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成份分析仪联合在线清除率监测评估血液透析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国存;孙秀丽;陈爱珍;温强;李静;刘爱英;李慧霞;闫海霞

    目的 通过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探讨人体成份分析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联合在线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138例,在同一次血液透析中应用3种评估透析充分性方法:①血液透析前后抽取患者全血检测尿素氮水平,根据Daugirdas公式计算Kt/VDau;②应用OCM计算Kt/VOcm(尿素分布容积V值由Watson公式计算得出):③应用BCM计算Kt/VBcm(尿素分布容积V值由BCM测量得出,Kt值由OCM计算得出).另外,以Kt/VBcm-Kt/VOcm差值0.25(根据Bland-Altman分析平均差值得出)为界,分为Kt/VBcm-Kt/VOcm<0.25组和Kt/VBcm-Kt/VOcm≥0.25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身体成份各项指标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8例MHD患者,男性76例,占55.934%,平均年龄(54.934±12.705)岁.3种方法评估透析剂量分别为Kt/VDau1.432 (1.235,1.718),Kt/VBcm1.434(1.244,1.642),Kt/VOcm1.177 (1.076,1.355),Kt/VDau与Kt/VBc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224,P=0.823).箱图显示K t/VDau存在较多“温和异常值”和“极端异常值”.Bland-hltman分析显示Kt/VDau与Kt/VBcm平均差值为0.07,95%置信区间(0.020,0.204),相关系数为0.842(0.821~0.862).Kt/VOcm和Kt/VBcm值的差异与两种方法使用不同尿素分布容积V值有关(t=25.400,P<0.001).高龄(t=-3.748,P<0.001)、女性(x2=5.163,P=0.023)、低肌肉组织指数(t=11.345,P<0.001)、低人体总液量(t=7.988,P<0.001)、低细胞内外液量(t-5.878,P<0.001;t=8.564,P<0.001)和高脂肪组织指数(t=-4.242,P<0.001)患者Kt/VBcm-Kt/VOcm差值越大.LTI和LTIdor与Kt/VBcm-Kt/VOcm差值相关性强(γ=-0.781,P<0.001;γ=-0.728,P<0.001).结论 BCM联合OCM监测功能可稳定、全面、准确评估患者透析剂量和有利于优化透析处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探讨

    作者:王玲;胡昭;汪涛

    目的在氮平衡的基础上评价Kt/V这一经典的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在腹膜透析中的价值,探讨腹膜透析充分性的佳评估指标.方法在氮平衡的基础上推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理论透析剂量及透析指数(DI),并进一步推算氮平衡状态下的Kt/V计算公式;计算溶质转运指数(SRI).比较透析指数(DI)、溶质清除指数(Kt/V)、溶质转运指数(SRI)三者在评估透析充分性方面的优缺点.结果溶质清除指数(Kt/V)受饮食蛋白的摄入量及体重的影响,我们不能用同一个Kt/V值标准来评估不同条件下CAPD患者的透析充分状况.在CAPD状态下,溶质转运指数(SRI)与Kt/V反映的数据是相同的,它反映的是溶质的清除量与该溶质在身体中总的含量之比.透析指数(DI)可以反映在达到目标血尿素氮(BUN)水平时不同体重、不同蛋白质摄入(DPI)患者达到氮平衡状态时所需要的透析剂量,当不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它可以从氮平衡的角度反映透析的充分性.结论对于临床处于稳定状态的CAPD患者,用透析指数(DI)综合蛋白摄入量(DPI)来评估其透析充分性较单纯目标尿素溶质清除指数Kt/V值及溶质转运指数(SRI)更为客观可靠.

