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控制出血方法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路小勇;崔现平;张志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不同方法控制出血的效果及其实用价值.方法:将143例骶骨肿瘤患者根据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6组,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A组)12例,髂内动脉结扎(B组)71例,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C组)9例,单纯低位腹主动脉阻断(D组)5例,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加髂内动脉结扎(E组)25例,未行控制出血的对照组(N组)21例.记录各组术中出血量,观察各组术中骶神经损伤、术中和术后出现休克死亡及术后1年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N组5400±1756 ml、A组3200±1060 ml、B组3600±1146 ml、C组1600±570 ml、D组1650±540 ml、E组1500±471ml,N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5);C、D和E组术中出血减少,与N、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术中出血量少,与C、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1、2/12,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1,与N、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E组均未出现休克死亡、骶神经损伤、1年内复发等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可有效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并髂内动脉结扎术是一种更有效和安全的手段.

  • 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量方法探讨

    作者:路小勇;李伟;司兆萍;刘立成;张佐伦

    目的:探讨S3以上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控制方法.方法:对11例S3以上骶骨肿瘤先行腹主动脉暂时阻断+髂内动脉结扎后再切除肿瘤(腹主动脉暂时阻断组),复习既往81例S3以上骶骨肿瘤行髂内动脉结扎后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暂时阻断组出血量为200~4200ml,平均2 000ml,大量出血发生在松开腹主动脉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4000ml,多超过10000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S3以上骶骨肿瘤先行腹主动脉暂时阻断+髂内动脉结扎后再切除肿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肿瘤切除.

  • 脓毒症诱导的急性心肾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制作与评价

    作者:周青山;冯丽芝;徐洁;刘娇;夏文芳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结扎术+腹腔LPS注射复制脓毒症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心脏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及心肾组织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腹主动脉阻断(AAC)组(B组),内毒素(LPS)组(C组),腹主动脉阻断+内毒素组( AAC+LPS)组( D组)。所有动物于再灌注后8 h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心脏及肾脏行HE染色观察心肾组织病理损害,免疫组化检测心肾组织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 D组死亡率高。心脏组织HE染色显示:A组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B组心肌组织紊乱,少数心肌变性、溶解,部分心肌纤维断裂,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损伤程度较C组略重;C组心肌组织紊乱,心肌细胞略肿胀,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D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肌间隙增宽,小血管充血明显,内有大量红细胞聚集,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纤维变性、坏死,肌间隙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聚集、贴壁,甚至出现结构模糊的溶断现象。心脏TNF-α表达量为A、C、B、D组依次递增, B、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余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5)。肾脏HE染色显示:A组无明显病理改变;B组可见轻度损伤;C组较B组病理改变严重;D组为严重。肾脏TNF-α表达平均总面积以A、B、C、D组依次递增;与A组比较,B、C、D组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成功复制出了脓毒症大鼠心肾综合征模型;并证实了大鼠在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时存在明显的心肾形态学改变和心肌及肾组织损伤;TNF-α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在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时急性心肾组织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腹主动脉阻断术后合并脓毒症大鼠肾脏损伤TNF-α的变化

    作者:朱睿瑶;尹述洲;张迪;夏文芳;邹捍东;周青山

    目的: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术后合并脓毒症时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变化。方法 SPF级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腹主动脉阻断组(B 组),脓毒症组(C 组)及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组( D组)。所有动物于再灌注后8 h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肾脏,采用 HE染色光镜下对各组肾脏进行组织形态学对比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 TNF -α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 A组无明显病理改变,B 组可见轻度损伤,C 组较 B 组病理改变严重,D组为严重。TNF -α表达平均总面积 A、B、C、D 组依次递增,与 A 组比较,B、C、D 组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 B组与 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 A、B、D、C组依次递增,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术后合并脓毒症时急性肾损伤为严重,TNF-α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紊乱和肾脏再灌注无复流,对肾脏 TNF -α表达造成了复杂的影响。

