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隐性小肠瘘七例分析

    作者:闫东红;陈智年;徐兵;刘松杰;张观朝;魏定夏;张桂凌;王兆刚;刘衍民

    目的 探讨隐性肠瘘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新乡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胃肠手术后怀疑肠瘘并有腹腔引流并检测引流液胆红素和淀粉酶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引流液颜色性质和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显性肠瘘组26例,非肠瘘组32例,隐性肠瘘组7例.根据三个组的临床观察情况和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总结隐性肠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转归.结果 显性肠瘘患者引流液中的胆红素[(241.35±107.81)μmol/L],淀粉酶[(4086.00±1726.32)U/L]明显高于血中的胆红素与淀粉酶[分别为(44.26±8.17)μmol/L与(63.40±16.42)U/L].非肠瘘组引流液中胆红素及淀粉酶为(15.34±6.28)μmol/L与(34.85±5.64)U/L,明显低于血中的数值[(41.22±5.64)μmol/L和(42.62±7.83)U/L].隐性肠瘘组引流液中的胆红素为(75.28±30.75)μmol/L,淀粉酶为(113.86±46.27)U/L,明显高于血胆红素[(46.53±18.77)μmol/L]和血淀粉酶[(66.30±31.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11,P<0.05).其检测值与显性肠瘘和非肠瘘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隐性肠瘘组患者中有1例持续低热伴腹部局限性轻度压痛,2例出现脓毒血症和轻度腹膜炎,所有患者均经保守疗法治愈,但住院时间较长.结论 隐性肠瘘的临床特征和处理与显性肠瘘、非肠瘘都有所不同,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比显性肠瘘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立组群.

  • 不同浓度蛙皮素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作者:方丽;周进;樊元春;李小安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蛙皮素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寻求一种稳定可靠、高重复率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方法 选用BALB/C小鼠,采用蛙皮素腹腔内注射方法,分别用5、10、20、50、100 μg·kg-1·h-1的诱导剂量,每隔1 h注射1次,共注射6次.距离第一次注射12 h处死小鼠,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并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不同剂量蛙皮素均能导致小鼠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发生,血清淀粉酶普遍升高至对照组10倍以上.并且随着诱导浓度提升,总体炎症程度有逐渐增大趋势.50、100 μg·kg-1·h-1浓度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蛙皮素腹腔内注射法可成功诱导小鼠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结果稳定,重复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可根据具体实验需要选取相应诱导剂量.

  • 破坏胰腺被膜对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死亡的影响

    作者:汪训实;高友兵;张兆林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Wister大鼠30只,♂,体重280 g~300 g.1.2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插管并注入牛黄胆酸钠制做成坏死性胰腺炎,并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三组,①被膜破坏100%组:10只,在形成坏死性胰腺炎后,剪开胰腺一侧全部被膜,即认为破坏被膜100%;②被膜破坏50%组:10只,在形成坏死性胰腺炎后,剪开胰腺一侧一半被膜,即认为破坏被膜50%;③不破坏被膜组:10只,在形成坏死性胰腺炎后,关腹,不剪开胰腺被膜.全部动物在实验结束时,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各动物的死亡时间、死亡时腹水量、各动物血清及腹水淀粉酶含量.全部数据在检验方差齐性后,采用F检验,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 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倪弘;崔乃强;孔棣;吴咸中

    目的研究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不同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治疗组(分别在造模2 h后给予生理盐水、石蜡油和清胰汤治疗)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内毒素(ET)、淀粉酶(AMY)改变.结果和其他治疗组比较,清胰汤可明显降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造模后24 h和48 h时的TNF和AMY的水平(和生理盐水、石蜡油组比较,P<0.05),造模后48 h清胰汤治疗组大鼠血中ET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清胰汤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保护胰腺细胞、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保护肠粘膜防止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

