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游离脂肪酸、IL-10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晓玲;夏韶华;何剑琴;李俊达

    目的:分析游离脂肪酸(FFA)、IL-10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6例HLAP、3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国FFA、IL-10、血脂水平及血尿淀粉酶含量.结果:HLAP组FFA、IL-10、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及对照组.HLAP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结论:FFA、IL-10与HL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检测及其相关分析

    作者:包图雅;于娜沙;曾抗

    目的 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IL-10水平,并与健康组相对照.结果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2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衡,IL-12、IL-10可能存梅毒螺旋体的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免疫调节作用.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18、白介素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李巧汶;邱健;马骏;洪长江;阮云军;向定成;顾晓龙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IL)-18、IL-10及其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IL-10等浓度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1);IL-18/IL-10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显著相关(OR=5.567,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比稳定型心绞痛明显;IL-18/IL-10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明显相关,提示了IL-18/IL-10对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 肾脏组织工程研究:生物人工肾小管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猪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作者:王恒进;王笑云;应旭旻;毛慧娟;沈霞

    目的:观察用猪细胞株(LLC-PK1)构建的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enal tubule assist device,RAD)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猪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健康杂交家猪16只,用盲肠结扎和穿孔加双侧输尿管结扎术制作重症感染性MODS并ARF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RAD治疗组(n=5):将RAD与血滤器连接,对MODS猪模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假RAD治疗组(n=5):将RAD换为无细胞的假RAD,余与RAD治疗组相同;对照组(n=6).观察生命指标、肝肾功能、血气分析、IL-10和生存时间等.结果:①低血压明显改善:RAD治疗组治疗24 h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假RAD治疗组、对照组[(92.75±2.22),(63.50±11.82),(53.50±2.52)mm Hg(1 mm Hg=0.133 kPa),F=33.08,P<0.01];透析4~20 hRAD治疗组动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假RAD治疗组、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②RAD治疗组、假RAD治疗组两组间血丙氨酸转氨酶、肌酐值比较无显著差异.③细胞因子:RAD治疗组IL-10的峰值明显高于假RAD治疗组、对照组[(241.40±86.64),(106.30±9.69),(102.59±10.21)ng/L,F=9.75,P<0.05].④生存时间:RAD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0.25±18.69)h,明显长于对照组[(74.96±23.00)h]和假RAD治疗组[(81.20±11.76)h](F=5.66,P<0.05),前者比后两者分别延长了47.1%,35.8%.结论:用RAD治疗改善了MODS的生命指标,并促使抗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变化

    作者:包海荣;余勤;刘晓菊;汪小亚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002-12/2003-12因打鼾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以其中坚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半年以上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例作为治疗组;年龄(51±13)岁.纳入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5人为对照组.同意参加本实验.采用Polywin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低血氧饱和度.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压力0.588~1.176kPa,每日6~8 h.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终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人数保持上述数目,治疗后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例,健康者25人.[1]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 498,9.626,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667,P<0.0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1,0.742,P<0.01),与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r=-0.442,-0.531,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88,P<0.01),与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4,P<0.01).[3]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呈显著负相关(r=-0.509,-0.666,P<0.01),白细胞介素8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1).[4]治疗组患者(10例)经治疗半年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4.896,5.609,P<0.01);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4.625,P<0.01).结论:[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由于缺氧导致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升高,白细胞介素10降低,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能通过缓解缺血,下调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生成,上调白细胞介素10生成,达到对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的效果.

  • 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变化的意义

    作者:李东复;闫峻;周晓琦;申吉子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对68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进行平行测定.结果: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IL-10、IL-12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HBeAg阳性肝炎患者CD4+、CD4+/CD8+及IL-12明显低于HBeAg阴性患者,CD8+及IL-10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紊乱,IL-10、IL-12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患者HBV携带状态即HBV的复制活跃程度有关.

