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作者:孟海亮;王坤正;王春生;冯敏

    背景:现有文献对于骨水泥犁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型假体的疗效观察很少报道,对于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假体之间有何差异,国内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4 01/2005-12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型和Ⅳ型)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65~98岁,平均79岁.左髋72例,右髋59例.方法:置换前对忠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入院后三四天进行股骨头置换治疗,均为同一术者操做,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治疗.置换后随访3年.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评估患髋.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随访期间骨水泥组6例患者死亡,非骨水泥组8例死亡.骨水泥组胃换后3个月,4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1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5例仪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7例患者可独立行走,3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骨水泥组9例患者住院时出现合并症,非骨水泥组有15例出现置换后并发症.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1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3.73%.而非骨水泥组仅有5例翻修,其中1例股骨干劈裂,4例假体松动,翻修率8.62%.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髋臼磨损基本无差异,髓腔占有率非骨水泥组明显高于骨水泥组.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见假体脱位、异位骨化及骨溶解.结论:在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之间无显著差异.

  •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科学与个体化康复方案

    作者:刘震;张盘德;黄纲;徐中和

    背景:目前针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治疗较少,且大都以遵循传统的负重限制.目的:比较早期负重和晚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制定科学与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3-04/2006-03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骨科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对象:共收集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0例(42髋),男21例,女19例,年龄32~63岁,平均50岁;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有30例(32髋).方法: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早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康复治疗;晚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晚期负重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术后负重方法不同外,均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分为术前和术后阶段,基本训练内容包括肌力和耐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转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及其他训练(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出院后的指导如家居环境改造、家庭康复方案及复诊计划等).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置换前和置换后12周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WOMAC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放射学评定包括置换前测量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置换后测量两组的假体柄髋腔内充填率,并动态观察股骨假体骨结合情况、髋臼杯固定情况以及假体有无松动、骨溶解、异位骨化等.结果:①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假体脱位,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无髋部感染病例.②置换后12周随访时早期负重组患者Hams评分为(93.06±3.42)分,高于晚期负重组(86.63±5.44)分(P<0.001);WOMAC评分早期负重组(4.94±2.21)分,低于(12.19±5.26)分(P<0.001).③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及假体柄髓腔内充填率两组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12周与置换后,周内的X射线平片比较,两组股骨假体均无明显下沉征象(下沉均<1mm),也无透亮线(透亮区)或反应线形成.早期负重组和晚期负重组分别有3例和5例出现"点焊"现象,所有假体均未发现小珠脱落、骨性底座、骨质溶解及异位骨化、移位等假体不稳或固定失败的征象发生.结论:早期康复、早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改善更明显,科学、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植入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以及髋周软组织平衡等因素.

  • Zweymüller SLR-Plus?非骨水泥柄用于髋关节翻修的中期效果

    作者:李朋;朱智奇;侯明;史占军

    背景:SL-Plus?非骨水泥柄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SLR-Plus?柄在翻修术特别是感染病例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目的:观察以Zweymül er SLR-Plus ?非骨水泥柄行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5月以SLR-Plus ?股骨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39例(41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男26髋,女15髋;年龄34-73岁,平均53岁;翻修骨水泥柄36髋,非骨水泥柄5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根据Brooker分类进行异位骨化分级,记录异位骨化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与结论:31例33髋获得随访,随访1-16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3-6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32髋(97%)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1髋出现1 mm透亮线但无任何症状;1髋出现骨溶解并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Brooker 1级2髋,2级4髋,3级3髋;未见术后感染复发。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假体随访期间存活率为92%。提示SLR-Plus ?股骨柄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用于髋关节翻修术中能达到令人较满意的中期效果。

