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因子-κB在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中的作用

    作者:刘颖;吴伟康;陈晨;刘克玄

    目的:探讨四逆汤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 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g·kg-1·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以心肌梗死面积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MnSOD mRNA及 Cu-ZnSOD mRNA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 MDA的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SOD活性和MnSOD mRNA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NF-κB发生核转位且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Cu-ZnSOD mRNA表达均下降,3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的激活相关.

  • 四逆汤预防性给药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刘颖;吴伟康;陈晨;段新芬

    目的:探讨四逆汤预防性给药24h后能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可能涉及的线粒体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四逆汤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g·kg-1·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h后心肌缺血1 h,再灌1 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细胞色素C及抗凋亡蛋白bcl-xl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四逆汤预处理24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减少细胞色素C自线粒体的释放,上调bcl-x1蛋白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化.结论:四逆汤预防性给药24h后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延迟预适应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细胞凋亡

    作者:刘颖;聂咏梅;吴伟康

    目的 以SMAC和XIAP的表达变化为着眼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抗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 h,再灌1 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缺血5 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胞质SMAC及XIA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的活性及SMAC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XIAP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的活性及SMAC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1),XIAP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升高(P<0.01).结论 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阻碍SMAC自线粒体释放,从而保护XIAP对caspase家族的抑制密切相关.

  • 热应激改变大鼠血管平滑肌α肾上腺素受体的反应性

    作者:林杰;王俊杰;曹蕾;秦旭平;曹永孝;李洁

    目的 研究热应激改变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股动脉血管平滑肌α肾上腺素受体的反应性.方法 将大鼠置于高温环境,使直肠温度升至42℃,持续15 min,从而制作热应激模型.热应激后48 h,用敏感的离体血管张力描记技术记录大鼠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股动脉血管的张力,用实时定量的反转录聚核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动脉平滑肌的mRNA水平,研究α受体反应性改变的机制.结果 热应激后,肾动脉α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收缩量效曲线明显右移,pD2值由对照组的6.97±0.05降低为5.68±0.08,大收缩能力由对照组的(146±12)%增强为(230±24)%;肠系膜动脉α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收缩量效曲线无明显改变;股动脉α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收缩敏感性增加,量效曲线明显左移.热应激后肾动脉α1受体的mRNA水平增高,α2受体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系膜动脉、股动脉α1受体及α2受体mRN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应激后,肾动脉α受体敏感性降低,股动脉α受体敏感性增加,引起血流的重新分配,提示热应激延迟预适应有肾脏保护效应.

  •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通路在大鼠缺血延迟预适应抗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刘颖;陈晨;吴伟康;陈伟强

    目的: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抑制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24h后缺血1h,再灌1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及Caspase-3活性测定,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心肌缺血预处理24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抑制CytC和AIF自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及caspase-3的活化,上调HSP70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诱导HSP70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 内源性一氧化氮介导脂质胞壁酸诱导的延迟预适应对大鼠供体心脏停搏/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马世玉

  •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延迟保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王兵;江洪;杨亚娟;姚风伟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延迟保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60例AMI患者,按AMI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于住院1~2个月内查心脏彩色多普勒,并分别于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时间,同时观察室壁运动状态.结果 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确有保护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重构的作用.

  •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

    作者:翟庆峰;刘洪涛

    延迟预适应指多次短暂缺血对随后24 h甚至更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适应机制,是迄今为止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强大的内源性保护措施.其本质为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涉及触发物质、中介物质和效应物质.

  • 低压低氧延迟预适应小鼠海马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离及鉴定研究

    作者:范有明;高钰琪;黄缄;陈健;蔡明春

    目的:探索低压低氧延迟预适应(HHDP)小鼠海马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建立小鼠海马HHDP动物模型后,用含尿素的细胞裂解液提取海马总蛋白质.经等电聚焦、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比较对照组及HHDP组双向电泳图谱上蛋白质点的差异.切取HHDP组表达增高的蛋白质点,经脱色、胰蛋白酶酶切、提取肽片段,进行MALDI-TOF-MS检测.结果:在正常对照组和HHDP组海马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上,分别检测到481±38和477±21个点,匹配点为169±6个.其中HHDP组比对照组增高大于2倍的有33±10个点,降低大于2倍的有21±12个点.电泳图谱平均相关系数为0.7748±0.0267.有12个点在HHDP组显著增高(P<0.05,n=4),对其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其中8个蛋白点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库检索显示其中一个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3个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没有检索到与之相匹配的任何蛋白,可能为新蛋白.另外4个可找到与其有部分匹配的氨基酸序列,但分子量和等电点与对应蛋白相差悬殊,它们可能具有同源性.结论:小鼠海马HHDP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等多种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可能是产生HHDP的重要机制之一.

  • 延迟预适应对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孙贤林;张静;张新金

    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目前,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被认为是较有潜力的抗I/R的方法.

  • 延迟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静;张新金;肖践明;曹晶茗;刘健

    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到目前为止,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被认为是较有潜力的抗I/R的方法.预适应保护存在两个时间段[1]:早期预适应,也被称为经典预适应;另一个阶段是延迟期预适应,也被称为第二窗保护(SWOP).几项研究已表明:IPC减少心肌梗塞面积[2],同时也保护冠脉内皮的急性和慢性再灌注损伤[3].SWOP被证实存在于内皮细胞,但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SWOP对I/R冠状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为目的,观察I/R及IPC过程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了解此过程中冠脉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O Synthase,eNOS)的表达情况.

  • 四逆汤诱导延迟预适应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

    作者:刘颖;陈晨;吴伟康;段新芬

    目的:探讨四逆汤预处理后诱导的心肌延迟预适应能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四逆汤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ml·kg-1·d-1)连续3天,末次灌药24 h后心肌缺血1 h,再灌1 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bcl-xl mRNA/bcl-xs 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线粒体内凋亡诱导因子(AIF)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四逆汤预处理24 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bcl-xl mRNA/bcl-xs mRNA表达的比值,减少AIF自线粒体的释放.结论:四逆汤诱导的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保护线粒体有关.

  • 四逆汤预处理对大鼠心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延迟保护作用

    作者:刘颖;陈晨;吴伟康;刘克玄

    目的:探讨四逆汤诱导的心肌延迟预适应对心缺血再灌注(MI/R)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缺血再灌注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四逆汤预处理灌胃(5g/kg·d)连续3天,末次灌药24小时后缺血1h,再灌1h.以大鼠左心功能为评价指标,通过RT-PCR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上调HSP70基因的表达及蛋白合成.结论:四逆汤预处理对MI/R后心功能的损害具有延迟保护效应,其机制与四逆汤诱导HSP70的表达密切相关.

  • 心肌预适应延迟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作者:傅俊英;史载祥

    心肌缺血预适应(IPC)是一种很强的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存在早期保护和延迟保护双峰,早期保护在IPC后1~3小时消失,而延迟保护在IPC 24小时后可重新出现.两者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延迟保护主要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增加细胞内保护蛋白合成起效.因其较宽的保护作用时间窗,而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延迟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静;肖践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