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GV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南月敏;张进贵;尚翠;刘金星;曹治宸;谢永富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病例选自我院1992-05/1998-05门诊及住院肝炎患者共81例,其中男54例,女27例,年龄19岁~67岁,平均44.5岁.根据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急性肝炎2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15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1例;慢性肝炎51例,轻度21例,中度26例,重度4例;慢性重型肝炎1例;肝炎肝硬变3例.

  • 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书盈;钱桂生

    全氟化碳(PFC)是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其化学性能稳定,在体内不发生代谢,无毒、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具有高密度、低黏度、低表面张力和良好的气体溶解度等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呼吸气体运载介质,早被用于血液代用品(PFC乳剂),目前,国外已发展到第三代产品,进入三期临床验证.近年用于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液体通气治疗和新近的雾化或汽化吸入治疗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1,2],同时,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许多有益的作用,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 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偶联物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赵明霞;龙村;贺学英;管博;王蕊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预充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偶联物(PEG-bHb)对兔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健康大耳白兔,通过股动脉、颈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转流1 h.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8),以晶/胶体液作为ECC预充液;实验组1(n=8),在预充液中加入PEG-bHb,PEG-bHb占总容量(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5%;实验组2(n=8),预充液中加入PEG-bHb,占总容量(兔循环血量+预充量)的15%,ECC开始时放出自体血(放血量占兔循环血量的20%),ECC结束后将自体血回输.每组监测ECC前、中和ECC后的血气参数,用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三组在ECC后各时间点的炎性因子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2在ECC后各时间点的炎性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血液代用品PEG-bHb单纯用于预充对兔ECC后炎性反应无影响,用PEG-bHb置换自体血有可能减轻兔ECC后炎性反应.

  • 血液代用品与体外循环

    作者:赵明霞;龙村

    自1901年维也纳大学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人红细胞血型以来[1],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大大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输血成为医疗的一部分,输血工作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运送至全身并释放到组织器官、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这主要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完成的.

  • 血液保存与血液代用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景汉;卢发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用血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血液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血细胞保存技术对调节临床合理用血、稀有血型输血、骨髓干细胞移植、肿瘤治疗以及战备贮血等均有重要意义.

  • 喉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P53蛋白表达

    作者:周本成;罗祝泉;张伟;陈炳旭

    一般认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良、恶性肿瘤及某些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有关HPV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意见分歧较大[1、2].P53基因是一种公认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对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及促进细胞分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LSCC组织中HPV与P53蛋白表达状况,两者的关系及其在LSCC发生中可能的作用.

  • 现代战争条件下美军野战输血保障情况分析与思考

    作者:张玉华;徐雷;周虹;何跃忠

    该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军历次战争野战输血保障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从美军野战输血保障体系、输血救治开端、相关输血技术装备体系及输血救治理论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美军野战输血保障特点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军野战输血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 DBBF修饰猪血红蛋白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军;张继娟;吴梧桐

    目的探讨双(3,5-二溴水杨酸)延胡索酸酯(DBBF)选择性修饰猪血红蛋白,制备血液代用品的可行性.方法使用DBBF选择性修饰脱氧猪血红蛋白,分析其对猪血红蛋白的高级结构和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DBBF选择性修饰脱氧猪血红蛋白,形成的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α2β2四聚体解聚的特性,其携氧能力亦得到有效改善.结论DBBF修饰猪血红蛋白制备血液代用品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 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物作为血液代用品的大鼠换血试验研究

    作者:路秀玲;马铁民;郑春杨;王永权;石晓东;索晓燕;于鹏展;徐宇红;苏志国

    目的考察以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物(Hb-HSA)及其他复苏液为大鼠换血后,大鼠血压变化及其长期存活率情况,研究此新型血液代用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大鼠30%和60%换血两种模型,在线监测动脉血压,对比用Hb-HSA偶联产品、无基质血红蛋白、5%HSA溶液、Ringer乳酸盐溶液和原血换血以及失血不补液后大鼠血压变化,考察14 d内大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大鼠30%换血,以扩容剂HSA和乳酸盐换血后,大鼠终平均动脉血压(MAP)略低于初始值,无基质血红蛋白使MAP有所升高,Hb-HSA偶联产品与原血回输类似,基本维持原MAP.无基质血红蛋白,Hb-HSA偶联物和原血回输组大鼠存活率达100%,高于其他扩容剂换血实验组.大鼠60%换血,无基质血红蛋白及扩容剂HSA和乳酸盐换血后大鼠MAP仍然较低,Hb-HSA偶联产品基本能够维持MAP,类似于原血回输的对照,只有Hb-HSA偶联物换血和原血回输的大鼠100%存活.结论Hb-HSA偶联物为大鼠换血未引起血压升高,30%和60%换血后存活率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对照,体现出本偶联物对于紧急输血是一种具有优势的血液代用品.30%换血大鼠模型能够较好的体现出MAP因换血引起的波动,相对更适合于研究不同复苏液对血压的影响.

  • 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的抗原性研究

    作者:李军;倪燕秀;张继娟;吴梧桐

    目的 研究血液代用品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PEG-pHb)的抗原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模拟,比较天然人、兔和猪血红蛋白之间氨基酸序列、空间构象和抗原表位的差异.将PEG-pHb按兔血量的10%输入兔耳缘静脉,免疫多次,制备抗体;将pHb与PEG-pHb分别与免疫佐剂混合,按常规方法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免疫印迹法与ELISA法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 天然猪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分子构象几乎一致,二者有高度相似的抗原性;PEG-pHb溶液反复大量输入家兔体内未检测出抗体.结论 PEG-pHb可有效地降低pHb的抗原性.