  •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单侧与双侧效果比较

    作者:蒋劲松;周树权;覃开兵;冯丽梅;李传杰;梁慕华;陈雪飞

    背景:骨水泥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骨水泥髋关节置换后翻修的概率较高,据报道,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远期固定效果明显优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便于翻修。目的:探讨采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对髋关节疾病的修复效果,并对比单侧置换与双侧置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工人医院骨科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33例(280髋)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置换方案分为单侧置换组(186例)和双侧置换组(47例),对两组患者置换前、置换后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大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末次随访髋关节疗效优良率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置换前、置换后6,12,24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同一时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者置换后6,12,24个月的Harris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升高(P <0.05)。单侧置换组的优良率87%高于双侧组的86%,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 >0.05)。置换前、置换后6,12,24个月的大腿目测类比评分两组间同一时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换后6,12,24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 <0.05)。两组患者的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采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修复髋关节疾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单侧置换与双侧置换并无明显差异,严格置换操作,保证假体与髓腔的匹配度,可有效降低置换后大腿疼痛。

  •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作者:李国威;郭远清;陈涛;张奎渤;张大卫;于兵;张荣凯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CT三维重建在移位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股骨颈骨折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分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并随访1.5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通过同时检查髋关节X射线片及三维CT,比较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程度.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中出血量骨、住院天数水泥组少于非骨水泥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置换后1个月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18个月非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3,6,12个月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④2组患者三维重建和术中所见无误差,符合率达100%;⑤结果提示,应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条件选择相应类型半髋置换,对于高龄且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骨量条件良好者优先考虑非骨水泥型;CT三维重建对移位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全面认识优于X射线片.

  •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管明强;朱志霞;周观明

    背景:半髋置换被广泛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但是在骨水泥型还是生物型(即非骨水泥型)固定方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半髋和生物型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假体类型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半髋置换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167例,根据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组(n=81)和骨水泥型组(n=86).对比2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中出血量、置换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 置换后1年再手术率以及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置换后采用Harris 评分系统进行髋关节临床功能评价,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12个月;②生物型组置换时间明显短于骨水泥组(P <0.01);③2组的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⑤置换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生物型组大腿疼痛发生率略高于骨水泥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生物型组有2例患者因心肌梗死死亡,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2组患者置换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2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周围感染等需要行翻修手术的并发症;⑥结果提示,骨水泥型半髋和生物型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取得满意效果,而后者可以明显缩短置换时间.

  •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17例报告

    作者:王烨;范树枫

    我院自1998年8月~2004年3月采用进口Zweymueller非骨水泥全髋关节假体对1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报告如下.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的选择

    作者:雷寿斌;李月华;吴仁春;吴哲;吴金桥

    目的: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的选择及术中、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水泥组14例,非骨水泥组22例),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假体翻修率、死亡等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相较骨水泥组,非骨水泥组并发症发生率、假体翻修率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般对于年龄大、活动量少、骨质差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相反则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

  •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非骨水泥固定的研究

    作者:王亮;杨冬松;甄相周;郭前进;杨彦亭;陈宏峰

    目的 前瞻性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非骨水泥固定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88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术前评定患者生存预期、髋部Singh分级及骨密度值.结果 本组8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未发现股骨假体松动、下沉、关节脱位,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为75分(65~ 95分),按老年Berg平衡量表术后6周患者能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积极治疗内科疾病,规范手术操作及抗骨质疏松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非骨水泥固定治疗移位老年股骨颈骨折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魏志辉;赵波;何超;马纪坤;张铭华

    [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半髋关节置换中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假体临床疗效差异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Ovid,EMBASE,CBM,万方,VIP,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5月,检索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RCTs,共2 308例髋,结果显示骨水泥组手术时间长[MD=8.30,95%CI (6.86,9.74),P<0.001],术中出血量多[MD=38.72,95%CI (0.11,77.32),P=0.05].但假体并发症少[RR=0.29,95%CI (0.18,0.45),P<0.00 001],术后1年大腿疼痛发生率少[OR =0.69,95%CI (0.55,0.87),P=0.002],翻修率、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率、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假体并发症及疼痛方面有优势,且并没有增加死亡率、翻修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裕民

    [目的]系统评价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时间为1990 ~2013年12月)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Fourth Quarter 2013)、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数据库.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5.1.1(下载于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 015例,其中骨水泥组496例,非骨水泥组5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比较,前者术后5年内疼痛改善率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5%CI1.62 [0.41,2.83],P=0.009);术后翻修率、Harris评分、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方面两种假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0.68,0.53,0.94).[结论]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疾病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假体总体生存率及翻修率无明显差异,骨水泥型假体早期患者疼痛改善方面优于非骨水泥型假体,两组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达到满意效果,二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基本相同.

