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림상호리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8933
  • 国内刊号: 34-12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护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临床护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姚庆玲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尹晓丽;王丽;韩梦雨;金娟;朱俊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IgAN)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诊断IgA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除疼痛和肾病负担外)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对不同分级IgAN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周敏;马青华;李芳家;任正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104例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必要时用开塞露和麻仁丸等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制定饮食计划,腰背部叩击和震动、腹部按摩,心理疏导等,该方法无效时通便药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排便情况、便秘发生率及应用开塞露等药物的比率。结果试验组排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开塞露及通便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P<0.01);且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烦躁、骶尾部疼痛的发生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便秘情况,减轻患者排便痛苦,同时创新护理方法,将临床上使用的震动排痰仪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进行腰背部震动,还能有效减轻患者长期卧床引发的腰背部疼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

    作者:陆国云;杨爱梅;朱玲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科住院母乳性黄疸的早期新生儿随机抽样足月儿5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哺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哺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消退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 延伸护理服务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仕英;陈霞;张春一;章彤;李小静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0例玻璃体切割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5例和对照组315例。实验组按照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出院后接受规范的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于术后半年对两组视觉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视觉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按时复诊、遵医用药、体位保持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回访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延伸服务使护理模式从医院走向社会和家庭,在预防并发症、密切护患关系等方面效果较好。

  • 认知行为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作者:孔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 )对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入住我科6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治疗,观察4周。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PS Q I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CBT 4周后,观察组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CB T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睡眠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 社会支持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宋琳琳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强直性脊柱炎(AS )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科确诊AS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生存质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病例组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领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其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因素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AS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生存质量。

  • 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在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作者:岑小浴;李赛梅;李珍;陆小萍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在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予常规护理+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实验组术前、术后予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1s呼气量(FEV1)、大深吸气量(IC)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术前第1天、术后第2天、第7天PaO2、FVC、FEV1、IC等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能改善肺功能,有效促进气体交换,增加手术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改良伤票在院内小组式救治成批伤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文媛;翟光维;周丽红;杨作勤

    目的:探讨改良伤票在院内小组式救治成批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中心2007年7月~2012年12月救治的15起突发公共事件84例,将2007年7月~2009年1月应用常规急诊流程救治的8起成批伤员41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应用自制改良伤票小组式救治的7起成批伤员43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分诊时间、平均救治时间、身份识别错误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为31.63±2.35s ,平均救治时间A区29.50±13.60min、B区34.00±12.84min、C区31.11±12.87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诊时间62.91±4.75s ,平均救治时间 A 区65.17±20.44min、B区58.50±7.31min、C区51.38±13.96min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3.274、5.034、4.871、4.760;P<0.05)。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率4.65%,对照组24.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678,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率93.02%,对照组75.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865,P<0.05)。结论在成批伤员救治中应用改良伤票快速分诊,实施分区小组式救治,能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减少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缩短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成批伤员救治效率。

    关键词: 伤票 伤员 急救
  • 不同护理方法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及电极脱位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洪小芳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及电极脱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改进术后切口缝合及包扎方式,不用沙袋压迫,卧床时间缩短为12h ,早期指导活动。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电极脱位率、住院天数及营养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天数显著减少,营养状况好,感染发生率低(P<0.05)。两组起搏器电极脱位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加快住院期间的恢复过程,有效降低起搏器术后感染,且电极脱位发生率未增加。

  • 执行新生儿复苏新指南1454例护理

    作者:刘瑾

    目的:运用我国2011年新公布的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导一组大样本实践,说明新指南的有效性和实践的特点。方法针对一组活产儿(1454例),按新指南的要求进行复苏操作,培训每一位产科医护人员,要求人人过关,不断在实践中总结体会,完善每一个细节。结果按新生儿复苏流程图ABCD步骤,完成A步为100%,B步为11.35%,C步为0.69%, D步为0.34%。结论新生儿复苏新指南简明扼要,便于学习与掌握,本组执行后明显地降低了窒息儿的发生率。

  • 5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

    作者:尹熙

    总结回顾5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患者的护理。通过加强延迟关胸伤口的管理、院内感染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维护;镇痛镇静的管理;加强管道的管理及基础护理,有效控制了切口感染、术后心包填塞及低心排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拔除尿管佳时机探讨

