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重建荷卵巢癌SKOV3 SCID鼠腹腔移植中IL-7的免疫学作用

    作者:叶大风;陈怀增;谢幸;吕卫国;朱华;潘子民

    目的建立荷人卵巢癌SKOV3-IL-7SCID鼠和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SKOV3-IL-7SCID鼠腹腔移植等模型,观察IL-7在免疫重建荷卵巢癌SCID鼠体内的作用.方法用SKOV3-IL-7细胞株建立荷人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模型,用PBL与SKOV3-IL-7细胞建立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反应;采用HE染色、ELISA法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肿瘤组织IL-7合成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结果在未人化水平下,IL-7基因转染组有明显的体内抑瘤作用,肿瘤局部有IL-7分泌.在人化水平下,观察到所有免疫重建组小鼠血浆人IgG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终末血IgG水平荷SKOV3-IL-7瘤组显著高于单独免疫重建组(P<0.05),荷SKOV3瘤组显著高于单独免疫重建组(P<0.05);IL-7有无转染,荷瘤鼠体内荷瘤状况相似,外周血IL-7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镜下IL-7转染组肿瘤细胞内有更多TIL浸润,肿瘤细胞局部有IL-7阳性表达.结论(1)成功建立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2)转IL-7基因SKOV3可在荷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的肿瘤细胞中表达IL-7,IL-7在荷瘤鼠体内有成瘤下降现象,这一现象可能主要是局部作用的结果.

  • RA患者IL-7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作者:朱玉静;张缪佳;柯瑶;吴云娟

    目的 探索血清 IL-7对 RA诊断、病情活动性评估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42例 RA患者以及 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 IL-7浓度,比较各组间差异;并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度活动期 RA患者血清 IL-7浓度明显高于低 -中度活动期 RA患者( P=0.013)和健康对照组 ( P=0.001),而低 -中度活动期 RA患者组对比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52);且与ESR、CRP呈正相关.结论 IL-7以≥ 1.72 pg/ml为阳性,对判断 RA活动性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有可能成为 RA病情活动度的指标.

  •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那日苏

    目的 探究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肾癌患者80例作为肾癌组,同期入院接受血液检查的健康人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取肾癌患者瘤体边缘无坏死的肿瘤组织作为病理标本,取瘤旁正常组织作为正常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将标本进行染色,统计HDAC-1及p73阳性细胞,计算阳性率;抽取肾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ELISA法对两组血液进行IL-17含量检测.结果 肾癌患者的肾癌组织中HDAC-1及p73的阳性率高达81.25%和77.50%,显著高于正常肾旁组织(P<0.001);且随着临床分型的提高,HDAC-1及p73的阳性率随之提高(P<0.05);Ⅲ期和Ⅳ期肾癌患者的HDAC-1及p73的阳性率高达100.00%;Ⅰ期和Ⅱ期肾癌患者HDAC-1及p73的阳性率分别为69.56%,86.11%和56.63%,77.78%;肾癌患者血清IL-17含量随着临床分型的升高而升高,Ⅱ期、Ⅲ期、Ⅳ期肾癌患者血清IL-17含量分别高达(173.27±39.74)、(186.88±42.55)pg/mL和(189.45±15.84)pg/mL,与Ⅰ期患者相比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肾癌组织HDAC-1和p73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旁正常组织,且随着临床分型的增高而增加;肾癌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临床分型的增高而增加.提示HDAC-1、p73及IL-17可能是促进肾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HDAC-1 p73 IL-7 肾癌
  • 白细胞介素-7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丁鹏;刘永哲;王贵强;冯福民

    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在T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维持与恢复成熟T细胞的体内平衡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IL-7应用在普通或者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非人灵长类动物和患者身上均获得了以下结果:T细胞广泛增殖,T细胞数目增多,外周血T细胞亚群得到调控及其T细胞受体的多样性增多.这些效应和潜在的治疗价值使得近年来IL-7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IL-7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的新研究作了综述.

