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手术失败的青光眼的效果

    作者:曲建梅;赵军梅

    目的 评价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后睫状体冷凝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未被控制、矫正视力≥0.05者20例(20眼)进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下降,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4);术后1个月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手术后患者需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明显减少;术后1 d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较重,术后1周明显减轻,术后3个月无炎症反应或疼痛,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 睫状体冷凝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有视力的青光眼是安全及有效的.

  • 小梁切除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张改秀;陶少武;李振武;吕靖;季红英;赵丽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5月~24月,手术成功45眼(80.36%).眼压从术前59.10mmHg降至22.38mmHg,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应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 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俞存;徐剑;陈思明

    目的 评价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180°范围6个点,每个点冷凝时间90~120 s,冷凝后玻璃体腔注射TA混悬液4 mg/0.1 mL.结果 眼压控制正常者13眼(86.67%),其余2眼眼压仍较高,但无眼痛症状.虹膜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13眼,部分消退2眼,无发生眼球萎缩者.结论 睫状体冷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TA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 虹膜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管涛;张龄洁;伍海建

    目的 评价虹膜激光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 46例(46眼)药物难以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各23眼).A组行虹膜氪激光光凝联合复式小梁切除术,B组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观察眼压、眼前段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6~12个月随访,A组治疗成功16眼,显效4眼,成功率69.57%,总有效率95.65%,术中、术后无严重前房积血;B组治疗成功7眼,显效5眼,成功率30.43%,总有效率69.56%,2眼需要再次手术,2眼眼球萎缩.结论 虹膜氪激光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避免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术中前房积血等问题,能有效降低眼压,控制病情进展,较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成功率高,临床安全性好.

  • 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学红

    目的 评价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用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Ⅲ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4例(36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8例(30眼,83.33%),6例(6眼,16.67%)眼痛部分缓解,6例中5例为1度痛,1例(1眼)为2度痛.结论 针对一些长期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疼痛所折磨,对视功能及外观要求不高、经济条件及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施行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是解除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

    作者:高宁;廖伟;刘真;于东珍;刘玉岭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18例(18眼)施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观察眼部症状,角膜、结膜愈合情况及眼压等.结果 随访平均(9.4±1.9)个月.所有患眼球结膜瓣与角膜牢固贴附.术后2 d眼压开始下降,而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术后1个月时基本稳定.结论 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初步效果良好.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张玲玲;袁庆彩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56例NVG患者(56只患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SCPC)治疗,对照组给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眼部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CPC治疗NVG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崔春梅;张承芬;陈有信;张移;韩宝玲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escular glaucoma,NVG)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药物治疗效果不良,一般的抗青光眼手术效果欠佳,属难治性青光眼[1].眼睛无视功能者多选择睫状体光凝术或睫状体冷凝术,尚有视功能者多选择引流管植入术[2].本研究对协和医院1994~1999年眼科诊治的2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作回顾分析,并与同期20例曾行全视网膜光凝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

  • 睫状体冷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出院的康复指导

    作者:李玉娟;魏颖

    通过对96例(106眼)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康复指导,总结护理康复指导对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出院后的积极辅助作用,寻求正确合理的康复指导措施和方法.

  • 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比较

    作者:刘莎利;杨永福;胡亚丽;曾涛;陈前;赵惠琼;李丽萍

    目的 比较两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方法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41例(41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2组.A组(20只眼)行手术区域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光凝及小梁切除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B组(21只眼)行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观察1周内眼压及眼内情况;随访1年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A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1);A组疼痛消失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 P<0.01).术后1年A组眼压有90%(18/20)正常,B组有49%(10/21)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 P<0.05),两组病例中虹膜新生血管均有减退,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 P<0.05).结论 手术区域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光凝及小梁切除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效疗更优越.

