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位高分辨CT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凯;洪国斌;殷放;齐萌

    目的 探讨冠状位高分辨CT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0例患者的副鼻窦CT表现,所有患者均为仰卧、冠状位扫描,层厚、层间距分别为3、6 mm,高分辨骨算法重建.根据CT表现不同分为三个组,即解剖变异组、炎症组和肿瘤组.结果 解剖变异组55例118个部位,所有图像都能清晰显示解剖变异和鼻道窦口复合体等重要结构;炎症组70例,肿瘤组10例均被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HRCT对副鼻窦病变可以准确诊断,对窦壁和窦外的病变可以完整描述作出,HRCT应作为FESS术前常规检查,对设计手术方式、判断手术疗效和有无复发都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副鼻窦疾病 CT诊断
  • 80 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曾宪春;刘莉;韩丹;徐聆峰;王玉权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低管电压80 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疑鼻窦炎行CT扫描患儿60例,A组30例采用100 kVp扫描,FBP重建;B组30例采用80 kVp扫描,SAFIRE重建,强度选择3级;其余条件不变.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客观指标(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诊断效能等.结果 A、B两组有效剂量、图像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儿童副鼻窦扫描中采用Flash双源CT 80 kVp扫描联合SAFIRE重建技术,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还可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诊疗研究(附51例报告)

    作者:农辉图;李菊裳;黄光武;农东晓;吴鸿泉;温文胜;程鸸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菌种鉴定、药敏检测和临床诊疗.方法:对51例鼻腔、鼻窦真菌病作如下研究:①进行菌种鉴定;②用E test法以含酮康唑(KE),伊曲康唑(IT),氟康唑(FC),氟胞嘧啶(FL)及二性霉素B(AP)的药敏试条进行药敏检测;⑧病人以手术及抗霉菌药治疗.结果:①致病菌主要为曲霉菌,占87.5%,其次为桔青霉菌,卡氏支孢霉菌及链格孢子菌较少见;②曲霉菌对IT、FC、KE敏感,对FL、AP有耐药性;桔青霉菌对AP、FC、KE、IT敏感,对FL有耐药性;卡氏支孢霉菌对IT、KE敏感,对FC,FL耐药;③本组治愈率为(49/51)96.1%,2例侵袭型者因合并有肝炎、糖尿病未愈.结论:①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其次为桔青霉菌;②大多数致病真菌对IT及KE敏感,E test法药敏测试具有操作简便,定值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③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真菌学及病理学所见作出.绝大多数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极少数有基础疾病;④本病的主要治疗为手术及抗霉菌药综合治疗.

  • 16排CT对副鼻窦低剂量扫描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俊发;刘智明;刘均达;葛晶;单忠波;邱洪强

    目的:探讨16排CT对副鼻窦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寻找合适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从2008-01-2010-01,将210名来科检查的患者随机分4组(其他条件不变):125 mAs标准组29人、50 mAs低剂量第1组95人、30 mAs低剂量第2组62人、20 mAs低剂量第3组24人.使用CTDIvol值评价各组受到的剂量.测量各组剂量、采用不同算法(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时图像的SD值,并对各组扫描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上颌窦开口、中鼻甲、下鼻甲、钩突、筛泡、筛漏斗.评价标准:清晰显示2分,显示但不清晰1分,未见显示0分.左右分别评分.对以上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与扫描荆量呈正性相关,1~3组患者所受剂量与标准组比较,剂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SD值骨算法1组与标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算法1~3组与标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1~3组与标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降低管电流条件,受检者所受剂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50mAs低剂量1组图像噪声及质量与标准组比较均无明显降低,能够满足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16排CT低剂量检查副鼻窦,完全可行.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副鼻窦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石建军

    鼻窦疾病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投照角度及患者因素影响,单纯横断面CT图像很难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1].本文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否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本文将我科采取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 螺旋CT扫描技术在检查副鼻窦疾病中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风珍;马晓锋;马晓晖;张矫雷

    近年来随着鼻腔内窥镜的使用,对副鼻窦病变的检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单用普通X线检查远远适应不了临床的要求.CT扫描尤其是冠扫,可较清晰的、全方位的显示副鼻窦解剖、内部结构、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部分也可做出定性诊断,为临床提供了较准确治疗依据.我们筛选副鼻窦患者32例并分别做CT和X线平片检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对照.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副鼻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覃文华;程广;卢林民

    随着螺旋CT的临床应用和普及,CT扫描已成为评价副鼻窦病变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是安全进行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尤其是副鼻窦疾病患者的增加和发病的低龄化,受检者的辐射防护就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但由于对射线敏感,儿童CT检查所造成辐射剂量增加的危害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使用低剂量扫描减少患儿的受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

  • 耳鼻喉科疾病引起的头痛

    作者:武田宪昭

    一、鼻、副鼻窦疾病所致的头痛耳鼻喉科疾病当中,主诉头痛频率高的是鼻及副鼻窦疾病.副鼻窦分为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鼻、副鼻窦受三叉神经支配,不仅出现头痛,还多呈现面颊痛、眼痛、牙痛等多样的症状.因此多先就诊于脑外科、眼科、齿科,而后再到耳鼻喉科就诊,相反,即使是鼻、副鼻窦疾病引起的头痛,鼻内检查也是正常的,对于这样的病人耳鼻喉科医生有必要经常引起注意.