  • 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和常规采血计算Kt/V对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的对照研究

    作者:谢华;林洪丽;李平;陈丽光;王松岩;冯青

    目的通过前瞻自身对照研究探讨无创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透析时间(86±23)个月,透析中血流量22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根据患者既往的Kt/V值设定当次透析的Kt/V值,利用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 OCM);同时透析前后取血液透析患者全血检测尿素氮浓度,根据Daugirdas公式计算并校正Kt/Ve值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不同体表面积、超滤量对二者的影响.结果本组60例患者利用OCM与常规方法所得的Kt/V值分别为(1.50±0.18),(1.62±0.48),直线回归分析相关指数γ=0.747,P<0.001.不同体表面积≥1.73m2及<1.73m2的两组患者,OCM监测的Kt/V值分别为(1.28±0.07),(1.67±0.45)二者有显著差别(P<0.05);常规计算的Kt/V值分别为(1.47±0.15),(1.52±0.19),二者无显著差别.不同超滤量≥3Kg及<3Kg的两组患者,Kt/V值无显著差别.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单次血液透析OCM和常规方法所得的Kt/V值相关性较好,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能保证患者单次透析的充分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护理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李环波;马伟平;蒋小红;许月嫦;丁德良

    目的 探讨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联合内瘘局部红外线照射对内瘘血管血流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18例常规大透析血流量<150 mL/min的患者作为内瘘血管血流量不良的观察对象.给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维生素E 50 mg,1次/d;同时行红外线内瘘照射30 min,2:k./d.疗程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大透析血流量和尿素氮,并计算尿素再循环率、尿素动力学指数(Kt/V)及尿素清除率(URR).结果 治疗后大透析血流量≥180 ml/min的14例,有效率77.8%.治疗前后尿素再循环率从17.63%降到9.87%;Kt/V和.URR分别从(0.79±0.28)%、(51.57±11.38)%增加到(0.98±0.25)%、(62.73 ±9.47)%.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 针对血管内瘘血流量不良应用口服阿司匹林和维生素E结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等护理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内瘘的血流量,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更加充分.

  • 联机尿素清除率动态监测KT/V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俊峰;赵佩芝;李秀芬;方燕

    目的通过联机尿素监测器(OCM)实时动态监测KT/V,并对影响KT/V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德国Fresenius4008S透析机及随机附带OCM组件,实时动态监测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08人次KT/V,同时记录透析器类型、透析时间、单超时间、血液流量,透析开始时尿素清除率(K1),透析两小时尿素清除率(K2),透析结束时尿素清除率(K3).结果KT/V值与透析时间和血液流量成正相关,与尿素分布容积成负相关;尿素清除率和透析时间呈直线负相关,透析液流量由500ml/min调节到800ml/min,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约提高15%.结论提高KT/V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血流量、延长透析时间、提高透析液流量和使用高效率透析器;复用透析器不宜超过4次.

  • 血液流速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

    作者:李文秀;温玉;潘玮瑛;叶琼玉;曾春兰;王燕;谢祝君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与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与传统的逆心方向穿刺对透析效果和内瘘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本院采取内瘘血管穿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员,共采血样594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观察组1与观察组2分别采用向心与逆心方向穿刺;对照组采用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对照组1与对照组2分别采用向心与逆心方向穿刺,四组透析次数均为2~3次/周,比较Kt/V值、内瘘穿刺成功率与病员的疼痛感。结果:观察组病员Kt/V值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透析后Kt/V值基本相同,对照组1与对照组2透析后Kt/V值基本相同,改进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高,病员疼痛感轻。结论:采用改进的血液流速超过病员体重4倍,对毒素的清除效果大于采用血液流速不超过病员体重4倍,改进的动脉端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不影响透析效果,保护了内瘘血管,减轻了病员的痛苦。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中溶质清除及Kt/V的影响

    作者:吴艳巧;赵英

    目的评价低通量血液透析(LFD)、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清除效果及对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值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维持性血透(MHD)患者,按年龄、性别随机分为低通量组(n=15),高通量组(n=15),血滤组(n=15)。三组患者透析前在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通量组,选择F6聚砜膜透析器,2~3次/周治疗;高通量组,选择尼普洛130U的透析器,2~3次/周治疗。血滤组,选择F60S聚砜膜血滤器,在单纯HD(2~3次/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在线(on-line)HDF,其HDF的频率为4∶1或5∶1。分别检测治疗前首次及治疗后12周三组患者血液中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磷(P)、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尿素清除率(Kt/V值)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比较各项指标平均单次清除率(RR)。结果低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三种净化方式,对尿素氮、血肌酐的清除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方式对Kt/V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LFD不能有效清除血磷(P)、β2微球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FD、HDF均能有效清除血磷(P)、β2微球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DF的效果更优于HFD。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均为较理想可靠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治疗中能有效地清除中、大相对分子质量物质,能明显地减少透析相关的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分析