  • 髋关节翻修治疗骨缺损应用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苑伟;段王平;陈崇伟;李鹏翠;卫小春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两种非骨水泥假体:生物型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骨缺损时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文献检索PubMed、Ovid、CochraneLibrary、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收集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Jadad评分3~5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 =1.12,95%CI (0.96,1.32),P=0.15;组配式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后假体塌陷的发生率低于涂层长柄假体RR=0.28,95%CI (0.08,0.95),P=0.04;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也低于涂层长柄假体RR=0.45,95%CI (0.22,0.94),P=0.03;两种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39,95% CI (0.21,9.39),P=0.74.[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应用组配式假体相对于涂层长柄假体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假体塌陷的发生率.

  • 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高玉镭;田敏;王东辰;张新广;唐胜斌;崔存宝;李佩佳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科2005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100例,其中男31例,女69例,年龄70~98岁,平均78.3岁.左髋52例,右髋48例.手术均为同一术者操作,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骨水泥和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治疗.术后随访5年.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病死率和假体翻修率.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平均57 min,非骨水泥组平均47 min,术中失血骨水泥组平均238 ml,非水泥组230 ml.视觉模拟评分及Harri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手术并发症:非水泥组(28例)多于水泥组(21例).两组均未见明显髋臼磨损.翻修非水泥组(2例)多于水泥组(1例).随访各时间点的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股骨双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在手术时间上,非水泥组占优,并发症方面,骨水泥组占优,术中失血,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髋臼磨损率,病死率和假体翻修率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别.

  • 非骨水泥股骨假体翻修时术中骨折的相关原因分析

    作者:窦勇;周一新;褚亚明;柳剑

    [目的]探讨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进行髋关节翻修时术中骨折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1年1 ~12月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进行翻修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39例;均为单侧病变.患者翻修时的平均年龄61.7岁(32 ~ 82岁),距初次关节置换的时间平均为7.2年(1个月~ 20年).分析非骨水泥股骨假体进行髋关节翻修时术中骨折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并将未发生骨折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术中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2例翻修患者中有17例(23.6%)发生术中骨折.其中大转子劈裂骨折3例(13.3%)、股骨干部皮质穿孔3例(13.3%)、股骨干部螺旋形骨折8例(47.1%)、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远端骨折3例(13.3%).术中骨折多见于取骨水泥时(41.2%),其次为开髓及扩髓过程中(29.4%).[结论]采用非骨水泥股骨假体进行翻修时术中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术中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严重的股骨骨缺损、较低的髓腔-皮质指数、术前假体力线不良及未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的骨水泥型假体翻修.对于骨水泥型假体进行翻修时,大粗隆延长截骨可以有效避免术中骨折的发生.

  • 早期国产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亮;甄相周;郭前进;杨彦亭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国产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自1997年10月~2004年3月,46例49髋不同病因的髋关节病变行国产生物型THA.通过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6例平均随访时间8.5年(5~11.5年).Harris评分由术前38分(35~5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82分(70~90分).影像学检查发现假体松动9髋,其中单纯髋臼松动3髋,股骨假体松动4髋,髋臼及股骨假体均松动2髋;脱位3例5次,1例为术毕回房搬动时发生,另外2例各2次为院外不当活动所致,均闭合复位成功.出现异位骨化1例,Brooker分级1级;1例出现髋部疼痛、跛行,X线片显示假体无明显松动,但骨质疏松明显,经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症状缓解.无感染病例.优良率为73.9%.[结论]早期国产髋关节假体解决了患者的髋关节病痛,价格较低,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早期国产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在设计、工艺及配套器械方面有待改进,降低松动率,提高远期疗效.

