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疆产唇香草挥发油红外光谱鉴别与聚类分析

    作者:张雪佳;刘文辉;刘冲;田树革

    目的:分析比较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挥发油红外光谱,为其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对新疆18个不同产地唇香草挥发油进行特征峰的指认和对比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特征峰峰形、峰位与峰强的对比,发现不同产地唇香草挥发油之间存在差异,聚类结果显示可将18个产地唇香草分为4类。结论该方法直观、简单、方便、快速,并结合聚类分析,为唇香草挥发油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原位预处理-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唇香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作者:丁文欢;杨添尹;张雪佳;徐海燕;周晓英

    目的 建立维药唇香草中熊果酸(UA)和齐墩果酸(O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唇香草中UA和OA的含量.方法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对点于硅胶G板的样品进行原位预处理,以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酸(20:5:8:0.1)为展开剂,测定波长为530 nm,参比波长为700 nm.结果 该法中的UA和OA分离效果较好,可被同时检识.采自新疆18个不同产地的唇香草中UA和O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4±0.41)和(2.82±0.89)mg/g;在相同年份5月初至月末的采收期UA和OA含量呈现春末到夏初期上升,其后下降;唇香草不同部位中UA和OA的含量为叶中高,花次之,茎低.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为唇香草的优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 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唇香草中5种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作者:周晓英;丁文欢;张雪佳;田树革

    目的 测定不同采收期唇香草中5种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初步确定唇香草的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20%二甲基亚砜甲醇溶液提取唇香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3%甲酸甲醇-0.3%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290 nm为检测波长,同时测定不同生长期唇香草中咖啡酸、迷迭香酸、地奥司明、蒙花苷以及胡薄荷酮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个化学成分的线性关系、分离度、重复性以及回收率等均符合要求,不同采收期的唇香草中均是蒙花苷和地奥司明的含量较高,胡薄荷酮的含量居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较低;5种化学成分在唇香草不同采收时期的含量存在差异,但在开花前期和开花期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较高.结论 可初步确定唇香草的佳采收期为开花期,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为唇香草的规范化种值(GAP)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 唇香草抑菌活性筛选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周晓英;施洋;马秀敏;宫海燕;田树革

    目的 筛选唇香草抑菌活性成分及分析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对倍稀释法对唇香草水提取物与挥发油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经GC-MS联用技术,结合Kovats指数技术对唇香草挥发油抑菌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 唇香草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 唇香草挥发油和水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唇香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 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中胡薄荷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作者:于谦;裴凌鹏;葛亮;王东东;张浩科;田树革

    目的 建立维药唇香草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C18(4.6 mm ×250mm,5μm)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52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胡薄荷酮在0.015 7~0.219 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6.17%,RSD=1.83%.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测定唇香草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 唇香草化学成分及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选明;安冬青

    唇香草是我国传统的药材,主要分布在新疆.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失眠、水肿、哮喘、咳嗽、支气管炎和肺脓疡等疾病.本文综述了唇香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心肌缺血缺氧、抗炎杀菌、舒张血管和抗氧化药理作用;唇香草为主药的复方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耳聋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其合理利用研发该药提供参考.

  • 维药唇香草醇提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Δ

    作者:张洪平;罗婷婷;姜敏;安冬青

    目的:研究唇香草醇提物(EEZ)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试验设内皮完整组与内皮去除组,以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血管环后逐步累积加入100、300、500、700、900、1100 mg/L EEZ,绘制浓度-张力曲线并计算大舒张率(Emax)、半数有效浓度(EC50)。试验只设血管环内皮去除组,在无钙或无钙高钾液中以EC50的EEZ预处理血管环后逐步分别累积加入0.4、0.8、1.2、1.6、2.0、2.4 mmol/L CaCl2,绘制钙浓度-张力曲线;以EC50的EEZ预处理血管环后加入1μmol/L PE记录收缩张力并计算血管收缩百分率。结果:EEZ对PE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平滑肌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与内皮去除组Emax分别为(58.18±16.23)%与(73.54±17.21)%,EEZ的EC50为773.27 mg/L。在无钙高钾液中,EEZ可以明显引起钙离子收缩曲线右移;在无钙液中,EEZ对PE引起的血管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EEZ具有血管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s)的方式来抑制外钙内流和胞质内钙释放,从而干扰胞质内钙离子平衡。

