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甘小林;黄钰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2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案,于治疗完毕后随访3年,观察记录患眼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2例(23眼)中,5眼术后注射部位结膜下端少量出血,在短期内均自行消退;术后无一眼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1w~36个月后,患眼视力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w~24个月,患眼眼底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呈持续下降趋势;术后12、24、36个月CRT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CFT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对患眼视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有助于患眼黄斑区及中心凹的恢复,治疗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作者:钟旭

    目的: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采取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光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0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麻醉后行常规消毒铺巾,角膜缘后3.5~ 4mm进针,缓慢注射康栢西普0.05 mL,并压迫、包眼.比较两组疗效,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改善,且观察组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76.6%(P<0.05);两组治疗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黄斑总体积(TMV)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CRT、TM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黄斑水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疗效较佳,可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距黄斑中心凹6mm范围内黄斑总体积,且应用安全.

  •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对ARMD脉络膜厚度和睫状后动脉血流影响

    作者:金益;卢珊珊;陈杨;林优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患者脉络膜厚度和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9/2016-12于我院眼科治疗的93例93眼湿性AR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抗VEGF玻璃体注射3mo.对比治疗前(T0)、治疗1mo(T1)、治疗2mo(T2)和治疗3mo(T3)时视网膜中心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新生血管基底部宽度(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以及睫状后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平均血流速度(mV),以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的变化.记录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后患者BCVA、CRT、SFCT、CNV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738、32.333、7.305、957.450,均P<0.05).不同基线处对比BCVA、CRT、SFCT、CNV:T30.05);RI指数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51,P<0.05);PI指数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60,P<0.05).PI各基线处对比,T3>T2≈T1>T0("≈"为相当),RI各基线处对比T3≈T2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非AMD脉络膜新生血管

    作者:李雨心;南新帅;聂闯;胡莲娜;罗灵

    目的:临床观察雷珠单抗( ranibizulab )治疗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l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5-04间在我院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lab治疗非AM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眼部与全身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均进行裂隙灯的检查、佳矫正视力的测定、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FFA)、光学相干性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lography,OCT),治疗后分别观察注射次数及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佳矫正视力、黄斑区1 ll直径视网膜大厚度。
      结果:随访6lo~3a,治疗后平均视力(4.77±0.24)与治疗前(4.50±0.3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区1 ll直径大厚度(317.62±55.05μl )较术前(421.63±139.37μl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平均治疗次数为2.6±1.3次。患眼治疗后均未发生眼内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Ranibizulab治疗非AMD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效、不良反应低。

  •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新进展

    作者:杨瑞芳;杜红艳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第二个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缺血是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药物、激光和手术方面阐述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近况,并提出了视网膜静脉阻塞未来治疗的展望.

  •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进展

    作者:刘洋;黎蕾

    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多种眼底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好发于黄斑区,严重影响中心视力。 CNV常用治疗包括相对选择性治疗———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选择性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但PDT治疗后视力不提高,还可上调VEGF的表达、继发炎症反应;抗VEGF药物需多次注射以维持疗效,进而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和经济负担。目前, 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CNV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使得联合疗法成为 CNV 治疗的选择之一。为了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实施联合疗法时是否变更PDT治疗参数需要进一步研究。

  • 玻璃体腔内植入装置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晓彧;张美霞

    因血-视网膜屏障的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给药方法常受到限制,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直接作用于玻璃体和视网膜,是其有效治疗方法,但对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需频繁注射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玻璃体腔内植入装置既避开了血-视网膜屏障,又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新方法,因其装载的药物不同而治疗不同的疾病。抗病毒药物植入装置能有效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激素类植入装置能有效治疗眼底慢性炎性疾病如黄斑水肿、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主要副作用为眼压升高和白内障形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植入装置可能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治疗药物。本文将综述目前常见的玻璃体腔内植入装置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重度NPDR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方;李恒;游慧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光凝术(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27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NP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112眼)和对照组(60例115眼),观察组患者采用PRP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行PR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血清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wk、1、3、6mo两组的BCVA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观察组治疗后2wk开始CMT、血清VEGF及Ang-2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1 mo开始CMT、血清VEGF及Ang-2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清VEGF及Ang-2水平均较低(P<0.05),CMT在治疗后1、3、6mo时明显较低(P<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NPDR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新进展

    作者:田丽丽;任兵;高晓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传统治疗方式包括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这些治疗对操作医生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寻找一种在病变早期应用,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我们就目前治疗ROP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抗VEGF类药物治疗PDF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隽;徐国兴

