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止呃逆良方十八条

    作者:陈书良;李华;赵娟

    呃逆俗称打嗝,分生理性打嗝和病理性打嗝:病理性打嗝常由原发病引起,首先应治疗原发病;生理性打嗝的治疗,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1]总结出以下方法.1.吃饭时打嗝,立即停止进食,马上喝大口凉开水,仰头憋气洗咽喉,然后吞下,反复多次.2.打嗝时可尝试憋气或者吐气,尽量憋久些,以能耐受为宜.3.热天用冷袋,冷天用热袋,热敷或者冷敷肚皮止嗝,时间5 ~10分钟,此法适用于老年人.笔者在门诊中常用此法治疗老年人打嗝,1987~2011年经治34例均有效缓解.

  • 临床医生学超声 第7讲 卵巢疾病

    作者:汪龙霞

    卵巢是女性性腺,深藏于盆腔,在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阶段其形态和功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B超检查不仅对这些生理性的变化能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而且对于卵巢的各种病理改变也能进行详细的观察,甚至提出可能的病理诊断.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洁颖;任龙喜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随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随年龄增加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的骤然减少以及生理性的退行性变所致;

  •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吴雪海;江观玉;干建新;卢兴国;施小燕

    目前,有关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改变规律的研究较少,并且大都停留在凝血谱和纤溶产物的探讨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即因子Ⅲ能激活结合因子Ⅶ使其成为因子Ⅶa,形成生理性止血、凝血过程惟一的启动物Ⅶa/TF[1].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通过形成四聚体Xa/TFPI/Ⅶa/TF,抑制Ⅶa/TF的催化活性,调节TF的活性.TFPI是目前所知的惟一能抑制TF活性的生理性物质[2].

  • 绝经后妇女主动脉钙化与椎骨骨折的关系

    作者:刘冬;邓娟;李静;严家川;周华东;周锐

    目的 探讨主动脉钙化与绝经后妇女椎骨骨折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选择561例≥60岁绝经后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3年.根据主动脉钙化评分(ACS)分为四组:A组(ACS=0分)、B组(ACS=1~2分)、C组(ACS =3 ~6分)、D组(ACS>6分).腰椎侧位X线片观察主动脉钙化及椎骨骨折发生情况.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骨密度(BMD).根据ACS分为主动脉钙化组和无主动脉钙化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主动脉钙化与椎骨骨折风险的关系. 结果 主动脉钙化组椎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主动脉钙化组(P<0.01).当ACS增高时,椎骨骨折的发生率增加.在调整年龄、体重指数、BMD、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心肌梗死、卒中和25-羟基维生素后,D组(HR 3.03,95% CI 1.42 ~6.24)、BMD(HR 2.82,95% CI 1.75~5.68)、年龄(HR 1.96,95% CI 1.38 ~ 4.52)、两次以上跌伤史(HR 1.45,95% CI1.24 ~2.79)和脂联素水平(HR1.07,95% CI1.22~2.31)与椎骨骨折的发生相关. 结论 严重主动脉钙化与绝经后妇女椎骨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

  • 芦荟提取物对大鼠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吕瑞林;吴伯瑜;陈晓东;江琼

    目的 探讨芦荟提取物对大鼠烫伤创面修复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每只背部造成4处直径3 cm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外涂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的芦荟粗多糖膏、芦荟凝胶膏、磺胺嘧啶银(SD-Ag)霜等渗盐水作空白对照,测量和计算烫伤后第10,14,18,21天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于烫伤前、伤后4 h、12 h、24 h、48 h和7 d、14 d、21 d分别取大鼠创面皮肤测定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含量,采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5%芦荟粗多糖组和10%芦荟凝胶组(简称前者)与SD-Ag霜组和等渗盐水组(简称后者)相比,烫伤后14,18,21 d,前者创面愈合率显著大于后者(P<0.05);烫伤后48 h、7 d、14 d和21 d,前者比后者创面VEGF含量显著增加(P<0. 05);在烫伤后14 d和21 d,前者创面微血管密度显著大于后者(P<0.05);而5%芦荟粗多糖组与10%芦荟凝胶组间、SD-Ag霜组与等渗盐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芦荟粗多糖和芦荟凝胶能通过增加烫伤创面组织VEGF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创面的微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

  • 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联合血管束植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作者:李建军;傅永慧;孙鸿斌;徐莘香

    目的 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联合血管束植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BMP-2基因转染后复合异种骨支架体外构建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建立兔双侧桡骨缺损(2.0 cm)模型,采用4种方法修复:A组: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血管束植入;B组: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C组:无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血管束植入;D组:单纯支架.术后4、8、12周行X线检查、计量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定和微血管墨汁灌注等观察血管形成及成骨情况.结果 A组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再生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组,血管束发出分支向移植骨内长入,血管再生旺盛,其骨缺损得到了较彻底的修复.B组在BMP-2基因诱导下成骨速度和质量优于C组;而D组缺损内主要形成纤维组织.结论 BMP-2基因治疗联合血管束植入具有良好的成骨及血管化效果,对骨不连、长段骨缺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图

    作者:刘义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但应辨明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目前关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治疗标准国内外均未完全统一.1999年Bhutani等[1]发表了小时总胆红素百分位值列线图.它适用对象为≥35周新生儿..这一列线图可以根据新生儿出院时的胆红素值,预测之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这一列线图根据2840名健康新生儿,≥36周,体质量≥2000 g或≥35周,体质量≥2500 g的小时胆红素值制作.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为新生儿提供了一种预测新生儿黄疸程度的方法.2004年美国儿科学学会推荐评估新生儿黄疸要使用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2].

