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患者200例,分别采取血常规的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模式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模式血常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Plt)检验结果。结果静脉血模式中白细胞(WBc)及血色素(HGB)均低于末梢血模式参数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血小板(Plt)差异性与重复性两种模式无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色素(HGB)具有差异性,但差异性在可控范围内,临床应用中尽可能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患者实际血常规检测结果,避免医疗纠纷隐患。

  • 寄生虫性肺炎

    作者:陶仲为

    非寄生虫流行区的寄生虫性肺炎较细菌性、病毒性肺炎发病率低,故常被误诊.笔者认为寄生虫性肺炎感染的提示:(1)来自寄生虫流行区域有可能感染的环境.(2)免疫功能降低的慢性病人.(3)胸片有炎性浸润或病变有迁移征象.(4)痰呈果酱、巧克力样或血痰,或含异物样痰.(5)末梢血嗜酸粒细胞增多.(6)寄生虫感染常为全身性,故尚可有其他部位的相应表现.(7)抗菌药物无效.当查到寄生虫或对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查阳性则确诊.现简述国内常见寄生虫性肺炎的诊治.

  • 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

    作者:葛君琍;王静;李宝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测定是评估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常采用的有两种测定方法,即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和血糖仪快速检测干化学法[1],在工作中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给临床诊断和糖尿病患者带来一些困惑,为了解不同方法间的差异,随机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门诊患者200例进行了血糖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儿童血铅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的结果比较

    作者:边兴艳;张子军;吴向军;荣军

    目的:探讨用末梢血替代静脉血进行儿童血铅筛查的依据,并观察年龄、性别与血铅含量的关系.方法:以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对769例儿童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进行血铅测定,静脉血血液样本361例,0~3岁组14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63例.4~6岁组107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8例.>6岁组11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55例.末梢血血液样本408例,0~3岁组145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62例.4~6岁组121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1例.>6岁组142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2例.将儿童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应用美国产3010B血铅分析仪测定血铅,对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对769例儿童的血铅测定结果显示,3个年龄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年龄组儿童男性比女性血铅高,但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末梢血可以替代静脉血测定血铅含量,但应注意防止污染,末梢血适合儿童血铅筛查,铅中毒的确诊应采集静脉血.

  • 末梢血血糖可以用于妊娠糖尿病筛查

    作者:王莉敏;陈雪红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糖筛查水平并评价能否用末梢血取代静脉血做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方法:将2008年来我院门诊的24~31周的220名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末梢血组110例,对照组为静脉血组110例,分别做糖筛查试验,且糖筛查阳性的做OGTT试验.结果:末梢血组糖筛查阳性的有23例,阳性率为20.9%(23/110),OGTT试验阳性5例,阳性率为4.5%(5/110);静脉血组糖筛查阳性的有25例,阳性率为22.7%(25/110).OGTT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为5.4%(6/110).分别采用双侧u检验和双侧t检验,P>0.05.结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的糖筛查水平无明显差别.末梢血血糖可以用于妊娠糖尿病的筛查.

  • 三种采血模式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分析

    作者:何磊

    目的:探讨静脉防凝全血、手指末梢防凝全血和手指末梢稀释血三种采血模式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血细胞测定的结果差别.方法:肘静脉血、手指末梢血用EDTA-K2防凝.手指末梢血用稀释液1:26稀释,分别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测定结果.结果:肘静脉防凝全血、手指末梢防凝全血、手指末梢稀释血三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CG)、红细胞比容(HCT)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血小板(PLT)结果中,前两种防凝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均与手指末梢稀释血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手指末梢防凝全血替代肘静脉防凝全血进行血液测定;手指末梢稀释血结果不稳定,不建议使用.

  •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结果分析

    作者:张希杰

    目的:分析比较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的结果.方法:对我院25例患者应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同组患者应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所得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五分类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或末梢血,均能获得全面五分类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常规检验工作中.

  • 静脉和末梢取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文君

    临床血常规检测常采用末梢血,但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球计数仪已逐步替代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

  • 大学生的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

    作者:张灿

    目的 探究大学生的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80例大学生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将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小板(PLT)的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指末梢血中WBC、RBC、HGB、HCT四种数据的平均水平高于静脉血(P<0.05);其中PLT的平均水平低于静脉血(P<0.05).结论 静脉血可以大程度的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稳定,提高了疾病诊治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 血常规检验两种标本类型及静脉血不同检测时间结果比较

    作者:卓淑发;李康生

    目的 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结果的差异及不同存放时间静脉血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7—12月行身体健康体检人员147例,由同一名护士分别对其进行静脉血与未梢血血液标本采集,并均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行即刻血常规检测,并将静脉血液标本常温(20±3)℃,相对湿度(56±3)%的实验室内放置3小时,6小时后行常规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静脉血与未梢血血液标本行即刻实验时,血常规各项(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检测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血液标本行重复实验,当检测时间与采集标本时间≤3小时,血常规各项检测值与即刻检测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检测时间与采集标本时间≥6小时,血常规各项检测值与即刻检测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可大限度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血液标本检测时间与标本采集时间间隔低于3小时,可消除检测结果误差.

