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중국위생공정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199
  • 国内刊号: 22-133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2-1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邵强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2014年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机构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质量控制考核结果与分析

    作者:张烁;李燕俊;任一平;周爽;王丹;李业鹏;赵云峰

    目的 考察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统计方法对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结果评定的影响,探讨不同实验方法的可比性.方法 制备了天然污染小麦粉的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DON质量控制盲样,对全国47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粮食监测中心进行含量测定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用稳健统计算法A进行指定值、标准差和z比分数的计算;并用z比分数对参加考核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共43家检测机构按时提交了检测结果,A、B、C3水平合格率分别是63.2%、93.8%和83.5%,考核总体合格率为79.1%.结论 通过考核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了解我国DON检测水平的现状、各机构的检测水平差异和检测方法间存在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统计学方法评价测试结果的适用性和可比性.

  •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对某蓄电池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的影响

    作者:杨敏;陈青松;李晓艺;郑创亮;许丹;李霜

    目的 评估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干预对某铅酸蓄电池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某铅酸蓄电池企业280名员工开展职业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根据评估结果利用工作场所职业健康促进策略确定干预方案,项目实施3年后抽取119名员工评价干预对职业健康知识的影响.结果 通过干预,生产工人对各项职业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62.0%~75.2%升至74.5%~ 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触危害岗位对个体防护用品佩戴重要性的认识由93.0%提高至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7,P<0.05);员工通过上岗前培训、现场危害告知栏等途径获取职业危害知识的比例显著增加,对职业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对工作条件整体满意度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水平,对于探索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模式有一定参考意义.

  • 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回顾性分析

    作者:马庆锋;王功伟

    目的 探讨前列腺腺癌(PA) 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基本特点.方法 研究PA GS、主要分级和次要分级均值以及所占比例,并比较穿刺活检(NB)、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以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标本中的差异.结果 GS、主要分级以及次要分级均值分别为6.86±1.12、3.41±0.62以及3.45±0.77;GS≤6分和≥7分分别占43.5%和56.5%;Gleason 3+3、3+4以及4+3分别占34.2%、13.7%及23.0%;主要分级中<4级占56.6%,≥4级占43.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AGS以≥7分为主,而≤6分所占比例较低;PA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 高压、超高压输送变配电站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默萍

    目的 了解高压、超高压输送变配电站工频电场强度水平,对高压、超高压输送变配电站工频电场日常检测评价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测15家220 kV高压输送变电站工频电场强度172个作业点,15个作业点工频电场强度超过国家接触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91.28%.测15家500 kV超高压输送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147个作点,43个作业点工频电磁场强度超过国家接触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70.75%.结论 高压、超高压输送变配电站的工频电场作业环境存在不同强度的工频电场,高压、超高压输送变配电站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个体防护,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 某公司铝合金车轮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张有为;方淑英;邵华;刘晶;孔繁丽

    目的 对某公司铝合金车轮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将检查表法与现场检验法相结合,对该项目进行防护措施的效果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铝合金粉尘)、有毒物质(氟化物、苯、甲苯、一氧化碳等)和噪声等物理因素.经现场测试,粉尘合格率为86.7%,有毒物质合格率均为87.9%,噪声合格率为60.6%.结论 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 赏识教育在6~12岁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在6~ 12岁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12岁静脉输液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赏识教育.对两组穿刺成功率、疼痛、恐惧情况、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89 +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6±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恐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12岁儿童静脉输液中给予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儿童疼痛与恐惧,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超重及肥胖老年人体重管理的非药物营养干预探究

    作者:陆小香;张强

    目的 探究非药物营养干预对于超重或肥胖老年人进行体重管理的可行性和推广性.方法 对2012-2013年,超重及肥胖的68位老年人进行为期4个月的非药物营养干预,以诺特营养为例,比较干预前后内脏脂肪面积、体质指标、血压值、部分生化指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经过为期4个月非药物营养干预之后,体质指标中BMI指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脂肪面积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腰臀比、收缩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药物营养干预对于老年人体重管理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 厚朴酚对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宋义勇;刘玉竹;刘文娟;刘凤