  • Coflex棘突间植入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夏效泳;范媛媛;王江宁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导致下腰痛常见的原因,目前常用的脊柱融合手术治疗方法为腰椎板切除减压术、黄韧带切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2].然而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对脊柱生理性结构破坏较大,造成融合节段运动功能丢失,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等.

  •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赵干;陈长青

    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变的金标准,但融合后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因此,有人提出了非融合固定的概念,也可称为动态固定系统,即保留有益运动和节段间负荷传递的稳定系统,不做椎体间融合.非融合固定系统可有效改善腰椎节段间的应力传导,从而缓解疼痛并预防邻近关节退变,其远期效果在于异常活动被控制后,椎间盘在动态固定保护下可以自身修复或延缓退变[2].绝大多数临床结果显示,非融合疗效与传统融合术相当,但创伤小,不会增加邻近节段继发退变等风险,更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本文就临床应用的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脊柱后凸畸形外科治疗的进展与问题

    作者:张宁;王建华;杨华清;叶启彬

    脊柱后凸是常见的脊柱畸形.正常人胸椎生理性后凸小于50°,后凸顶点在T6~8处,与腰前凸形成平衡的生理弧度,此时矢状面重力垂线经过C1-T1-T12和S1,维持佳生理曲线和身体平衡,保证人体能正常前视.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创伤、结核等多种疾病可以导致脊柱后凸角度增大.当后凸畸形大于60°时,畸形会继续加重和招致背部疼痛发生,甚至发生截瘫,一般需要进行矫正治疗[1,2].以下对脊柱后凸畸形的分类和外科治疗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并结合作者实践作一总结.

  • 早期薄层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观察

    作者:张兵;李巍;李峥;何小龙;高兵

    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存在是导致创面进行性加深及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性改变的根源,应用手术方法早期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深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1].2008年7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早期薄层削痂联合VSD技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周旺标;李叶扬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 has been found for twenty years,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by multi-discipline.At present,studies of ILK are mainly focused on its roles in angiogenesis,tumor formation,and tissue fibrosis,etc.In recent years,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ILK in angiogenesis attracts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The studies showed that ILK can stimulate the secretion of angiogenic factor,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inhibit their apoptosis,and therefo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Further research on molecular mechanism about the role of ILK playing in angiogenesis 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one diseases.

  • 预构皮瓣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王宇翀;薛春雨

    Prefabricated flap is so named as the skin flap is prepared by prefabricating a circulation-rich skin flap by implanting a named blood vessel or a portion of fascia which is incorporated with rich blood supply.After the flap has been proven as a flap supplied by ample blood supply,it is transplanted to a wound as a local or free transplantation.The core of prefabricated flap is vascularization.Besid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prefabrication,vascularization can be facilitated by use of growth factors and cytokines,skin and soft tissue expansion technique,and biomaterial.Prefabricated flap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 clinic.With th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prefabrica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s i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prefabricated flap transplantation is becoming a promising strategy in wound healing.

  • 表皮干细胞的研究近况

    作者:李建福;付小兵;盛志勇

    目前临床上虽然基本解决了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的创面覆盖问题,但仍存在局部皮肤薄弱、抗拉及磨擦能力差等不足,特别是无皮肤附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来研究表明,表皮干细胞是皮肤发生、修复、改建的关键性源泉[1],了解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对于促进皮肤功能和结构的生理性修复意义重大.

  • 生态免疫营养与应激状态下的感染防治

    作者:韩春茂

    对胃肠道尚有功能的手术或创伤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其效果优于肠外营养,这已成共识.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刺激和改善内脏及肠黏膜血液循环,防止或减轻胃肠道缺血和肠道通透性紊乱,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然而,市售的肠内营养制剂配方主要为供小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忽略了结肠的生理功能.人体10%的能量来自结肠,结肠黏膜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肠腔生理性细菌酵解纤维后的产物.在疾病应激状态下,尤其是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后,肠道原有的生理性细菌大大减少,相反致病菌增多且毒性增强,内源性感染就在所难免.1996年Bengmark等[1]首先提出生态免疫营养的概念,即在肠内营养支持中添加黏膜重建要素成分--新的表面活性物质(如极性脂类)、纤维、精氨酸和能黏附黏膜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

  • 人工真皮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洋;张宜澜;黄亚兰;罗高兴;彭毅志;颜洪;罗奇志;张家平;吴军

