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중국마풍피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157
  • 国内刊号: 37-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73
  • 曾用名: 中国麻风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张福仁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结节性恶性黑素瘤伴发肺转移一例

    作者:边芳;马桂;甘文娟;瞿平元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 主因右侧腰部红斑结节5个月,伴疼痛3个月就诊于我院. 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部出现一约黄豆大粉色结节,无任何症状;患者未行处理,2个月后,原发皮损周围出现类似结节,结节渐增大,颜色变为紫红色,伴有明显疼痛,3周前,结节疼痛加重,颜色变为紫黑色,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超声提示:皮脂腺囊肿,建议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未发现囊肿组织,术后组织送我院病检.

    关键词:
  •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曾玲玲;关军;陈柳青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 因右上肢肿物2月余于2016年3月4日至我院就诊. 患者2016年1月4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局部包块,无局部红肿疼痛,无发热、消瘦、盗汗.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脾未见肿大. 皮肤科情况:右上肢伸侧可见一个5 cm × 6 cm大斑块,可见暗褐色分泌物及结痂,未见溃疡,边界清楚,周边未见明显红肿(图1).

    关键词:
  • 银屑病性关节炎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一例

    作者:邓维;张晓艳

    临床资料 患者,男, 44 岁. 全身红斑、丘疹伴脱屑20余年,间断双踝、跖趾关节肿痛12年,趾骨肿痛4个月,左踝肿痛再发7天. 患者20余年前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伴明显脱屑,于我院诊断"银屑病",红斑、丘疹反复发作. 12年前受凉后出现右踝关节、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查血尿酸增高,诊断"痛风"并予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治疗约10天肿痛消失. 1年后出现左踝关节疼痛,性质同前,后双踝、跖趾关节疼痛间断复发,约每年1~2次,持续2~3周. 4月前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伴脱屑加重及左侧第三四趾骨肿痛,持续不缓解. 7天前出现左踝、第一跖趾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既往银屑病病史20余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0年,高尿酸血症病史12年. 有吸烟、饮酒嗜好,父亲及哥哥患有痛风,无遗传病及银屑病家族史.

    关键词:
  • 红皮病型结节病一例

    作者:江兰;张衍国;胡新红;马彬涛

    临床资料 患者,男,16岁. 因全身红斑、脱屑6年余、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5年. 6年前无明显诱因胸前出现红斑、丘疹,自觉瘙痒. 未引起重视,皮疹逐渐向全身发展,在当地诊断为"银屑病",给予药物口服及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皮损渐增多,融合成片,呈弥漫性潮红、脱屑;1年后颈部、双侧耳后、腋窝、腹股沟出现包快,无畏寒、发热. 2011年7月6日在当地医院行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经多家医院病理会诊后,结果一致.近三年发现患儿发育迟缓. 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病情无好转,遂入我科住院治疗.

    关键词:
  • 皮肤结节病一例

    作者:杨北辰;郭在培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 因鼻部红斑泛发全身8年于我院就诊. 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鼻部出现红斑,无瘙痒及压痛,未予重视. 后皮损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及四肢. 2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行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结核(具体不详),未行皮肤活检.予口服异烟肼0. 3 g/d、利福平0. 45 g/d抗痨治疗两年,皮损无明显好转,仍缓慢发展. 患者无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结核症状. 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情况.

    关键词:
  • 皮肤浆细胞增生症一例

    作者:李贞;郝勇;杨美丽;彭博;吉木斯;王红;韩慧;石继海

    临床资料 患者,女, 61 岁. 躯干、四肢红褐色斑块进行性加重7年余. 7年余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一处红色斑丘疹,皮损中央渐隆起,无明显瘙痒和疼痛,当时未予诊疗. 后腹部、右上肢、胸前及双下肢相继出现类似皮疹. 7年来皮疹数量增多,范围逐渐增大,一直未予系统诊疗. 1个月前部分皮疹出现瘙痒,并逐渐加剧,来诊.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异常增减. 既往慢性咽炎20余年,高血压病2年余,子宫切除术10年余,预后好.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

    关键词:
  • 15418例浅部真菌病镜检结果分析

    作者:李晓晓;李志瑜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镜检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15418例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镜检结果.结果:共7366例镜检阳性,总阳性率47.78%,浅部真菌病镜检阳性率前三位的分别是:花斑癣(78.95%)、马拉色菌毛囊炎(65.47%)、甲真菌病(85%).结论:我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中花斑癣镜检阳性率高.

