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鼠肝移植对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褚延魁;马庆久;鲁建国;刘维;何显力;杜锡林;乔庆;王胜智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二袖套法+肝动脉重建吻合法行鼠肝移植,经组织病理和电镜切片观察肝移植后胃黏膜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肝移植后胃黏膜组织结构表现为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形成.结论:肝移植伴随胃黏膜的损伤,需要预防治疗.

  • 肝移植中肝动脉吻合技巧

    作者:李相成;王学浩;张峰

    我院近期连续开展13例肝移植,其中6例亲体部分肝移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肝动脉,现将肝动脉重建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动脉重建17例分析

    作者:汪谢丹;郑启昌;胡青刚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肝动脉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17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行肝动脉切除后重建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行联合肝动脉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根据Bismuth-Corlett分型,Ⅱ型行骨骼化切除1例,Ⅲa型行右半肝或加右尾叶切除7例,Ⅲb型行左半肝或加左尾叶切除8例,Ⅳ型左半肝加全尾叶切除1例.16例患者行肝动脉端端吻合,1例用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动脉吻合,1例门静脉部分切除自身大隐静脉补片修复.7例行肝内胆管支撑加肝门胆管空肠吻合.17例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3 d明显缓解,1例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术后彩色超声监测,显示重建肝动脉通畅.无术后30 d内死亡,随访15例,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6~60个月).结论 联合肝动脉切除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率,肝动脉切除后重建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23例

    作者:管小青;郑向欣;吴骥;袁牧;张旭旭;江小玲;侍孝红;顾书成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4年收治肝门部胆管癌23例,行胆管癌联合肝动脉和(或)肝固有动脉切除、门静脉切除,门静脉均进行重建;而肝动脉和(或)肝固有动脉切除重建16例,未重建7例[由于门静脉切除必须重建,故以下血管重建或未重建专指肝动脉和(或)肝固有动脉].结果 2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联合肝叶切除16例;均联合肝动脉和(或)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等血管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未作动脉重建的7例中,发生胆瘘3例,胆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死于围手术期2例;同期行动脉重建的16例中,发生胆瘘2例、胆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等并发症,但无1例在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例.结论 肝动脉切除重建可降低肝门部胆管癌的围手术期合并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血管浸润不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禁忌证.

  •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赵纪春;严律南;李波;马玉奎;曾勇;文天夫;王文涛;杨家印;徐明清;陈哲宇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施行50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在供受者间肝动脉的重建中,供者右肝动脉与受者右肝动脉吻合24例,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12例,与受者左肝动脉吻合3例,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2例,与受者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副右肝动脉吻合2例,与受者肝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间置搭桥3例.受者腹主动脉与供者右肝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2例,用保存的尸体髂血管行受者腹主动脉与供者右肝动脉搭桥2例.供者肝动脉直径1.5~2.5 mm,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3.5倍手术放大镜和5~10倍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肝动脉重建.结果 50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有2例(4%)分别于术后1d、7d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立即采用自体大隐静脉从肾下腹主动脉至供者右肝动脉搭桥术,恢复供肝血流,痊愈出院.1例术后1.5个月后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随访期无临床症状未行处理.术后和随访期未发现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未有与肝动脉并发症有关的死亡病例.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年实际生存率为92%.结论 选择恰当的肝动脉重建方式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显著降低肝动脉并发症,及时处理肝动脉并发症是保证供肝存活的关键.

  • 10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

    作者:赵纪春;严律南;李波;马玉奎;曾勇;文天夫;王文涛;杨家印;徐明清;陈哲宇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技术的经验.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了104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包括98例不含中肝静脉(MHV)的右半供肝肝移植及6例双供肝肝移植(双亲属左半供肝1例,亲属右半肝加亲属左半肝3例,亲属右半肝加尸体左半肝2例),104例受者中男86例,女18例,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8岁),在供受体间肝动脉的重建中,61例供体右肝动脉与受体肝右动脉吻合,15例与受体肝固有动脉吻合,此外与受体左肝动脉吻合7例,与受体肝总动脉吻合3例,与受体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副右肝动脉吻合8例,供体右肝动脉与受体肝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间置搭桥5例,受体腹主动脉与供体右肝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2例,用尸体冷冻保存髂血管行受体腹主动脉与供体右肝动脉搭桥3例,供体肝动脉直径1.5~2.5 mm,分别采用8-0和9-0 Prolene无损伤血管缝线在手术显微放大镜下完成肝动脉重建.结果 104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后1、7 d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1.9%),采用自体大隐静脉肾下腹主动脉至供体右肝动脉搭桥术,恢复供肝血流,痊愈出院.1例1个月后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随访期无临床症状未行处理.术后和随访期末发现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1、2和3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89.3%、76.0%和69.3%.结论 根据供受体动脉解剖情况选择适宜的重建位置和方式,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是减少围手术期肝动脉并发症保证供肝存活的关键.

