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轮叶党参预防乙醇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白雪松;韩春姬;鲍捷

    轮叶党参(Codortopsis Lanceolata(Sieb.et ZUCC)B.enth.et Hook.f)又名羊乳、山胡萝卜、山海螺和四叶参,属于桔梗科党参属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轮叶党参提取液明显降低大鼠红细胞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2-3].

  • 醒酒保肝胶囊对大鼠乙醇性肝损伤的影响

    作者:马龙;苏德奇;周晓辉;刘涛;杨浩峰

    目的探讨醒酒保肝胶囊对大鼠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健康雄性Wiste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和醒酒保肝胶囊低、中、高剂量赘餮纷槎锩咳展辔父栊丫票8谓耗夷谌菸?对照组和肝损伤组给予蒸馏水,1 h后,除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外,各组动物灌胃给予体积分数为50%乙醇溶液10~15mL/kg,连续灌胃8周,与末次给药后24h称重摘眼球取血样和肝脏测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

  • 3-12 加药白酒与普通白酒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

    作者:王玉燕;苏怡;侯延文;安伟

    目的选用乙醇性肝损伤敏感指标检测普通38度白酒加入具有抗氧化、调节酯代谢作用的中药后能否减轻乙醇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受试物为某酒厂研制的加药38度白酒及本厂生产的38度白酒.试验设加药酒组、普通白酒组、蒸馏水组.选用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合格证号医动字9-2-3),体重22~24g,随机分组,每组15只,加药酒与普通白酒中乙醇浓度均为38度,给小鼠相同剂量1次灌胃后12 h取肝脏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肝匀浆测TG、MDA,同时取相同部位肝脏组织做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镜检,按含脂肪滴的肝细胞占全片肝细胞的比例记分,并累记积分.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用STATA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加药组肝匀浆中的TG、MDA及病理积分与普通白酒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P<0.01).加药酒组与蒸馏水组比较,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酒中加入具有抗氧化、调节酯代谢作用的中药成分后确能减轻乙醇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

  • 维药黑种草子对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及抑制NF-κB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

    作者:于世博;孔祥耀;陈明翠;何显珠;吴宁

    目的:观察维药黑种草子对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及对NF-κB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黑种草子水提液高剂量组(6 g/kg)、黑种草子水提液低剂量组(2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日均灌胃给予56度白酒10 mL/kg,连续灌胃15 d.禁食不禁水10 h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检测体质量,肝重,肝指数,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均降低,血清ALT及AST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黑种草子水提液各组小鼠肝体质量和肝指数有所升高,血清ALT及AST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明显气球样变性、坏死和并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黑种草子水提液组较肝损伤模型组病变情况显著减轻.模型组NF-κB及TNF-α表达强度均高于空白组,黑种草子各给药组较模型组NF-κB及TNF-α表达强度均下降.结论:黑种草子水提液对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能明显抑制小鼠肝细胞NF-κB及TNF-α的表达.