  • 隐匿性胰液反流与胆道疾病间的相关性

    作者:杨慧慧;李会兵;刘爽;刘贤英

    目的 探讨隐匿性胰液反流(OPR)与胆道疾病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4例原发性胆道疾病患者,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收集胆总管胆汁,测定胆汁淀粉酶活性,计算胆总管的△胆汁淀粉酶活性(即胆总管胆汁淀粉酶活性-血清淀粉酶活性).以胆总管胆汁淀粉酶活性高于血清淀粉酶活性视为该患者存在OPR,将其纳入OPR组,反之则纳入未发生OPR的对照组.结果 44例胆道疾病患者中32例存在OPR,发生率为72.7%.OPR组患者胆汁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 513±2 725)、(45 ±21)U/L,对照组为(18±14)、(38±16) U/L,OPR组胆汁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R组中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OPR发生率为100%,胆汁淀粉酶活性为(1 048±1 317)U/L,△胆汁淀粉酶活性为(996±1 322)U/L;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别为75%,(2 457 ±3 312)、(2 412 ±3 320) U/L;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分别为80%,(95±82)、(57±76)U/L;胆总管恶性肿瘤患者为50%,(73±54)、(40±37) U/L.结论 OPR的发生与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密切相关,OPR可能是发生胆系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 淀粉酶联合CRP和SAA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评价

    作者:丁雪丽;田字彬;赵清喜;孔心涓;魏良洲

    目的 探讨淀粉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清淀粉样物质A(serumamyloid A,SAA)的变化对AP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MAP和SAP患者发病24 h内、48 h、72 h及第7天的血、尿淀粉酶和CRP、SAA水平.结果 发病24 h内SAP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RP和SAA水平分别为(904.5±402.2)U/L、(2280.3±1270.3)U/L、(155.6±36.2)mg/L和(521.9±109.4)mg/L,均明显高于MAP患者的(598.3±400.4)U/L、(1304.9±868.7)U/L、(51.9 4±38.0)mg/L和(158.6±187.6)mg/L(P<0.05或P<0.001);血淀粉酶高峰出现于发病后24 h内,而尿淀粉酶、CRP和SAA高峰出现在发病48 h,分别为(2173.5±1110.6)U/L、(185.3±41.4)mg/L和(717.5±144.2)mg/L.MAP和SAP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在第7天均明显降低(P<0.05),MAP患者CRP、SAA在第7天也明显降低(P<0.05),但SAP患者CRP、SAA在第7大无明显降低(P>0.05).CRP、SAA和病变发展相平行,CRP和SAA呈正相关(r=0.761,P<0.05).结论 淀粉酶联合CRP、SAA水平的检测能够早期诊断AP,CRP和SAA可作为早期诊断SAP的参考指标.

  • 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不同死亡方式与细胞内酶释放的关系

    作者:薛东波;吕明;路广海;张伟辉;潘尚哈

    目的 观察轻重程度不同的体外急性胰腺炎(AP)胰腺腺泡细胞发生凋亡、胀亡的状况及细胞内酶的释放情况,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以两步酶消化法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分为4组。AP组加入雨蛙素0.1μg/ml,细菌脂多糖(LPS)组加入雨蛙素及LPS( 10 mg/L),奥曲肽(OCT)组加入雨蛙素及OCT(100ng/ml),对照组加培养液。应用丫碇橙(AO)和溴乙锭(EB)双染色法检测腺泡细胞的凋亡及胀亡,采用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结果 对照组、AP组、LPS组、OCT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2±0.4、6.4±0.6、4.6±0.4、11.2±1.2;胀亡指数分别为3.0±0.4、17.2±1.6、23.0±2.2、12.8±1.4;LDH的分泌量分别为(2180 ±240)、(8060±930)、(9460±920)、(6860±740) U/dl;淀粉酶的分泌量分别为(1750±190)、(3820±460)、(4420±480)、(2260±260) U/L。AP组、LPS组、OCT组的上述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LPS组的胀亡指数及LDH和淀粉酶分泌量均较AP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而凋亡指数则较AP组显著减少(P<0.05);OCT组的凋亡指数较AP组显著增多(P<0.05),而胀亡指数及LDH、淀粉酶分泌均较AP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结论 诱导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并减少细胞胀亡的发生,可减少腺泡细胞内酶的释放。