    作者:马特安;程骏章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留置涤纶环双腔导管的效果及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方法 选择我院肾内科自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比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与以带涤纶环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透患者的Kt/V值.比较涤纶环双腔导管采用单纯以肝素封管和采用联合肝素与庆大霉素封管两者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与以带涤纶环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透患者的Kt/V值无显著性差异(P=0.47832).涤纶环双腔导管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以采用联合肝素和庆大霉素封管比单纯采用以肝素封管时明显减少(P=0.0001).结论 以涤纶环双腔导管为通路是血液透析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为减少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可采用联合肝素和庆大霉素封管.

  • CAPD与CCPD对钙、磷和PTH转运的对比研究

    作者:廖瑾岚;罗琼;侯霜;熊子波;张帆;高敏;廖玉梅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与持续循环腹膜透析 (continuous cyclic peritoneal dialysis,CCPD)对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血肌酐、尿素氮转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腹透中心常规CAPD治疗透析不充分并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腹透患者20例,行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了解腹膜转运特性,并计算基础Kt/V,然后给予CCPD治疗10 d,检测CCPD治疗前后血及腹透液肌酐、尿素氮、Ca2+、P3-、Ca×P、iPTH,记录患者每日超滤量和尿量;比较CAPD与CCPD两种透析模式对上述指标影响.结果:CCPD治疗10 d后总Kt/V由基线的1.73±0.33升高至2.30±0.37(P<0.05),Ccr/w由(47.43±7.61)L·wk-1·1.73 m-2升高(61.69±10.52)L·wk-1·1.73 m-2 (P<0.05);血磷由(2.39±0.52)mmol/L降至(2.03±0.43)mmol/L(P<0.01);钙磷乘积由(66.73±15.84)mg2/dl2降至(58.81±13.64)mg2/dl2(P<0.05);iPTH由(84.85±15.84)pmol/L降至(58.81±13.6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CCPD能增加腹膜对小分子毒素(Cr、BUN)的清除,提高Kt/V和CCr值,并能降低血磷、iPTH水平.

  • 联机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对高通量血透充分性评价的研究

    作者:徐武敏;张兰珍;叶白如;谷禾;黄蔷薇;金领微

    目的:通过血液透析机的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系统(OCM)动态监测以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以及对中分子物质清除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LFHD组),HFHD组使用FX60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LFHD组使用F7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同时使用OCM进行动态监测,比较两组到达设定的Kt/V目标值所需的时间及透析结束时的Kt/V值,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透析治疗1年后复测并比较上述指标.结果:HFHD组对P3+、PTH和β2-MG清除明显高于LFHD组(P<0.01),一年以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HFHD行维持治疗的透析充分性与LF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FHD组对P3+、PTH和β2-MG的清除效果较LFHD组效果好,HFHD优于LFHD.

  • 无肝素血液透析对透析效率的影响

    作者:袁金忠;熊理;龙春娇;孙远超

    目的:评定无肝素血液透析(heparin free hemodialysis, hfHD)对实际尿素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收集500例次用肝素、500例次无肝素的血液透析资料,计算Kt/V和透析效率,对比两者的差异.结果:标准肝素透析(hemodialysis, HD)和hfHD的理论上的Kt/V值之比、实际的Kt/V值之比及透析效率之比分别为:(1.73±0.28)/(1.64±0.34),P>0.05;(1.41±0.30)/(1.34±0.36),P>0.05;(0.80±0.13)/(0.78±0.18),P>0.05.结论:血流速率提高后的hfHD技术并不显著降低溶质的实际清除率,不需要延长单次血透治疗的时间.

