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羧肽酶B激活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常艳敏;郑治钢;徐金颖;杨莹;邵强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进展迅速,极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0%,因此快速准确诊断SAP并及早治疗十分重要.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王喆;魏芳;陈海燕;于海波;张瑞宁;卢志;姜埃利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3.9)、Embase (1974-2013.9)、中文万方数据库(1996-2013.9)、CNKI(1979-2013.9)、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手工检索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相关文献,包括会议等。由2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RRT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可以明显降低血淀粉酶水平(WMD=-140.76,95%CI为-212.42~-69.11,P=0.0001),清除炎症介质,降低APACHEⅡ评分(WMD=-2.97,95%CI-4.01~-1.93,P<0.001),有效提高存活率(RR=1.35,95%CI 1.19~1.52,P<0.001)。结论 CRRT治疗可有效提高SAP患者的存活率。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姚福军;杨丽霞;牛小莉;李双成

    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取效迅速.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促进SAP的恢复.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白细胞、血糖、血淀粉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潘曦明;詹义星;陈洁;潘景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是我国急诊科的常见疾病,占各类急诊中毒的49.1%,居中毒之首;各种中毒致死患者中,因服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占80%以上.内科学教材中分级标准缺乏客观、全面的指标.1990年欧洲中毒中心和毒理学家协会提出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oisoning Severity Score,PSS),为中毒患者的病情提供一个标准的量化评价系统.本研究使用PSS评分标准划分AOPP患者中毒程度,观察白细胞、血糖、血淀粉酶随着中毒程度加重的变化趋势.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21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惠芳;王惠民;周新民;樊代明

    目的探讨胰性脑病(PE)的诊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并发21例PE的诊治情况,并配对研究PE组和非PE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ASP并发PE的发生率为19.27%,始发病因以胆源性疾患居多,占76.19%(16/21).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中位数时间为12天.PE可粗分为3型:兴奋型11例,抑制型7例和混合型3例.神经体征无特异性.在入院72小时内和PE期间,高血淀粉酶及除PE以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P病死率为25.69%(28/109),PE病死率为52.38%(11/21).结论血中淀粉酶升高是PE发生的关键环节,PE之外的并发症是PE的促发因素.诊治妥当可明显改善预后.

  •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作者:黄文福;唐国都;周和平;李贤福;马德亮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资料完整的SAP患者临床资料,按病因分成高脂性SAP组、胆源性SAP组、酒精性SAP组和其他原因SAP组,比较4组SAP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根据甘油三酯(TG)水平把高脂性SAP组分为高TG组和极高TG组,比较两组CT严重指数(CTSI)分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①高脂性sAP组男性占75.9%,发病年龄(41.2±11.5)岁、血淀粉酶(469.5±391.3)U/L低于胆源性SAP组及其他原因SAP组(P<0.05或<0.01),总胆固醇(7.7±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1.8)mmol/L、血钙(1.7±0.4)mmol/L、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3.5±0.7)分.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极高TG组CTSI分级及MODS发生率高于高TG组(P<0.05).结论 高脂血症性SAP多发于中青年男性,早期临床症状突出,病情较重,自身存在严重的脂代谢紊乱,血淀粉酶升高不明显,复发率高,病情与TG水平密切相关.

  • 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与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较

    作者:党卫红

    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由多种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约20%的AP患者可转化为坏死型.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AP的诊断中实验室诊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常用的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IP)影响因素较多,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甚理想,现在国外及国内对胰蛋白酶原-2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认为在AP时尿中胰蛋白酶原-2含量明显升高,检测尿中胰蛋白酶原-2可用于AP的早期诊断.为了比较AMY、LIP和胰蛋白酶原-2在AP时的诊断作用,我们特选取我院急诊科接收的AP患者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胆源性胰腺炎的误诊分析

    作者:曲路

    1病例资料[例1]男,45岁.因上腹剧痛1天入院.

  • 无腹部症状体征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作者:李玉侠

    1病例资料男,63岁.因突感胸闷,背痛1小时急诊入院.