  • 腹主动脉阻断术后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尹述洲;秦洋

    目的: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术后合并脓毒症时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组织中SOD1、SOD2和TNF-α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腹主动脉阻断(AAC)组(B组),LPS组(C组),AAC+LPS组(D组).所有动物均于再灌注后8h处死,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SOD1和SOD2及TNF-α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A组损伤较轻.肺泡结构完整;B组可见肺小血管充血,肺间质水肿,肺泡萎陷;C组肺小血管充血、肺间质水肿相对B组略轻,肺泡萎陷;D组肺泡腔和肺间质内大量蛋白质浆液,在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的内表面可见透明膜形成,微血管内可见透明血栓和白细胞栓塞,肺泡上皮弥漫性损伤.A组SOD1、SOD2显著高于其他三组,TNF-α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D组SOD1显著低于其他三组,TNF-α显著高于其他三组,SOD2显著低于C组(P<0.01).C组SOD1显著高于B组,TNF-α仅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时肺损伤更为严重.TNF-α在腹主动脉阻断术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腹主动脉阻断术后脓毒症早期,氧自由基清除剂SOD1、SOD2明显减少.

  • 脊髓缺血损伤合并脓毒症后脊髓ZnT1表达的研究

    作者:范倩倩;周青山;苏斌虓;董海龙;曾毅

    目的:研究脊髓缺血损伤合并脓毒血症后大鼠脊髓的病理改变及脊髓组织中锌转运体1(zinc transporter 1,ZnT1)的表达规律.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8)、腹主动脉阻断组(I/R组,n=8)、内毒素组(LPS组,n=8)和腹主动脉阻断+内毒素组(I/R+LPS组,n=8).用HE染色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病理损害,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ZnT1的表达规律.结果:1.病理结果改变:除S组外,I/R组、LPS组、I/R+LPS组三组大鼠HE染色切片中均可见脊髓组织损伤,各组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以下规律:S组<I/R组<LPS组<I/R+LPS组.2.免疫组化结果:脊髓损伤组ZnT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增加(P<0.05).结论:1.脊髓缺血损伤合并内毒素攻击可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2.腹主动脉阻断合并内毒素攻击所致脊髓损伤早期脊髓组织中ZnT1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调节脊髓损伤早期脊髓组织中锌稳态平衡进而在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病理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实验结果可为寻找早期脊髓损伤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 NOD1受体在腹主动脉阻断联合脂多糖注射诱导严重脓毒症大鼠肾脏中的表达

    作者:刘娇;刘志勇;高文蔚;周青山

    目的 通过比较NOD1受体在脓毒症大鼠和正常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探讨NOD1受体在脓毒症诱导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腹腔LPS注射组(LPS组),腹主动脉阻断组(AAC组),腹主动脉阻断+腹腔LPS注射组(AAC +LPS组).术后8h处死大鼠取血清和肾组织,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OD1受体蛋白的表达和分布,PT-PCR检测肾组织NOD1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四组大鼠中,AAC +LPS组大鼠死亡率高;与SHAM组比较,LPS组、AAC组和AAC+LPS组的血清Cr和BUN明显升高(P<0.05),但LPS组和A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RT-PCR显示,NOD1受体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在SHAM组、LPS组、AAC组和AAC +LPS组依次递增(P<0.05),而LPS组和A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D1受体在严重脓毒症大鼠的肾脏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脊髓缺血损伤合并脓毒症后脊髓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A表达的研究

    作者:范倩倩;周青山;苏斌虓;董海龙;曾毅

    目的 研究腹主动脉阻断后合并内毒素攻击时大鼠脊髓的病理改变及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 A,Trk A)的表达规律.方法 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8)、腹主动脉阻断组(I/R组,n=8)、内毒素组(LPS组,n=8)和腹主动脉阻断+内毒素组(I/R +LPS组,n=8).用HE染色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病理损害,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F、TrkA的表达规律.结果 ①病理结果改变:除S组外,I/R组、LPS组、VR+ LPS组3组大鼠HE染色切片中均可见脊髓组织损伤,各组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S组<I/R组<LPS组<I/R+ LPS组;②免疫组化结果:脊髓损伤组NGF的表达较S组均增加,脊髓损伤组Trk A的表达较S组均减少(P<0.05).结论 ①腹主动脉阻断合并内毒素攻击可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②腹主动脉阻断合并内毒素攻击所致脊髓损伤早期脊髓组织中NGF表达上调,Trk A表达下调,NGF表达上调可能对机体内源性炎症调控过度具有重要意义,Trk A在早期脊髓损伤中的意义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 腹主动脉血流阻断技术在行骨盆、骶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评价

