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1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艳山;赵永健;施耘;阮建春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用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创面14例,随访2~12个月,手指功能及外观均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8~3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8例,热压伤6例.损伤范围(1cm×2 cm)~(3 cm×4 cm),均合并肌腱、神经及骨组织损伤.伤后4~72 h手术.1.2手术方法:患者前臂旋前位,以第4、5掌指关节与尺骨茎突连线为轴心线,蒂皮瓣的旋转点为第4、5掌指关节之间近侧1.0 cm处.面积:根据受区形状、面积和旋转点至受区近侧缘的距离,各增加0.5 cm.患者仰卧,前臂外展位,上气囊止血带.首先切开皮瓣远端及皮瓣一侧缘直达深筋膜,并找出腕背支降支,伴行神经,提起皮瓣,于深筋膜下解剖,将血管神经包纳皮瓣内,逐渐向远侧血管蒂处将皮瓣掀起,并调整皮瓣的轴线;再切开皮瓣的另一侧缘,从深筋膜下、伸肌腱浅面掀起皮瓣,间断缝合深筋膜与皮肤以防其分离.当皮瓣游离至蒂部时,保留1.5~2.0 cm宽的筋膜蒂,至旋转点附近时,注意保护掌指关节动脉网至皮瓣蒂部的分支.供区创面在3 cm以内者可直接缝合,>3 cm者给予中厚植皮.术后除镇静、止痛对症治疗外,并适当给予氟美松和血管扩张药物.

  • 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1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艳山;赵永健;施耘;阮建春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用尺动脉腕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背侧深度烧伤创面14例,随访2~12个月,手指功能及外观均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8~3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8例,热压伤6例.损伤范围(1cm×2 cm)~(3 cm×4 cm),均合并肌腱、神经及骨组织损伤.伤后4~72 h手术.1.2手术方法:患者前臂旋前位,以第4、5掌指关节与尺骨茎突连线为轴心线,蒂皮瓣的旋转点为第4、5掌指关节之间近侧1.0 cm处.面积:根据受区形状、面积和旋转点至受区近侧缘的距离,各增加0.5 cm.患者仰卧,前臂外展位,上气囊止血带.首先切开皮瓣远端及皮瓣一侧缘直达深筋膜,并找出腕背支降支,伴行神经,提起皮瓣,于深筋膜下解剖,将血管神经包纳皮瓣内,逐渐向远侧血管蒂处将皮瓣掀起,并调整皮瓣的轴线;再切开皮瓣的另一侧缘,从深筋膜下、伸肌腱浅面掀起皮瓣,间断缝合深筋膜与皮肤以防其分离.当皮瓣游离至蒂部时,保留1.5~2.0 cm宽的筋膜蒂,至旋转点附近时,注意保护掌指关节动脉网至皮瓣蒂部的分支.供区创面在3 cm以内者可直接缝合,>3 cm者给予中厚植皮.术后除镇静、止痛对症治疗外,并适当给予氟美松和血管扩张药物.

  • 矩形钉螺钉组合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杨建光;王占长

    我们根据胫骨解剖特点,设计应用矩形钉螺丝钉组合治疗胫骨上1/3、下1/3骨折,并于1990~1998年经临床34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7~58岁,平均28岁。骨折情况:胫腓骨干双骨折30例,胫骨骨折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骨折部位:胫骨上1/3骨折11例,胫骨下1/3骨折2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小时~10天,平均3.4天。我院使用的矩形钉产自天津市骨科医疗器械二厂;规格:7~11mm×250~340mm;准用文号:国药(准)97第310181号。2 治疗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气囊止血带下手术,开放伤要彻底清创。进针点选择:上1/3骨折取胫骨结节两侧,下1/3骨折取内踝上2cm两侧,进针点呈倒“八”字形,开窗前先用骨钻斜向骨髓腔钻孔3~4个,再用骨刀于两侧分别凿3mm×10mm骨槽,选用适合的矩形钉预弯成弧形从两侧同时背靠背击入,达骨折端时,可在电视X线机监视下复位。

  • 近排腕骨切除治疗陈旧经舟月骨周围脱位

    作者:于夕兰;王敦状;林月华

    我们自1978年应用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经舟月骨脱位3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3~53岁,术前病程30天~9个月,平均3.5月。  2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上臂气囊止血带做腕掌侧纵“S”形切口,依次切开各层,注意保护正中神经及肌腱,清除关节内瘢痕,切除舟骨、月骨及三角骨,保留豌豆骨(因其对桡腕关节的活动功能无甚影响)仔细清除碎骨片。放松止血带,伤口内仔细止血,修复好腕周围韧带,术后石膏外固定于腕背伸15°,三周后解除石膏,配合中药外洗、功能锻炼。

  • 急性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天琳;张军

    我院自1994年8月以来共手术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2~57岁.2治疗方法手术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病人取仰卧位,大腿上气囊止血带,术野消毒铺巾后,患肢驱血、充气止血.取膝关节后内侧切口,自腓肠肌内侧头内缘打开关节腔.单纯韧带断裂4例,行端端缝合;股骨附着点撕裂者3例,以导引瞄准器由股骨内上髁向韧带附着处钻两个平行的骨隧道,两孔道相隔1cm,用双10号线将韧带断端缝合后,自骨隧道拉出,复位、打结固定;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2例,另取膝外侧切口,在此切口内复位骨折块并维持骨折块位置,在后内侧切口内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骨块;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同时经后内侧切口修复;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1例,同时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修整术.术后石膏外固定6周,去除石膏后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半年内保护膝关节,避免过度负重,以防止修复的韧带松弛.

