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중국위생공정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199
  • 国内刊号: 22-133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2-1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邵强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江西省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

    作者:程文娟;金莉;胡贵祥;宋文涛;龚丽文;陈盛恩;陈海婴

    目的 了解江西省油库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依照国家标准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和检测,并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7)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油库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化合物、盐酸以及噪声等.油库汽油浓度高为52.4 mg/m3,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苯浓度高可达9.07 mg/m3,接近国家标准限值10 mg/m3;油库消防泵房作业工人接触噪声强度高可达84.13 dB(A),发电机房作业工人高达84.99 dB (A),接近国家标准限值85 dB(A);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结论 苯和噪声是油库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血清中汉坦病毒核酸检测与分析

    作者:沈博;苟伟民;魏雷雷;吴东林;许爽

    目的 对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血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了解病例感染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别,为当地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诊断病例血清标本的IgM抗体,从而确定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确诊病例,而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清标本汉坦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3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诊断病例中,有3例标本检测出汉滩病毒核酸,另有2例标本检测出汉城病毒核酸.结论 延边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以汉滩和汉城型汉坦病毒感染为主,该地区适宜使用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对暴露人群进行免疫接种.

  • 某铝镁合金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朱巧娥

    目的 识别某铝镁合金厂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运行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要求.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合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 检测24个粉尘点,1个作业点不合格;检测123个化学有害因素作业点,合格率为100%;在62个物理因素作业点的测量中,其中有43个点的噪声强度8h等效声级2个点超标;有13个产生高温危害的岗位WBGT指数10个点超标;物理因素合格率为81%.结论 该项目风险分类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和管理,确保正常有效运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资料.

  • 广东省肉蛋产品中胆固醇含量监测分析

    作者:鲁琳;吴西梅;许秀敏;邵义娟;黄湘东

    目的 为全国膳食营养调查提供肉类、禽蛋产品中胆固醇的含量.方法 试样经加热冷凝回流、皂化、石油醚和乙醚混合液萃取、浓缩、定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畜禽肉、内脏中胆固醇含量为0.151~1.870 g/kg,禽蛋中胆固醇为1.18~2.38 g/kg.结论 膳食营养调查肉蛋产品中胆固醇含量的检测采集能不断充实、更新现有膳食营养数据库,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成果对于调整居民膳食结构、指导合理饮食有重大现实意义.

  • 低浓度甲苯吸入染毒对小鼠各脏器铁、锌、铜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增杰;于洪领;单利

    目的 检测甲苯进入机体后对主要脏器(脑、心、肝、肺、肾脏)微量元素(Fe、En、Cu)的影响,探讨微量元素在甲苯的毒性方面作用机制.方法 模拟环境甲苯污染途径,采用吸入染毒方法对小鼠进行染毒30 d后处死,取出脑、心、肝、肺、肾脏组织,测定小鼠各脏器的脏器系数,经消化后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 甲苯染毒组肝脏、肺脏和脑组织的脏器系数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出现下降趋势,并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使肝脏、脑、肾脏中Fe、Cu含量均降低(P<0.05),而心脏和肺脏中2种元素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n元素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肾脏中减少(P<0.05),肺中含量增高(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苯引起小鼠体内微量元素Zn、Cu、Fe的重分布,对肝脏、肺脏和脑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

  • 某硫磺制酸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冯玉娟;韩晓琳;崔英菊;杜春玲

    目的 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该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硫酸检测3个工种及21个工作岗位,检测结果为<0.13 ~0.22 mg/m3;噪声测量包括3个工种及12个工作岗位,定点测量结果为70.2 ~90.1 dB(A),个体测量结果为70.4 ~ 80.4 dB (A).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和施工,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后,正常生产条件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将可基本得到控制.

  • 人参林蛙油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研究

    作者:高峰;孟令仪;吴晓刚;隋自洁;孙兰

    目的 研究人参林蛙油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方法依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将人参林蛙油按0.053、0.533、1.600 g/kg BW 3个剂量灌胃给予实验小鼠,同时设阴性对照组(植物油),每天1次,连续灌胃30 d.结果 经口灌胃给予小鼠人参林蛙油30 d,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能力试验中,低、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在抗体生成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试验中,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人参林蛙油能增强免疫力功能.