  • Smad7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白介素-7的治疗作用

    作者:巨春蓉;夏熙郑

    目的 探讨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观察白介素-7(IL-7)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3组,盐水对照组(N组,12只);肺间质纤维化组(F组,18只):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LM)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IL-7治疗组(I组,18只):给予IL-7腹腔内注射,5次/周,连续2周.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及透明质酸(HA)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Smad7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①I组HYP含量[(2.06±0.23)ng/ml]较同期F组明显下降[(2.99±0.27)ng/ml](P<0.01).②I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较同期F组明显下降.③与同时间点N组相比,F组TGF-β1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同时间点F组相比,I组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④与同时间点N组相比,F组Smad7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1);与F组相比,I组Smad7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 TGF-β1表达增加和Smad7表达不足在肺纤维化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L-7可通过刺激Smad7表达、降低TGF-β1表达来治疗BLM诱导的肺纤维化.

  • 四妙散对寒湿痹阻证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IL-7表达的影响

    作者:丁晓明;孙勤国;姚雪婷;曾江琴

    目的:研究四妙散治疗寒湿痹阻证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寒湿痹阻证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四妙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疼痛评分、IL-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的有效率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2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7±0.24)分VS(2.68±0.61)分,(2.01±0.21)分VS(3.12±0.54)分,(3.08±0.34)分VS(4.13±0.45)分],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7、TNF-α、MMP-3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9.57±1.45) pg/mL VS(23.54±2.01) pg/mL,(53.21 ±5.01) μg/L VS (60.24±5.87) μg/L,(98.68±5.42)μg/L VS (108.65±6.75)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治疗寒湿痹阻证型KOA,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疼痛状况,降低患者的IL-7表达,临床疗效良好.

  • IL-7对胸腺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发育的影响

    作者:许云云;王泳;李毅平;李芳;徐小霞;朱守兵;张学光

    目的:探讨IL-7对胸腺T细胞及胸腺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摘取15~16日龄胎鼠胸腺进行体外器官培养(胚胎胸腺器官培养-FTOC),分别将细胞因子IL-7和培养基滴加在胸腺小叶上,12天后收集不同条件下经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11c、B220、Ia等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细胞计数检测细胞数目的变化.再将经FTOC培养获得的胸腺细胞和异源的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通过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性IL-7组的胸腺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其中胸腺CD4~-CD8~-双阴性细胞及CD8~+单阳性细胞比例有所增加,而CD4~+CD8~+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4~+单阳性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变化;此外,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NK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IL-7在胸腺T细胞及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 CD40信号联合细胞因子体外制备过继免疫治疗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腾飞;古彦铮;徐俊驰;沈宇;李晓晨;朱一蓓;张学光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Cs ),经过CD40激发型单抗5C11、细胞因子IFN-α、IL-7、IL-2(CD40激发组)诱导并扩增,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及计数,进行动态增殖观察,并在第9天收集细胞,对其淋巴细胞亚群、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Treg)的比例进行分析,同时与常规CIK细胞( CD3激发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两组培养细胞中CD4+/CD8+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但CD3激发组中的Treg数量和比例远高于CD40激发组,而CD3+CD56+的NKT细胞低于CD40激发组,同时,CD40激发组出现了一群单核-NK-DC( Mo-NK-DC)样细胞。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新型过继免疫治疗细胞培养方法能提高具有肿瘤杀伤能力的NKT细胞的比例,同时显著减少Treg的数量,有望为肿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开拓新的方案。

  • IL-7的多样化功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余东山;席文娜;孙水林

    白细胞介素-7(IL-7)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效应的淋巴因子.近来研究发现IL-7在免疫细胞增殖、成熟及活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促进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IL-7在抗肿瘤免疫应答、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应答、抗纤维化等研究领域亦有重要发现.IL-7已成为当前科研热点之一,其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和细胞因子疗法及抗纤维化治疗等方向或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IL-7及其受体与干燥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春华;邹霓

    IL-7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通过影响T、B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体高度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瘤高发生率为特征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L-7/IL-7R的高表达与SS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关系密切,因此通过封锁IL-7/IL-7R可能会阻止SS患者炎症和组织破坏的发生,可能会为临床治疗SS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IL-7 干燥综合征 受体
  • 双歧三联活菌片与小儿止泻安颗粒对急性腹泻患儿血清IL-7、心肌酶及同工酶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莹;王珊;张丹丹;王志鹏;李林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小儿止泻安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IL-7、心肌酶及同工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止泻安颗粒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7(IL-7)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IL-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AST、ALT、LDH、CK、CK-MB水平较低,IL-7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小儿止泻安颗粒能够降低小儿急性腹泻患者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升高IL-7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 DC-CIK细胞联合治疗158例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效观察