  • 外伤首诊AIDS 1例

    作者:王嘉明

    AIDS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潜伏期5~20年不等,以外伤首诊因急于处理外伤,医生忽视自己保护,现将2001年5月以外伤为首诊AIDS 1例患者报道如下:赵×,男,32岁,住院号,104243,因口角后用刀自割左手腕流血不止一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查:BP:80/40mmHg,P:112次/分,左腕掌侧有约6.0×2.0cm创口,掌侧屈指浅肌腱多处被割断、桡动脉及桡静脉断离,喷射性出血,入院后左上臂临时性上气囊止血带压迫止血.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左腕部断离肌腱吻合及桡动脉、静脉端端吻合术,术后桡动脉血供好,住院3天换药发现双上肢多处针眼,询问既往有吸毒史,检验抗-HV阳性,住院14日伤口拆线手指活动功能好出院.

  • 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郝艳丽

    随着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为充分发挥气囊止血带的作用,及时防止可能发生的副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就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应用范围、袖带长度和宽度的选择、安置部位、绑扎方法、适用压力及使用时限、副损伤及防范措施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作用评价

    作者:李彬;钱齐荣;吴海山;赵辉;林祥波;祝钧;翁伟峰

    目的 探讨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止血带(止血带组,n=30),一组不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n=30).以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吗啡用量、术后患肢肿胀及皮下淤血斑面积、患者膝关节活动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止血带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止血带组,但两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无明显差异.术后吗啡用量、肢体肿胀、皮下淤斑面积、患肢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几项指标非止血带组优于止血带组,术后7d膝关节活动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显著影响,但妨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 作者:

    关键词:
  • 手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刘新颖

    气囊止血带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的创伤止血以及创造无血、清晰的术野,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但使用不当可带来各种并发症,如神经损伤,止血带休克、止血带疼痛以及皮肤损伤的发生.因此,走出误区、弥补缺陷、找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是更好地发挥止血带作用的当务之急.

  • 腕掌侧切割伤神经与肌腱错接原因分析

    作者:杜全印;王爱民;郭庆山;孙红振

    腕部切割伤多由玻璃、刀等锐器所致,肌腱和神经常单一或同时损伤,在修复神经肌腱时必须仔细辨别,否则可导致神经肌腱错接。我们自1989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11例腕部切割伤后神经与肌腱错接患者,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以便吸取教训。临床资料本组腕部切割伤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5~47岁,平均32岁。玻璃切割伤5例,刀刺、机械切割伤6例。正中神经断裂10例,其中与掌长肌腱错接4例,与屈指浅肌腱错接6例;尺神经断裂与尺侧腕屈肌腱错接1例。该组病例均在他院急诊手术,其中9例门诊局麻下手术,住院臂丛麻醉下手术者2例。术后3~6个月内神经功能无恢复,到我院二次手术治疗,术中证实神经与肌腱错接,二期用7-0无损伤缝线进行外膜吻合,手部感觉恢复良好,内在肌肉恢复欠佳。讨论腕部解剖复杂,有肌腱、神经、血管等通过且位置表浅,切割伤中易断裂。在治疗中应一期修复损伤组织的解剖连续性,为手部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1]。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腕部切割伤早期诊治的失误也有不少报道[2],针对出现神经与肌腱错接,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思路狭窄,重视不够本组病例中,多数在基层门诊行清创缝合术,对深部组织损伤没有探查,或探查后未仔细辨别。因肌腱断裂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回缩,特别是肌肉收缩状态下,其回缩范围更大;而神经断裂一般回缩范围不大,往往把神经近端与肌腱的远端吻合。遇到腕部切割伤,应该引起重视,要仔细检查手指的肌腱、神经功能,伤口深部、伤道走行及易损伤的组织,判断出损伤组织的类型和程度。二、缺乏知识和临床经验腕部切割伤应考虑有神经、肌腱断裂,在没有条件和技术能力的情况下应送上级医院处理。腕部掌侧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要求精细,只有在清晰手术视野下操作才能达到肌腱、神经高质量吻合,因此手术时都应使用气囊止血带,以利辨别、修复神经和肌腱组织,避免发生错接。肌腱与神经应该从色泽、硬度、断端及表面情况等方面进行鉴别,周围神经是白中略带黄色,表面光滑无闪光,外膜有血管走行,质地柔软,断端乳头样突出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神经束;腕部肌腱表面白而光亮,无明显血管走行,质地硬而韧,其断端为均匀而不突出的肌腱纤维[3]。根据以上特征,对鉴别神经与肌腱并无困难。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腕部切割伤时只要从思想上重视,认识腕部切割伤的复杂性、多样性、重叠性,术前认真检查,准确分析判断伤情,治疗中出现神经与肌腱错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穿动脉损伤漏诊一例