  • 帕珠丸对慢性乙醇性肝损伤大鼠PPAR-α1与AMPK-α1的影响

    作者:穆志龙;任世存

    目的:观察帕珠丸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1 (PPAR-α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 (AMPK-α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探讨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8只纯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帕珠丸低、中、高剂量组6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帕珠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6%红星二锅头酒10 mL· kg-1灌胃;正常组给予10 mL·kg-1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上午1次,连续灌胃12周,复制乙醇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帕珠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 mL·kg-1帕珠丸混悬液灌胃,剂量依次为0.05,0.10,0.20 g·kg-1;联苯双酯组给予10 mL·kg-1联苯双酯滴丸混悬液灌胃,剂量为0.003 g·kg-1;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每天上午灌胃1次,连续灌胃3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及甘油三酯(TG)的水平,并检测肝组织中PPAR-α1 mRNA、AMPK-α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肝脏湿重和肝指数以及ALT,AST,TG,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PPAR-α1 mRNA,AMPK-α1 mRNA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珠丸各剂量组与联苯双酯组肝脏湿重和肝指数及ALT,AST,TG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帕珠丸各剂量组与联苯双酯组PPAR-α1 mRNA,AMPK-α1 mRNA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帕珠丸可上调肝组织内PPAR-α1mRNA,AMPK-α1 mRNA的表达,提示该药对乙醇性肝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调肝理脾方制剂防治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邓秀兰;冯军安;张晓晶;管斌斌;朱倩;蔡大勇;孙劲晖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的调肝理脾方制剂保护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程度及其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采用乙醇肝损伤模型小鼠,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阳性对照,观察调肝理脾方三种不同工艺制剂对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保护效应,观察血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调肝理脾方3种工艺制剂能显著降低ALT、AST、TG、MAD(P<0.01),显著缓解肝脏病理变化.结论:调肝理脾方制剂对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有保护效应,总体疗效评分显示工艺2组为3种工艺制剂中疗效好的,而该制剂能通过阻止自由基损伤产生与促进局部损伤修复防治乙醇性肝损伤.

  • 六味五灵片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尹萍;崔鹤蓉;章从恩;张媛;孟雅坤;贺兰芝;刘慧敏;桑秀秀;王伽伯

    该文旨在研究六味五灵片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150 mg·kg-1),六味五灵片极低、低、较高、高剂量组(0.1,0.5,4,8g·kg-1).采用改良的造模方法(给药4d后给予56%乙醇,6g· kg-1灌胃2次,12 h/次)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TG,TNF-α,IL-1β的含量和GSH,SOD的活性;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六味五灵片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P<0.05),提高GSH,SOD活性,减少肝组织MDA,TG的生成,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同时,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六味五灵片可显著改善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肿胀度,水样变性和脂滴形成等肝组织损伤.结果表明,六味五灵片对急性乙醇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相关.

  • 茶多酚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全血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意振;张亚凤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为乙醇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向.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大鼠雌雄各半;每只大鼠分别按7 g/kg剂量,以56度北京产红星二锅头酒,1次/d灌胃;同时,除A组单纯白酒灌胃外,B、C、D组分别以0.05、0.125、0.25 g/kg的剂量,乙醇灌胃同时每天灌胃给予茶多酚;E组为单纯对照组,仅给予以饮用水灌胃1次/d;于4周末,采大鼠股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和以鲎试验测定全血内毒素.结果单纯灌酒组的血清AS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根据全血内毒素测定结果,发现茶多酚用药组全血内毒素水平低于单纯灌酒组;尤以茶多酚中剂量组(0.125g/kg)更加明显(16.33±9.09vs91.50±36.83,P<0.01).结论本试验初步提示了茶多酚具有降低乙醇性肝损伤大鼠全血内毒素水平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肠道菌群异位和维持胃、肠黏膜的正常功能;它为治疗乙醇性肝损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在小鼠乙醇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白淼水;李三强;宋影;李小苹;王善龙;张勇勇

    目的 研究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p-STAT3)在小鼠乙醇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1,2,3,4组于每天不间断用56度北京红星二锅头进行灌胃,1天/次,每次14mL·kg-1,制备小鼠乙醇肝损伤模型.分别于灌胃后1,2,3,4周,摘出眼球取血.根据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中蛋白的p-STAT3表达量.结果 正常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实验4组的血清AST水平分别为(112±22),(126±24),(967±30),(1010±35),(206±23)U·L-1;在乙醇灌胃1,4周后,实验1组和实验4组与正常组的AST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乙醇灌胃2,3周后,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正常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实验4组的p-STAT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11),(3.21±0.33),(1.12±0.21),(1.51±0.23),(2.13±0.26)AU.实验1组和实验4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STAT3可能参与小鼠肝损伤早期阶段的急性期反应,参与并促进肝细胞损伤;在后期,可能参与肝细胞再生、修复以及对肝细胞细胞凋亡的抑制.