    作者:赵明明;洪珞珈;孙国勋;赵红丽;张宇晶;平超强;周鑫磊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s)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效.方法 选取1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经IL-4、GM-CSF、TNF-α诱导,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DC,悬浮细胞经CD3单抗、γ-干扰素、IL-2诱导,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CIK细胞,DCs在培养的第7d、第8d、第9d、第10d分别回输给患者,CIK细胞在培养的第11d、第12 d、第13 d、第14 d分别回输给患者,于治疗结束4w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7(IL-7)、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和CD4 +/CD8+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IL-2、INF-γ和IL-7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除27例患者出现发热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C-CIK细胞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CD4+记忆性T细胞产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

    作者:卢红娟

    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免疫记忆,机体能更迅速、有效地清除抗原.因此,免疫记忆(特别是T细胞免疫记忆)的产生和维持一直是免疫学家关心的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工程动物技术的发展,诱导T细胞免疫记忆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并成为当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记忆性CD4+T细胞(CD4+Tm)的表型、诱导分化以及维持等有大量的细胞学研究,并已知IL-7是诱导CD4+Tm产生和维持存活的关键分子,且IL-7受体(IL-7R)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也有许多报道.在此,我们对IL-7在CD4+Tm产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况作一阐述.

    关键词: CD4+Tm IL-7 IL-7R
  • 复发性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与IL-7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金涛;李野;董丽华;隋世华;李加梅;郑加平;周广喜

    目的:观察复发与未复发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CD4+CD45RA-T细胞)和IL-7水平的变化,探讨记忆T细胞在NMO复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发组(15例)、未复发组(17例)NMO患者及健康对照组(15例)CD4+CD45RA-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血浆白细胞介素7(IL-7)的浓度.分析32例患者的CD4+CD45 RA-细胞比例与IL-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CD4+CD45 RA-细胞比例(32.86±5.53)%高于未复发组(19.98±5.72)%及健康对照组(19.59±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复发组CD4+CD45RA-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IL-7水平[(418.73±78.96)pg/mL]高于未复发组[(313.33±57.65)pg/mL]及健康对照组[(303.43±40.4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复发组IL-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MO患者CD4+CD45RA-细胞比例与IL-7的水平显著相关(r=0.817,P=0.000).结论:记忆T细胞参与NMO的复发过程,而IL-7对记忆T细胞的生成和功能有促进作用.

  • γc家族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T细胞表型的影响

    作者:赵静静;雷舒婷;郑岩;李修岭;韩双印

    目的:探讨γc家族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T细胞表型的影响,为过继免疫治疗体外细胞制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尼龙毛柱法、CD3磁珠阳性分选法、CD3磁珠阴性分选法和自然沉降法等4种方法分选T细胞,比较各种方法获取的T细胞纯度、回收率和细胞增殖.用CD3/CD28免疫磁珠激活CD3+T细胞,γc家族细胞因子分为IL-2组和IL-7、IL-15、IL-21混合组,比较两组T细胞扩增倍数和表型的差异.结果:CD3磁珠阴性分选的T细胞纯度显著高于尼龙毛柱分选、CD3磁珠阳性分选、自然沉降分选[(94.06±1.07)%vs (86.74±1.06)%、(89.61±1.40)%、(88.48±1.86)%,P<0.05],自然沉降分选的T细胞回收率显著高于其余3种分选法[(60.29±1.53)% vs (45.03±2.79)%、(20.15±3.41)%、(42.98±2.82)%,P<0.05),综合比较效果以自然沉降法为优选择.IL-2组T细胞扩增倍数显著高于混合组[(262.6±143.2)vs(73.0±25.8)倍,P<0.05].混合组的早期记忆T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例、Tscm和Tscm-like、Tcm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IL-2组[(55.6±±.82)% vs (39.6±±.52)%,(16.6±±.82)% vs(9.8±1.30)%,(39.0±1.58)% vs (29.2±1.79)%;均P<0.05].结论:自然沉降法从PBMC中分选T细胞具有低成本、高纯度、高回收率的优势.IL-7、IL-15和IL-21混合培养有利于早期记忆T细胞的生成,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体外细胞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 四种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的比较

