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霞;顾莉莉

    目的 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眼压均显著降低,视力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视力矫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视力,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并发症影响分析

    作者:段惠义;沙艳会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分为未光凝组14例和光凝组16例.结果: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方面,光凝组优于未光凝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光凝组6.25%,未光凝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案推广意义大.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辉

    目的:分析在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126只患眼.所有患者的血糖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空腹血糖指标≤8.80mmol/L,血压指标控制在常规范围内,84例患者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8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评分以及黄斑水肿评分等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法应用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护理

    作者:王敏;蔡燕;邹俊;胡三莲

    目的 探讨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护理.方法 40例50眼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PDR患者,采用倍频Nd:YAG激光进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PRP,分析治疗效果及护理特点.结果 激光治疗后随访6~30个月,50眼中36眼治疗有效,占72%; 76%患眼的视力稳定,62%患眼黄斑水肿明显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视盘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者为120%,部分消退者为56%.激光治疗前后经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治疗护理,增进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随访意识.无一例患者发生激光误伤黄斑中心凹和激光致视网膜出血等并发症,无一例患者发生眼部感染.结论 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PRP是治疗PDR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措施.激光治疗前后认真细致的专科护理对保证激光控制或改善PDR具有重要意义.

  • 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孟苏;张淑琦;张帆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黄斑厚度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重度NPDR患者40例40只眼,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结果分为两大组:重度NPDR伴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组(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患者20只眼和重度NPDR不伴有黄斑水肿组(nonmacular edema,NE)患者20只眼.两大组组内又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1)CSME组:联合组10只眼,采用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对照组10只眼,仅接受全视网膜光凝.(2)NE组:联合组10只眼,患者均于全视网膜光凝开始前1周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束时进行曲安奈德20 mg球周注射;对照组10只眼,仅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后1、3和6个月接受眼压、佳矫正视力、OCT和微视野计(microperimetry-1,MP-1)的检查.结果 (1)NE组:联合组的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和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佳矫正视力、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P<0.05).(2)CSME组:联合组的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佳矫正视力、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能够有效预防全视网膜光凝造成的视力下降及黄斑增厚,改善其对黄斑区光敏度的损伤.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闪光视网膜电图观察

    作者:钟凌;李桦;陈平;刘徽南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患眼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变化,探讨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机制.方法对PDR患者16例16只眼(PDR组)和正常人16例16只眼(正常组),行PRP术前及术后1个月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其a波振幅(aA)、a波峰值时间(aT)、b波振幅(bA)、b波峰值时间(bT)、OPsb波振幅(OPsA)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配对进行t检验.结果PDR组术前、术后与正常组比较aA、bA、aT、bT、OPsA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PDR组术前与术后第1个月比较aA、bA、OPsA差异无显著意义,aT、bT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视网膜各层功能均已明显受损,PRP术后其功能不能恢复.PRP术后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得以保留,但破坏了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内各层细胞之间的电位传递速度减慢.

  • 倍频Nd:YAG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

    作者:李晖;王少杰;董丽;闵峰;蒋洪飞

    目的 评价倍频Nd:YAG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83例134只眼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倍频Nd:YAG(532 nm)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视力和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变化,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66例108只眼视力提高或无变化,占80.6%;17例26只眼视力下降,占19.4%;41例67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基本消退,占50.0%;19例31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大部分消退,占23.1%;6例10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部分消退,占7.4%;17例26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局域小部分消退,占19.4%.结论 倍频Nd:YAG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临床效果显著.

  • 早期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作者:余梓逵;何乃珍;周绍荣

    目的评价早期预防性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氩离子激光器,对病史短于3个月的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21例21眼,行全视网膜光凝,1000~2000个光凝点(平均1507点)分3~5次完成.观察光凝前后眼部新生血管的消退和视力变化情况,以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8.4个月.无一例发生虹膜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玻璃体出血2例;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全视网膜光凝预防和减少由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并发症是有效的,能为部分患者赢得治疗时间.