  • CPB心脏手术对围手术期成人和小儿血浆炎性反应介质水平影响

    作者:钱梅;方能新;张健;曾一平;徐志荣;夏云

    目的比较心肺转流心脏手术对成人和小儿围术期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因子TNF-α、IL-8、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心脏手术患者16例分为两组,成人组(A组),小儿组(B组),每组8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基础,T0)、主动脉开放后(T1)、心肺转流停机后(T2)、术毕(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采用双抗体放免法定量测定TNF-α、IL-8、 IL-10的血浆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CRP血浆水平.结果组间比较A组和B组TNF-α在T0、T1、T2、T4、T5血浆浓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T3,A组显著高于B组.CRP在T0、T1、T2、T3、T4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而在T5 A组血浆浓度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8血浆浓度在T2、T3时,A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10血浆浓度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A、B两组内TNF-α、IL-10所测血浆浓度值和T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在A组和B组中T4和T5均较T0升高(P<0.05);IL-8在A组和B组中T1、T2、T3、T4、T5时均较T0增高(P<0.05).结论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所诱发的组织炎性反应小儿强于成人.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妍蓓;刘荣玉;汪伟民;孙昕;赵卉;庞玉瑛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NSCLC患者44例,其中30例接受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应用ELISA测定血清IL-10水平. 结果所有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n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92.37±13.46 vs 84.20±2.17, P<0.01);Ⅳ期的NSCLC患者血清IL-10水平(ng/L)高于Ⅲ期NSCLC患者(268.27±25.03 vs 151.16±10.20, P<0.01).1个疗程后1个月有18例病情稳定或肿瘤部分缩小,1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者的血清IL-10水平(ng/L)降低(208.18±20.05 vs 129.96±14.22, P<0.05);治疗无效者的血清IL-10水平(ng/L)略低于治疗前(175.54±13.60 vs 162.13±11.69, P>0.05). 结论血清IL-10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及其转移相关,提示IL-10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测定血清IL-10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镇静治疗对危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作者:汪更胜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后镇静治疗对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46例烧伤Ⅱ度以上,创面总面积>3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常规补液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丙泊酚微量持续静脉镇静治疗.分别在镇静前(T0)、镇静后3 h(T1)、镇静后6 h(T2)、镇静后48 h(T3)抽血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含量.[结果]与伤前比较,严重烧伤后血清TNF-α、IL-1、IL-10均升高(P<0.05),镇静治疗可降低其升高幅度(P<0.05).[结论]应用镇静治疗可抑制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减轻应激,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 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浆Cor、IL-10、TNF-α的影响

    作者:陈安基;潘道波;周爱国;王铭初;郭思惠

    [目的]探讨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凯纷)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Cor)、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两组,凯纷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0例.凯纷组在手术切皮前5 min静脉输注凯纷1 mg/kg,芬太尼组在手术切皮前5 min静脉输注芬太尼1 μg/kg,术毕两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液组方按芬太尼20 μg/kg 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以2 mL/h恒速泵注,自控给药剂量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行术后12、24及48 h静止和活动评分,分别在开放静脉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采取外周静脉血4 mL测定血浆Cor、IL-10、TNF-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BP、HR、RR、SpO2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 h(T2)和术后24 h(T3)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凯纷组低于芬太尼(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Cor、IL-10、TNF-α在T2显著升高,与T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Cor在T2、T3时,凯纷组明显低于芬太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血浆IL-10在T2、T3和T4凯纷组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NF-α在T2、T3和T4,凯纷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输注凯纷能缓解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IL-4、IFN-γ、TGF-β1和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卢彦;黄兴楚;宋承东

    [目的]探讨与T淋巴细胞失衡相关的血清炎症因子IL-4、IFN-T和TOE-β1、IL-10在支气管哮喘惠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血清中IL-4、IFN-γ和TGF-β1、IL-10水平.[结果l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IL-4水平[(72.33±34.74)vs(38.17±17.12)pg/mL]显著升高(P<0.01),而IFN-γ[(8.36±4.25)vs(10.57±3.58)ng/mL]、TGF-β1[(12.42±4.34)vs(26.14±6.32)ng/mL]和IL-10[(22.76±15.28)vs(38.28±15.17)pg/mL]水平显著降低(P<0.05);TGF-β1和IL-10明显正相关(r=0.465.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IL-4、IFN-γ和TGF-β1、IL-10紊乱可能因Th1/Th2功能失衡和Treg发育分化缺陷所致,调节气道T淋巴细胞失衡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将是哮喘防治的一个重要靶点.

  • 冠心病患者血浆白介素18、白介素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巧汶;邱健;马骏;洪长江;阮云军;向定成;顾晓龙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探讨IL-18和IL-10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把96例CHD患者分为A组(Gensini积分<26分)、B组(Gensini积分26~54分)和C组(Gensini积分>54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浆IL-18、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18的水平及IL-18/IL-10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C组血浆IL-18的水平及IL-18/IL-10明显高于B组及A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CHD病人血浆IL-18及IL-18/IL-10明显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CHD危险分层及病变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IL-18/IL-10失调与CHD的急性加重相关.

  •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血清IL-1、IL-6、IL-10的影响

    作者:付春来;戴新贵;蔡业平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1、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加CRRT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和IL-10变化.[结果]B组治愈率(63.33%)明显高于A组(4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CRRT能有效调节血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并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愈率.