    目的 探讨中草药提取物厚朴酚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体外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不同浓度(0、5、10、15、20、25 mol/L)厚朴酚处理K562细胞不同时间(24h、48h),用MMT方法测定厚朴酚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厚朴酚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厚朴酚对K56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24 h、48 h的半数有效抑制率(IC50)分别为9.05、5.62μmol/L(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0、5、10、15 μmol/L厚朴酚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5%、16.91%、29.61%、46.26%,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同时厚朴酚能够抑制BCL-2的表达、上调Bax、细胞色素C及活化的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论 厚朴酚对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

  •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危害通风防护措施研究

    作者:石远;陈献文;郭艳秋;周倩倩;王欢;谢景欣

    目的 掌握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高防护水平,减轻职业病危害.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工艺、工人接触危害因素方式、通风防护设施状况及其整改前后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局部排风罩控制风速等关键因素,研究通风防护措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结果 生产工艺以手工机械和半自动化操作为主;采取整改措施,采用密闭罩、外部排风罩周边加设围挡、提高控制风速至1.0~1.7 m/s等措施,铅尘(烟)浓度点合格率由整改前43.7%提高到83.3%.结论 原通风防护设施存在结构性缺陷,维护保养不善.改进生产工艺,科学设计局部排风装置,缩小铅尘(烟)的逸散范围、合理确定/修正控制风速是有效控制铅烟(尘)危害的关键措施.

  • 2011年哈尔滨市猩红热病原学调查分析

    作者:周浩;王玥;唐道洲;刘金茹;张桂荣;刘保华;杨超;孙波

    目的 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引起猩红热及相关疾病的A组链球菌的病原学变化,为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鉴定及基因测序.结果 样品合格率89.9%;共分离培养出18株A族链球菌(GAS);共鉴定出4种EMM型.结论 2011年哈尔滨地区猩红热病原流行的血清型主要为M12型,包含高毒力抗原基因;耐药结果提示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青霉素等其他5类药物均保持敏感.

  • 某化工有限公司涂料生产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刘芳君;汤小鸥;邱士起

    目的 对某化工有限公司涂料生产新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方法 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确定其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经类比调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二异氰酸甲苯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粉尘、噪声等,类比检测结果:合成车间10#反应釜投料口的乙酸乙酯短时间接触浓度达360.4 mg/m3,超过规定的容许浓度;其余各检测点结果均未超标.结论 本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认真落实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和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可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 江门某粮食码头项目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作者:梁泳梅;廖明亮;聂新强;林英钊

    目的 识别和分析某粮食码头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通过类比法、经验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粮食码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谷物粉尘、噪声、高温等.类比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7~ 45.0 mg/m3、超标率为23.3%;个体时间加权浓度为2.2~8.7 mg/m3,超标率为66.7%.输送机械工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为88.7~92.2 dB,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高温和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粮食码头项目的主要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治工作.

  • 某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峰;范成万;薛兰;张金科

    目的 探讨水泥粉末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确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产生的主要环节.结果 该水泥生产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粉尘(矽尘、水泥尘、其他粉尘、石灰石尘)和噪声.本次分析评价共测粉尘作业点22个,只有2个作业点粉尘超限倍数超标,合格率为90.91%;共检测粉尘作业岗位4个,仅1个岗位不合格,合格率为75.00%;检测5个工作岗位的噪声强度,合格率为80.00%.结论 该水泥粉末生产线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劳动者健康的不良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 某煤矿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张锋;于政民;张力;谢景欣

    目的 对某煤矿扩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现场检测、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水平,对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本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CO、氮氧化物、硫化氢、C02、噪声、高温、振动、电离辐射等.粉尘样品超限倍数合格率为80.0%,化学毒物样品合格率为100.0%;噪声等效声级合格为62.5% (5/8),手传振动合格率为0.0%,电离辐射合格率为100.0%;井下气象条件均符合卫生要求.共有775人参与职业健康体检,有27人听力损伤,占接触噪声总人数的5.72%;接触高温的251人,达到Ⅱ期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3人,占接触高温总人数的5.18%.该项目的选址、平面布局、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基本符合要求.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防尘、防噪声的治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 某天然气管道输送配套工程加气母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王金明

    目的 评价某能源公司天然气管道输送配套工程加气母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及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对该工程相关资料的分析、职业卫生学调查、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依据我国现行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天然气管道输送配套工程加气母站所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经现场检测,甲烷CMC均为<0.38 mg/m3,硫化氢CMC均为<0.53 mg/m3,非甲烷总烃CTWA均为<0.05 mg/m3、CSTEL均为<0.05 mg/m3,二氧化碳CMC为784~895 mg/m3、CSTEL为678 ~ 822 mg/m3,所有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 该工程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效、可行.