  • 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不同计算方法的研究

    作者:丁年平;杨冠东;杜少平;丁力行;刘志刚;杨永强

    目的 研究空气净化器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计算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3种空气净化器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的计算方法,研究3种计算方法的异同点;依照标准GB/T 18801-2008空气净化器,在30 m3实验舱内检测不同净化器净化效果,并比较不同计算公式得出的洁净空气量的区别.结果 3种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测试时间和数据点选取;对于洁净空气量> 700 m3/h,用不同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差异较大,而对于洁净空气量<700 m3/h,尤其是<500m3/h的净化器,用不同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差异较小.结论 CADR< 700 m3/h时,3个固态污染物洁净空气量公式通过可简化换算为CADR(m3/h)=ln(C2t/C20)-(C1t/C10)×V ×60,且其与GB/T 18801-2008中标准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小.

  • 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海鲜产品中铅和镉

    作者:章亚彦

    目的 建立海鲜产品中铅镉的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在铁氰化钾-硝酸铈铵-硼氢化钠-盐酸体系中,采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结果 铅浓度在0 ~4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32 μg/L,样品检出限3.2 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79%~3.13%,回收率94.6% ~ 96.2%;镉浓度在0~8.00 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007 μg/L,样品检出限0.7μg/kg,相对标准偏差1.02% ~2.59%,回收率92.0% ~ 98.0%.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干扰少,简便适用,适合海鲜产品中铅镉的同时测定.

  • 镁矿开采暨镁质耐火材料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淑田;刘芳盈;郑加玉;李丹

    目的 识别分析镁矿开采暨镁质耐火材料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为此类项目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镁矿开采暨镁质耐火材料制造业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职业病危害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粉尘、噪声、CO、CO2、高温是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粉尘35.71%时间加权平均浓度、47.4%的超限倍数值检测结果超标;55.16%的接噪工人超标;CO浓度接近限值;309名接害工人中3人诊断为尘肺Ⅰ期,6人诊断为尘肺观察对象,6人高频听力损伤.结论 粉尘、噪声超标严重;通风除尘、防噪声设施设计设置不合理,控制效果差;发生了职业病和职业损伤,危害严重;毒物、高温危害也不容忽视;对此提出了防治职业病危害的对策建议.

  • 龙岩市大棚蔬菜基地重金属分布研究

    作者:张景平;陈丽琼;段丽芳

    目的 掌握龙岩市大棚蔬菜基地重金属分布情况,确保民众的餐桌安全.方法 选择龙岩市的大棚蔬菜基地,调查一般情况,并对其土壤、水、三大类蔬菜(根茎、叶、瓜果)进行5种重金属检测分析.结果 对13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土壤、水、蔬菜的铅、镉、汞、砷、铬5种重金属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NY 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根(茎)、叶、瓜果3大类蔬菜的5种金属含量均符合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结论 目前,龙岩市大棚蔬菜基地的土壤、水及生产的蔬菜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 某面粉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作者:王金明

    目的 对某面粉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状检测与评价.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产生环节,选择主要工种和主要工作地点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验.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工频电场.经现场检测,粉尘短时间浓度为1.0~33.5 mg/m3,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2.8~27.2 mg/m3,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噪声的等效声级为74.5 ~79.1 dB(A),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8.3 ~96.6 dB(A),工频电场为11.23~87.68 V/m.结论 该面粉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某些检测值偏高,应提高防护措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 某煤焦油加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耿敬东;孙伟;谢峰

    目的 评价某煤焦油加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部位,并采用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其职业性危害程度及防护设施效果.结果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联苯、甲酚、萘和噪声,经检测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硫化氢高浓度为1.12 mg/m3,萘、苯、甲苯、二甲苯的CSTEL大值分别为2.84、8.03、1.20、3.30 mg/m3,CTWA大值分别为1.59、0.83、0.60、1.65 mg/m3.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 2014年吉林省旅店业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苏海涛;谢丽波;何英华;倪亚杰;解名环;潘阳

