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중국위생공정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199
  • 国内刊号: 22-133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2-1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邵强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某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作者:张珂;赵玉洁;贾凤云

    长春某电子有限公司是七九三厂与韩国大荣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中韩合资企业,厂址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厂区主干道与市区道路相通,周围环境对该厂没有影响.为了解该公司车间职业有害因素状况,控制和降低职业有害因素强度,我们对该公司生产车间作业环境进行了检测与评价.

    关键词: 职业危害 检测 评价
  • 荆州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龙厚玉;王思望;张传英

    目的 了解荆州市居民生活水平、食物结构、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89、2004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分层整群随机抽样80户(城市、乡村各40户),采取连续3d称取每户每天食物消费量和个人询问两种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2004年居民谷类、薯类、蔬菜消费量减少,水产品、豆类、肉类、乳类消费量有较大增长,全市居民平均能量来源于谷类食物比例略有减少,豆类比例变化幅度大,动物性食物比例由8.33%上升到16.16%.与2000年膳食目标比,蛋白质供热比偏低,脂肪供能比超标;蛋白质来源于谷类比例下降,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增加;摄入能量、蛋白质已能满足营养需要,但部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2004年全市居民DDP评分值较高,但膳食质量略微提高.结论 荆州市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膳食不平衡问题.

  • 某发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职业病预评价

    作者:孟月;王宏峰;陈彬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立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 某石化公司气体脱硫及硫磺回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王玲;丁继红;付立强;朱新军;王永强;阿依努尔;赵利娟;朱新丽

    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主要环节,检测其浓度(强度),评价职业病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笔者对独山子石化公司气体脱硫及硫磺回收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05年广西碘盐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洁宏;李庆华;韩彦彬;黄立嵘;宁锐军;宋悦华

    目的 了解广西自治区2005年各层次碘盐质量状况.方法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修订)》中规定的方法对全区生产层次和居民户层次的碘盐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生产层次共监测碘盐275批,批质量合格率为96%.73%,盐碘均数为33.22mg/kg,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居民户层次共检测居民食用碘盐22 637份,盐碘中位数为31.70 mg/kg,碘盐覆盖率97.88%,碘盐合格率95.46%,合格碘盐食用率93.59%,各项指标较2004年均有提高.结论 广西自治区碘盐生产批发层次质量合格,居民户层次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

    关键词: 碘缺乏病 碘盐 监测
  • 广州市番禺区2003和2004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巧媛;黄福有

    目的 为改善和治理番禺区声环境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按照(GB 8222-1982)《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要求进行测定.结果 2004年度各功能区昼间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但较2003年有所上升;区域环境噪声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范围,较2003年下降;道路交通噪声加权平均等效声级值为7.9dB(A),低于4类区昼间环境噪声标准,超标干线占总路段8.5%.结论 该区声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但仍处于较高污染水平,需加强声环境的治理工作.

  • 辽宁省豆制品抽检情况分析

    作者:齐宏业;张迅;陈凡;张鹭平;杨军;李明义

    豆制食品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生产方法的开发及工艺的改进,生产出许多品种及口味的豆制品.为了解目前市场豆制品卫生质量状况,笔者于2005年5月24~27日对辽宁省市场销售的豆制品进行了卫生质量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标签的标识进行了判定.

  • 农村部分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徐业林;王吉庆;王志强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与动态变化,为制定《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要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水质采样检验方法.结果 被调查701家集中式供水水源监测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源.2002年低,占调查总数的12.08%;2003年高,占35.29%.3年集中式供水合格现状,地下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63.47%、三级水为79.80%.地表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46.88%、三级水为65.26%.3年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安徽农村集中式供水存在水源污染,水质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污染.需加强对集中式供水水源防护、水质处理和消毒工作.

  • 某天然气电厂职业病危害识别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作者:闫雪华;陈建雄;温翠菊;黎丽春;耿继武

    目的 识别、分析和评价某天然气电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分析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探讨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化学毒物和工频电磁场等,其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化学毒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甲烷、氨、联氨、氢氧化钠、盐酸、硫酸、氯气、六氟化硫、氟化物、磷酸盐和硫化氢等.结论 天然气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晶磊;姚晓园;马永忠

    目的 了解北京市崇文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本区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对本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统一管理,定期送市个人剂量监测中心检测,使用Excel等计算机程序对本区个人剂量数据分区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4年监测率逐年提高,从1999年的91.1%提高到2004年的98.3%,6年总体人均剂量当量为0.40 mSv·person-1·a-1;1999~2002年不同职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5 mSv,所有放射治疗和核仪表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5 mSv;6年中>5 mSv均为X射线诊断操作人员,仅占所有接受监测人数的0.5%;2002~2004年的年人均监测频次,因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更换剂量计,人均接受监测分别为3.5、3.7、3.5次·person-1·a-1,达不到4次·person-1·a-1更换剂量计的频数.结论 6年个人剂量当量水平表明,本地区放射防护安全可靠;加强管理能有效提高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率;介入放射学操作是本区放射防护的重点和难点.

