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末梢血和静脉血对于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分析

    作者:郑莹莹;闫卫利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上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以及末梢血的检测价值,探讨准确率更好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本疾控中心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200名身体健康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末梢血组以及静脉血组,每组各100名.各自使用相应的取血方式获得志愿者血样,之后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对比两组志愿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志愿者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以及血红蛋白(Hb)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以及红细胞压积(MCV)方面,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运用静脉血检测的方式比末梢血检测方式有着更为精确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现代检验诊断新技术(三十八)血液气体分析及临床应用

    作者:王金良

    医师为判定患者是否有酸中毒或碱中毒(酸碱失衡),或为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或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常要做血液气体分析.一般需要在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采动脉血.对采血困难者或婴幼儿可用经过加温的末梢血(动脉化)来测定.

  • 羊黄羊脬都入药

    作者:周茹

    羊黄为牛科动物山羊的胆囊结石。宰羊时,剖腹,取胆囊,如发现有结石即取出,洗净,晾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苦,有小毒,入肝、心经。现代研究分析,羊黄含有胆酸、胆甾醇、胆色素、麦角甾醇、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D、钙、磷、镁、铁、锌等成分。药理研究证实,有镇痉、降低血压、增加末梢血内的红细胞、抗炎、利胆及保肝作用,可以治疗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等症。其功效大体与牛黄相同,《陆川本草》就记载:羊黄“代牛黄用。泻热,利痪,通窍,镇惊。治风痰闭窍,痰火昏迷,热病谵妄,小儿惊痫”。

  • 采血方式不同对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影响评价

    作者:丁德军

    目的:分析采血方式不同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5月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100例,根据采血方式不同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两组采集血液均行血常规分析,并对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静脉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高于末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末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影响,相比而言静脉采血结果更为准确。

  •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作者:林菊

    目的:分析使用血液检测仪对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检验,比较其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普通体检测血常规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集静脉血)和对照组(采集末梢血)患者各80例,使用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验数据。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检测,得出静脉血的白细胞(7.03±1.42)低于末梢血(8.22±2.74),但其他指标PLT、RBC、HGB平均值高于末梢血。两组RBC、HGB、PLT、WBC的相关系数依次为5.15、5.12、1.29、2.99,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使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进行采集,能大幅度提高血液检测准确率,同时采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中血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变异系数比较大,而对患者采集静脉血,其检测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及较高的准确性。因此,观察组的检验方法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医疗中广泛使用,具有使用价值。

  • 对比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春莲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00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同时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并采用同一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分析两种血样的检测结果.结果:肘前静脉血RBC、Hb、HCT、PLT、MCV血常规指标水平均高于手指末梢血,肘前静脉血WBC水平低于手指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重复检测各指标CV值均高于肘前静脉血.结论:不同采血方法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相比末梢血,静脉血检验结果较为精准、稳定,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应尽量采取静脉采血法.

  •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比较研究

    作者:郑芳芳

    目的:对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末梢血的血常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57例住院患者,分别在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和末梢血,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末梢血的WBC水平明显低于静脉血;但RBC、MCV、HGB、PLT水平则要明显低于静脉血,且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要好于末梢血,因此在临床检测中要采用静脉血进行检测。

  •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的对照观察

    作者:黄玉英

    目的:比较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方法:在2016年4月28日至2017年4月28日期间收集100例接受血常规检测的人群为探索人员,抽签化分组,即对照组实施末梢血检测,共50例,观察组实施静脉血检测,共50例.结果:两组受检者PLT、MCHC、MCH、MCV、RBC、HCT、WBC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重复检测结果不具备差异性(P>0.05),对照组重复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将静脉血用于血液分析仪检测中价值性更高.

  • 激光采血的应用

    作者:郭星华

    目的 观察激光采血仪采血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激光采血仪与传统一次性采血针2种方法采血,观察2组血细胞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通过对2组实验数据的配对资料统计分析,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激光采血法结果可靠,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 应用血液分析仪分析血液的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张翠平;陈吉成

    当前,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和精密度高,少量血液就可为临床提供多项、及时、可靠和有效的分析参数,极大地提高了血液检验结果的质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显微镜检查法(对形态学检查目前尚不能取代)而被广泛应用.虽然有些分析仪上标明血样用末梢血和静脉血均可,但通过实验表明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搜集了40例样本进行了观察,对其分析如下.