    目的 了解吉林省内旅店业的卫生现状,加强对旅店业的卫生管理,预防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方法 依据GB/T 18204.1-2000、GB/T 18204.30-2000以及WS/T 206-2001对吉林省内96家住宿场所的室内空气和顾客用品用具中相关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并按《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3-199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室内空气共监测2 250个点位,有2 141个点位合格(合格率为93.9%),不同室内空气监测指标的点位合格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92,P<0.05);茶具共监测711个样品,有675个样品合格(合格率为94.9%),不同茶具监测指标样品合格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62,P<0.05);毛巾和床上用品共监测1 566个样品,有1 550个样品合格(合格率为99.0%),不同的毛巾和床上用品监测指标样品合格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4,P<0.05).结论 2014年吉林省旅店业卫生状况整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严把质量关.

  • 辽源市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密度及带毒率调查分析

    作者:王子臣;王妹

    目的 分析辽源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制定HFRS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疫情报告、个案调查对重点疫区鼠密度监测、鼠带病毒率调查,了解目前本市HFRS发病现状.结果 本市疫情呈散发分布,但近几年来疫情有上升和向城区扩散的趋势,监测表明局部地区鼠密度较高,鼠抗体阳性率达14%以上,全市平均带病毒鼠指数为0.069 8,处于高强度流行阶段.存在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结论 本市HFRS流行符合家鼠型流行特点,褐家鼠是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应加强对HFRS的监测,对重点疫区应加大灭鼠力度,开展重点人群疫苗预防接种.

  • 某甲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王世松;罗东;彭中全;谢勇;钟媛

    目的 分析和评价某甲醛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电解银、高温、甲醛、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检测结果表明,噪声强度为66.5 ~94.0 dB(A),WBGT指数范围30.3~33.8℃.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 某选矿厂职业噪声接触水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向鹏;陈艳红

    目的 对某选矿厂职业噪声接触水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其控制职业噪声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 使用现场调查法对某选矿厂噪声接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进行噪声测量,评价噪声控制效果.结果 噪声控制后各工种接触的高噪声强度为99.8 dB(A),在佩戴耳塞(SNR 37 dB)的情况下各工种噪声接触水平均能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某选矿厂主要从减振、隔声、吸声、个体防护4个方面对职业噪声接触水平进行了控制,噪声接触水平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 南海区某家具厂打磨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改造效果评价

    作者:刘智

    目的 科学合理设计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提高除尘效果.方法 对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对比改造前后通风系统参数、控制风速、粉尘浓度,评价改造效果.结果 改造后控制风速提高,达到0.25~3.00 m/s的要求,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合格率达100.0%.结论 科学设计改造后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在不增加风机功率的条件下,可以有效控制粉尘危害.

  • 甘肃省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研究

    作者:陆一鸣;钱国宏;康国荣;杨媛媛;鲁培俊

    目的 通过监测了解甘肃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0-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省内24个县区1 028名6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肃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8%.其中男性为1.0%,女性为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为5.0%,农村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人健康密切相关的安全与急救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分别为40.4%、3.8%和8.7%,城乡之间、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甘肃省老年人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极低.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推动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升.

  • 2013-2014年河南省某县土壤铅、镉含量的检测分析

    作者:郝鹏飞;任静朝;王淑玲;王宽;姚永成;吕晓静;刘利;张光辉;李志春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县农村土壤卫生学状况,了解土壤中铅、镉含量,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方法 在2013年和2014年随机选取河南省某县20个行政村,对每村分别采集土壤1份,进行土壤颜色、pH值、根系和蛔虫卵等基本卫生学检查,并进行重金属铅和镉的检测.结果 2014年铅的均值(显著高于2013年铅的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土壤中大多数(95%)镉未超过土壤二级标准;但是2014年75%样本在二级标准以上,20%符合三级标准,5%样本浓度超过三级标准;两年镉的分类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发现该县两年多数土壤铅、镉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但是应该注意监控,不排除存在污染的可能.