  • 某部新兵唾液pH值、葡萄糖与淀粉酶含量检测与分析

    作者:王军;李广文;张燕;赵增强;王东平;王宇欣;李翠霞;程硕;安源;郭静;李刚

    目的 分析某部新兵唾液pH值、葡萄糖与淀粉酶含量的特点.方法 收集某部67名新兵的唾液样品,用精密pH试纸测定唾液pH值;使用美国Beckman SYNCHRON CX7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唾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与唾液淀粉酶浓度.结果 唾液pH值为6.87±0.34,唾液葡萄糖浓度为(0.996±0.191)mmol/L,唾液淀粉酶浓度为(1213.104±72.125)U/L.结论 本组结果可以为建立我军健康人群唾液pH值、葡萄糖与淀粉酶含量标准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急性胰腺炎一例

    作者:许朝卿;张玉石;汪应瑞;李素玉

    本文报道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并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后病情更加危重,临床上应予重视.

  • 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介素变化对胰腺功能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作者:苏磊;董红霖;王玉文;胡杰;李海峰;辛振磊;胡巍

    目的 采用皮下注射蛙皮素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AP)模型,观察中介素(IMD)在AP中的变化,并通过腹腔注射外源性IMD8-47,观察其对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①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S)、急性胰腺炎6 h(AP-6 h)组和12 h(AP-12 h)组,皮下注射蛙皮素(100 μg/kg)制备AP模型,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IMD蛋白含量变化;②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成4组:NS组、AP组、肾上腺髓质素(ADM)治疗组、IMD8-47治疗组,同上述方法制备AP模型,2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2 h腹腔注射ADM、IMD8-47(7 nmol/kg).通过烘干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水肿程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淀粉酶(AMY)、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值的变化.结果 ①蛋白印迹检测结果:AP-6 h组和AP-12 h组IMD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②胰腺组织水肿程度:AP组>ADM组>IMD8-47组>对照组,且AP组与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NOS、NO、AMY:AP组>ADM组>IMD8-47组>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eNOS:AP组<ADM组<IMD8-47组<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时内源性的IMD明显减少,外源性的IMD8-47能够通过下调iNOS、NO减轻胰腺炎时胰腺的损伤,且也通过上调eNOS,对胰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且对胰腺的保护作用较ADM更明显.

  • 血清脂肪酶亚型分析对胰腺炎及非胰腺炎脂肪酶升高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帆;方向明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亚型分析对胰腺炎(A P)及非胰腺炎脂肪酶升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98例急性腹痛患者,分为A P组192例和非A P组40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检测指标预测急性胰腺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并采用多变量分析急性胰腺炎的预测指标.结果 AP组患者胰脂肪酶/总脂肪酶亚型值显著高于非AP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预测指标A U ROC分析结果显示胰脂肪酶/总脂肪酶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541,0.862),P=0.041],截断值为0.00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为83.3%和63.6%,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55.6%和87.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胰脂肪酶/总脂肪酶亚型(截断值为0.0027时)与急性胰腺炎显著相关(P=0.022).结论 血清脂肪酶亚型分析能够很好区分AP及AR脂肪酶升高患者,对AP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清淀粉酶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对预后判断的意义

    作者:郭亮;董雪松;刘志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对百草枯中毒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将2015年1月至12月本科收治的7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淀粉酶升高组及对照组,应用欧洲重症医学监护医学协会(ESICM)制定的SOFA评分体系,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SOFA评分及大SOFA评分(住院期间SOFA评分高值)的差异,并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之间淀粉酶的差异,评价血清淀粉酶升高对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 淀粉酶升高组入院时SOF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1)分与(2.8±1.4)分,P>0.05];淀粉酶升高组大SOF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1.7)分与(4.1±1.5)分,P<0.05];另外,淀粉酶升高组病死率75%明显大于对照组病死率24%,入院时淀粉酶与入院72 h淀粉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813.结论 血清淀粉酶升高对百草枯中毒者预后相对较差,对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3-MA和PDTC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协同保护作用

    作者:袁小凌;刘洁;杨淑丽;陈卫昌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SAP自噬与炎症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MA和NF-κB抑制剂PDTC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ANP组、3-MA组、PDTC组以及3-MA+ PDTC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制备大鼠ANP模型,造模后3h、6h、12 h分别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ELISA法测定IL-1β,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和NF-κBp65表达.结果:与SO组相比,ANP组血清AMY、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胰腺组织Beclin-1和NF-κBp65表达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与ANP组相比,3-MA组和PDTC组造模后6h、12h血清AMY、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病理损伤减轻,胰腺组织Beclin-1和NF-κBp65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单药干预组相比,3-MA+ PDTC组造模后6h、12 h血清AMY、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12 h,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胰腺组织Beclin-1和NF-κBp65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自噬抑制剂3-MA和NF-κB抑制剂PDTC联合干预可通过阻断自噬激活和胰腺损伤炎症级联反应而对ANP大鼠有协同保护作用.