  • 四例颌面部木村病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郎小乔;孙勇虎;卢宪梅;张福仁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例木村病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4~66岁,平均46.5岁;病程1~20年.4例患者均表现为颌面部无痛性皮下肿块伴瘙痒,免疫球蛋白E(IgE)均高于正常值,2例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指标高于正常值,4例患者均有嗜酸粒细胞浸润,3例可见典型的淋巴滤泡.

    关键词: 木村病
  • 2007-2017年烟台市麻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郇腾;李春燕;袁绍康;张爱强

    目的:了解烟台市2007-2017年新(复)发麻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烟台市2007-2017年麻风疫情报告资料.结果:2007-2017年烟台市新发麻风13例,其中二级残疾6例,二级畸残率46.1%;复发9例,其中二级残疾8例,二级畸残率88.9%,8例畸残均属于原发畸残,无新畸残.发病平均年龄为54.6岁,主要(77.27%)集中在50~69岁年龄组(P<0.05).新、复发病人诊断延迟期平均为42个月和6.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台市麻风新发病例数很少,但新发病例残疾率较高、延迟期较长,早发现早诊断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中波紫外线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桂双;卜洁琼;龙剑文

    目的:明确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UVB损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UVB组、UVB+GSPE高剂量(200μg/mL)、中剂量(100μg/mL)和低剂量组(50μg/mL).CCK-8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LDH水平.DCFH-DA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罗丹明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UVB+GSPE组与UVB组比较,细胞SOD和GSH-Px活性、Bcl-2表达量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增高,MDA、LDH水平、凋亡细胞数、Bax、Cleaved-caspase-3表达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结论:GSPE对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炎症因子及凝血因子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王朋;刘建勇;赵娟;胡雯;刘新梅;康晓静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学指标与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总IgE、CRP、补体C3、补体C4、D2聚体、F1+2片段、FVIIa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总IgE值、补体C3、C4、CRP、F1+2片段、FVIIa及D2聚体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3个月后有效,其CRP、FVIIa、D2聚体、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抗组胺治疗无效组进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示D2聚体为治疗抵抗的主要影响因素(OR:1.63,95%CI:1.102-1.799,P<0.05).以D2聚体的中位数(5.41 mg/L)分为两组,A组(≥5.41 mg/L),B组(<5.41 mg/L),治疗后随访2年显示A组的复发率(23.56%)明显高于B组(1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种炎症因子及凝血因子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D2聚体水平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治疗的疗效及复发相关.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检测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抑制作用

    作者:钱青;高春岩;申宇鸿;宋世珅;于建秀;于月红

    目的: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明确其对肥大细胞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收集30例CSU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利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血清IL-35和可溶性VCAM-1(sVCAM-1)浓度.体外培养肥大细胞,与患者外周血清共孵育24 h,取上清液 、IL-35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仅含RPMI 1640培养液)、健康人上清液组(HC)、CSU上清液组(CSU)、HC+IL-35组、CSU+IL-35组,流式细胞术检测VCAM-1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单个核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粘附.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SU患者组外周血IL-35浓度显著降低,血清sVCAM-1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U血清IL-35与sVCAM-1浓度呈负相关(r=-0.5232 P=0.003).IL-35+CSU组内皮细胞VCAM-1表达及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情况显著低于CS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SU患者外周血IL-35降低,升高IL-35浓度可抑制CSU患者肥大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作用.