  • 某海上油田开发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分析

    作者:李珏;胡伟江;陈永青

    目的 识别、评价该工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该项目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选择与该工程类似的企业进行类比调查,综合运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工程总体开发方案中设计的选址、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卫生辅助用室、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该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毒物的浓度和电离辐射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但部分工作地点的噪声可能超标.结论 经综合评价分析,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 某芳烃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陈彬;王忠伟;王宏峰;刘文占;李岩松;刘佳;金东

    笔者对某芳烃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1.1概况 某企业300 000 t/a芳烃抽提装置包括生产装置、原料中间罐区、综合楼、罐区及泵房.

  • 流动注射仪在线测定水中总氰化物的应用

    作者:马海丽;孙军;邓保军

    目的 建立用流动注射在线氰蒸馏测定水和废水中总氰化物的方法.方法 用QC8000型流动注射分析仪在线氰蒸馏,液体样品首先与磷酸混合,加热至140℃,然后紫外光裂解金属-CN-的有机复合物.气态的HCN从样品基体中释放,穿过Teflon膜,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N-在570 nm处比色测定(吡啶-巴比妥酸反应),标准和样品均在线蒸馏.结果 测定总氰化物线性范围为2~100 μg/L,检出限为0.021 μg/l,加标回收率为94.4%~105%,r>0.99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较标准方法更灵敏.

  • DNA基因芯片在中华骨髓库HLA组织配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伯伟;赵磊;郭如华;杜娟;马茹;程四国

    目的 应用DNA基因芯片对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血样进行HLA-A、B、DR分型检测,探讨基因芯片应用于中华骨髓库建库的可行性.方法 常规提取血样DNA,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合成PCR引物,对A、B、DR位点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合格的扩增产物经纯化、点片、固定制成DNA芯片,用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激光扫描提取数据,专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得到2000份分型结果,用目前建库常用的分型试剂对4%随机抽样复核,符合率100%;进行基因频率统计分析,结果与以往资料报告接近.结论 HLA基因芯片是一项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高通量、规范化、低价格是其显著优点,比较适合大规模集中化检测的实验室使用.

  • 双道原子荧光法测定涉水塑料管材浸泡液中的砷和锑

    作者:刘丽菁;邱文倩;吕华东

    目的 探讨同时测定涉水塑料管材浸泡液中砷、锑的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砷、锑灯电流均为60 mA,负高压280 V,介质酸度8%,硼氢化钾浓度1.0%.结果 砷在0~8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5,检出限0.074 μg/L,相对标准偏差1.43%~3.14%,回收率94.7%~100.5%;锑在0~4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6,检出限0.17 μg/L,相对标准偏差1.34%~2.75%,回收率91.3%~107.0%.结论 此法适用于涉水塑料管材中砷和锑的同时测定.

  • 食品中矿物油的定性检验

    作者:王喜明;孙路;杨娜静

    矿物油是工业用油,属于非食用油脂,它的化学组成与食用油完全不同.矿物油不能被人体吸收,不易挥发,吃了掺有矿物油的食品可能引起便油、腹痛、腹泻.急性中毒者会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引发油脂性肺炎,还易诱发神经衰弱综合征.此外,工业用油中的添加剂和杂质的毒性很强,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米采用"一看二搓三闻四泡"的方法,可以初步辨别是否掺有矿物油,掺矿物油瓜子则往往表面特别光亮,掺矿物油的饼干在外观上不易鉴别.食物中矿物油的定性检验如下.

  • 洗涤剂中总磷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作者:刘万山;李青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洗涤剂产品大多含有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磷酸盐,这样的产品严重地污染着我国的水源.据国家环保部门调查,我国江湖水质中磷的逐渐聚集,不仅鱼虾大量死亡,饮水状态也逐渐恶化.开发无磷化的洗涤剂,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由于目前洗涤剂中总磷尚无测定方法[1],笔者参照水和废水检测总磷分析方法[2],建立了一个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普通实验室就能完成的检验方法.