  • 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祝晓静;曹秀芝

    目的:评价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280份,将其按照采血方式分成静脉血组、末梢血组和动脉血组,对比3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动脉血与静脉血8项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组各项检验结果与静脉血组比较,RBC、WBC、PLT、Hct、Hb检测结果末梢血组低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血组MCV值的检测结果高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差,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 末梢血与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作者:袁晓娟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血常规检验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末梢血),观察组(静脉血)。结果观察组WBC及PLT水平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均高于0 min(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更高。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建;谈耀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3例,A组患者采集静脉血检验,B组患者采集末梢血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A组WBC低于B组,RBC、PLT、Hb、HCT检验值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CHC、MCV、MCH检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集静脉血检验的结果优于采集末梢血的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比

    作者:韩丹丹

    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时选择末梢血和静脉血的临床准确性。方法根据2015年1月~2105年2月我院接收的接受血液常规检查的病例18例,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9例。对照组选择的血常规检查样本是末梢血,观察组使用静脉血,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接受静脉血采集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和标准值比较接近,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要比对照组高。结论临床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应该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稳定,这对临床治疗和诊断能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分析

    作者:刘莉娜

    目的:研究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查和快测血糖检验的差异性。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接收的100例体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50例,对照组选择采集末梢血,研究组采集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快测血糖仪来进行检验研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HG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比容)、PLT(血小板计数)以及快测血糖值差异情况。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所得出的血常规及测血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采集部位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以及血糖值测量结果造成影响,选择静脉血作为检验样本的准确性更高。

  • 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大伟;司雯;刘宝铮

    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方法64例行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静脉血检测,对照组行末梢血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与血红蛋白(HGB)等指标水平,并对比研究组不同时间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RBC、WBC、HG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 h后RBC、WBC、HGB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末梢血,静脉血血细胞成分更稳定,可作为血液常规检测的理想样本,但静脉血受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较大,因而临床应在采血后尽快进行血常规检测。

  • B-C2900血球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作者:王运利

    BC-2900全自动血细分析仪采用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血常规,具有用血量少,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等优点.我科室于2008年购得,现将使用4年来摸索出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供同行参考.

  •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陈岩

    目的:分析并研究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组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为(115.7±14.4)g/L,对照组为(103.8±22.3)g/L ;观察组的红细胞为(3.12±0.76)×1012/L,对照组为(3.07±0.63)×1012/L ;观察组的白细胞为(5.18±3.20)×109/L,对照组为(4.19±4.39)×109/L ;观察组的血小板为(229±83.28)×109/L,对照组为(210±56.74)×109/L,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检查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 以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血小板检测值明显低于即刻检测值;对中间细胞检测值高于即刻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验,选择静脉血进行检验,其检测结果更好,可以准确的检测血细胞情况,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和科学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末梢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举红

    目的:探讨用指端末梢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临床应用。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末梢血和全血中的HbA1c,并用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对15例糖尿病患者在全天不同时间取末梢血检测HbA1c,与早晨空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指端末梢血在稀释模式下与用静脉全血在全血模式下检测HbA1c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8.86%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理想,32.99%控制一般,38.14%控制效果差。同一天内不同时间用末梢血检测HbA1c与早晨空腹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末梢血检测HbA1c可用于糖尿病的监控。

  • 快速血糖仪与氧化酶法测定40例患者血糖值结果比较

    作者:陈玉如

    快速血糖测定仪体积小,采样方便,通过采血针扎刺患者指端取微量末梢血即可快速检验出患者血糖值.临床医护人员不需特殊训练就可以在病人床边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在急诊工作中,常常有些病人需要先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因此,笔者用静脉血直接代替末梢血用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一方面避免了病人手指采血所带来的疼痛,另一方面可节省操作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为病人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于是,笔者对40例病人用快速血糖仪(静脉血)和检验室所用的氧化酶法测定的血糖值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652 条记录 7/33 页 « 12...45678910...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