    作者:彭美红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拔除尿管佳时机,为临床早期、安全拔除尿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科实施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在遵医嘱情况下,A组术后12h拔除尿管,B组术后24h拔除尿管,C组术后48h拔除尿管。比较三组拔管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拔管后24h活动频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三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B组拔除尿管第一次下床活动后24 h内活动频率明显多于C组(P<0.05);A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其次是B组,C组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三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舒适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12~24 h为拔除尿管的佳时机,既不增加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又可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

  • 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干预研究

    作者:陶丽;吴卫琴;杨娅娟;李惠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置管前、置管后的宣教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管后10天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置管后11~30天,干预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白蛋白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吴伟英;陈影洁;尚治新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白蛋白状况,为促进伤口愈合,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63例无肝肾功能损害的DF患者作为DF组,同期住院治疗的65例无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对20例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 DF患者采取相应的个体化营养处方对策。结果白蛋白低于正常值下限35 g/L的患者,DF组占31.75%,对照组占6.15%,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DF组20例血清白蛋白低的患者均有升高(P<0.01)。结论 DF治疗期间膳食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采取相应的个体化营养处方,促进足溃疡愈合。

  • 综合干预对防范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的意义

    作者:萧远英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防范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三位一体”即个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及家庭心理干预的模式。并对两组血液透析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BDI-13抑郁自评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血液透析前抑郁及焦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液透析前后SAS及BDI-13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SAS及BDI-13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减轻或缓解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因此应将综合干预贯穿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个临床护理中。

  • 交腿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作者:王敏

    目的:总结交腿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严重创伤伴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采用交腿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患者,采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前体位训练、术后皮瓣观察、断蒂前后功能锻炼等全面而系统的护理。结果5例交腿皮瓣中,1例发生血管危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5例皮瓣均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交腿皮瓣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全面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交腿皮瓣成活的关键。

  • 护理路径在甲亢手术患者中抗焦虑和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美莲;钟秀萍;黎慧;关雅青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甲亢手术患者中抗焦虑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甲亢术前护理常规。干预组除按术前常规护理外,按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心理干预和疏导,并观察两组术前焦虑程度及术中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前焦虑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降低甲亢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

  • 延续护理干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范小英;余智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农村年平均发病率约为176/10万,城区年平均发病率约为253/10万[1]。尽管相关的诊治技术不断进步,但患者康复期间的护理问题未能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足够重视,致其带来的高致残率未得到显著降低[2]。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发现延续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病患者出院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3,4],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甚少。为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顺利康复,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满意度,故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卒中 护理干预
  • 异丙酚无痛人流术与护理干预

    作者:程丽娟

    目的:探讨异丙酚配合护理干预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同时采用语言诱导、心理疏导、护理支持等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无痛人流方法。比较两组术中异丙酚的用量,术前、术中、术后SBP、HR、SPO2变化,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术前 HR和术中异丙酚总用量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效果评价总满意率为96.7%,对照组为75.0%(P<0.01)。结论异丙酚无痛人流术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提高痛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安全性和舒适度,临床应用满意。

  • 口鼻双管给氧用于张口呼吸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莉

    目的:探讨张口呼吸患者有效的吸氧途径。方法将40例张口呼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双管鼻导管经口鼻双管吸氧。对照组采用经双腔鼻导管吸氧。分别于吸氧前后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鼻双管吸氧效果优于双腔鼻导管吸氧,是张口呼吸患者更有效的吸氧途径。

  • 臀部穿支皮瓣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压疮的护理

    作者:褚金娥

    目的:探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压疮的效果。方法充分做好术前的准备,术后做好皮瓣的观察,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引流管的护理以及体位、大小便的管理,营养的补充。结果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结论护理的重点是皮瓣的严密观察,保证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术后随访1~2年均获得满意疗效。

  • 开塞露在小儿外科无瘢痕腹腔镜手术术前排空膀胱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温筱艺

    目的:探讨开塞露在小儿外科无瘢痕腹腔镜手术前排空膀胱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小儿无瘢痕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门注入诱导排尿。观察两组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无瘢痕腹腔镜手术术前应用开塞露诱导排尿,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可应用于临床。

  • 防逆流留置针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注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沈萍;李银娟;李继真