  • 内镜下胰胆分流术治疗隐匿性胰胆反流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诚;杨玉龙;胡海;赵刚;林美举;马跃峰;祁春春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隐匿性胰胆反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BR)的病因及内镜下胰胆分流术(endoscopic pancreaticobiliary separation,EPB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47例OPBR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平均胆汁淀粉酶(GBA) (864 ±575) U/L.40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为乳头炎26例,乳头旁憩室16例,乳头过长14例,乳头萎缩5例,壶腹内结石3例,乳头肿瘤2例.33例行EPBS,术后16例复查GBA,其中15例GBA恢复正常,GB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161±764)U/L比(47±17) U/L(t=5.641,P<0.05)].随访1~4年,未切除胆囊者中27例行EPBS无结石复发,9例未行EPBS者结石复发2例,结石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40,P<0.05).结论 胰胆汇合部疾病是OPBR及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EPBS能解除胰胆反流并降低胆道镜取石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

  • 初乳中酶活性及生物活性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秦宜德;罗欣;黄登莲;徐从贞

    目的探讨人初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淀粉酶(AM)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碘-淀粉比色法和磷酸苯二钠法,测定20例产妇的118份初乳(泌乳第1~7 天)中SOD、AM和ALP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GF和IGF-1含量.结果初乳中SOD活性在开始泌乳的前1~4 天由(18.7±2.2)kU/L上升到(22.5±2.9)kU/L,然后下降,第7 天为(11.2±2.1)kU/L,前4 天活性显著高于第7 天(P<0.05或P<0.01).AM和ALP活性在开始泌乳的1 周内逐渐下降,分别由(155±12)kU/L和(105±17)kU/L,下降到(17±4)kU/L和(54±9)kU/L,前4 天的AM活性显著高于第7 天(P<0.05或P<0.01),第1 天的ALP活性显著高于第7 天(P<0.05).初乳中EGF和IGF-1含量在开始泌乳的前4 天快速下降,分别由(105±11 )μg/L和(25.9±2.7)μg/L下降到(40±5)μg/L和(5.6±1.3)μg/L,在泌乳的第4~7 天变化较小.泌乳前3 天,EGF含量显著高于第7天(P<0.05或P<0.01),第1天的IGF-1含量显著高于第7 天(P<0.01).结论初乳中具有高活性的SOD、AM和ALP,且富含EGF和IGF-1.初乳中酶活性和生物活性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新生儿生长发育规律相适应.

  • 重症儿童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与胰腺损伤的关系

    作者:全国重症儿童继发胰腺损伤研究协助组

    目的 观察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在重症儿童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胰腺损伤关系.方法 按照协助组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来自全国17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水平,将患儿分为正常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正常),轻度升高组(1倍<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3倍),显著升高组(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3倍),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临床表现、胰腺彩色超声、生化指标、器官损伤及衰竭情况、机械通气、脓毒症严重程度、病死率并进行生存分析.对影响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共纳入3 380例患儿(男2 140例、女1 240例),其中正常组2 607例,轻度升高组569例,显著升高组204例.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在重症儿童中的发生率为22.87% (773/3 380).(2)3组间低血压、呕吐、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膜刺激征阳性、肠鸣音减弱、肝脏增大、抽搐及意识障碍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264、12.071、13.959、7.979、13.774、12.459、9.443、40.805、99.183,P均<0.05).(3)正常组、轻度升高组、显著升高组胰腺彩色超声异常比例分别为0.90% (4/443)、14.06% (9/64)、20.83%(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25,P=0.000).(4)3组间碱剩余、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血钙、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485、27.634、125.564、102.258、10.175、27.338、80.616、140.521、72.830、72.136,P均<0.05).(5)3组间心肌损伤、肝脏损伤、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颅高压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病死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26、17.864、49.061、96.221、106.918、80.559、30.355、99.183、196.412、133.887、154.239、9.206,P均<0.01).(6)淀粉酶和脂肪酶正常患儿生存表中位数为75 d,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患儿生存表中位数为24d.(7)年龄、抽搐、意识障碍、碱剩余、降钙素原、血钙、机械通气、严重脓毒症及MODS是患儿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的危险因素(OR=1.155、1.491、2.237、0.949、0.604、1.008、0.660、1.907、0.836,P均<0.05).结论 高淀粉酶血症或高脂肪酶血症在儿童危重症发生率不如成人,胰酶升高是危重症病情发展过程中的伴随表现,可能由于胰腺损伤所致,胰酶越高病情越危重,预后越差.