  • 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林媛;唐于荣;智淑平

    目的:观察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Novus2000氩激光机进行视网膜光凝,一月后进行睫状体冷凝术.结果:冷凝术后1月内,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失,眼压不同程度下降,随访6月~24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1例发生眼球萎缩.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 抗VEGF药物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作者:张司;李一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于视网膜缺血、缺氧或者炎症,主要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压不容易控制,导致病人眼睛剧痛以及进行性视功能严重损伤[1]。 NVG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传统青光眼手术如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不佳;睫状体冷凝术对眼球的损伤大,治疗效果亦不佳。本研究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NVG,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蔡剑秋;郑穗联;杨顺海;韩真真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例(16眼),一次性施行180°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48个月,视力均无明显改善,平均眼压自(57.48±10.00)mmHg降至(12.46±4.36)mmHg,控制在21mmHg以下者13眼(占80.12%),手术眼压控制较好.结论 一次性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 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青光眼1例

    作者:李婷钰;胡晓英

    患者,女,37岁.出生时左侧颜面部、颈部及上臂血管瘤.1年前左眼阵发性胀痛伴视力下降,2个月前左眼视力降至眼前手动,于当地医院行左眼睫状体冷凝术,术后左眼疼痛无明显缓解于2001年7月4日入院.查体:左侧整个面部、颈前部及左上臂皮肤呈暗红色,表面微隆,无破溃,压之不褪色.左眼视力:手动/30cm,眼压:42mmHg(1mmHg=0.133kPa),球结膜混合性充血,球结膜及角膜缘血管迂曲有局限性扩张,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虹膜纹理欠清,瞳孔圆,直径6.0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后囊混浊.眼底:视乳头界清,色黄,C/D=1.0,视网膜血管分支迂曲,可见白鞘,黄斑中心凹反射(-).房角镜:右眼为宽角,左眼为窄Ⅳ并有粘连.B超:左眼视网膜密度增厚增强.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罗顺利;许泽广;梁春正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给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A组视力提高者10眼(35.7%),不变者16眼(57.1%),下降者2眼(7.2%);B组视力提高者3眼(10.7%),不变者17眼(60.7%),下降者8眼(28.6%);两组视力提高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视力提高率较B组高.A组手术成功率为92.9%,显著高于B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d、2周、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均显著低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显著低于B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莹;居东彬;付汛安

    目的 评价对比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lophotocoagulation,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晚期NVG患者60例(60眼),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SCPC组(32例,32眼)和睫状体冷凝术组(28例,28眼).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眼球疼痛缓解率、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TSCPC组治疗有效率为84.4%(27/32),睫状体冷凝术组为78.6%(22/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8,P=O.601).TSCPC组眼球疼痛缓解率为93.8%(30/32),睫状体冷凝术组为85.7%(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8,P=1.33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736、10.898,均为P=O.000),2组间术后眼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423,P=0.000),TSCPC组低于睫状体冷凝术组.两组均不同程度发生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渗出、前房出血、晶状体混浊加重等并发症,其中TSCPC组前房纤维素渗出和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睫状体冷凝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与睫状体冷凝术相比,TSCPC是治疗晚期NVG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 实验性低眼压动物模型

    作者:李维娜;孙兴怀

    低眼压模型建立的方法有破坏睫状体、睫状体分离或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建立瘘道、诱导炎症反应、建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等,均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眼压.但有各自的缺点,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立理想的低眼压动物模型,可为研究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实验依据.综述实验性低眼压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及降眼压的效果.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对比

    作者:程明智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焦作同仁医院收治的84例绝对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和眼压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3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茂竹;彭洁;张杰;潘雪菲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NVG患者39例(40眼),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16例,16眼)、B组(13例,14眼)、C组(10例,10眼).A组患者接受睫状体冷凝术;B组患者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连续给药7 d)后,接受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C组患者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连续给药7 d)后,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以及治疗后眼压控制率、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3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患者治疗后7 d、1个月时的眼压显著低于A、C组,C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3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分别为62.5%、85.7%、70.0%;A组患者16只患眼视力保持不变,B组3只提高、1只下降、10只保持不变,C组1只提高、1只下降、8只保持不变;3组间患者的眼压控制率、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前房渗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2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增高,术后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3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NVG患者的眼压,同时不会影响其视力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或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2种方案短期内降低眼压的效果更明显,且前者优于后者;上述2种方案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千

    目的:对比观察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单用睫状体冷凝技术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2-02/2013-06间收治的82例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和并发症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mo 视力提高率为61.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 =0.018);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球疼痛、前房出血和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9.8%,12.2%,9.8%,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51.2%,60.9%,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4,P =0.007;χ2=9.276,P =0.000;χ2=6.835,P =0.013);两组球结膜水肿、前房渗出、浅前房和眼球萎缩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于单用睫状体冷凝术,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 NVG 具有降眼压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