  • 湖南省桂阳县郊区6~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作者:周筱艳;宁红卫;雷四保;黄炼;欧阳云;张朝晖

    目的 了解湖南省桂阳县郊区6~7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桂阳县郊区两所小学一年级6~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分别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高、坐高、胸围、上臂围等指标.参照2005中国9市现状标准,利用均数标准差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同时对所测数据使用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高(HAZ)、身高别体重(WHZ)3种指标进行Z评分法评价.结果 桂阳县郊区6~7岁儿童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低于2005中国9市城郊同龄同性别儿童发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AZ、HAZ、WHZ 3项指标均在-1~1者为47.81%,WAZ-1 ~1为80.88%,-2~-1为9.56%;HAZ-1~1为66.53%,-2 ~-1为21.51%,<-2为5.98%,1~2为5.98%;WHZ-1 ~1为72.51%,-2 ~-1为3.98%,1~2为18.33%,>2、>3分别为2.79%、2.39%.结论 桂阳县郊区6~7岁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水平低于现状标准,应进一步改进该地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水平,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 某化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品码头及库区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聂新强;梁泳梅;廖明亮

    目的 识别某化工储运有限公司化工品码头及库区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劳动者的危害,对其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乙酸丁酯、氨、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噪声22个检测点,噪声强度为44.9~105.2 dB(A),有2个检测点的噪声强度超标;工作场所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范围为23.1~33.9℃,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综合各方面分析,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 某企业化学品生产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仝娜;王炳玲;袁萍萍;胡贵恒;张正东;张绮

    目的 评价某化工企业电子信息化学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 在试生产的情况下,对该企业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检测,并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监测数据,对该项目进行卫生学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丙酮、粉尘、噪声、高温、照度等.在环氧塑封材料生产单元打锭室工人操作岗位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结果超过了国家标准;在环氧塑封材料生产单元打锭室的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了国家标准;照度有63.6%的检测点符合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各岗位接触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丙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以及高温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个别生产单元还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检测和卫生防护,才能在生产中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中灭鼠试点工作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维;彭渤;郭建华;赵岩

    目的 研究灭鼠试点工作方法在流行性出血热防控中的作用,为制定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洮南市、临江市、抚松县和汪清县4个灭鼠试点县(市),统一时间对当地近3年来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户及周围环境进行灭鼠处理,并对灭鼠前后的鼠密度进行监测.结果 洮南市、临江市、抚松县和汪清县的平均鼠密度下降率分别为76.53%、88.21%、68.77%和52.83%,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下降率分别为80.92%、18.30%、36.90%和42.69%.结论 灭鼠试点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灭鼠试点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明显下降,疫区鼠密度明显降低.

  • 某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接触二硫化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邱悦;王媛丽;侯月颖

    目的 通过对接触二硫化碳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探讨二硫化碳对接触者的职业危害.方法 依据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眼科检查(视力、色觉、检验镜)、内科常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常规检查.结果 109名劳动者中,1名劳动者患糖尿病,有职业禁忌证;8名劳动者血糖结果偏高,建议复查;1名劳动者双手指末梢感觉减退,建议做神经肌电图检查;99名劳动者无职业禁忌证及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结论 长期接触二硫化碳可引起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

  • 锦州市儿童碘营养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于雷;张林林

    目的 掌握锦州市儿童的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居民户食用盐和8 ~10岁儿童尿样进行碘含量检测.结果 共采集盐样2 016份,盐碘中位数为28.90mg/kg,均数±标准差为29.01±4.55 mg/kg.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5.80g/L,介于100~200 g/L范围内.结论 锦州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