  •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宋菁婧;孟立娜;施琳琳

    背景:目前已明确高三酰甘油血症(> 11.3 mmol/L)可引起急性胰腺炎(AP)发作或复发.随着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临床上高脂血症性AP病例日益增多.目的:总结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HL-SAP和胆源性SAP (BSAP)病例,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HL-SAP患者和94例BSAP患者纳入研究.HL-SAP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BSAP组[(42.50±13.34)岁对(62.17 ±16.17)岁,P=0.000];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胆固醇水平、合并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者的比例以及血清淀粉酶低于3倍正常上限者的比例(52.6%对22.3%)均显著高于BSAP组(P<0.05).两组间胰腺局部和主要脏器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HL-SAP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主要脏器并发症发生数呈正相关(r=0.382,P=0.018).HL-SAP组出院后复发率显著高于BSAP组(42.1%对11.7%,P=0.000),两组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组HL-SAP患者发病年龄偏低,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者比例较高,约半数患者血清淀粉酶正常或升高不显著,AP易复发.

  • 成人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血清淀粉酶同工酶谱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中辛;钟明安;卢爱国;韩俊毅;肖现民

    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因其与人类肝胆胰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密切相关[1],日益受到外科医师关注.国外文献报道,人群中PBM发生率为2%~3%[1],如何准确诊断PBM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本文报道成人PBM病人血清淀粉酶同工酶谱检测的结果.

  • 肝癌患者淀粉酶糖链异常、证型差异及相关机制

    作者:刘晓秋;朱海龙;叶小卫;唐惠琼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糖链变化、中医证型差异及与自由基的相关性.方法:凝集素亲和沉淀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炎患者血清淀粉酶的多种凝集素结合率;同时检测血清丙二醛(malindialdehyde.MDA)、血清淀粉酶活性,分析淀粉酶的各凝集素结合率与自由基的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证型肝癌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硬化组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的结合率亦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LCA的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气滞血瘀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PNA、LCA结合率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唾液酸基、岩藻糖基减少,致D-半乳糖的暴露增多,此外,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末端D-半乳糖基亦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肝硬化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亦有以上变化,这可能与自由基损害糖链有关.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的D-半乳糖基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而肝癌气滞血瘀和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无此变化,表明肝郁脾虚在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异常糖链的形成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 奥曲肽与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比较

    作者:过一敏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加贝酯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急性胰腺炎61例(重型12例,水肿型49例)随机分成2组.2组常规疗法相同,奥曲肽组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50 a±s 15 a),用奥曲肽0.1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iv gtt, q 8 h;加贝酯组30例用加贝酯100 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iv gtt, q 8 h, 3 d后改为100 mg.d-1, 2组均至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后停药.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和体温复常时间2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而重型胰腺炎2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与加贝酯治疗水肿型胰腺炎疗效相似;对重型胰腺炎的疗效奥曲肽优于加贝酯.

  • 口服奥氮平片致无症状性血淀粉酶升高1例

    作者:孙振晓;孙波;孙仕田

    奥氮平(olanzapine)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其疗效肯定,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精神疾病的治疗[1].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已有多例奥氮平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2-6],而其引起无症状性血清淀粉酶升高报道甚少.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50岁,农民,已婚.因忧愁、少语、少动4个月于2017年7月10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3月因家庭琐事较多渐出现失眠、少语、少动、忧愁,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感生不如死,但未见行动,烦躁不安;于2017年6月到当地医院诊治,给予“西酞普兰、喹硫平”在家自行服用,西酞普兰首剂20 mg· d-1,渐增至40 mg·d-1,喹硫平50 mg每晚1次,病情较前好转,为进一步系统治疗,于2017年7月10日入院.

62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