    作者:王晓梦;李玲;于津浦;李慧;齐静;张澎;于文文;任秀宝;曹水

    目的:通过对4种NK细胞体外培养方案扩增后产物的细胞免疫表型、扩增倍数以及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确定一种高效的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方法:建立4种NK细胞体外培养方案:方案1为经典的NK细胞体外扩增方案(IL-2+IL-15);方案2为IL-2+ IL-15+ IL-18;方案3为IL-2+ IL-15+ IL-7;方案4为新型NK培养基(IL-2+ OKT3).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间10例晚期实体瘤患者的PBMC,按照4种方案进行体外扩增.在体外扩增的0、5、10、15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淋巴细胞亚群(尤其是NK细胞)的比例;比较各方案体外扩增15 d后的NK细胞的扩增倍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并采用LDH法检测各方案扩增产物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上述4种NK细胞培养方案体外扩增15 d后,细胞总数分别扩增(40.1 ±20.00)、(44.08±22.09,)、(44.82±23.67)、(46.82±25.02)倍,其中NK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75.86±28.57)、(93.32±32.16)、(88.66±24.94),(58.88±41.53)倍.NK细胞比例由0d的(20.44±2.23)%分别扩增至15 d的(48.30±13.90)%、(54.72±12.25)%、(55.94±12.70)%和(54.5±14.93)%;各培养方案组在总细胞扩增倍数、NK细胞扩增倍数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3种培养方案体外扩增产物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方案4[(63.40±5.00)%、(77.30±9.40)%、(62.17±5.60)% vs (37.39±10.42)%,均P<0.05],而方案1、2、3之间体外扩增产物杀伤活性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组合对于体外大规模培养NK细胞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方案1中是否加入IL-18或IL-7)对NK细胞体外大规模扩增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但前3个方案扩增产物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方案4.

  • 血管生成抑制素和IL-7联合治疗的肿瘤抑制效应

    作者:王炯;孙明;董承红;赵树栋;王丽春;刘龙丁;李琦涵

    目的探讨采用裸质粒DNA肿瘤内直接注射入方法,以观察血管生成抑制素(Angiostatin),和IL-7联合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构建的血管生成抑制素、IL-7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每次100 μg/只),分别或联合注射到接种U14肿瘤细胞5天后的荷瘤鼠体内,以后每隔7天注射一次,共三次.观察荷瘤鼠的存活率、肿块生长情况、以及小鼠整体免疫功能,并对肿瘤对照组与联合基因治疗组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细胞凋亡分析.结果血管生成抑制素、IL-7、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荷瘤鼠的存活率、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调节免疫功能,以联合基因治疗组更显著.病理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肿瘤血管形成显著减少,基底部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直接裸质粒DNA注射血管生成抑制素和IL-7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方便、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CD127的表达与IL-7及HBV载量的相关性

    作者:周立平;李妍;董西华;栾虹;周博

    目的 通过检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IL-7受体)的表达,探讨其与HBV载量及痰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5名HBV感染者及40名健康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IL-7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并进行分析.结果 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分别为(84.59±5.69)%和(38.45±3.03)%,其中CD8+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肝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面CDl27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重型乙肝组(P<0.05);HBV感染者血浆中IL-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CD8+T淋巴细胞表面CDl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1,P<0.05);HB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r=-0.432,P<0.01).结论 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

    关键词: HBV CD127 IL-7
  • 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成林;杨启生;殷竹娟;丁晓花;苏兆亮;陈盛霞

    目的:观察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HI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结果: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IL-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用于HIV感染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

  • IL-7及其受体在HIV感染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邹薇;吴南屏

    对白细胞介素-7(IL-7)及其受体生理学功能的研究以及它们在人免疫缺陷病毒(mV)感染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是近年开展的新课题.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 IL-7 IL-7受体 HIV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