  • 维药唇香草挥发油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施洋;毕肯;徐暾海;田树革

    目的:对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与结果:光照、温度和pH值均影响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室温自然光照50d后挥发油OD值下降了28%,室温避光50d后挥发油OD值下降了13%,4℃自然光照50d后挥发油OD值下降了16%;在碱性条件下(保留30min)唇香草挥发油OD值明显升高;另外Na+、K+、Mg2+、Cu2+、Fe3+对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Cu2+、Fe3+对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为保证唇香草挥发油的品质,应在低温、避光以及偏酸性条件下保存,同时应避免与重金属离子接触.

  • 维药唇香草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

    作者:丁文欢;文娥;张雪佳;欧亮苗;田树革

    目的:建立维药唇香草的TLC定性鉴别方法,用TLC‐DPPH法初步筛选唇香草药材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以迷迭香酸、咖啡酸、地奥司明和蒙花苷为对照品,对展开剂和薄层板进行筛选,优化出佳展开系统。结果在展开后的薄层板上喷以100 mL · L -1的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DPPH)乙醇溶液,初步筛选唇香草的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成分。唇香草 TLC定性鉴别的结果显示,固定相为安徽良臣所产的硅胶G板,展开剂以氯仿‐甲醇‐水‐甲酸‐冰乙酸(15∶5∶0.5∶1∶1)的展开效果好。TLC‐DPPH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唇香草中至少有7个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包括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结论唇香草薄层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为唇香草化学成分分析、资源优选和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关键词: 唇香草 TLC TLC-DPPH
  • 复方唇香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PPARγ和MMP-9影响的研究

    作者:伍倩;辛效毅;张新蕾;陈悦;袁爽

    目的 探讨复方唇香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PPAR 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影响及机理的研究.方法 将70只6-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2w后,随机处死10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并确定AS形成后,其余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血脂康)、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及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每组10只给药,12w后处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PPAR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的PPAR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增大、血清MMP-9含量下降(P<0.01);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西医对照组的PPARγ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增大,血清MMP-9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唇香草颗粒可通过增大AS斑块中PPAR γ的区域面积百分比,降低MMP-9含量,对动脉硬化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

    关键词: 唇香草 AS PPARγ MMP-9
  • 芳香新塔花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分析

    作者:石峰;杨伟俊;顾政一;何承辉;刘君琳;张洁

    芳香新塔花(Zizphora clinopodioides Lam.),又名唇香草、小叶薄荷,为唇形科新塔花属植物.我国分布于新疆,国外前苏联、蒙古亦有分布,生于砾石坡地及半荒漠草滩上.

  • 维药唇香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显色反应体系探讨

    作者:何婷;刘宏炳;田树革;燕雪花

    目的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选择合适的显示反应体系,准确测定维药唇香草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分别采用NaNO2-Al(N03)3-NaOH和AlCl3显色法,对唇香草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NaN02-Al(N03)3-NaOH和AlCl3显色法测得唇香革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82.6mg/g、102.5mg/g,前者测得黄酮含量偏高,可用该法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论 该测定方法可行,呈色稳定,线性关系良好,操作简便、准确,可为唇香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 唇香草对失血性休克脑的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作者:马琪;马小娟;马志兴;买买提祖农·买苏尔;克拉拉·阿巴斯;华实;宋海涛

    目的 探讨家兔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唇香草对脑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家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补液组和唇香草组,每组8只.在规定时间点测定脑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ATP酶、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 在失血性休克过程中,脑组织SDH、ATP酶的活性在休克组和补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唇香草治疗后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休克组和补液组的NO、MDA及MPO的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唇香草组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唇香草对失血性休克时脑组织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唇香草中挥发油的理化性质研究

