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门诊伤口换药体会

    作者:徐燕;崔庆平

    换药频率及敷料的选择一般根据伤口情况而定:①手术后无菌伤口首次24小时内,以后每隔3~5天/次,若伤口情况良好,无特殊反应,一般头面部3~5天拆线,下腹部及会阴5~7天拆线,上腹部、胸、背部7~10天拆线,四肢10~14天拆线[1].②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换药1次/日.

  • 复方虎杖液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

    作者:荆萍

    复方虎杖液系中药的外用剂型,我院外科自1997年7月~1999年7月将其用于感染伤口换药共计197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伤口感染患者共计33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7例。其中男99例,女98例;年龄1~80岁。伤口位于头、面、颈部38例,躯干部50例,四肢109例。伤口苍白、水肿、脓性分泌物多,面积≤2cm×2cm,深度为表皮与真皮之间。对照组139例,男76例,女63例;年龄4~76岁。伤口位于头、面、颈38例,躯干38例,四肢63例。伤口情况同治疗组。 2 药物配制:取虎杖100g,枯矾5g,冰片2g,加蒸馏水1000g,制成复方虎杖液。分装于500ml玻璃瓶中,压盖并于115℃高压灭菌30min。将纱布制成3cm×8cm无菌纱条,置于无菌敷料缸内,将复方虎杖液摇匀倒入备用。 3 治疗方法换药时以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分泌物后敷以复方虎杖液纱条2~4层,再覆盖无菌敷料。每日1次,共10天。对照组采用0.1%雷呋奴尔换药,方法、方程同上。 结果 1 疗效标准参照《外科基本功》(张挽华主编.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26—329)拟定。痊愈:伤口由肉芽组织充填,伤口的上皮细胞向中间移动,进行覆盖;显效:伤口由肉芽组织充填,伤口的上皮细胞向中间移动,伤口直径较前缩小1/2以上(用圆规及尺子测量)但尚未覆盖;有效:分泌物明显减少,伤口有少量肉芽组织充填,伤口直径较前缩小1/3以上;无效:伤口仍苍白、水肿、分泌物多、无肉芽组织生长。

  • 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并急性肾衰伤员保肢治疗的护理

    作者:万丽;师秋梅;李萍;黄雪梅;何小春

    伤员,男,17岁,因地震伤及左下肢2 d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8h后意识不清、烦躁、无尿,转入我科监护治疗.查体:双下肢肿胀明显,有大量张力性水疱,皮温冷;左足背动脉未扪及,皮肤呈紫色花斑样,大腿外侧约20 cm×3 cm皮肤及肌肉缺失,肌肉外露,渗出液多,呈淡黄色,有异味.B超及X线检查示双肾挫伤,双下肢无骨折,腰椎骨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K<'+>7.01 mmoL/L,ALT 599 U/L,AST 799 U/L,肌酐364.8 mmol/L,尿素氮32.11 mmol/L,总蛋白40.71 g/L,白蛋白26.24 g/L;白细胞12.29×10<'9>/L,血红蛋白82 g/L;尿中红细胞7 224.8个/ml,蛋白质(+++);伤口分泌物培养为阴沟肠杆菌感染.

  • 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基桑加尼沙门菌

    作者:周美容;李慧冰

    本室2004年9月,从一例外科伤口感染病人伤口分泌物中检出1株沙门菌,该菌经形态、生化、血清学证实为基桑加尼沙门菌(salmonella.kisangani).患者,男,74岁,2004年9月21日因右外踝处皮肤溃烂入院,当时右外踝处可见一皮肤溃烂区,可见肌腱骨质外露,少许渗出液.以无菌棉拭子采集分泌物后立即送达实验室进行病原菌培养.经抗感染及外科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 手外伤合并产气荚膜梭菌和诺氏梭菌感染一例

    作者:刘颖;张会英;甄然;李凤敏;邱爽;童静

    患者,男,25岁,因右手腕机器轧压后离断12 h入住本院.手外科检查:右前臂自近腕横纹处离断,仅部分肌腱相连.右前臂自肘下肿胀,有压痛.触及皮下有空虚感,断手腕骨及附近组织消失,伤口损伤、污染严重.后行"右手腕清创,断腕再植术",术后抗感染支持治疗.术后24 h内肢体逐渐肿胀、变红,体温升高,换药时见伤口内大量恶臭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再植手肿胀明显,皮肤红、热、部分变黑,全身生命体征欠稳定,体温40℃.血常规:WBC 16.5×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78;Hb 69.9 g/L.伤口分泌物涂片检查:见2种形态G+杆菌,一种为G+粗大杆菌,有荚膜;另一种为G+短粗杆菌,有芽孢.初步诊断:气性坏疽.