    作者:赵臣杰

    [病例] 男,16岁.4天前因左大腿后外侧刺伤,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并加压包扎,6小时前换药时解除包扎,步行回家,随即出现左大腿中下段进行性肿胀,伤口剧痛,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90/50 mmHg,心率110/min.左大腿中下段明显肿胀、压痛,皮肤张力高,中下段后外侧有长约5 cm之伤口,已缝合.局部穿刺抽出鲜血,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考虑伤口内有活动性出血,行原伤口探查术.向两端延长切口,清除皮下淤血块,见股外侧肌断裂处已缝合4针,肌肉深层张力高.拆除缝线,逐层探查伤道,见伤道贯穿股外侧肌指向内上方,股外侧肌部分断裂,分开肌肉断端,见有大量凝血块,清除血块后有大量新鲜血液涌出,立即将气囊止血带加压至500 mmHg,出血停止.清除局部血液,伤口深达股骨内后方,于大收肌间可见一直径3.0 mm的动脉横断.探查其走行,见该血管穿过大收肌进入股二头肌,考虑为穿动脉损伤.结扎并缝合该血管并关闭伤口.Ⅰ期愈合出院.本例漏诊原因:①伤口小且深,损伤肌肉受刺激挛缩,致伤道扭曲,使血液不易从伤口涌出.检查时认为无活动性出血,只缝合软组织及伤口,掩盖了动脉损伤.②穿动脉为股动脉的分支,一般有3条,分别在不同高度穿过大收肌至股后部,分布于股后肌群及股骨.此动脉位置较深,在肌间穿行,加压包扎后,暂时止血,造成无出血假像,一旦去除加压包扎并运动,可造成再次出血.

  • 止血带在儿童四肢手术时对血压、脉搏的影响

    作者:闫承勇;张荣丽;董江龙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手术过程中应用气囊止血带对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对144例患儿分别观察止血带放松前、放松后1、3、5 min的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结果:下肢手术者放松止血带1、3 min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显著加速(均P<0.01),5 min后逐渐恢复,发生"止血带休克"3例.上肢手术者血压、脉搏变化不显著(均P>0.05).结论:放松止血带后可导致血压下降、脉率加快,以下肢手术者为著.提示在放松止血带前采取加快补液速度,对症适量用药,尽量减缓松止血带速度等措施,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儿童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文兰;李清梅;郭跃明;刘莉;石星;黄素珍

    目的:探讨符合学龄儿童生理特征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将120例下肢择期手术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充气压力,即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26.6~33.2 kPa),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5) .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是儿童下肢手术时适宜的充气压力.

  • 儿童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阈值的研究

    作者:闫承勇;董江龙;杨查响;张荣丽

    儿童由于年龄与体重的偏小,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大,气囊止血带的应用,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患儿术中的危险性.但是气囊止血带压力数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 改良气囊止血带的包扎方法

    作者:黄华

    气囊止血带是骨科四肢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止血工具,正确的使用气囊止血带可以保持无血手术视野,减少术中出血,方便医生的操作,缩短手术的时间,也能减少血资源的使用,以减轻患者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对止血带的气囊充气产生的压力对四肢的主要动脉产生机械性的压迫,阻断四肢血液的流动,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但气囊止血带如使用不当,容易引起患者肢体局部皮肤的红肿,淤血、水疱、破溃等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止血带的包扎技术,经过临床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 松气囊止血带前加速输液有效预防术后血压下降的效果观察

    作者:蔡建黎

    松气囊止血带后常会引起血压下降,在松气囊止血带前适量加快液体量,能有效地预防血压骤降.笔者对40例择期胫腓骨手术的患者采用松气囊止血带前适量加快液体量,并进行血压观察,现报告如下.

  • 气囊止血带衬垫的改进方法

    作者:韩文华;冯小燕

    骨科四肢手术经常使用气囊止血带以保持无血手术野,方便手术操作.为防止直接缚扎止血带袖带造成皮肤的损伤,通常的做法是在止血袖带下用治疗巾作为衬垫,由于治疗巾布料粗糙,而且容易出现皱折,使袖带下的受压皮肤出现淤斑、水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的止血带衬垫,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气囊止血带袖套保护器

    作者:林淑俐

    止血带是四肢血管损伤急救和无血手术的必备器材,每天都连续使用,其袖套易受血液、冲洗液、消毒液等污染,如不加以保护,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一次性气囊止血带袖套保护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新法止血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新玲

    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上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好评和膝关节疾病病人的一致认可.部分医院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沿用传统的气囊止血带达到术中止血的目的.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手术探查关节腔前充气止血影响膝关节腔内病变组织的观察.

8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