • 不同骨水泥量在PKP术后对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杨小彬;贺宝荣;郝定均;闫亮;郑博隆;杨明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生理载荷作用下不同骨水泥量对伤椎及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利用MIMICS软件对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前后的CT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0.3 MPa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评价不同骨水泥量PKP术后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和有限元软件Ansys 11.0成功进行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椎体应力分布:术前应力主要分布于椎体前部,PKP术后应力集中于骨水泥附近,椎体整体前后应力改变.骨水泥增强后的伤椎应力明显增加,平均增加约15%(4 ml为8%,5 ml为13%,6ml为17%,7ml为22%),轴向刚度比术前骨质疏松椎体增加了约30%.在中立位时,伤椎成形后下位椎体的应力增加约18%(4 ml为15%,5 ml为18%,6 ml为20%,7ml为23%).椎间盘应力分布:在轴向施加载荷时,有局部后凸畸形的椎间盘前部会承受更大应力.结论 PKP术后可引起上下相邻节段生物力分布的改变,随着骨水泥注入量的增加,对生物力学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骨折的可行性

    作者:王爱明;肖智青;朱锦忠;王凤龙;张火林;陈焕文;刘勇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剂量、手术时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矫正率、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VAS)等.结果: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剂量、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矫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2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4个月时后凸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3天、术后4个月时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相当,均可显著恢复椎体生理结构,但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

  • 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

    作者:钟辉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手术后用药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基础上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代谢BAP、TRACP-5b治疗后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10%,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加快骨折康复,缓解疼痛,可在临床推广.

  • 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霍明哲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抽取98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49)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9)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就2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骨密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92%,同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83.67%相比较高(P<0.05);(2)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提升患者骨密度,值得借鉴.

  •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京新;王德成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PVP治疗组32例,40椎体;PKP治疗组26例,28椎体。术后随访6个~1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手术前后,2组病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与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的VAS与SF~36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者均能够迅速在术后缓解患者疼痛及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相对而言,PVP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更利于推广应用。

  • 导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作者:金雪英

    目的:探讨导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4例导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性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强调心理护理,并相应的体位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指导,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结果:54例患者均在术后1~3天内腰围保护下下地活动,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无神经损伤、脊髓压迫等并发症。结论:重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姚艳玲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结果:2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77.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25.64±4.69天、骨折愈合时间18.56±2.31周、首次下床时间28.26±2.54天,均长于观察组18.65±3.54天、15.21±2.14周、17.59±5.4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况,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于洪波

    目的: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腰痛ODI评分、椎体前缘及椎体中间恢复高度、血清BGP、PINP、ALP水平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综合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任晓冬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对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7日-2017年10月18日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2组.予以对照组基础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生活质量、术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3.81±2.29)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为(2.05±0.44)分,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数据(100.00%)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分析

    作者:王雪莲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2.3±0.7分,对照组为5.4±1.9分,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术后顺利恢复.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章鼎;易普钧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鹤壁市鹤煤集团总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12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61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VAS评分、Cobb角术前术后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90.16%,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1.52±0.73分、Cobb角8.31±3.42°,均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1.91±1.21分、Cobb角10.63±2.13°,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花费低,值得临床对其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 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作者:高晓明;卢关忠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2组各为42例,对比组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腰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测量值、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均进行了治疗,在术后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组腰痛VAS评分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术后1个月~1年的评分都较低,患者的腰痛减轻;椎体高度压缩率在术后慢慢的降低,对比组的高度压缩率也降低;伤椎cobb角测量值,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cobb角更加明显,在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改善了患者腰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测量值、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少,骨折的治疗时间变短,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与腰背筋膜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人杰;朱国清;蔡小强;喻兆恒;陈广祥;邹天明;王东来

    背景: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但是部分患者术后短期内仍残留轻度至中度疼痛.而这种残留的腰背痛可能与腰背筋膜损伤相关.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缓解和腰背筋膜损伤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33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通过MR检查确定责任椎,并观察腰背筋膜损伤情况.术前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VAS、ODI术前为9.11±0.76、73.93%±1.46%,术后为2.70±0.83、29.34%±2.69%;无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VAS、ODI术前为9.26±0.82、73.96%±1.38%,术后为1.23±0.87、22.27%±1.25%.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术后残留的疼痛较无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更为严重;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与腰背筋膜损伤具有相关性.

375 条记录 4/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