  • 细菌学检验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京明

    一、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运送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标本的质量.正确地采集、转送标本,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和取得准确结果的前提.各种标本,如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伤口分泌物和各种感染组织等,采集时应充分考虑到选择恰当合理的时间,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病原菌的性质,按要求采集标本,这样可使标本包含细菌,并为后续检验步骤打下良好的基础.

  • 伤口分泌物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丽华;张小兵;赖志刚;张丽

    目的 探讨伤口分泌物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伤口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VITEK细菌鉴定仪对伤口分泌物培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对分离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参照2009版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5.4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628份伤口分泌物标本(包括开放性和闭锁性伤口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3株,分离率为76.9%.分离率高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21.1%)、金黄色葡萄球菌(18.0%)、铜假单胞菌(9.7%)、肺炎克雷伯菌(6.4%)及鲍曼不动杆菌(6.2%),革兰阴性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葡萄球菌中MRSA和MRS分别为30.6%和86.6%. 结论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菌种复杂且耐药问题严重,医务人员应重视临床标本的送检及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

  • 5例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溃疡的换药体会

    作者:洪亚娇

    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溃疡在门诊换药体会。自2012年8月~2014年1月,共收治5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慢性溃疡的病人。年龄41~75岁,病程长2年,短8个月,溃疡面积均大于2~4cm2,全部为瘙痒抓破所致单发溃疡。患者经当地多次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疼痛感染加重就诊我院门诊,经我院门诊换药,伤口全部愈合,现总结报告如下。
      1换药方法:彻底清洁伤口,常规消毒皮肤后,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除去表面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无菌纱布擦干表面水分,用无菌纱布反复摩擦伤口。使伤口创面有点出血,直到有新鲜肉芽组织。然后用0.5%碘伏消毒伤口,接着用纱布浸泡优琐溶液湿敷伤口,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每天1次,连续换药,直到伤口分泌物明显减少,再隔日1次换药,边换药边观察,到伤口完全愈合。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伤口分泌物细菌学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伯让;毕晓洁;王勤;孔西健

    目的 研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40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菌操作条件下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在有氧条件下37℃培养24 h,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8份送检标本中培养阳性316份,阳性检出率为77.5%;316份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5株占56.7%,革兰阳性菌181株占41.9%,真菌6株占1.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0,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也很低,为0和7.7%,对青霉素的耐药率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15.7%,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为13.6%.结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伤口致病菌感染表现为混合性、多重性、交叉性等特点,临床应根据病原菌感染的特点,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某骨科医院2016-2017年临床分离病原菌流行病学与耐药特征分析

    作者:张令博;袁英泽;何素瑞;王俊召;宋倩;陈迎宾;杨继勇

    目的 了解医院近两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使用传统方法和API鉴定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按2017年版CLSI M 100 S27标准判读.结果 共分离细菌2909株;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呼吸道标本、尿液、血液,分别占49.57%、32.31%、10.48%和1.72%.细菌种类包括革兰阴性菌2168株(74.53%),革兰阳性菌株741株(25.47%).主要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13.78%)、大肠埃希菌(12.48%)、金黄色葡萄球菌(9.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52%)、铜绿假单胞菌(8.87%)、阴沟肠杆菌(8.70%)和鲍氏不动杆菌(6.4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5%和4.81%,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在0.8%~2.2%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71%和12.51%,鲍氏不动杆菌则分别为21.44%和20.3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2.62%和92.16%.结论 专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完全依赖后者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能存在较大问题.专科医院应根据医院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伤口分泌物中检出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1例

    作者:陈俊瑶;司晓芬;庞洁

    1 病例患者,男性,2002年12月在全麻下行直肠平滑肌肉瘤切除术.两周前患者肛周疼痛、破溃,排大量血性、脓性分泌物,确诊为直肠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近1周来患者持续低热,体温37.5~38.7℃,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效果不佳.于3日前取会阴部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2次,结果均一致.细菌培养:血平板长出灰白色、稍凸、湿润、体积较大的菌落,直径3~4 mm,边缘较粗糙,部分菌落相互融合,无溶血现象.挑取单个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生化反应: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鉴定.

  • 从伤口分泌物中检出1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作者:范本梅;孙燕;李冬梅

    2007年3月24日,我室从1例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此菌为我室首次检出,现报道如下.