  • 利用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评估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充分性的护理

    作者:李平;冯青

    [目的]探讨利用联机尿素监测器(OCM)监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Fresenius4008S透析机及OCM软件,选取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根据既往的Kt/V值设定本次透析的Kt/V值,利用联机尿素监测器(OCM)监测;并测定透析前、后的肾功能,计算Kt/V值和尿素氮浓度.比较不同体表面积、不同超滤量的Kt/V值.对Kt/V值未达标者,调整透析器面积、血流量和透析时间.[结果]OCM监测的不同体表面积≥1.73 m2及<1.73 m2的两组患者,Kt/V值分别为1.28±0.07、1.67±0.45,二者差别明显,P<0.05;常规计算的Kt/V值分别为1.47±0.15、1.52±0.19,二者无显著差别.而不同超滤量≥3 kg和<3 kg两组的患者Kt/V值无显著差别.Kt/V值未达标者,在调整透析器面积、血流量和透析时间后基本能达标.[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单次血透OCM和常规方法所得的Kt/V值相关性较好,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保证患者单次血透的充分性,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血液透析患者在线血流量与Kt/V及尿素清除率因果关系分析

    作者:韦洮

    通过测定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流量、Kt/V及尿素清除率(URR),利用自然辨证法中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探讨血流量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因果关系.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设定血液透析开始后在线血流量,根据血流量不同分为三组,Ⅰ组血流量300ml/min,Ⅱ组血流量250ml/min,Ⅲ组血流量200ml/min,计算各组Kt/V值与尿素减少率,观察血流量与Kt/V及尿素减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三组之间Kt/V、URR比较P<0.0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血流量与Kt/V、URR之间呈正相关(r1=0.448,P<0.001;r2=0.413,P<0.001;)随着血流量从300ml/min降到200 ml/min,Kt/V、URR分别从1.33±0.33、(68.19±8.86)%降到0.99±0.31、(58.59±13.19)%.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与Kt/V、URR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较高的在线血流量是保证透析充分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 联机动态尿素清除率监测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

    作者:叶朝阳;戎殳;阎红元;张斌;陈静;梅长林

    目的:了解联机动态监测尿素清除率对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Fresenius 2008-S透析机和联机清除率监测器(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动态KT/V监测;并测定透析前、后的肾功能,计算KT/V和尿素清除率(urea reduction ratio,UUR).比较不同体质量、不同超滤量的单次透析KT/V值,对KT/V不能达到1.3以上者,调整患者的透析器面积、透析时间和血流量.结果:在体质量<60 kg和≥60 kg患者组,机器显示KT/V分别为(1.36±0.19) vs (1.10±0.25),计算法所得为(1.68±0.47) vs (1.41±0.21),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P<0.05).以URR≥0.65和KT/V≥1.3作为透析充分性较好的相对可靠指标,计算法达标率为80.0%(32/40),OCM显示值达标率为55.0%(22/40),两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如将1.2作为OCM显示KT/V的目标值,则透析充分性的达标率为77.5%(31/40), 两者无显著性差别(P>0.05);未达标者给予调整透析时间、换大面积透析器、加大血流量等逐渐达标.不同超滤量患者的KT/V值无显著差别.结论:不同患者单次透析的尿素清除率存在明显差异,常规透析高体质量组的KT/V值低于低体质量组,高体质量组患者要达到预定KT/V,必须要提高血流量或采用大面积透析器;OCM监测的KT/V值低于公式计算值,提示设定机器显示的KT/V值为1.2即可以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

  • Kt/V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

    作者:李小华;周红卫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关系,分析用其评价透析效果的局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CA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Kt/V与血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磷、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关系, 根据Kt/V水平将127例患者分为低Kt/V组(Kt/V<1.7)、中Kt/V组(1.7≤Kt/V<2)、高 Kt/V组(Kt/V≥2),比较三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的差异.结果 患者Kt/V与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Hb=0.215,P<0.05),与血磷、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rP=-0.317,rScr=-0.429,rBun=-0.34,P均<0.001);与血白蛋白β2-MG、iPTH无相关性(P>0.05).高Kt/V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低Kt/V组(P<0.05),血磷水平低于低Kt/V组(P<0.05);高Kt/V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中、低Kt/V组(P<0.05);低、中、高Kt/V三组患者β2-MG、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t/V可能与CAPD患者中分子物质、营养状况不相关,用其评价CAPD患者溶质清除状况及透析充分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端交换使用对透析充分性及透析抗凝的影响