    关键词: 儿童 碘营养 盐碘 尿碘
  • 汞齐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控措施分析

    作者:杨志群;张冬梅;郑卓灵;黄志广;谢志炼

    目的 分析某汞齐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防护措施,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综合评判关键控制点和防控措施.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汞、噪声、丙酮、硫化氢、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空气中汞浓度合格率为94.1%,噪声合格率为89.5%,其他危害因素结果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制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尿汞合格率为92.1%.结论 混料、筛粉、熔滴、压制、清洗、筛选、包装、封排、测试、外包装和成品仓等涉汞岗位是关键控制点,现行防控措施可行有效;下一阶段应将行为干预措施列为关键控制措施.

  • 不同消毒技术对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清源;赵子明

    目的 研究静电吸附消毒与紫外线消毒在空气消毒中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空气消毒试验做现场试验与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结果 在无人53 m3的房间中将紫外线消毒器与静电吸附消毒器开启,并持续进行作用90 min,空气内自然菌群的下降率分别为93.31%、94.60%.在20 m3的封闭气雾室中,紫外线消毒器与静电吸附消毒器开机60 min后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分别为99.71%、98.00%,90 min后杀灭率100.00%.结论 两种消毒技术在现场室内消毒效果与实验室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均能达到消毒标准,但无人情况下消毒方法如果在有人条件下进行,其效果不一定会理想,容易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控制,提升消毒效果.

  • 吉林省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田鑫;周剑惠;曹凤瑞;程涛;陈超;林琳;李大强;吕淑梅;付思美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指导全省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吉林省2006-2013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分析麻疹病例含麻疹类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情况.结果 2006年麻疹暴发流行,通过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但是经过两年低发病后,又出现反弹现象.2010年全省强化免疫后,2011-2012年麻疹发病率下降到1/100万以下,2013年略有升高.结论 MCV强化免疫可以有效控制麻疹疫情,但随着易感人群的积累,麻疹还会出现暴发流行;吉林省麻疹发病主要以局部高发为主,病例多发生在散居儿童;因此麻疹控制中需要科学地实施强化免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麻疹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 2010-2012年龙岩市结核病防治“五率”结果分析

    作者:曾水生;林小燕;林文革

    目的 对实施结核病防治“五率”管理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按照结核病防治工作“五率”相关技术方案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取“五率”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2年以县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都达到95%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都达到90%以上,达到卫生部要求的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前“三率”超过95%,后“两率”超过85%的要求.结论 实施结核病防治“五率”管理,能有效促进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建议提高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查质量,改善对病人督导服药的模式.

    关键词: 结核病 系统管理
  • 社区康复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华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100例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社区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腰椎段骨折,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社区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疼痛、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评定,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与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2.1±0.8)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78.6±25.6)分VS对照组(4.2±1.1)分、(62.3±22.6)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2%)较对照组(7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康复与治疗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酶底物法与滤膜法探讨

    作者:辛生;黄鑫;张立夫;赵薇;杨修军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1],常规检测微生物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这些指标作为检验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是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进行卫生学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有3种方法,即多管发酵法(MTF)、滤膜法(MF)、酶底物法[2](enzyme substrate technique).多管发酵法需要3部分,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该方法步骤繁琐,实验需要无菌条件下,检测时间长,需2~5d,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改进,有时会低估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目甚至漏检[3],制约了其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学状况作出快速评价的应用.因此,采用快速简便、比较灵敏的酶底物法、滤膜法尤为重要,笔者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探讨.

  • 职业卫生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的探讨

    作者:李月红;刘梅;朱富强;董庆鹏;郭茹;杨晓凌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用人单位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监管部门监测职业病危害、监督执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逐渐深入,为其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实验室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卫生实验室的建设与其他实验室建设基本原则具有共同性,也有其职业要求的特性.职业卫生实验室的建设不单纯是选购合适的仪器设备,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以及水、电、气等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实验室具备有效的防尘防毒设施等细节,并要满足实际工作要求[2-5].因此,科学、合理的职业卫生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简要探讨了职业卫生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旨在对当前职业卫生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卫生工程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