  • 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

    作者:张毅宏;李志和;张新刚;范吉祥;苏健;孟向东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其流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我国政府历来对疾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视,针对我国艾滋病疫情情况制定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简称规划)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规划总目标中提出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国家还制定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使防治工作有法可依.但要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提出的防治目标,还需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能力.笔者就多部门合作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 轻便型一次性医疗垃圾处理筒的研制

    作者:郇彩凤;吕霞;吴建辉

    医疗垃圾如处理不当,将造成水体、大气、土壤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为更好地处理医疗垃圾,笔者研制了一次性医疗垃圾处理筒.

  • 公共卫生社会投诉举报案件分析

    作者:张淑芬;曹宏;于延华;常晶莹

    投诉举报是人们反映公共卫生问题、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卫生行政案件来源之一,随着人们公共卫生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投诉举报案件数量在不断增加,现就吉林市市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2001~2005年受理社会投诉举报案件情况分析如下.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投诉 案件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类比调查

    作者:戴英健

    为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则规定,对新建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笔者将近年开展类比调查的经验和体会与同行商榷,并探讨开展类比调查工作的方法.

  •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作者:张旭宏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的重要特点是制作主体专一,针对对象专一,具有法律效力,是发生卫生行政诉讼所要举证的重要书面证据.笔者采用2005年全省9个市(州)卫生监督工作考核数据和检查结果,探讨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以达到提高文书制作水平,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业务素质的目的.

  • 信息网络化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刁琳;刘娟;何淑云

    传统的卫生防疫信息传递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为适应当前信息化管理的形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急需一种快速、方便、准确、行之有效的信息通讯手段,因此建立信息系统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均构建了信息网络化系统,建立了卫生防病信息数据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赵东侠;邢爱民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作为前期预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笔者针对近年来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 食品包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作者:张伟;霍斌

    食品包装的目的是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他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他反应,从而保护食品的安全卫生.然而,近期由于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PVC保鲜膜致癌风波"到"一次性餐具污染事件",再到雀巢液态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等等.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我国各地对食品包装的抽检结果表明,除一般的塑料袋外,专用食品包装不合格率达15%.本文针对食品包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 吉林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尿碘含量调查

    作者:陈慧敏;陈弈桦;胡志宏

    碘是人体8种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全世界普遍实施食盐碘化政策,但上述政策实施的同时也带来了因碘摄入过量而引发的各种甲状腺疾病.为此笔者对吉林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尿碘含量检测分析,以期找出更合理的补碘方案,达到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目的.

  • 吉林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赵乙蔚;王刚

    目的 了解吉林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运用SPSS 11.0软件,对2005年吉林市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中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吉林市报告麻疹发病例数为257例,发病率为5.65/10万,其中1~5岁组发病率高,为36.21/10万.4~5月份龙潭、磐石两市区出现麻疹暴发,发病率分别为19.48/10万和15.15/10万.结论 2005年吉林市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

  • 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其防龋功能

    作者:张桂杰;詹柏华;张桂华

    目的 研究光固化型PEKASEAL窝沟封闭剂临床应用的保留情况及其防龋功能.方法 对360名2~14岁儿童的1560颗牙齿(第1、第2恒前磨牙,第1、第2恒磨牙,第1、第2乳磨牙,上颌侧切牙)采用第4代封闭材料作了窝沟封闭术,并进行2年追踪观察.结果 此封闭剂2年保存率为89.67%,其中上颌侧切牙保存率为100.00%.结论 此封闭剂封闭性能良好,保存率高,防龋功能良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乌兰察布市15家医院消毒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袁旭

    为了解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控制医源性感染,完善医疗单位消毒措施,笔者对2004~2005年乌兰察布市15家医院消毒质量检测资料进行分析.

  •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毒性和致哮喘作用

    作者:乔永康;王昆;严彦;曹毅;杨旭;袭著革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应用于工业和生活的酸酞酯类.近30年来,由于其优良的化学性质,邻苯二甲酸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其生物学效应日益受到环境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作者:杨乐华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与其配套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相继出台,但仍缺乏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规定.导致目前评价工作中存在主次不分、小题大作、人力物力浪费等混乱现象.为合理利用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评价工作,在此借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指导思想[1],提出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划分工作等级的设想,并对划分依据、等级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中国卫生工程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