    作者:齐辉;彭俊眉;冯英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端交换使用对透析充分性及透析抗凝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并采用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4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交叉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端进行血液透析.采集患者血液测定透析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并记录患者透析能达到的大的血流量、体重、脱水量和透析完成后患者透析管路的凝血状况.计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及统计患者凝血情况(即统计出现凝血或凝血状况恶化的患者数目).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端交换前Kt/V为1.22±0.18,交换后患者的Kt/V下降0.97±0.12,下降约20%,与交换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管路微凝血块的发生率较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端交换使用导致患者透析充分性下降,并使患者管路凝血状况恶化,从而需要增加抗凝剂量.

  • 充分性血液透析的临床优势

    作者:蒋明;王效民

    目的 简述充分性血液透析可将透析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低水平所给予的透析量,体现充分性血液透析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降低患者病死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资料随机抽取60例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年龄42±8.2岁;透龄62.25±32.17;慢性肾小球肾炎46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5例,多囊肾1例,IgA肾病1例.方法 本组均使用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S血液透析机,透析器选用FX80(高通量透析器),血流量设定在240~260mL/min之间,透析液流量设定在500mL/min,.病人血液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法抗凝,透析时间分别为3h、3.5h和4h,透析次数为每周三次.结果 本组患者中,透析时间越长,Kt/V值越高.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长期病患透析不充分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到随着透析时间越长,Kt/V值越高,体现了充分性血液透析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此外,加强患者教育和饮食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增加患者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等都能达到充分透析.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充分性 Kt/V
  • 不同血管通路对尿素氮清除率及心肌酶学的影响(附103例次报告)

    作者:李少华;潘丽;李天惠;张薇;范育华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置管及动静脉内瘘对尿素氮清除率及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血透病人共27例,每月或隔月取月初第一次血透,留取血透前、血透4小时及血透结束时(5小时)共3次血标本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及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KB),共观察血透103次,按血管通路分为中心静脉置管组18例47次及动静脉内瘘组21例56次,用Kt/v比值来评价血透充分性,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 1、血透充分性:中心静脉置管组Kt/v=1.2608±0.4530,动静脉内瘘组Kt/v=1.4287±0.4798,两组相比P>0.05.2、心肌酶学改变:①组内比较:两组组内比较均显示LDH、HBD、CK-MB透析4小时、透后均较前明显升高,P均<0.01,透析4小时与透后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CK在透前、血透4小时、血透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血透前、血透4小时、血透后分别进行两组间LDH、HBD、CK、CK-MB各项比较均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与中心静脉置管对血透病人具有相似的尿素氮清除率,对心肌酶学的影响也相同,中心静脉置管并不影响血透的充分性,对心脏也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 平衡尿素氮在透析充分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李芳泽;钱凤兰;曹正江

    目的:研究平衡尿素氮在校正尿素氮反跳,精确评价透析充分性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测量透析前、透析下机前30分钟、透析下机时、下机后30分钟、下机后60分钟尿素氮,分别计算出KT/V值,比较各KT/V值之间的关系.结果:透析下机前30分钟、下机后30分钟及60分钟所测KT/V值之间无明显差异,均低于下机时所测KT/V值.结论:可以使用下机前30分钟血尿素氮值来精确评价透析充分性.

  • 呼气氨作为血透治疗过程中量化透析充分性的指标研究

    作者:程友;阮建平;周琼;林锦全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不同时间呼气氨、尿素氮和KT/V值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呼气氨作为血透治疗过程中量化透析充分性的指标.方法采用4008S Fresenius透析机,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应用选择性离子电极法,测定不同时间血透患者的呼气氨浓度,并同步测定尿素氮、肌酐及计算相应的KT/V值.结果不同透析时间所测的呼气氨与相应时间的尿素氮、肌酐及KT/V值相比较,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血透患者的呼气氨与尿素氮、肌酐及KT/V值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可作为评价透析充分性的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