    作者:李鼎锋;崔秋;乐守玉;范海涛;王磊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血流临时阻断技术(block of abdomial aorta,BAA)在行骨盆、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骨盆肿瘤切除术164例,NBAA(非腹主动脉阻断)94例,BAA(腹主动脉阻断)70例;骶骨肿瘤切除术109例,NBAA组53例,BAA组56例.结果:骨盆肿瘤BAA组肿瘤大小比NBAA组平均大0.8 cm,术程平均缩短2小时,术中平均减少出血2 2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减少6.3%,手术死亡率平均减少4.6%.骶骨肿瘤BAA组肿瘤大小平均比NBAA组大0.7 cm,术程平均缩短1小时40分,术中平均减少出血1 6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减少23%,手术死亡率平均减少7.5%.结论:采用BAA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使止血操作时间相对减少,手术切除肿瘤的时间相对延长,术野显露更加清楚,可以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同时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 球囊阻断腹主动脉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22例

    作者:刘智勇;余雷;易小宇;韦小芳

    目的 应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后再行胎盘的剥离,探讨其对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放置球囊导管,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先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予球囊阻断.结果 所有患者均证实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包括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该方法的技术成功率为86.3%(19/22).19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并保留子宫.子宫切除率约13.7%(3/22).术中出血量为(686±355)ml.22例患者中仅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术中输血,其余19例患者均未输血,术中球囊阻断时间以及胎儿的辐射剂量分别为(25.4±7.2) min和(30.2±8.9) mGy.术后和随访期间并无介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能够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剥离时引起的术中大出血,降低输血需求及子宫切除率.

  • 缺血预处理对家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庆;郁庆;刘健慧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家免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I组:低位腹主动脉阻断2h后开放;Ⅱ组:低位腹主动脉阻断3 h后开放;Ⅲ组:阻断腹主动脉5 min,开放10 min,重复3次后低位腹主动脉阻断3 h后开放.分别于阻断前(T1)、阻断后2 h(T2)、阻断后3 h(T3)、开放后2 h(T4)及开放后24 h(T5)抽取静脉血测定天冬酰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并于开放后24 h观察动物后肢运动功能.处死家兔并留取股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 所有动物均存活.T4、T5时,Ⅱ组和Ⅲ组CK、AST明显高于I组(P<0.05);T1~T3时,各组SOD活性和MDA变化不明显,T4、T5时,各组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Ⅱ组较I组、Ⅲ组变化更明显(P<0.05);I组和Ⅲ组动物术后后肢活动良好,Ⅱ组中有3只动物肌力差,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股神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I组结构基本正常,Ⅲ组缺血性损害轻微,Ⅱ组重.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脓毒症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尹述洲;吴安石

    目的 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术(AAC)后合并脓毒症时脊髓病理改变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AAC组(B组),LPS组(C组),AAC+ LPS组(D组).所有动物均于再灌注后8h处死,处死前进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取脊髓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损害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前角TNF-α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A组损伤较轻;B组可见炎性反应明显,较多神经元坏死;C组有炎性表现,较少神经元坏死,较多运动神经元凋亡;D组可见强烈炎性表现,大量神经元坏死.A组TNF-α少量表达,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1).C组TNF-α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A、C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D组(P<0.05或P<0.01).结论 TNF-α在AAC后脓毒症急性脊髓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导了运动神经元的坏死或凋亡.AAC后机体可存在免疫紊乱,如此时发生脓毒症,TNF-α表达增加可能不如单纯脓毒症明显.

  • 骶骨肿瘤术中4种控制出血方法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李世德;尹文军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结扎、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未行控制出血4种方法控制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骶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髂内动脉结扎(A组)20例,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B组)11例,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C组)22例,未行控制出血的对照组(D组)31例.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骶神经损伤、休克死亡等并发症.结果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C组)出血量少[( 1788.64±523.48)mL],手术时间[(163.18±21.13)分钟]和住院时间[(12.81±2.19)天]短,同时并发症发生率(1/22)少;未行控制出血的对照组(D组)出血量多[(5068.54±1905.54) mL];髂内动脉结扎(A组)和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B组)手术时间均较其他两组长.结论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可有效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的方法.

