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절강중의약대학학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509
  • 国内刊号: 33-13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4
  • 曾用名: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范永升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于KNN核函数聚类的轮状病毒统计分析

    作者:许华萍

    [目的]探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核函数聚类方法在腹泻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分类诊断中的适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KNNCLUST算法的原理和步骤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对74例腹泻患者的血清免疫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揭示KNN-核函数聚类方法在腹泻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分类诊断中的适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74例患者经聚类分析分成了5类。该分类不仅把腹泻患者分成轮状病毒阴性和阳性两类,而且把患者进一步进行细分,尤其是把3个初期轮状病毒检测阴性但后期证实是阳性的患者聚成一类。[结论]应用基于KNN-核函数的非参数聚类方法,有助于筛选前期轮状病毒感染者,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徐福松聚精丸治疗脾肾两虚型少弱精子症76例的临床研究

    作者:欧卓荣;唐志安;何映;徐福松

    [目的]探讨徐福松教授所创聚精丸在治疗脾肾两虚型少弱精子症中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生殖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脾肾两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完成76例,中药治疗组39例(聚精丸),西药对照组37例(维生素E),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女方妊娠率及总有效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组患者精液量、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力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中药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②中药治疗组女方妊娠率35.9%,高于西药对照组10.8%(P=0.01);③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4.9%,高于西药对照组70.3%(P=0.004)。[结论]聚精丸能有效改善脾肾两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质量,通过增加精液量、提高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增强精子活力、升高总有效率来提升男性生殖功能。

  • 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的聚类分析

    作者:甄建华;李学军;陈路;陈志刚

    [目的]探讨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患者的证候指标从年龄角度进行指标聚类分析,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热证、风痰阻络证、痰热瘀阻证、血瘀证、痰热证;②中青年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热证、痰热瘀阻证、热极生风证、血瘀证、痰热证;老年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痰热瘀阻证、气虚痰热生风证。[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五种证型中均不同程度的包含有痰、热、瘀等邪实,体现了中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要表现的特征,且随年龄的增长,患者正气亏虚的表现愈加显著。

  • 刃针分步操作合三痹汤加减治疗喙突炎40例

    作者:戴慧峰

    [目的]观察刃针分步操作合三痹汤加减治疗喙突炎临床疗效。[方法]将喙突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使用刃针分步操作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40例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每周3次。经4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和80.0%,治愈率分别为67.5%和30%,复发率分别2.6%和25%。经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7、P=0.001,χ2=4.507、P=0.034,2=4.505、P=0.033)。[结论]刃针分步操作合三痹汤加减治疗喙突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穴位注射,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醒神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作者:洪珍梅;王樟连;张淑青;马睿杰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以百会、四神聪、神庭、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为主穴,予针刺配合电针;西药组口服西酞普兰片20mg,每日早餐后顿服,两组均治疗30天。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进行一次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抗抑郁疗效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抗抑郁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0%,临床总体疗效相当(P>0.05);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比西药组增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脱镁叶绿酸介导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合成及其抗自由基和镇痛增强作用

    作者:方菲;李月;叶勇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低聚物在光敏剂介导下的合成新方法,进一步分析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镇痛效应的变化。[方法]将白藜芦醇分散在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加入脱镁叶绿酸,以630 nm激光照射,过滤除去脱镁叶绿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滤液中白藜芦醇的聚合产物;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白藜芦醇聚合物,用DPPH法和ABTS法进行体外抗自由基活性的测定,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激光照射后反应液有新色谱峰生成,20 min达到稳态。该峰为白藜芦醇二聚体,转化率为35%。其对50%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时浓度分别为230μg·mL-1和273μg·mL-1,热板法痛阈达峰时间分别为180 min,醋酸扭体抑制率62.6%,显著优于白藜芦醇。[结论]白藜芦醇在脱镁叶绿酸受红光激发后聚合生成了二聚体,白藜芦醇和其二聚体均有清除自由基效果和镇痛活性,且二聚体作用能力更强。

  • 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溯源穴位的本态

    作者:方剑乔;蒋永亮

    [目的]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溯源穴位的本态,揭示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方法]基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梳理中医古典文献对穴位概念、起源、定位、功能、穴位属性等影响因素的相关论述,探讨穴位所具有的部位属性与功能属性,明确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结果]在中医针灸经典文献中,对穴位部位属性的描述较为粗略,而对其功能属性的描述则具体详细,且不断得到发展。穴位的功效,一方面取决于准确取穴、精准定位,同时也与施术方法密切相关,涉及针刺时间、气血运行状况、针刺补泻与刺激量等多种因素,“得气”与否对穴位功效的发挥至关重要。[结论]穴位具有部位、反应生理功能病理情况、治疗疾病的多重属性,正是对穴位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反应、功能主治的不断探索、总结与实践,推动着穴位研究、针灸学科与临床的不断前行,穴位的本态研究,应是当前针灸穴位研究的突破方向。