    关键词: 土壤
  • 2013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死因顺位及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李春花;奇花淑

    目的 探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居民死亡特点和人群分布特征,为保障民众健康,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延边州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结果 2013年延边州粗死亡率为604.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1.1/10万;延边州总死因占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和死亡率不同;男性与女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5,P<0.05);全人群期望寿命是78.90岁.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伤害等慢性疾病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慢性病防治应列入疾病控制的首要位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居民寿命.

  • 大连市某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卫生学评价

    作者:张洪轩;孙亚慧;历丹

    目的 对某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卫生学评价,确保其设计符合要求.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分析和现场调查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布局、平面布局基本合理,由于该超市空调冬季设计温度为16℃,低于国家标准的12 ~28℃,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论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并且在集中空调安装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

  • 某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通风系统防护效果评价

    作者:李小琴;刘平;毛一扬;蔡翔

    目的 评价某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通风系统防护效果,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方法 对涤纶短纤维企业进行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其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分析其危害程度,结合卫生工程检测,分析通风系统控制效果.结果 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主要为氢化三联苯、联苯-联苯醚、NaOH、其他粉尘、高温、噪声等;检测结果显示化学毒物、其他粉尘的合格率为100%,高温除卷绕岗位超过国家控制标准外,其余岗位均合格,合格率为85.7%;车间大多数生产工段的送风量未达到设计要求.结论 通风系统能有效控制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有机溶剂、粉尘和高温的危害,但应加强其维护保养.

  • 2014年1月大连市游泳场所卫生抽检结果分析

    作者:张毅;蒋馥阳;郭琦

    目的 分析大连市游泳场所卫生抽检结果,为加强当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大连市2014年1月35家游泳场所83份游泳池水卫生质量抽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连市2014年1月抽检35家游泳场所总合格率为31.43%,83份游泳池水总合格率为30.12%,各项指标合格率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水温(54.22%),余氯(56.63%),pH(68.67%),大肠菌群(84.34%),细菌总数(85.54%),尿素(96.39%),硫酸铜96.39%,浑浊度(100.00%).浸脚池余氯合格率为(67.57%).两类场所游泳池水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P<0.05).结论 游泳池水质抽检结果不容乐观,卫生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督管理.

  • 濮阳市丙肝病例报告质量现状与分析

    作者:谢为民;朱文刚;赵俊君

    目的 了解濮阳市各级医疗机构丙肝诊断标准的应用以及掌握实际病例分类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丙肝病例报告质量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濮阳市8个县、区2014年第1季度丙肝病例报告情况.结果 共调查了8家医院,丙肝病例报告数共65例,核查44例住院病人,未存在漏报情况.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慢性病例和未分类病例的正确分类率分别为75.0%、72.5%、73.0%和100.00%,不同级别医院的错误诊断分类和错误急慢性分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P<0.001).结论 县级丙肝病例报告情况不及市级医院,市、县级医院丙肝病例正确分类率不高,濮阳市丙肝病例报告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

    作者:杜光宇;李晨光;张男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游泳池水中尿素的方法.方法 水样中的尿素,在酸性条件下用呫吨氢醇衍生,衍生物经液相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醋酸钠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EX=213 nm和EM=308 nm.结果 水中尿素的浓度在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方法的检出限为0.48 mg/kg,添加高、中、低3个浓度时,回收率在84.0%~102.8%之间.结论 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可适用于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的批量检测.

  • 水和废水中沙门菌检测扩项评审模拟试验

    作者:余芳;王旭琴;陈慧燕

    目的 为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水的细菌学测定—沙门菌扩项评审,对新方法检测进行确认[1].方法 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中细菌学水中沙门菌相关规定进行模拟试验.采集水样→水样浓缩→前增菌→增菌→分离平板→生化试验→血清凝集→结果报告.结果 检出婴儿沙门菌(Salmonella infantis)[6,7:r:1,5].结论 通过方法验证确认本公司微生物实验室已具备开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中细菌学测定的能力,并揭示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

  • 2009-2013年长春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高嫘;朱红;阴媛

    目的 了解长春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2013年长春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长春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 6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0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2:1;3~9岁和10~ 15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每年4-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应结合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好防控工作,加大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控制措施.