  • 标准化疗加胸腺肽α-1治疗老年肺结核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对IFN-γ、IL-10水平的影响

    作者:聂玉正;杨君

    [目的]观察标准化疗加胸腺肤α-1对老年肺结核初治患者的疗效,并了解其对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除常规一线抗结核治疗外,在第1个月加用胸腺肽α-1,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一线抗结核治疗,观察两组病灶吸收、痰茵阴转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10变化并作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痰茵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末,两组在痰茵转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灶吸收方面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6个月末干预组IL-10降低和IFN-γ升高都甚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并提高外周血IFN-γ,降低IL-10水平,恢复Thl/Th2平衡.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CRP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童海燕;程华丽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出血组)、选取同期50例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在起病后6 h 、24 h 、72 h 、7 d 和14 d 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 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且IL‐6在起病后72 h 达到高值,后逐渐降低;其 IL‐8、IL‐10、TNF‐α、CRP 水平在起病后7 d 达到高值,之后逐渐降低;d14,脑出血患者 GCS 评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水肿量较起病12 h 时显著降低( P <0.05)。脑出血组患者的 IL‐6水平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出血患者的血清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05)。【结论】外周血炎症因子 IL‐8、IL‐10、TNF‐α和 CRP 与 GCS 评分、脑水肿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于诊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乌司他丁对肾移植围手术期血浆TNF-α和IL-10的影响

    作者:刘北;郭曲练;程智刚;唐正国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择期肾移植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n=20),不给UTI;UTI组(U组,n=20),均在术中经中心静脉给UTI1万u/kg,术后d1,d2,d3各给UTI 1万u/kg.所有病人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在麻醉给药前(T1),切皮时(T2),吻合血管开放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d1(T5),术后d3(T6)经中心静脉采血检测TNT-α、IL-10水平.[结果]①两组病人移植肾肾血管开放后至术后3 d血中TNF-α的水平较动脉开放前显著升高(P<0.01),在T3时点剧升,至T4达高峰,在T6时点仍显著高于血管开放前水平(P<0.01);但U组升高的幅度在T3、T4、T5、T6时点均比C组小(P<0.01).②两组血中IL-10的水平在T3、T4、T5都极显著性上升(P<0.01),至T4达峰值,在T5时开始回落,至T6时略高于吻合血管开放前水平(P<0.05),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术后C组有1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肝炎,而U组无此类病例出现.[结论]①肾移植围术期血中TNF-α、IL-10显著增高,可能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②UTI能有效减少肾移植围术期TNF-α的释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移植肾有保护作用.

  • 中药清疣汤外洗对热毒蕴结型扁平疣患者外周血IL-2、IL-10、IL-18的影响

    作者:邢继霞;张卫华;于美芹

    目的 观察中药清疣汤外洗对热毒蕴结型扁平疣患者外周血IL-2、IL-10、IL-18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选择同期健康查体健康者32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清疣汤外洗,1剂/d;对照组予聚肌胞2ml,肌肉注射,隔日1次,0.1%维A酸乳膏外用,1次/d,两组均10 d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随访观察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血清IL-2、IL-10、IL-18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或P<0.01),IL-2、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IL-10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IL-2、IL-18升高水平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扁平疣患者治疗前血清IL-2及IL-18水平明显降低,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中药清疣汤外洗治疗后患者血清IL-10、IL-2及IL-18水平接近正常,其临床效果优于聚肌胞联合维A酸乳膏,与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IL-10、IL-23及TNF-α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黄剑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相关性及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诊治的178例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8例按患儿是否合并脑炎分为2组,合并脑炎者98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脑炎者80例为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为正常的儿童血清标本8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0、IL-23及TNF-α的表达,比较普通型、重症中重症患儿或是否伴有惊厥者血清中IL-10、IL-23及TNF-α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 <0.01),观察组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中有惊厥者IL-10、IL-23和TNF-α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惊厥者(P<0.01);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10与IL-23及TNF-α呈正相关(r=0.44,0.40,P <0.05),IL-23与TNF-α呈正相关(r=0.42,P<0.05).结论 IL-10、IL-23和TNF-α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中呈高表达,可能其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患儿血清中IL-10、IL-23和TNF-α水平,对判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病变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对患者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作者:胡惠英;张传汉;李建华;徐晓文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Parecoxib)联合布托啡诺(Butorphanol)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患者围术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B组为布托啡诺加安慰剂组,P1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组、P2组为术前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组,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采中心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IL-6、IL-10浓度.结果 P2组T2-4时IL-6水平升高(P<0.05);B组T2-3时IL-6水平升高(P<0.05),T6时降低(P<0.05),与B组比较,P1、P2组围术期IL-6水平较低,T3-4时IL-10较高(P<0.05).结论 术前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好,下调IL-6水平而促进IL-10的分泌,对预防因炎症反应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巨细胞病毒肝炎血清IL-10及IL-18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礼周;石太新;户风莉;王宏伟

    目的测定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IL-10及IL-18水平,探讨它们在婴儿CMV肝炎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婴儿血清IL-10及IL-18的水平.结果 CMV肝炎患儿血清中IL-10及IL-18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均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呈显著正相关(r=0.67,0.70,P<0.05).阴转组在治疗结束后血清IL-10及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未阴转组IL-10及IL-18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L-10及IL-18共同参与了CMV肝炎的发病,其血清水平变化可作为婴儿CMV肝炎炎症活动性和肝损害程度的评判指标,并对预测药物抗病毒疗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