    作者:周晓英;武新华;刘波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唇香草中挥发油成分的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化学检识,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对唇香草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唇香草挥发油中含有酚类、醛类,内酯类等不饱和化合物,唇香草中挥发油的薄层层析图谱、紫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特征.结论:化学检识、TLC、紫外光谱法可作为控制唇香草内在质量的方法,此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 唇香草不同部位总成分的分析比较

    作者:丁文欢;欧亮苗;张雪佳;周晓英

    目的:分析比较唇香草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唇香草不同部位的总多酚、总黄酮、总三萜酸、总游离氨基酸及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唇香草全草以及不同部位均富含总多酚和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而总三萜酸和总多糖的含量较低,在花、叶、茎中5种总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5种成分在唇香草叶和花中含量较高,茎中的含量低。结论根据各总成分含量在唇香草中的分布可初步将唇香草的采收期定于其叶和花产量较高的时期,即开花初期或盛开期。

  • 唇香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其不同采收期含量变化

    作者:丁文欢;李洁;王东东;田树革

    目的:确定唇香草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唇香草多糖含量在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在对料液比、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唇香草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并用佳提取工艺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唇香草进行多糖提取,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唇香草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唇香草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1∶40,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4 h,其含量在幼苗期高。结论唇香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不同生长期唇香草多糖的变化可为唇香草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维药唇香草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姜君君;王莹;施洋;刘婧怡;郝宇薇;兰卫

    目的 研究维药唇香草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采用3种(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抗氧化实验模型,评价唇香草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当唇香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为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14%,IC50为1.4 mg/mL,Vc的IC50为0.26 mg/mL,唇香草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Vc.当唇香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为5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86.32%,IC50为2.6 mg/mL,Vc的IC50为0.4 mg/mL,唇香草乙醇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低于Vc.当唇香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为2.5 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86.90%,IC50为1.2 mg/mL,Vc的IC50为0.5 mg/mL,乙醇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低于Vc.结论 唇香草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来开发利用.

  • HPLC法对唇香草中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皓东;李燕;郝宇薇;刘婧怡;兰卫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唇香草中山奈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oLumn:XB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57:43),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山奈酚浓度在0.006 84~0.032 4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1.9%,唇香草中山奈酚含量为0.082 mg/g.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唇香草中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 GC法测定唇香草挥发油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作者:李燕;吴皓东;郝宇薇;刘婧怡;兰卫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测定唇香草挥发油中胡薄荷酮含量.方法 色谱柱RTX-5(30 cm×0.25 mm),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 min;以8℃/min的速率升至210℃,保留时间5 min;以20℃/min的速率升至280℃,保留时间3 min,进样量1 μL.结果 胡薄荷酮浓度在0.57~3.43 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胡薄荷酮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1.7%,唇香草挥发油中胡薄荷酮含量为478.543 mg/mL.结论 GC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唇香草挥发油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

  • 唇香草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吴皓东;李燕;郝宇薇;刘婧怡;兰卫

    目的 探究唇香草挥发油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唇香草挥发油,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给药组小鼠灌胃剂量分别为10 000 、8 000、6 400、5 000、3 000、2 000、1 000、500 mg/kg体质量唇香草挥发油溶液,空白组小鼠灌胃同等剂量的蒸馏水,按照0.2 mL/10 g体质量每天1次,连续灌胃7 d,第1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给药后密切观察死亡数1 d,第2天以后每天观察2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各组小鼠灌胃前后体质量.通过小鼠死亡数量来计算LD100、LD50、LD-0.结果 给药期结束,给药剂量为8 000 mg/kg体质量组小鼠全部死亡,给药剂量1 000 mg/kg体质量组小鼠全部存活,与空白组小鼠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小鼠全数致死量LD100=8 000 mg/kg,小鼠0数致死量LD-0=1 000 mg/kg,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4 122.33 mg/kg,置信系数a=0.05时的置信区间为:3 560.56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