  • 常温下腹主动脉阻断动物实验研究中的生物多系统时空相关统一论

    作者:曲度;张弦

    目的研究致病因子影响下生物多系统结构与功能损害时所存在的时空关系.方法①实验Ⅰ,30犬随机分成五组,常温下阻断腹主动脉0、25、35、45和60min.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液酸碱、血清酶、血浆电解质、凝血状态等指标被获取与分析;②实验Ⅱ,6犬被测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右颈总动脉血流和右股动脉血流等指标;③实验Ⅲ,从实验Ⅰ五组中获取肝、肾、胰、肠组织,另选15犬(五组)取脑、脊髓、肺组织,在H-50型电镜下研究其超微结构变化;④实验Ⅳ,30犬随机分成五组,行腹主动脉阻断或不阻断以及其他毒素或药物刺激,同步监测膈神经与膈肌电位变化;⑤实验Ⅴ,6犬同步测量脑电图、心电图和呼吸电变化.采用作者提出的多维图方法分析了本实验中多系统功能与结构之病理生理变化.结果常温下阻断腹主动脉致犬多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损害中在下列几方面存在时空关系:①多器管系统功能损伤之间;②多器官系统结构损伤之间;③功能与结构损伤之间;④各综合征发生之间.结论本实验提出了在疾病或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病理生理学理论.

  • 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潘水章;何登伟

    目的回顾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骨盆严重损伤合并其它器官裂伤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术中应用消毒皮管加粗鞋带套结法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9例.结果术中失血量得到有效控制,输血量减少,手术野清晰,缩短了术中止血时间,且生命体征较稳定.术后观察及长期随访未发现因血管阻断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操作简便,血流阻断范围广,技术可靠,能有效减少失血量.

  •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继军;左常婷;王谢桐;尚建强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于剖宫产术前在介入室行股动脉插管并送入球囊导管,球囊放置于腹主动脉下段,手术中充盈球囊临时阻断主动脉血流。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孕妇接受射线剂量。结果手术中出血量200~4500 mL,平均1520 mL;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3600 mL,平均1040 mL;无产妇及胎儿死亡及严重并发症。7例行子宫切除术(10.8%)。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率,辐射剂量对胎儿安全。但风险不可忽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腹主动脉阻断与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作者:马泽民;吕国华;王冰;李晶

    目的通过比较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与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的临床统计学资料,探讨该两种方法在骶骨肿瘤手术中控制大量失血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间40例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方法19例,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以控制术中的大量失血.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腹主动脉阻断19例,两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但术中失血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比髂内动脉结扎技术更能有效控制术中失血量,而且并不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延长手术时间.严格掌握阻断腹主动脉指征及阻断时间或结扎髂内动脉不会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损害的并发症.我们认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对于控制术中失血优于髂内动脉结扎技术,但后者对减少术中失血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依术者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为宜.

  • 原发性腹膜后膀胱直肠窝肿瘤12例诊治体会

    作者:徐波;魏鸿霭;马磊

    原发于膀胱直肠窝处的腹膜后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与广州市肿瘤医院在1976~1996年间共收治12例,报告如下.

  • 犬体外腹主动脉末端阻断再灌注损伤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武钢;肖利民;杨庆永;鲍光欣

    目的:观察正常犬行体外腹主动脉末端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变化,为在急救时临时阻断腹主动脉控制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犬麻醉后气管插管.自制体外腹主动脉阻断装置将腹主动脉远段向脊椎椎体挤压至血流完全阻断,阻断时间30 min.分别于腹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30 min及开放阻断后即刻、开放阻断后30、120、240 min各时间点由前肢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动脉开放即刻、30、120 min血清SOD活力下降,与阻断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开放30、120 min血清MDA值升高,与阻断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犬体外腹主动脉末端阻断30 min,动脉开放后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限在短时间可恢复的程度.

  • 实验犬原位肝移植术中静脉-静脉转流时腹主动脉阻断的意义

    作者:温开兰;陈江山;范丹;兰志勋

    目的通过对实验犬原位肝移植的麻醉及管理,为临床开展人体肝移植做准备;观察无肝期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实验犬的血流动力学及实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犬被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均肌肉注射氯胺酮、氯丙嗪,入睡后保留自主呼吸行气管插管,受体犬行前肢动脉穿刺以监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在无肝期将受体犬分成2组:Ⅰ组仅行静脉-静脉转流,Ⅱ组做静脉-静脉转流的同时阻断腹主动脉.结果两组受体犬在诱导后、病肝切除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无肝期、新肝期及术毕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肝期行静脉-静脉转流的同时阻断腹主动脉有助于实验犬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了动物实验的成功率.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