  • 人血红蛋白提纯、改造制备人工血液制品的研究

    作者:樊晶;王学谦

    目的:利用过期血液,有效地提纯血红蛋白,制备通用人工血液制品,以减少血源浪费.方法:用萃取-超滤法分离、提纯纯品血红蛋白(SFHb);将磷酸吡哆醛与SFHb结合,再经戊二醛交联聚合,形成大分子的多聚血红蛋白(Poly-Hb-P);后经微囊包被多聚血红蛋白(VHb),进行人工红细胞制备.同时相应鉴定Poly-Hb-P的品质,并与SFHb各项指标进行相应比较.结果:血红蛋白纯品浓度平均为146 g/L(4批次),纯度为98.3%;Poly-Hb-P的浓度平均为52.3 g/L(4批次),纯度为95.2%;血型凝集实验阴性,无菌、热源实验阴性.Poly-Hb-P的各项结果不同于SFHb,且携氧能力有所增加.VHb制品具有生物活性.结论:可利用过期血液制备高纯度、高浓度的血红蛋白纯品及具携氧能力的Poly-Hb-P和人造红细胞制品.

  • L-精氨酸对低血容量兔输注库血后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作者:李雪;潘芳;王晓宁;冯艺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对低血容量兔输注库血后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0~2.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Ⅲ组.经右颈总动脉以5 ml/min的速率放血,总量为血容量的20%,维持30 min后输入等量的库血.于开始输血前5 minⅢ组静脉注射25% L-Arg 300 mg/kg,Ⅰ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Ⅱ组不进行放血和输血处理,于相应时点静脉注射25%L-Arg 300 mg/kg.麻醉及有创操作完成后稳定10 min (T0)、放血结束即刻(T1)、输血结束即刻(T2)、输血结束后60 min (T3)、120 min(T4)时记录MAP、CVP和末梢灌注指数(TPI),并取颈总动脉血样,测定血浆乳酸(Lac)和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T2~T4时TPI升高,T1~T4时血浆Lac浓度降低,T3和T4时血浆NO浓度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1时MAP降低(P<0.05);CVP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静脉注射L-Arg可提高低血容量兔输注库血后的微循环灌注,且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

    作者:李烛;侯天文;李振奇;王更银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之一,它不仅造成临床治疗失败,甚至导致接受输血患者的死亡及医疗纠纷,因此,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微ⅱ生物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输血或注射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有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其中以病毒为多见.

  • 血液病输血的几个问题

    作者:钱林生;王莉红

    输血医学随着血型学、血液免疫学和输血相关病毒学的发展,已日趋安全;从输全血向成分输血的过渡,显著提高了输血疗效,同时进一步减少了输血的副作用;各项新技术的渗入,使替补性输血向治疗性输血迈进;血液代用品和细胞因子的出现,使输天然血难以根除的免疫问题和严重传染病的困扰从根本上得以缓解.输血医学与血液病发展紧密相关,血液病输血取得了重大进展.

  • 血红蛋白氧载体研究进展

    作者:王程;隋春红;吕士杰

    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s)作为血液代用品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无细胞基质血红蛋白制备成适用于临床的HBOCs已经历了30余年研究,国内近几年的HBOCs产品研究也有长足进步.本文综述了HBOCs制备所用血红蛋白的来源、无基质Hb及各种HBOCs作为基础血液代用品的新研究进展.

  • PEG化猪血红蛋白偶联物的设计与产物分析

    作者:白坚石;李松;胡远东

    目的采用结构分析和分子模拟方法修饰猪血红蛋白,制备人血代用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蛋白质结构分析方法比较猪血红蛋白αβ二聚体晶体表面氨基的数量及其反应活性,以分子模拟方法确定修饰产物的可能结构,以mPEG修饰猪血红蛋白,并分析修饰产物理化性质.结果修饰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平均偶联程度达到27%.结论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用于异源血红蛋白的修饰.

  • 聚乙二醇修饰牛血红蛋白制备红细胞代用品的初步研究

    作者:白坚石;卜凤荣;李松;胡远东

    目的探讨mPEG选择性修饰异源血红蛋白,制备红细胞代用品的可能性.方法使用mPEG修饰牛血红蛋白,分析其对牛血红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平均偶联程度达到30%,导致牛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吸收光谱、粘度和胶体渗透压改变.结论尽管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mPEG修饰牛血红蛋白制备红细胞代用品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 血红蛋白衍生物类红细胞代用品研究进展

    作者:

    本文简要介绍了血红蛋白衍生物类红细胞代用品的研究进展、开发现状和临床应用前景.

  • 血液代用品研制进展

    作者:刘建源;赵伟丽

    由于输血可引起克雅病等传染病的传播,管理机构对献血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使血液供应日趋紧张。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人们致力于开发血液代用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血液代用品研制方面的进展。

  • 输血安全和临床输血概论(1)

    作者:高峰

    输血学定义输血初只是将献血者的血液输给病人,特别是发生严重失血的病人,以达到缓解其症状、保证其机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治疗目的.现在输血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病人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病人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与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微生物学、医用高分子学、卫生管理学和临床医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