    目的:观察防逆流留置针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8月住院需要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神志清醒老年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穿刺部位均选择上肢腕部、肘部或颈外静脉等较粗直的血管。观察组应用防逆流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应用传统普通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使用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为10.0%(静脉炎8例、堵管3例、回血0例)低于对照组的24.55%(静脉炎8例、堵管10例、回血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4.38±1.02天、患者满意度97.27%高于对照组3.47±0.98天、8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逆流留置针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留置针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负压脉冲式冲管应用于液囊空肠导管肠内营养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赖天为;韦柳青;龙琼;陆雪珍;张奕奕

    目的:探讨负压脉冲式冲管在减少肠内营养时液囊空肠导管堵塞、减轻患者不适以及延长冲洗间隔时间的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液囊空肠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正压冲管,即用甘油注射器取30~50 m l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连接液囊空肠导管后向管内推注。观察组采用负压加脉冲式冲管,即用甘油注射器取30ml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连接液囊空肠导管后轻轻回抽1~2次,使注射器及液囊空肠导管内产生负压后,用脉冲式向管内推注。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时液囊空肠导管的堵塞、冲洗间隔时间及冲管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减少液囊空肠导管堵塞、减轻患者不适有明显改善(P<0.01,P<0.05)。同时,观察组可适当延长冲洗间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负压加脉冲式冲管可减少液囊空肠导管的堵塞、移位及患者误吸。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导管冲洗
  • 不同部位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陈永英

    目的:比较前臂掌侧与背侧留置针对清醒行动自如病人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前臂背侧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前臂掌侧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留置时间、局部渗血、渗液,穿刺成功率及拔针后局部红肿。结果两组留置时间和局部渗液、渗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穿刺成功率与拔针后局部红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清醒行动自如的病人,前臂背侧比前臂掌侧进行留置针穿刺更合适。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梁少清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脐静脉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脐静脉用药的窒息新生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脐静脉插管给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使用2~5ml注射器6号针头从华通氏胶外部进行脐静脉注射给药。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脐静脉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及时、有效的为新生儿复苏建立用药通道,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 一种新型手术托盘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程宗燕

    手术器械托盘是每个手术间的必用设备,它的实用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操作。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手术和显微手术不断增多,要求手术托盘稳固,并能根据医生需要进行移动和调节,可灵活地推至手术需要的位置。而传统的手术托盘一般为带底座单支架式,底盘大不易摆放,受手术床底座的限制,手术托盘不能放入手术床的任意位置,给手术者操作和麻醉师观察患者带来了不便;并且其稳定性及容纳量也不尽人意,不利于医生进行手术。为了方便和适应各类手术的需要,我科设计了一种实用新型的手术器械托盘,该器械托盘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外科器械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模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效果观察

    作者:侯海玲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模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 HACCP管理模式,包括组建HACCP小组、制定实施流程图、分析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组织培训、确定各流程监控系统、预设纠偏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安全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手术安全度明显提高,在手术安全措施、安全问题、物品清点及感染控制4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 HACCP管理模式管理患者手术安全,能把握好手术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 雾化吸入器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效果观察

    作者:高慧荣;万珍兰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器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和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以供应室集中处理清洗消毒的雾化吸入器为实验组。各临床科室自行清洗消毒的雾化吸入器为对照组。实验组将雾化吸入器在碱性清洗剂中用试管刷刷洗,清水冲洗,多酶清洗液浸泡5min ,清洗后消毒;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清水冲洗后消毒,并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雾化吸入器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器在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保证了清洗质量,并提高了消毒效果。

    关键词: 雾化吸入器 消毒
  • 集中式预约检查流程的干预研究

    作者:吴凤燕;朱刚

    目的:探讨集中式预约检查流程的干预对预约质量的影响。方法改变预约流程中的操作人员培训方法、对操作环节及电子信息系统进行流程改造,将流程改造后的2013年1月预约检查患者8114例作为干预组,选取2012年1月预约检查的患者74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查日期、检查总人数、预约检查回执单信息、检查的特殊要求错误率。结果干预组检查日期、检查总人数、预约检查回执单信息、检查的特殊要求错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准确率由98.18%提高至99.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预约检查的流程干预可提高预约检查的准确率,提升服务质量。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的合格率