  • 细胞色素P4502E1在小鼠乙醇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乔新杰;李三强;霍续磊;李小苹;张溢煚;孙海宽;王善龙;张勇勇;刘青;孟凡铸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在乙醇诱导的小鼠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按照体重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用56.红星二锅头以10 mL·kg-1的剂量持续灌胃4周,建立小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对照组)和给予二锅头1,2,3,4周,各取10只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小鼠肝,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P2E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AST的活性在1,2,3,4周分别为(126±24),(967±30),(1010±35),(206±23)U· L-1.与对照组的(112 ±22)U·L-1相比,模型组小鼠肝AST的活性在第1,2,3周持续升高(第3周达到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于第4周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肝组织中每平方毫米CYP2E1阳性细胞数量(cell·mm-2)在这4周分别为(3.2±0.8),(8.4±1.1),(13.2±1.3),(4.6±0.8) cell·mm-2,与对照组的(2.8±0.5)cell·mm-2相比,第1,2,3周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4周有所下降,但仍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醇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过程中,CYP2E1的表达是先上升后下降,与血清AST酶的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其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与肝的损伤与修复有着重要的关系.

  • 乙醇代谢酶与乙醇性肝损伤

    作者:李业钊;李航

    乙醇在肝内主要由乙醇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2E1和乙醛脱氢酶代谢,乙醇代谢酶在乙醇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乙醇代谢酶具有基因多态性,并且可以通过干扰代谢、介导炎性、免疫反应、生成氧自由基损伤等机制在乙醇的肝损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乙醇对肝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将逐步被揭示,对乙醇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控制也会有新的突破.

  • 乙醇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

    作者:戴宁;曾民德;李继强;陆伦根

    随着乙醇消耗的增多,乙醇对肝脏的损害日渐突出,但乙醇性肝损伤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为此,建立乙醇性肝损伤细胞培养模型,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乙醇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 河蚬汤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一铮;黄玲;刘如玉;王晓宁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现代人们在交际应酬中酗酒所致[1].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又称黄蚬、金蚶等,是一种淡水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湖泊、江河中.

  • 乙醇性肝损伤患者血清酶及血脂分析

    作者:殷文波;程英;程惠玲

    乙醇对于人体是一种异物,长期大量饮用,乙醇在体内代谢,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乙酸都对肝脏有极大损害,并能降低肝脏对某些毒物的解毒能力,可致肝细跑反复发生脂肪性变及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的纤维支架遭到破坏,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的质地变硬,重量减轻,甚至发生恶变.

  • 抗脂肪肝冲剂对大鼠乙醇性肝损伤防治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顺玲;谢晃君;文体端;常伟红;吴小宁;周建新;蒋芳清

    目的:探讨抗脂肪肝冲剂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寻求针对乙醇所致脂肪肝的有效药物.方法:采用乙醇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抗脂肪肝冲剂降低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TC、TG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小剂量组),P<0.01(中、大剂量组);病理检查,抗脂肪肝冲剂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抗脂肪肝冲剂能够降低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TG、TC的含量.具有防治乙醇性脂肪肝的作用.

  • 不同剂量叶下珠对乙醇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宿连政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叶下珠对乙醇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叶下珠大、中、小剂量组,连续给药14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清和肝脏测定ALT、AST、GST、MDA、SOD和MDA、TG等指标,评价不同剂量叶下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叶下珠大剂量组能抑制乙醇所致肝损伤引起的ALT、AST、GST、MDA、TG升高和SOD下降,且中剂量组还能抑制ALT、MDA、TG升高和SOD下降.结论:中剂量以上叶下珠对乙醇所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大剂量叶下珠的保护作用可能会较好.

  • 原花青素对不同性别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叶淑姿;李庆宇;过欣彤;申玉华;孙叶盛;刘慧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不同性别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按照性别分为雌雄两大组,再再不同性别例将小鼠分为4组,采取对其采取损伤或保护,试验结束后采集其血清,并制作肝匀浆,然后测定比较其ALT、AST以及MDA,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第十天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保护组小鼠第十天雌雄性别的体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对各组不同性别小鼠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其中AST、ALT、MD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花青素对雄性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效果均优于雌性小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