  • 浅层X线放射治疗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27例疗效分析

    作者:单晓峰;杨宝琦;田洪青;张福仁

    目的:评价浅层X射线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应用浅层X射线治疗的27例原发性BCC(14例)和SCC(1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确诊,因健康状况、年龄、皮损部位等原因不适用手术而选用浅层X线治疗.结果:27例患者的31处皮损均痊愈,受照总剂量为45.6-53.2 Gy,随访2年仅1例患者1处皮损复发.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皮炎及皮损处的溃烂,皮损体积较大者多伴有疼痛,一般1个月内消失.结论:浅层X射线放射治疗SCC和BCC疗效好,复发率低,对因各种原因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 211例基底细胞癌分析

    作者:王朋敏;范志霞;王鑫;张晶;苗国英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211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211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男80例,女131例,发病年龄50~80岁,共178例,占84.4%;皮损发生于头面部者多,共159例,占75.4%;临床首诊与病理诊断相符合共141例,占66.8%;其中临床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5例,占7.1%,误诊为脂溢性角化12例,占5.6%,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9例,占4.3%,误诊为色痣7例,占3.3%,误诊为Bowen病5例,占2.4%,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4例,占1.9%.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 43例HIV合并梅毒感染临床及脑脊液分析

    作者:张明;闫俊玲;翁文佳;高艳青

    目的:分析HIV合并梅毒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腰穿的HIV合并梅毒感染的43例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43例患者中男39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31.5岁.有3例(7.0%)符合神经梅毒诊断(脑脊液表现为白细胞≥20/μL并伴有脑脊液RPR阳性).这3例患者均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均为眼部症状,CD4均<350个/μL,血清RPR均≥1:32.结论:在HIV合并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尤其好发于血清RPR≥1:32,CD4<350个/μL的二期梅毒患者.

  • 南京市6774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结果分析

    作者:吴咏梅;许文炯;董潇潇;董晓庆;王燕

    目的:分析南京市2012-2017年6774份HIV抗体初筛、复检与确证实验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样本6774份,采用两种酶标法和金标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可疑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检测.结果:6774份初筛阳性标本经金标和酶标复检,复检双阳4821份,其中确证阳性4736份,确证阴性3份,不确定82份.金标和酶标复检单阳97份,其中确证阴性51份,阳性3份,不确定43份.2012-2017年HIV不确定率分别为1.5%,1.8%,1.9%,2.2%,2.3%,2.6%.结论:HIV初筛假阳性增多现象应引起重视;随着HIV不确定率逐年增多,需要找到快速鉴别HIV抗体的方法.

  • 玫瑰疹病毒属与玫瑰糠疹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汪丽俐;杨斌

    玫瑰糠疹是一种炎症性、自限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至今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关于玫瑰糠疹与玫瑰疹病毒属人疱疹病毒6、7型的研究较为深入,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 表观遗传调控在瘢痕疙瘩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萌;李莉;陈旭;顾恒

    表观遗传调控是指在DNA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具有可遗传性的基因表达改变,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及组蛋白修饰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该调控机制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表观遗传调控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麻风外周神经损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小华;杨荣德

    神经损害是麻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导致麻风患者畸残与毁形的主要原因.当前对外周神经损伤程度及范围的确定仍旧依靠传导检查、冷热水感知测试和神经触诊等传统检查技术,敏感度差,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麻风外周神经损害的诊断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将综述近年来X线、MRI、超声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在麻风外周神经损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透明细胞棘皮瘤一例

    作者:刘佳玮;刘薇;钱玥彤;方凯;马东来

    患者,男,59岁.因腹部圆顶状单发质硬的褐色结节2年余就诊.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棘层肥厚,棘细胞层可见境界清楚的大而透明的细胞团块,PAS染色阳性,符合透明细胞棘皮瘤的诊断.手术切除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关键词: 透明细胞棘皮瘤
  • 皮损形态类似于光泽苔藓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作者:钱玥彤;刘佳玮;刘薇;方凯;马东来

    报道1例表现为光泽苔藓样皮损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女,19个月.因前胸、后背多发针尖大丘疹伴多饮、多尿1个月余就诊.皮损临床表现为全身泛发性光泽苔藓样丘疹.垂体平扫+增强MRI提示: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过度,真皮浅层密集组织细胞浸润,细胞核呈肾形,胞浆丰富.免疫组化:CD1a、S-100、CD68均阳性.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全身化疗后,皮损完全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 文身染料所致接触性皮炎二例

    作者:冯涛;闫薇

    报道2例文身染料所致接触性皮炎.2例由文身染料所致的接触性皮炎,文身染料斑贴试验结果阳性,局部糖皮质激素及抗过敏治疗后好转,留有轻度色素沉着.

中国麻风皮肤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