  • 非骨水泥假体用于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翻修7例3.6年随访报告

    作者:李朋;史占军;管明强;肖军;王健

    [目的]探讨用非骨水泥假体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进行翻修术的效果.[方法]1997年11月~2006年12月,收治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以非骨水泥假体对其中4例行全髋关节翻修,2例仅翻修髋臼假体,1例仅更换股骨柄.一期翻修4例,二期翻修3例.随访时应用X线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并检测患者血沉和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7例患者平均随访3.6年(1.5~10.6年),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5分(18~6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分(60~99分).无1例术后感染复发;1例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翻修;末次随访时5例疼痛消失,2例活动时偶有隐痛;2例无跛行,5例轻度跛行;1髋发生Brooker 2级异位骨化;聚乙烯内衬磨损率为0.08 mm/年.无1例出现症状性深静脉血栓或神经损伤.[结论]以非骨水泥假体翻修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根据个体感染情况选择一期或二期翻修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对固定稳定、与周围骨质间无感染征象的的假体选择不翻修是否可行,有待更多病例的总结.

  • 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报告

    作者:李朋;史占军;管明强;肖军;王健

    [目的]探讨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于2003年8月-2005年12月行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30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并检测血铬浓度和肾功能情况.[结果]23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年(2.5~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3.4分.3髋(11.5%)形成透亮带;1髋股骨形成局灶性骨溶解.1例术中坐骨神经受损,2.5年后除趾背伸肌力较弱外其他均完全恢复.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控制理想,术后4年发生假体周围感染但X线检查未见松动迹象.无一术后发生脱位、股骨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平均血铬浓度为0.82 μg/L(0.020~0.140 μg/L),较正常参考值(0.007、0.109)无明显升高,未发现因血铬浓度升高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结论]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但有必要做进一步随访,以了解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 非骨水泥假体髋关节翻修术随访报告

    作者:李朋;史占军;管明强;肖军;王健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科1997年11月~2007年8月行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36例(41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29髋行全髋关节翻修,8髋仅翻修髋臼,4髋仅更换股骨柄.随访X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分析AAOS、Paprosky骨缺损分类对翻修时假体选择的指导作用,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24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6年(1~11年),患者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8分(11~76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8分(60~99分).21髋(75%)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1髋股骨1区形成2 mm宽的透亮线,临床检查无松动迹象;4髋发生骨溶解并假体移位(股骨1髋,髋臼3髋)而需要再翻修,失败率为12.5 %;8髋发生异位骨化;聚乙烯衬垫年平均磨损量为0.08 mm(0~0.25 mm),磨损率仅与外展角变化存在相关.AAOS分类术前、术中的一致性较Parprosky分类高.分别以任何原因进行了再翻修和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假体4.6年存活率分别为89%、81%.[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可用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翻修.术中对骨缺损进行细致的评估并选择合适的假体固定,能达到令人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洪普;徐秋玉;吕玉明;曾勉东

    [目的]对比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与非骨水泥固定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方法]按入院单数和双数日期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70~93岁,平均(76.69±5.38)岁]分为两组,骨水泥组67例,非骨水泥组64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以及患髋Harris评分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非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组在下地负重时间、早期(3个月)髋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其余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终(24个月)随访时,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7.61±4.77和86.95±5.71.[结论]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但骨水泥组在早期负重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 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作者:黄相杰;刘德忠;胡年宏;周志高;谭庆远;焦明航;姜红江;王友强;宋修刚

    目的:观察国人对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反应,及其有关的临床资料.方法:自1993年6月~1997年12月我院共置换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86例106个髋关节.结果:经过36~90个月,平均56个月的随访观察,根据Harris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97分,优良率为94%.结论: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是我国青壮年患者和二次翻修患者的理想替代物.

66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