  • 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孟苏;张淑琦;张帆

    目的 探讨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重度NPDR患者40例40只眼,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结果分为两大组,分别为重度NPDR伴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组(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A组)和重度NPDR不伴有黄斑水肿组(non-macular edema,NE)(B组),每组20只眼.A组内又随机分为2个小组,实验组(A1组)采用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0只眼;对照组(A2组)采用传统单点扫描激光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0只眼;B组也以同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B1组)和对照组(B2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接受眼压、佳矫正视力、OCT和微视野仪(microperimetry-1,MP-1)的检查;术后1年时接受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 CSME组(A组)中:实验组(A1组)的黄斑厚度、佳矫正视力、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A2组)的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A2组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2组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NE组(B组)中:实验组(B1组)的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和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2组)的佳矫正视力、黄斑区光敏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P<0.05).术后1年时,所有患眼均未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结论 多点扫描矩阵激光能有效的减轻传统单点扫描激光对黄斑视功能的影响,在远期疗效上具有一致的有效性.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及雷珠单抗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李鸿翎;李秀英;姚莉;曾云;何金梅;曹恒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于虹膜表面及前房角形成新生血管或新生血管膜导致小梁网阻塞和周边虹膜前黏连,引起眼压升高,根本原因是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或炎症而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临床多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很难控制眼压且致盲率极高的青光眼,传统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我们根据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程度,采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及雷珠单抗(LUCENTIS)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作者:余梓逵;宋颖;柳林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对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门诊通过视功能、裂隙灯、扩瞳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缺血型CRVO的患者,根据激光治疗时是否存在虹膜新生血管(INV)将患者分为无INV的A组(34眼)和已出现INV的B组(7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RP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和FFA的结果在随访中予补充光凝。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3±8.5)个月,观察PRP在减少和预防缺血型CRVO严重并发症及光凝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RP治疗后, B组患者终的激光次数和总光凝点数均显著多于A组(P<0.05);B组患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发生率较高(P<0.05),但两组间的玻璃体出血(VH)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缺血型CRVO患者在没有出现INV之前进行PRP,终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所需光凝次数和点数均较少。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尚宁;迟宏宇;付毅

    目的:对多波长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研究.方法: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DR患者180例350眼,对不同部位的病变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350眼DR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有效323眼,总有效率923%,其中增殖前期190眼,有效187眼,有效率984%;增殖期160眼,有效136眼,有效率85.0%(P<0.01).结论:DR患者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有效防止病变的发展,增加视力.

  •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时机选择

    作者:陈芳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时机及疗效.设计回顾性、对照干预研究.研究对象118例(120眼)PDR患者,其中88例(90眼)行玻璃体手术,30例(30眼)行常规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方法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Ⅳ期PDR合并玻璃体积血50例(52眼),其病程在3个月以内行玻璃体手术者35例(37眼),病程≥6个月行玻璃体手术者15例(15眼);第二组为Ⅴ期PDR无玻璃体积血60例(60眼),其中30例行玻璃体手术,30例行PRP治疗;第三组Ⅵ期PDR 8例(8眼)行玻璃体手术.主要指标视力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3~48个月,第一组中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3个月以内和6个月以上手术者相比,术后视力>0.1者分别为10眼(83.3%)和2眼(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0.1者分别为9眼(36%)和3眼(33%),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组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者术后视力>0.1的10眼(3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接受PRP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不显著;第三组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首要并发症为视网膜医源性裂孔,术后并发症为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结论PDR患者尤其是进行性加重者,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联合PRP,视力预后优于保守治疗者.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病情演变

    作者:李建军

    患者女性,46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2009年12月7日来诊,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全视网膜光凝术后2周,视力0.3,眼底见左上图,OCT见右下图,予以球后注射曲安奈德40mg.12月24日复诊,左眼视力0.4,眼底见右上图,球后注射曲安奈德30 mg.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几个问题

    作者:田蓓

    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是唯一验证有效的治疗某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由于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上升,在我国全力推广普及标准化PRP技术,并探讨PRP改进技术迫在眉睫.本文从在基层医院普及并规范化PRP方法和治疗时机;改进PRP技术,重视联合治疗;充分认识PRP和黄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做一述评.