  • 飞行人员在疗养中发现疟疾1例

    作者:于波;王莉;齐晓静

    1临床资料飞行人员王××,男40岁,随部队健康疗养入院,部队驻地湖北省.一周后突感寒战、高热、大汗、间日性发作.查T39.5 C、P98次/min、血常规:Hb120 g/L、WBC9.8×1012/L、N:0.88、L:0.12,尿常规:蛋白+、尿糖-、高倍视野:RBC0-2个,WBC2-4个.临床上按高热待查对症治疗三天,效果不明显,上述症状持续隔日发作二天,提醒医师考虑患者是否不排除疟疾,在发作当日查血涂片,采用瑞氏染色法,染色三张,镜下均见有疟原虫,确诊"间日疟".给予氯喹,首剂1 g,第2、3日各服0.5 g,三天后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连续三次末梢血涂片镜检,疟原虫阴性.临床治愈,飞行合格.

  • 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诱导痰及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观察

    作者:施小山;陈香红

    目的探讨诱导痰及末梢血嗜酸粒细胞(EOS)比例、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哮喘发作期40例(发作组)、哮喘缓解期48例(缓解组)、4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及末梢血EOS占白细胞百分比,同时分别测定痰ECP。结果 ①末梢血中EOS比例:哮喘发作期高于正常对照组(t =3.685 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哮喘发作期高于缓解期(t =1.836 3,P>0.05),缓解期高于正常对照组(t =1.8602,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痰EOS比例:哮喘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t =9.5776,18.305,P值均<0.001),缓解期高于正常对照组(t =15.463,P<0.001),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③痰ECP水平:哮喘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t =7.331 3,12.579,P值均<0.001),缓解期高于正常对照组(t=8.8297,P<0.001),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诱导痰EOS比例显著高于末梢血EOS比例,应用检测EOS比例评价哮喘的炎症程度,诱导痰优于末梢血;②诱导痰ECP水平和痰EOS比例在哮喘的诊断中具有同样的价值,可作为监测和指导哮喘抗炎治疗的指标之一。

  •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观察

    作者:梁柏泉;黄燕莉

    目的:对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血常规检查受试者500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和静脉血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脉血WBC、PLT水平低于末梢血,Hb、RBC和Hc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抗凝后10min、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均高于0min(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抗凝后10min和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血检测0min、10min和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标本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应依据具体情况下采取合适的血液标本,以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 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作者:孙新华

    目的 比较分析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 抽选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600例,依据不同采取检验方法为标准分组:300例取血常规静脉血检验的患者为观察组,300例取末梢血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7.69±7.19)pg、红细胞压积(0.34±0.15),与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8.56±8.52)pg、红细胞压积(0.33±0.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行血常规检验时,选静脉血检验的准确性比末梢血检验更高,效果确切,对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分析

    作者:刘小妹;吴雪华

    目的 探讨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30例住院患者,对其动脉血和末梢血标本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结果 动脉血标本血糖值为(8.2±1.8)mmol/L,末梢血标本血糖值为(8.8±1.5)mmol/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可以用动脉血直接监测末梢血糖.

    关键词: 动脉血 末梢血 血糖
  • 不同采血部位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影响

    作者:史艳辉

    对人体血液进行的常规检测,又称血常规检测,是现今临床上运用广泛且运用率高的基础化验项目[1]。传统上临床血常规检测常采取末梢血,但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或半自动细胞计数仪已逐步替代过去的传统手工操作。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多数细胞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但由于人们长期的习惯和末梢采血方便,相对静脉采血更易让患者接受,临床科室及患者更愿采用末梢血作血常规检测。因此必须对采用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检测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了探讨在血常规检测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现对2011年7月-2013年3月来本站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80例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康志红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静脉血采集组和末梢血采集组,每组各140例.运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血常规血液采集,对比两种采集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在血常规的检验中,患者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均显著高于末梢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静脉血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显著低于末梢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不同部位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利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末梢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20例,血常规检验均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血标本,比较两部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部位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值静脉血均低于末梢血,血红蛋白(Hb)高于末梢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优于末梢血,可作为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首选部位。

  • MEDONIC血球分析仪静脉全血与末梢血检测分析

    作者:叶祥菊;胡丽萍;王登福;胡晓波;胡晓芬

    ①目的探讨同一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2种标本采集方法检测血常规结果的区别.②方法应用Medonic CA 620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140例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的血常规.③结果用同一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2种标本分别检测血常规,其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检测血常规的结果存在差异,所以当患者采静脉血困难时,应对末梢血检测结果进行校正.

  • 末梢血金属元素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毛万成;田敏;安邦权

    铜、锌、钙、镁、铁5种金属元素在人体中含量甚微,但对人体生长发育及病因学、诊断学、防治学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做好检验质量控制是前提,现将我们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末梢血铜、锌、钙、镁、铁含量的质量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652 条记录 9/33 页 « 12...6789101112...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