  • 伤口与尿液中奇异变形菌的耐药性对比研究

    作者:陈江华;顾向明;邓冲;陆丹倩

    目的 比较两种主要临床标本检出的奇异变形菌(PMI)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尿液和伤口分泌物中的PMI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PMI分离率以尿液高占41.2%;伤口分泌物占24.7%,两者之和为65.84%;尿道和伤口的PMI药物敏感性不同,除了头孢类之外,尿液PM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结论 尿道和伤口是PMI感染的主要部位,应加强对尿道和伤口的管理;临床上经验用药时,应区别对待尿道和伤口的PMI感染.

  • 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作者:凌丽燕;张冬青

    目的 了解引起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送检的224份骨科伤口分泌物标本.结果 共送检标本224份,培养阳性124份,阳性率55.3%;病原菌共检出15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0株占51.3%,革兰阴性杆菌65株占41.7%,真菌11株占7.0%;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大肠埃希菌22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假丝酵母菌属11株.结论对骨科伤口感染提倡针对药敏试验结果实行用药个体化.

  • 2009-2012年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研究

    作者:缪应业;谢国旗;刘新;李浩;郭照静;谢效兵;杨继勇

    目的 对医院自伤口分泌物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进行细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WHONET 5.4软件对耐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自伤口分泌物共分离出细菌42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0株占38.1%,革兰阴性杆菌260株占61.9%;检出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分别占24.3%、21.9%、11%、9%和6.9%;37.8%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分别占62.8%和45.3%.结论 医院伤口分泌物分离细菌的菌种类别较多,不同细菌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以及对此类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工作对于创伤感染的抗感染治疗十分必要.

  • 门诊与住院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

    作者:陈中举;李丽;张蓓;简翠;田磊;高随;闫少珍;孙自镛

    目的 分析门诊与住院患者伤口分泌物466株分离菌的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鉴定细菌,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 5.6软件数据分析.结果 门诊组分离病原菌144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3.7%、50.7%和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1.5%、16.6%和15.2%;住院组分离病原菌322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6.6%、50.6%和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9.6%、15.2%和13.0%;住院组与门诊组MRSA检出率分别为84.1%和29.0%;住院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门诊组(P<0.05);住院组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10.2%,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结论 临床医师要密切关注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体会

    作者:王伟志;赵志军;刘明;张春阳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共50例,男34例,女1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合并感染24例,颅内和脊髓内肿瘤切口术后感染16例,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10例.患者伤口分泌物或脑脊液细菌培养≥3次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并核左移,均有不同程度感染症状和体征.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各25例.2.方法:两组术后均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常规应用抗生素.参照伤口情况采取清创、引流及分流管拔除颅骨修补材料取出等处理.高压氧治疗组在术后2周时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 睑分支杆菌感染治疗一例报告

    作者:丘禹洪;姚炜彪;吴文华

    患儿,男,6岁,因右眼上睑被碰伤1小时,与1998年6月1日到我科急诊,即给予清创缝合术,术中见裂伤处长4~5 cm,深约1 cm,未见异物,角膜未见裂伤,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常规消毒后,给予间断缝合,黑丝线3针.6月3日皮肤伤口出现稀薄脓性分泌物,疼痛轻,6月5日拆除皮肤线,拆线后伤口破裂,患者自行在院外用药,先锋霉素V注射达2周,局部治疗不详.半月后,伤口仍未愈.再回我院取伤口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 120例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的种类和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徐洁玲;方运香;余锦燕

    目的 探析骨伤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特征.方法 120例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分析骨伤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的种类及分布特点.结果 120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60株,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110株(68.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高23.8%(38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4.4%(23株);革兰阳性菌47株(29.4%),其中占比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株(12.5%),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11.3%);酵母样真菌3株(1.9%).47株革兰阳性菌中,青霉素耐药性高,耐药率为85.1%,其次为红霉素,耐药率为59.6%.110株革兰阴性菌中,头孢唑啉耐药性高,耐药率为90.9%,其次为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79.1%、70.9%.3株真菌病原菌中,氟康唑耐药性高,耐药率为100.0%,其次为伊曲康唑,耐药率为66.7%.结论 骨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较多,且大部分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机制复杂,临床需及时予以药敏试验及鉴定病原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放射土壤杆菌致尿道感染1例

    作者:华建江;姜健;吴雄君;刘镇平;童明华

    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ter)主要存在于土壤,偶自人类的血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离到.我院从1例尿道感染患者的尿道口分泌物中连续2次分离出放射土壤杆菌,现报告如下.

9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