  • 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的副鼻窦恶性肿瘤一例

    作者:孙绍辉;王英;陈禹

    由于眼和副鼻窦的特殊比邻关系,使得不少副鼻窦疾病首先以眼部症状出现。现介绍1例延误诊治的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的副鼻窦恶性肿瘤。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岁。因右眼溢泪3个月伴右眼睑肿胀及右侧鼻塞1个月入院。于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眼溢泪,到某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泪囊炎",行相应治疗,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右眼发胀感,右眼睑隆起,右侧鼻塞,并出现复视,现以右眼睑肿物收住院。入院后行鼻镜检查见右侧鼻腔为肿物占据,色污秽。行副鼻窦摄片示:右上颌窦肿瘤侵及右筛窦及右鼻腔,右眶下壁骨质见断裂线。B超示右侧鼻腔低回声占位,筛窦粘液脓肿可能性大,右上颌窦炎(积脓)。眼及副鼻窦横扫CT示:右上颌窦、筛窦、右眼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病理结果为未分化癌。 2 讨 论 该患者右眼溢泪开始至后明确诊断,经过3个月。经追同病史该患于入院半年之前曾有鼻腔异物感,擤不出,吸不掉,且偶有鼻涕带血丝症状,未予重视。首次就诊时被误诊为泪囊炎,作为急性泪囊炎,应有其相应的局部或全身症状,该患则无;作为慢性泪囊炎亦应有其相应的病史以及能引起慢性泪囊炎的排泪系统本身和(或)系统外因素的存在。显然医生忽视了这些,草率下了"泪囊炎"的诊断,使病程迁延了3个月。 通过该病例分析,我们的体会是:①对眼部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必须包括鼻及鼻窦,对非占位性病变,亦应考虑到鼻及鼻窦。②无论眼科或耳鼻咽喉科医生都有必要掌握鼻眼相关的知识。③对溢泪患者应常规行泪囊方面检查,如进行造影等,同时摄副鼻窦片。④切实、有效地开展医学常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 CT对上颌窦疾病的诊断

    作者:李英洲;宋有文;杜凤梅

    上颌窦在临床上有其重要意义,较其它鼻窦易发生感染,肿瘤或外伤时,由于其位置特殊,领近组织器官易侵入上颌窦.

  • 副鼻窦疾病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勇;王建国;贾荣国;李呈芹

    1 资料与方法48例副鼻窦疾病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12~64岁,使用GE公司CT/e单层螺旋CT机对48例患者进行低剂量冠状扫描,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眦线,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扫描参数:120 kV、30 mA、1.5 s/r、层厚5 mm,然后选取上颌窦中部同时显示筛窦、上颌窦及中、下鼻甲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00 mA、1.5 s/r、层厚5 mm.将扫描所得图像由3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别进行诊断和图像质量的评判,对比2种扫描方法所得图像差异有无显著性.

  • DR与MSCT在儿童副鼻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温书泉;刘珍莲;邓戈锋;郭耀华;陈萍英;杨智云

    目的:比较并分析DR与MSCT在儿童副鼻窦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临床确诊的副鼻窦疾病患儿105例,包括临床表现,DR与MSCT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病变检出率;所有患者均行东芝MRAD-D50SDR柯瓦氏位数字摄片及飞利浦Brilliance 6层螺旋CT扫描仪副鼻窦横断位容积扫描。结果105例患儿中,DR检出副鼻窦炎54例,粘膜下囊肿13例,息肉2例,黏液囊肿1例,骨瘤3例,副鼻窦骨折3例;MSCT检出副鼻窦炎68例,粘膜下囊肿16例,息肉5例,黏液囊肿4例,骨瘤3例,副鼻窦骨折9例。结论 DR对儿童副鼻窦病变提供的诊断信息有限,对蝶窦及鼻腔内情况知之甚少,容易漏诊;MSCT容积扫描数据多平面重建后能全面观察副鼻窦病变,可以精准地定位及定性;在儿童副鼻窦疾病诊断中MSCT具有绝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副鼻窦疾病中CT扫描方法的合理应用

    作者:梁东群;吴晓明;孙磊;韩书华

    副鼻窦CT扫描是目前诊断鼻腔-鼻窦疾病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随着副鼻窦手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术前对鼻窦-鼻道影像学检查的要求更为细致,术前明确鼻窦疾病范围、程度及中鼻窦解剖变异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1].本文拟对副鼻窦CT扫描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