  • 射线照射对腮腺机能与分泌细胞胞膜影响的观察

    作者:刘英杰;胡国清;张春盈;许克璞;赵静;苏静;王峻峰;肖志平;黄河

    目的:了解单侧腮腺高能射线照射,对双侧唾液淀粉酶、总蛋白、唾液分泌量以及分泌细胞膜脆性影响.方法:大梅杂交猪6头,4头双侧腮腺导管造瘘后单侧腮腺照射作为照射组,对侧未照射腮腺为自身对照组;2头双侧腮腺单纯造瘘不照射为阴性对照组.放疗开始后定时收集6头造瘘动物唾液31 d,观察初次照射30 min内和24 h后脱落细胞酸溶血变化.检测双侧唾液分泌量、淀粉酶、总蛋白各16次,采用SPSS 11.0软件处理数据q检验比较各指标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自身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唾液量分别为(16.63±13.12)、(39.03±13.14)和(23.52±6.01) mL,淀粉酶活性均值分别为(13 696.58±4 587.10)、(15 692.12±3 523.13)和(14 821.32±3 163.47) U/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分别为(9.75±0.54)、(9.23±0.54)和(9.05±0.45) g/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照射后30 min内、24 h后双侧唾液内细胞膜脆性增加.结论:单侧腮腺照射,可影响同侧、对侧唾液淀粉酶和唾液分泌量以及唾液内细胞胞膜脆性.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淀粉酶异常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郑元回;郑金意;章剑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急性期血清淀粉酶(AMY)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浙江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重型TBI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特重型亚组(GCS3~5分)和重型亚组(GCS6~8分);入院24h内测定AMY,按AMY测定结果分为AMY异常亚组和正常亚组.治疗15d后进行早期病情预后评估,早期病情预后评估(GOS)1~2分者为预后不良,GCS3~5分为预后良好.另选同期轻中型TBI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同法检测血清AMY,对结果进行方差齐性统计分析.结果 40例重型TBI患者血清AMY异常(≥200U/L)17例(42 50%),其中特重型亚组则高达14例(56 00%).重型组AMY异常率和AMY均值明显高于轻中型组,且特重型亚组明显高于重型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13,t=3.0600;χ2=4.9719,t=2.1687;P<0 05);AMY异常亚组特重型病例比例和预后不良率均高达82 35%,明显高于AMY正常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9719,12.3785,P<0 05).结论 重型TBI患者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SR)发生率高,存在较为普遍的AMY异常,AMY异常预示其病情严重,预后不良;AMY的异常是判断重型TBI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早期检测重型TBI患者AMY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替加环素致血清尿素和淀粉酶增高

    作者:郝玉贵;易凡凡;程文伟

    1例73岁女性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0.4 g,1次/ d 静脉滴注。治疗1周,效果不佳。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加用替加环素50 mg,2次/ d 静脉滴注。9 d 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示血清尿素36.5 mmol/ L,淀粉酶1166 U/ L。停用替加环素,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3次/ d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继续应用,给予醋酸奥曲肽、泮托拉唑钠,并予禁食、补液。1周后,患者恶心、呕吐消失,血清尿素8.1 mmol/ L,淀粉酶42 U/ L。

  • 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1例报告

    作者:朱华萍;汪建新;崔俊昌

    目的:探讨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以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伴明显胸痛、憋气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胸水淀粉酶显著升高且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胰头钙化、胰管扩张等慢性胰腺炎改变.按胰腺炎内科治疗并行胸腔穿刺抽液胸水逐步吸收.结论: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临床少见.血液、胸水淀粉酶测定及腹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多数患者按胰腺炎内科治疗胸水可吸收,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血淀粉酶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蒋建家;苏劲波;黄文森;何芳;何伟民;李纯团