  • 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杨宁;杨广顺;卢军华;张海斌;李齐根;王鑫;司马辉;邵卓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的手术技巧和肝动脉早期栓塞后的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159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和3例活体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的经验,比较不同口径的肝动脉吻合时间;早期动脉栓塞后施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 直径≥3mm动脉(120例)的平均吻合时间明显短于直径<3mm的动脉(42例,P<0.05);3例活体肝移植动脉重建时间分别是89min、120min和34min.2例(1.2%)术后早期并发肝动脉栓塞(HAT),1例介入溶栓治疗后肝动脉恢复血流,1例溶栓失败,急诊施行肝动脉-腹主动脉搭桥术后肝动脉恢复血流.结论 小口径肝动脉重建难度大,活体肝移植应采用显微外科重建,合理的吻合技术可减少术后HAT的发生;早期HAT需合理选择治疗措施.

  • 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黄德荣;吴忠均;朱宇

    目的 探索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肝动脉重建(实验组),并设立非重建组对照(对照组),分别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术后48 h、1周、1月存活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再生、凋亡,炎性介质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后1月存活率(88.3%)较对照组(73.3%)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清ALT值[(926.8±36.4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546.8±74.58)U/L](P<0.01),但术后2周、1月实验组血清ALT值[(88.4±8.336)U/L,66.2±20.512)U/L]较对照组[(179.6±7.536)U/L,156.4±16.041)U/L]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见肝细胞片状坏死、小胆管增生,而实验组肝细胞以变性为主,且术后1月肝组织结构恢复正常;术后对照组肝细胞再生明显增加.结论 小鼠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提高受体长期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保护肝细胞,明显减少胆道并发症,但对受体移植术后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 合并受体肝动脉变异肝移植肝动脉重建2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博文;张佳林;李晓航;孟一曼;杨蕾;张城硕

    目的 探讨受体肝动脉变异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胆道及门静脉并发症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6年9月实施的197例肝移植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统计肝动脉的变异情况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受体肝动脉变异(变异组)22例(1 1.6%),未变异(非变异组)175例(88.4%),变异组与非变异组肝动脉血流无统计学差异[(240.4±151.8) mL/min vs(175.7±100.2) mL/min,P=0.098],门静脉血流无统计学差异[(1 752.5±471.9) mL/min vs(1 688.9±787.1) mL/min,P=0.801].出现肝动脉并发症23例(11.7%),2组无统计学差异(3/22 vs 20/175,x2=0.002,P>0.05);胆道并发症41例(21%),2组无统计学差异(5/22 vs 36/175,x2=0.002,P>0.05);门静脉并发症17例(8.6%),2组无统计学差异(3/22 vs 14/175,x2=0.235,P>0.05).结论 受体肝动脉变异不会增加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胆道及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 肝移植术肝动脉重建问题(附17例报告)

    作者:陈福真;苏旭;李滨;许东辉;李志民;李秀东;陈景熙;刘育健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肝动脉的重建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16例原位肝移植和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分析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技术及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影响.结果:17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内径>3 m(n=11),内径<3 mm(n=6).肝动脉吻合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5例术中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术后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均未发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小儿肝移植采用DSA检查发现供受体肝动脉细小.结论:原位肝移植中供肝的肝动脉变异较多见,修剪肝动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误伤;正确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应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安全有效,不增加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重建
  • 原位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