    目的 观察人工真皮联合bFGF应用于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创面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创面类型为瘢痕切除后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面、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共102个创面.根据是否联合应用bFGF,将创面分为人工真皮组60个和人工真皮+bFGF组42个.人工真皮组Ⅰ期手术行瘢痕松解和切除或深度创面彻底清创,移植人工真皮,待人工真皮血管化完成时,行Ⅱ期手术移植自体刃厚皮修复创面.人工真皮+ bFGF组的人工真皮先用bFGF浸泡30 min后再移植,其余手术方法同人工真皮组.统计2组创面手术面积、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时间、皮片存活情况及随访情况.对数据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2组创面中瘢痕切除后、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手术面积相近(t值为-1.853~-0.200,P值均大于0.05).人工真皮+bFGF组创面中瘢痕切除后、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时间分别为(15.6±2.9)、(14.7±2.7)、(20.3±4.4)d,较人工真皮组相应创面的(18.3±4.7)、(18.7±4.2)、(27.7±8.8)d平均分别缩短2.7、4.0、7.4d(t值为-2.779~-2.383,P值均小于0.05).(2)人工真皮+bFGF组3种类型创面中,相同类型创面皮片存活为优者所占比例均高于人工真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术后随访1 ~48个月,2组创面植皮区和供皮区均无明显瘢痕生长. 结论 人工真皮联合bFGF能有效缩短人工真皮在瘢痕切除后创面和皮肤深度创面的血管化时间.

  • 移植不同人工真皮支架对猪Ⅲ度烧伤创面血管化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作者:滕建英;郭瑞;谢菁;孙东杰;沈明强;徐少骏

    目的 了解移植3种人工真皮支架对Ⅲ度烧伤创面血管化及其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广西巴马小型猪分成壳聚糖支架组、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ADM支架组,每组6只,在每只猪背部制作Ⅲ度烫伤(下称烧伤)创面4或8个,共96个.伤后48 h切痂后,前2组创面分别移植胶原-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皮、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皮,ADM支架组创面移植ADM,每组创面24个;剩余24个创面作为油纱对照组,直接覆盖油纱.于支架移植或油纱覆盖后l、2、3、4周(“4周”指植入支架或覆盖油纱后2周+移植表皮后2周),观察各组创面的大体情况;取创面中央部位组织,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观察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TGF-β3表达阳性的血管或细胞,并计数.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 结果(1)大体观察可见,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创面血管化程度明显优于其余3组.(2)移植或覆盖后1~3周各组创面组织CD31阳性血管数持续增多,第4周时3个支架组均减少.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4.005、38.822、25.274、3.856,P<0.05或P<0.01;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l~3周明显多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3)移植后1~3周,3个支架组创面组织α-SMA阳性血管数均持续增多,4周时下降;油纱对照组覆盖后1~4周持续增多.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2 637、28.087、62.651、18.055,P值均小于0.01.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各时相点均明显多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4)移植或覆盖后1~4周每400倍视野下TGF-β1阳性细胞数:壳聚糖支架组分别为(127±8)、(167±19)、(170±18)、(144±10)个,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为(171±17)、(207±25)、(130±30)、(69±16)个,ADM支架组为(106±8)、(159±17)、(171±11)、(145±11)个,油纱对照组为(100±20)、(150±18)、(200±14)、(172±20)个;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9 675、9.503、13 107、54.515,P值均小于0.01.1、2周时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05),3、4周时其表达量下降,明显低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 05).(5)移植或覆盖后1~3周,各组创面组织每400倍视野下TGF-β3阳性细胞数持续增多,4周时下降或继续升高;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140.612、945 850、714.037、119.147,P值均小于0.01.磺化羧甲基壳聚糖支架组各时相点明显高于其余3组(P值均小于0 05). 结论 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可快速诱导血管生成和成熟,有利于创面早期修复和抑制瘢痕增生.

  •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葛奎;陆树良;青春;谢挺;戎柳;牛轶雯;王敏骏;廖镇江;史济湘

    目的观察左旋(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没烫伤对照(A)组、糖尿病烫伤(B)组、甘氨酸对照(C)组和L-精氨酸干预(D)组,每组各25只.B、C、D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C、D组分别管饲甘氨酸和L-精氨酸200 mg·kg-1·d-1.8周后取各组大鼠(每组5只)背部皮肤组织测定糖含量.之后各组大鼠给予 20%TBSA深Ⅱ度烫伤,于伤后3、7、14、21 d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创面组织释放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结果与B组相比,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从伤后第7天起显著增加为[(44.10±3.50)%,P<0.05],创面MVD值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P<0.05),创面组织中释放NO、VEGF和TGF-β1量增加,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为(1.380±0.120)mg/g.结论L-精氨酸可通过增加NO、VEGF和TGF-β1的合成与释放,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增加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的血管形成,并促进创面愈合.

  • 乳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0例

    作者:樊庆云;蒋晓红

    2000~2003年,笔者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8~30岁29例,31~40岁18例,41~50岁3例;病程1~2年30例,2~3年12例,3年以上6例.手术切除后复发者2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修订稿.即乳腺触及散在性大小不等条索状肿块,伴乳房胀痛(排除生理性胀痛),红外线、B超等检查确诊.

1347 条记录 64/68 页 « 12...6061626364656667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