    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01,语种不限,检索文献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GRADEpro软件对各评价指标的参数进行循证医学质量评价;采用漏斗图检测所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发表时间介于2008/2016的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包含923例患眼,其中493例患眼进入PPV联合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anti-VEGF组(试验组),430例患眼进入单纯行PPV组(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1)试验组术中出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06,95%CI(0.02~0.15),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WMD=-29.13,95%CI(-36.95~-21.30),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术后早期[OR=0.29,95%CI(0.19~0.44),P<0.01]及晚期[OR=0.34,95%CI(0.20~0.58),P<0.01]玻璃体出血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组术后佳矫正视力水平不优于对照组[WMD=-0.51(LogMAR),95%CI(-1.10~0.08),P=0.0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试验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破裂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OR=0.24,95%CI(0.14,0.40),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在纳入的16篇文献共493例试验组患眼中,无1例报道出现与注射anti-VEGF类药物相关的明显眼内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其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注射药物的剂量、玻璃体腔内注射与手术的间隔时间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 血清SCC-Ag,VEGF、TK-1、IGF-II联合凝血功能的检测在腹腔镜下早期宫颈鳞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作者:张松涛

    目的探讨SCC-Ag,VEGF、TK-1、IGF-I 联合凝血功能的检测在腹腔镜下早期宫颈鳞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3例,纳入宫颈鳞癌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6例,纳入瘤样变组;健康体检的人员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SCC-Ag、VEGF、TK-1、IGF-I 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瘤样变组、宫颈鳞癌组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5),宫颈鳞癌组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瘤样变组(<0.05)。宫颈鳞癌组中Ia期患者血清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瘤样变组(<0.05),但SCC-Ag与瘤样变组无明显差异(P>0.05);Ib期患者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Ia期(<0.05),Ⅱa期患者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Ib期(<0.05).结论联合检测SCC-Ag、VEGF、TK-1、IGF-I 和凝血功能指标可提高宫颈鳞癌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指导腹腔镜宫颈鳞癌根治术的实施,及评估其预后。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娟;张少弛;哈少平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疗效及注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共35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 mg,每月1次,共3个月,之后按需要治疗,并随访至注射后6个月.观察患者佳矫正视力、眼压,通过黄斑区OCT观察黄斑区水肿厚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未注射药物之前佳矫正视力平均值为0.1872±0.1609,注射3次视力平均值为0.3638±0.21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药物前后眼压无明显变化,黄斑区中心厚度注射前为(296.97±63.804) μm,3次注射后为(230.05 ±41.708) 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三次玻璃体腔注射后CNV渗漏停止者16只眼(69.57%),渗漏减少者7只眼(30.43%);在所有注射药物的患者中有6只眼出现球结膜下出血,2例有异物感,未出现眼内炎、玻璃体腔出血、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提高患眼有用视力,并维持相对稳定性,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应用及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骨折愈合的病理观察

    作者:初同伟;王正国;朱佩芳;刘大维;张波

    血管生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一种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生成因子,对正常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血管再生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探讨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笔者采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左侧桡骨骨折模型,观察分别应用VEGF及其多克隆抗体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 中药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近况

    作者:杜旭勤;石立鹏;李新华;程萍;谭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于超过1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估算我国糖尿病患者已居全球之首[1]。预计到2030年,全球DR患者将升至1.91亿,其对视力的威胁将增加至5630万[2],故研究DR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常采用激光疗法、玻璃体切除术和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等手段治疗DR。虽然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除术可降低DR致盲率,但激光治疗会留下永久性疤痕,玻璃体内需多次注射类固醇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类药物才可达到减轻黄斑水肿的效果,且其作用时间较短;玻璃体内注射属于有创性操作,会增加眼内感染及玻璃体出血几率[3],同时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和(或)白内障[4]。中药具有整体调理及局部作用DR等优势。现将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联合眼底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范文学

    目的 分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联合眼底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克隆抗体Ranibizumab联合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经7d治疗之后,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恢复正常,治疗后后一次随访时,病患BCVA0.1~0.422眼,0.4者5眼.ETDRS视力表字母数为25~71个,平均字母数43分,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对病患开展OCT检查,结果证实,病患的CMT均值为(225±130)μm,末次随访CMT均值为(310±153)μm.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患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者,使用Ranibizumab联合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有效性高,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95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