  • 2013年昭通市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马玉琴;马志刚;温正英

    目的 分析2013年昭通市麻疹疫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对2013年昭通市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昭通市麻疹疫情流行特征有关因素.结果 昭通市2013年麻疹发病数为156例,发病率为16.9/100万,发病率前3位的地区为昭阳区、镇雄县、鲁甸县;第一季度的发病率呈现一个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组和8月~1岁半组,分别占53.85%和29.49%;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免疫次数以零剂次为主.结论 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麻疹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以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从而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降低我市麻疹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 2013年通化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谷源刚

    目的 分析2013年通化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通化市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通化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 698例,发病率为72.61/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6-9月份;报告病例1 592人,占总发病人数的93.76%;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1 005人,占病例总数的59.19%;5岁及以下幼儿居多,共报告1 534人,占病例总数的90.34%;重症病例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2013年通化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应采取相关措施重点防控5岁以下儿童.

  • 合理饮食干预联合短期强化训练对肥胖青少年人体成分的影响分析

    作者:游诚

    目的 对肥胖青少年进行短期全封闭的减肥训练,采取合理的饮食干预联合短期的运动训练等手段,用以探究不同的干预方法对于肥胖青少年的体质影响,为肥胖青少年改善代谢状况以及增强体质的个性化干预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资料.方法 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招收12~16周岁肥胖青少年84名,对其实施为期1个月的饮食干预联合短期强化训练.分别在进入实验时以及实验结束后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以及各项人体成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通过1个月的饮食干预和运动强化训练之后,肥胖儿童的脂肪及其百分比、体重和体重指数(BMI)相对于训练之前有了明显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身体的蛋白质、肌肉、水分和无机盐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的差值均数为2.32,P=0.045,可以看出合理饮食及强化训练会影响儿童身体整体的指标,且可以推断出训练可以使儿童达到减肥的作用.结论 合理饮食干预联合短期强化训练对肥胖青少年起到了较好的减肥效果,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减肥方法.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吉林市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Poisson分布方法预警分析

    作者:程志勇;乔建国

    目的 利用Poisson分布的方法,对吉林市2013年各县(市)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趋势进行监控和预警,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预警结果在空间分布上的直观表达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利用2008-2012年吉林市各县(市)区流行性出血热分月资料,建立数据库,利用Poisson 分布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空间预警分析.结果 2013年吉林市各县(市)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趋势平稳,仅船营区10月份出现了预警信号,P(X) =0.0432.结论 吉林市各县(市)区流行性出血热月发病数适合应用Poisson分布模型开展预警分析工作,结合GIS的应用,使分析结果在空间信息上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 前郭县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调查现状

    作者:王德会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是为了掌握全县城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动态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卫生干预措施,减少和消除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防止公共场所危害公众健康的事故发生,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高质量的卫生监测工作是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护公众健康的有效手段.现将前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分析场所 卫生监测
  • 基层疾控中心卫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作者:王兴海

    社会经济与医疗卫生技术的齐头并进,使得卫生检验工作愈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卫生检验结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由此可知,加强卫生检验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当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在开展卫生检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 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利锋;张榕杰;马青青;张二鹏

    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抑菌效果,常作为防腐剂和着色剂应用于熟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1].但亚硝酸盐能与食物中的仲胺、叔胺等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亚硝胺[2-3],摄入量过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危害或急性食物中毒.据资料报道,摄入亚硝酸盐0.3~0.5 g即可中毒,3 g可致人死亡[4].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以亚硝酸钠计)不得超过30 mg/kg.为了解河南省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状况及特点,为相关部门监管提供依据,特做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 食药用真菌药理作用及草菇潜在的致癌性探讨

    作者:刘棒;高菊

    真菌(fungus)是生物界之中一个很大的类群,真菌和动物、植物以及细菌各自为一界[1].真菌作为一个较大的类群,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分布,目前已描述的真菌种类约有1万属、7万余种.据郭沫若先生所著《中国史稿》一书中所言,在距今约7 000年前,伟大的祖先已经通过大量采食可食用蘑菇来充饥[2].早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茯苓(poria cocos)、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大型真菌的药理、药效[2].

中国卫生工程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