    作者:金宗兰;杨巧兰;杨娟;任春霞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 )活动在提升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QCC小组,确立主题,采取整群抽样进行调查,设立目标,运用PDCA理念解析在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QCC活动后入院患者护理计划制定的合格率由改善前50.3%上升至改善后91.2%,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QCC活动规范了入院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进展

    作者:黄丽君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多重耐药菌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类或两类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难点问题。在医院接触患者多的是护士,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任何一个环节有疏漏都可能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应用现状

    作者:李俊花

    术后的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常导致病人情绪低落、紧张、睡眠不足、便秘等,其结果将加剧病人对止痛药物的依赖,使康复时间延长,从而引发失眠、高血压、抑郁等一系列问题[1]。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术后疼痛严重影响其身心恢复,如何处理术后疼痛不但成为产妇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且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麻醉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以及对产妇产生的影响成为了医务界和孕产妇关注的焦点[2]。现将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的影响综述如下。

  • 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护患沟通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护士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而共情是近年公认的一种良好沟通技巧。共情能力的增强,使护士有能力真正理解病人,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共情在临床的应用被称为临床共情,即医务人员具备识别病人情绪状态、对病人情感需求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以更好促进临床治疗的一种能力[1]。共情是护士与病人之间沟通的平台。现将共情的概念和内涵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共情 护患沟通
  • 肠造口并发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雪梅;徐艳丽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肠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1]。因分离处伤口大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危险[2]。如处理不当,近期可能发生造口回缩,远期可能由于瘢痕增生造成造口狭窄,重者如过度狭窄影响排便需再次手术方能解决,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痛苦。传统的处理皮肤黏膜分离已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随着新理论的推出,各所医院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将其应用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取得了确切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孕保胎孕妇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

    作者:袁兰兰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早孕保胎孕妇的心理状态,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心理状态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调查IVF-ET早孕保胎孕妇的心身症状水平,并对心身症状的频数进行分析。结果 IVF-ET早孕保胎孕妇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 IVF-ET早孕保胎孕妇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院外延伸性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礼芹

    目的:探讨院外延伸性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院外延伸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在患者返院复查时进行心理护理。应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 -C30)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出院时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6个月时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院外延伸性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 可视性避光袋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付达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药物需避光使用,不仅在保存时需避光,溶解稀释后在滴注过程中也需避光,如临床常用的硝普钠、硝酸甘油、盐酸左氧氟沙星、水溶性维生素及一些化疗药物(顺铂、卡铂、米托恩醌)等。避光药物配置后根据需求临床上需备3种规格(100m、250ml 、500ml)的避光袋,而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避光袋。使用避光纸包裹,虽能确保避光效果,但有几大弊端:(1)不便于核对。因药物输液瓶签粘贴在输液瓶(袋)上,核对时需要拉开避光纸,核对完后再套上,造成程序繁琐,增加工作量;(2)不便于观察及更换液体。在输液期间,需要反复拉开避光纸监控给药过程、用药情况,增加了患者及护士的心理负担;(3)浪费资源,增加成本。避光纸反复多次拉开、包裹后,易致避光纸丢弃,不环保;鉴于此,我科用黑色棉织布制作成3种不同规格(100 m、250 m l 、500 m l )的可视性避光袋,临床应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可视性避光袋
  • 优质护理理念指导的一对一带教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刘安琪

    目的:探讨实施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0名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即每个科室1名带教老师负责所有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实验组采用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即每个科室设1名总带教老师和若干名分带教老师,每位护生有各自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习8个月后实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临床带教方法有利于强化优质护理教育,提高护生的沟通与人文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护理带教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 基于团队合作式科研实践训练的护理本科生心理体验质性研究

    作者:赵施施;李莎莎;应莹秀

    目的:深入探讨护理本科生基于团队合作式科研实践训练引发的心理体验,为其他院校在实施团队合作式科研训练的思路和方法上提供参考。方法对2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主题。结果护理本科生基于团队合作式科研实践训练引发的心理体验,共提炼出7个主题,归属于认知与意志两个层面。结论呼吁护理教育者不仅要了解护理本科生参与团队合作式科研实践训练的想法与需求,还要积极把握护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心理体验,以培养更加符合临床需要的应用型护理科研人才。

临床护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