    分析15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排除急性胰腺炎所致)患者血淀粉酶(AMY)升高的相关因素,以血AMY为因变量,以入院时14项生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葡萄糖、钠、渗透压、甘油三酯进入回归方程,偏回归系数分别为10.26,10.35,2.21和8.00,常数为-2162.06.与269例血AMY正常者血葡萄糖、甘油三酯、钠、渗透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急性百草枯中毒伴淀粉酶升高和严重低血糖一例

    作者:王荣喜;苏春花;王德新

    报道1例伴淀粉酶升高和严重低血糖的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建议重视胰腺损伤及血糖变化,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路;刘移民;陈育全;刘薇薇

    目的 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的血清中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的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62例AP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将62例患者分为存活组32例、死亡组30倒.分别采集患者入院第1、3、7天空腹静脉血,进行AMY、LPS的检测,两组数据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存活组入院第1、3、7天AMY、LPS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第3天AMY、LPS较入院第1天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组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P患者血清中AMY和LPS的指标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顸后的可靠指标.

  • 不同品系小鼠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模型的比较

    作者:仇小涛;王西墨;江涛

    目的:比较小鼠的品系对诱导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白、ICR及Balb/c 3种品系小鼠各24只于各品系内均分为12、20 h对照组及12、20 h实验组,每组6只.将3种不同品系小鼠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雨蛙素诱导并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雨蛙素(50 μg/kg)稀释于生理盐水中,每小时注射1次,连续腹腔注射12 h、20 h;各相应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末次注射后1 h下腔静脉取血测血淀粉酶,取胰腺、肺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不同品系小鼠注射雨蛙素12h、20h后胰腺、肺组织形态学及血淀粉酶水平差异.结果:昆明白12h实验组及ICR20h实验组仅出现胰腺轻微损伤.Balb/c 12h、20h实验组及昆明白20h实验组造模成功,胰腺腺泡广泛变性、坏死及空泡化,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肺部间质及部分肺泡腔有炎细胞浸润、肺不张、肺泡间隔增宽.各品系内12 h、20 h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血淀粉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b/c 12 h、20 h实验组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b/c 12 h实验组与昆明白20 h实验组病理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b/c小鼠对药物反应灵敏,用药量少,更适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的研究.

  • 卵巢癌伴血淀粉酶增高一例报告

    作者:范蓉;李海涛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主因体检B超发现盆腔包块1周,于2011年4月12日入院.患者1年前全身体检未见异常,1周前常规体检B超发现盆腔包块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少,无痛经;无腹痛腹胀,无阴道异常出血及排液;无发热、尿频、便秘、乏力等不适,体质量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神智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体温36.3℃,血压12/8 kPa,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腹部膨隆,盆腔可触及巨大囊实性包块,平脐,无压痛.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子宫前方可触及巨大囊实性包块,边界清,似有蒂,后穹窿及盆腔无触痛结节.肛门指诊未见异常.

  • 急性胰腺炎患者实验室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郑吉敏;高俊茶;刘娜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钙、尿素氮(BUN)、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及淀粉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14例AP患者中轻度AP(MAP组)70例,中度AP(MSAP组)18例,重度AP (SAP组)26例,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诊断SAP的敏感性。结果 MSAP组、SAP组BUN、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MAP组,血钙低于MAP组;SAP组APACHEⅡ评分高于MSAP组(P<0.05);各组间血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分别是0.407、0.404、0.245,均P<0.05),与血钙呈负相关(r=-0.333,P<0.05)。ROC曲线显示CRP诊断SAP曲线下面积大为0.752(95%CI为0.644~0.860),cut-off值是74.45 mg/L,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68.2%。结论联合监测BUN、凝血指标、CRP、血钙等实验室指标,有助于综合评价AP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