  • 肺瘤平膏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炎性肿瘤微环境下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陈赐慧;李卫东;刘瑞;花宝金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和炎性肿瘤微环境下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肺瘤平膏不同剂量灌胃及环磷酰胺腹腔注射,2次/d,给药3d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通过MTT法观察肺瘤平膏不同剂量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A549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观察炎性肿瘤微环境对A549细胞形态的影响及肺瘤平膏的干预作用;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肺瘤平膏对炎性肿瘤微环境下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各含药血清组均在药物干预24h后出现抑制作用,48h后抑制作用强,72h后抑制率又有所下降。共培养条件下,A549细胞变成间充质细胞样,而加入肺瘤平膏含药血清组,部分A549细胞形态恢复上皮细胞样。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含药血清均能降低炎性肿瘤微环境下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中肺瘤平膏中剂量组效果好。[结论]肺瘤平膏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能降低炎性肿瘤微环境下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针药合治脑梗死患者静脉血氧饱和度改变

    作者:曹志坚;许茂盛;刘玉凤;刘姗;沈建良;章正祥;张丽萍

    [目的]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测量针刺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窦相位值,无创性评价静脉血氧饱和度改变,观察针刺穴位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药合治组和药物治疗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及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药物治疗。于脑梗死后首诊(1~3d)及治疗后15d、30d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SWI采用高分辨率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在获得的相位图上测量3个不同层面的上矢状窦和直窦相位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脑梗死治疗前针药合治组与药物治疗组的直窦和上矢状窦相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合治组治疗前、治疗后15d、30d的直窦和上矢状窦相位值逐渐升高,药物治疗组也有升高。针药合治组治疗30d直窦相位值升高大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合治组治疗15d和30d后上矢状窦相位值升高大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SWI静脉窦相位值测定有助于无创性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针药合治可能更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和脑血氧代谢情况。

  • 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减肥药中3种违禁成分的含量

    作者:夏威标;水冰洁;丁兴红

    [目的]建立盐酸西布曲明、呋塞米和盐酸麻黄碱的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RRLC-MS)方法,检测7种减肥药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成分。[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SB-C18柱(2.1mm×50mm,5μm),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源,以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扫描模式检测减肥药中违禁成分。[结果]7种减肥药中均检测到盐酸西布曲明和盐酸麻黄碱,含量范围分别为0.39~4.29μg·g-1和1.63~8984.18μg·g-1,1种减肥药中检测到呋塞米,含量为8.71μg·g-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便快捷、灵敏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减肥药中非法添加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

  • 颜德馨教授脾胃学说思想探析

    作者:李颖;李桃桃;颜新

    [目的]探讨颜德馨教授的脾胃学说思想。[方法]从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论述颜教授对于脾胃学说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经验,对其脾胃学说思想特色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颜教授脾胃学说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师承孟河,多有发挥;重视脾升胃降,善调脾胃气机;重视胃阳脾阴;主张“脾统四脏”,善于从脾论治;善用苍白二术、枳术丸等。所举案例,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颜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脾胃理论的基础上,对脾胃学说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启迪意义。

  • 基于数据挖掘法的钟一棠先生治疗不寐症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翁思颖;周男华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钟一棠先生治疗不寐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钟一棠先生临床治疗不寐症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各药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钟一棠先生临床治疗不寐症的处方共354首,酸枣仁、夜交藤、白芍、丹参、枸杞、大枣等为其高频使用药物,共形成18个高频药对,且有以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合为首的5个核心关联组合。[结论]钟一棠先生治疗不寐症,核心方为甘麦大枣汤加酸枣仁、夜交藤、丹参,以甘润之剂健脾胃、益阴血、养心神。数据挖掘法的应用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 从能量代谢及粘膜免疫看“上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作者:潘照;朱星瑜;范永升

    [目的]从能量代谢及粘膜免疫角度探究中医“上火”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联系,为解释“上火”的发生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查阅,分析“上火”的病证特点,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关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的资料,从能量代谢及粘膜免疫角度找出连接“上火”及肠道菌群的纽带。[结果]“上火”对人体的损伤以头面部粘膜为主,具有组织学结构特点。“上火”者普遍存在相应的能量代谢紊乱及粘膜免疫失调。肠道菌群多方面参与机体的能量产生、转化、储存和利用,并通过改变组织对能量的利用方式、改变AMPK磷酸化等途径来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因而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导致能量代谢发生紊乱。另一方面“上火”者体内炎症介质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有明显差异。肠粘膜免疫功能下降会使肠道处于炎症状态,改变肠道微生态平衡。而肠道菌群亦可通过调节肠粘膜免疫反应的效应因子等途径来调控肠道的粘膜免疫反应。[结论]“上火”的发生同肠道菌群改变密切相关,能量代谢及粘膜免疫是连接两者的重要环节,对其进一步研究或可为科学解释“上火”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联研究亦为中西医个体化防治疾病带来光明的前景。