    作者:杨甲梅

    原位肝移植(OLT)的肝动脉重建是肝移植重要的技术,常关系到肝移植术的成败.在所有管道重建中,肝动脉重建又是复杂的.在供肝中,高达10.5%的肝动脉解剖变异需要进行复杂的肝动脉重建.OLT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增加,发生肝功能衰竭和败血症等.所以,肝动脉重建一直是肝移植术的难题.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国栋;陈规划;何晓顺;朱晓峰;陆敏强;杨扬;黄洁夫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6例107次肝移植病人的3例肝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 析了肝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及其对肝移植的影响.结果:本组肝动脉狭窄 的发生率为2.8%.3例均经彩超检查诊断和肝动脉造影确诊.例1狭窄位于受体肝总动脉起始 处,放置血管内支架后血流恢复正常,但术后第18天死于肝功能衰竭;例2狭窄位于吻合口 ,不能通过导丝而未行介入治疗,但病人无症状,肝功能良好;例3狭窄位于吻合口近端, 经肝动脉重建后血流恢复正常.结论:肝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非常关键,其对移植肝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肝功能状态.纠正肝动脉狭窄有助于预防胆道并发症和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动脉重建的方法及意义

    作者:俞建光;易永祥;张健;陆森;陈家华;刘俊卯;廖建梅;张永兰

    2001年1月~7月,我们进行了猪的同种异体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AHPLT) 实验,现将实验情况与供肝动脉重建有关的内容总结如下.

  • 再次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方法探讨(附15例报告)

    作者:丁国善;张友磊;傅宏;倪之嘉;王正昕;李先兴;郭闻渊;施晓敏;傅志仁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15例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动脉重建的不同方式.其中供体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汇合部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肝总动脉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脾动脉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腹主动脉架桥吻合重建3例(19.9%).结果1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中11例(73.3%)术后顺利恢复,生存期1~22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4例(26.7%)于术后早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肝动脉血流均正常,未出现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或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情况复杂,方式多样,根据供、受体肝动脉解剖的特点和首次移植时肝动脉的重建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重建方式并进行细致的吻合,是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成功的关键.

  • 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

    作者:李照;栗光明;黄磊;王东;冷希圣;朱继业

    对于移植肝脏来说早期肝动脉的血供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供肝的存活,因此无论是活体还是尸体肝移植,肝动脉的重建对于移植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术后一旦发生肝动脉相关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及肝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无论发生在早期还是晚期,都会显著影响患者及移植物的预后[1].

  • 肝移植术中的肝动脉重建

    作者:倪家连

    原位肝移植术(OLT)是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动脉的解剖变异非常多见,致使肝动脉的重建成为OLT所有管道重建中为复杂的技术.OLT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很严重的并发症,常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败血症、再次肝移植或死亡等.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重建
  •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162例分析

    作者:汪谢丹;郑启昌;胡青刚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162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100%(86/86).16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12例,内、外引流术56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94例,手术切除率为58%(94/162),行根治性切除62例(17例联合肝动脉重建),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32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能较准确地评价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手术可切除性.根治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肝动脉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九例分析

    作者:舒晓钢;王国斌;郑启昌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对9例合并肝动脉侵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结果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30 d无并发症发生.2例23个月内复发死亡,7例术后恢复良好,重建肝动脉通畅.结论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可以达到肉眼根治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 肝移植术中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

    作者:田庆;张建军;邓永林;郑虹;潘澄;蒋文涛;张雅敏;高伟;杨涛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供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912例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因受者肝动脉不适宜吻合,有68例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结果 68例受者肝移植术中利用脾动脉重建肝动脉的耗时为50~100 min.68例受者中,术后早期(1个月内)发生动脉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5.8%,其中肝动脉血栓1例,肝动脉狭窄3例,其余受者肝动脉血液供应良好,未发生动脉狭窄、闭塞,亦未发生脾梗死.术后院外随访2~60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肝动脉相关并发症,9例受者死于肿瘤复发,4例死于消化道出血,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8.2%、72.0)%和63.2%.结论 当肝移植术中受者肝总动脉不可用时,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的方法安全、简单、有效,并不增加术后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 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

    作者:黄德荣;吴忠均;朱宇

    目的 建立稳定的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 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共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并观察术后24 h、1周、1个月受体存活率,术后1个月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对照.结果 受体术后24 h、1周、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4.3%、91.4%、85.7%.术后1个月肝功能ALT:(39.20±2.09)U/L AST:(75.60±3.24)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肝组织结构良好.结论 该方法可稳定地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