  • 抗VEGF时代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再认识

    作者:李毅斌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是目前治疗PDR的标准方法,但是存在加重黄斑水肿、导致周边视野缺失等不良反应.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可有效抑制视网膜和视盘新生血管,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展示了替代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前景.正确认识抗VEGF药物的临床价值,探索PRP联合抗VEGF疗法的模式和方法有助于改善PDR的治疗预后.

  • 二极管激光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

    作者:杨宏建;秦玲

    目的 观察二极管激光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伴有屈光间质浑浊中的光凝效果.方法 56例(64眼)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20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4例.42眼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玻璃体浑浊,但能见眼底.治疗前常规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行全视网膜光凝或病变区限局性播散性光凝,一般做1~5次.有10眼玻璃体浑浊重或伴有视网膜脱离术前无法光凝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中进行光凝.结果 光凝治疗后随访观察2~14月.视力进步者占34%,视力不变者占56%,视力下降占9.4%.视网膜新生血管完全萎缩,无渗漏者占64%;部分萎缩,尚有少许渗漏者占25%;新生血管未消退,渗漏仍明显者占11%.结论 二级管激光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特别是伴有一定程度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效果较好,无明显副作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后疼痛反应研究

    作者:张磊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眼底氪激光治疗后的疼痛反应.方法 对我院门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人68只眼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根据光凝部位分成全视网膜光凝组(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和黄斑区光凝组,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成BDR-Ⅲ组、PDR-Ⅳ组和PDR-Ⅴ组.光凝治疗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反应进行评估,比较各组的疼痛反应.结果 全视网膜光凝组激光治疗后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之间的疼痛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黄斑区光凝组的疼痛反应则明显高于全视网膜光凝组(P<0.05).PDR-Ⅳ组和PDR-V组的疼痛反应高于BDR-Ⅲ组(P<0.05),而PDR-Ⅳ组和PDR-Ⅴ组之间疼痛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医生在行激光治疗时应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及患者对激光的疼痛反应而适当调整激光能量及治疗方案.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 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及全视网膜光凝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超;沈玲;马丽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20例(20只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球后麻醉及结膜局部麻醉下行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及早期视网膜光凝,观察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患者术后1周和1个月眼压与术前眼压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前、术后视力基本保持不变者16只眼(80.0%);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者3只眼(15.0%);术前弱光感但术后视力丧失者1只眼(5.0%)。术后1周眼压12~21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10只眼(50.0%);眼压为20~26 mm Hg的患者6只眼(30.0%),眼压≥26 mm Hg的患者4只眼(20.0%);术后1个月,随访眼压12~21 mm Hg的患者16只眼(80.0%),眼压为21~26 mm Hg 的患者2只眼(10.0%),眼压≥26 mm Hg的患者2只眼(10.0%)。术前与术后1周眼压差值为(13.40±8.94) mm Hg,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P<0.05);术前与与术后1个月眼压差值为(19.35±6.06)mm Hg,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7,P<0.05)。患者自觉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及头痛等症状,于术后1周消失者16只眼(80.0%),减轻者4只眼(20.0%);全部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前房出血者2只眼(10.0%),全部于术后7 d内消失。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及全视网膜光凝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消退虹膜新生血管,控制眼压,消除眼痛症状。

  • 不同接触镜填充液对角膜相关参数的影响

    作者:马宇;刘意;周利晓

    目的 比较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使用不同接触镜填充液对角膜中央厚度、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以寻找合适于该治疗的填充液.方法 对50例(7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随机分别使用0.25%氯霉素眼液(湖北潜江制药厂生产)、0.8ml聚乙烯醇(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1%羧甲基纤维素(美国Allergan公司生产)作为安放角膜接触镜的填充液,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中央厚度.结果 氯霉素组与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两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中央厚度均有差异显著性意义(P<0.01),聚乙烯醇组与羧甲基纤维素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中央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使用聚乙烯醇及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安放角膜接触镜的填充液,患者感觉舒适,术后较少引起干眼,泪膜稳定性较好、角膜水肿程度轻,有利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进行.

13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