  • 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陈婵;陶明;吴绪旭;陶丹红

    [目的]评估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浙江中医药大学55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为学业、考试、家庭和考研;其中低年级学生压力总得分为(75.17±6.84)分,高年级学生压力总得分为(77.32±8.33)分,高年级学生压力评分高于低年级(P=0.001)。(2)学生的心理应对方式趋于成熟。(3)护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SCL-90阳性检出率达62.64%,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躯体化、强迫性、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大学生常模值(P<0.05或P<0.01)。[结论]在校护理本科生心理压力大且心理问题较多,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近10年腧穴配伍研究进展

    作者:刘西通;马玉侠

    [目的]介绍近10年腧穴配伍研究的进展,对腧穴配伍研究的思路进行探讨和展望。[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全部医学期刊,将获得的34篇有关腧穴配伍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腧穴配伍研究在配伍方式、机理研究和作用属性研究方面的进展并予以评析。[结果]在配伍方式研究上对针灸古代文献配穴特点进行了总结,对经典配伍方式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挖掘。并在生物分子代谢,内源性代谢产物谱及中枢机制研究方面阐述了腧穴配伍机理所在。作用属性研究方面证实了腧穴配伍协同拮抗作用客观存在。[结论]腧穴配伍研究应本着向实际临床应用的转化上,采取多学科研究手段、多角度审视问题的思路,深入研究腧穴配伍的规律机制,配伍穴位数量和配伍效应的关系是今后腧穴配伍研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综述

    作者:李思敏;包洁;汪琴静;谢志军;范永升

    [目的]综述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20年来国内外对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法等文献研究及药理学、作用机制、临床等现代研究进行总结。[结果]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早可见于《金匮要略》,可能与改善淋巴细胞亚群失衡、降低血清中NO及NOS浓度、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方面有关;众多医家在临床上使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结论]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应深入开展临床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提高疗效,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银海精微》肝气虚型眼病初探

    作者:张颖;罗金丽;施琦;许阳;倪静敏;齐晓环;阚湘苓

    [目的]探讨《银海精微》中肝气虚型眼病的辨证施治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对《银海精微》中肝气虚型眼病的概况、症状及治疗方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银海精微》一书中,共载眼病82个,其病机涉及肝气虚者共11个,肝气虚型眼病临床以流泪、视物不清、眼涩、目睛肿痛、羞明畏光为五大要症。有11个典型方剂,共使用药物41味。治疗选药以解表药为主组成方剂,约达三分之一,药物使用频次多者为菊花;补虚药应用相对较少,仅占约五分之一,体现了肝气虚型眼病治疗“以通为补”的特色。其肝气虚型眼病名方,在现代中医工作者研究中,止泪补肝散使用多。[结论]《银海精微》一书对肝气虚型眼病辨证论治全面完备,在丰富中医理论和指导眼病辨治方面均有深远意义;以眼病为切入点是研究肝气虚证的途径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 《金匮要略》与肿瘤论治

    作者:赵兰美;叶丽红

    [目的]总结归纳《金匮要略》中肿瘤相关的诊治内容,以利将经典更好地指导现代临床。[方法]梳理《金匮要略》一书中肿瘤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从症论治等方面的论述,并结合临床各家之言,分析总结各医家的临床经验。[结果]《金匮要略》并未设有肿瘤专篇,对于肿瘤的认识亦未形成体系,但书中各篇可见不少肿瘤病临床症状的相关描述,其脉、症等涉及不同部位的肿瘤,肺部、胃部及妇科肿瘤症状均有所提及。[结论]《金匮要略》注重辨病辨证结合,对肿瘤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认识,其分证论治、从症而治思想对中医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读中医经典对于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重视与挖掘。

  • “国医传承”专栏特别征稿启事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传承 专栏
  • 汪绂《医林纂要探源》的整理研究

    作者:王甜;江凌圳

    [目的]对清代名家汪绂及著作《医林纂要探源》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方法]应用文献整理方法,对汪绂的生平、《医林纂要探源》版本进行考证,对其治学理念、学术思想进行研究评述。对《医林纂要探源》的作者、版本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汪绂为婺源段莘人,东南名儒,生平坎坷,并常识渊博,精通医药。虽未从医,但授学著书,读书细致,治学严谨,共撰写30多种书稿。《医林纂要探源》为其医学代表作,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现存两个清刻本和一个清抄本,其中早的是婺源和源单氏刻本,遗经堂藏板。全书以医源为先导,以中药、方剂为重心,而推《素》《灵》微言为纲领,循叙人体病变为正宗,对中医基础理论和疾病辨证论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结论]对汪绂及其著作《医林纂要探源》系统的整理研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汪绂细致严谨、引经据典、博采众长的治学理念和作风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