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模式CT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风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翔;曾文兵;翟昭华

    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自然转归过程之一,也可发生在溶栓或抗凝药物治疗之后.血脑屏障破坏、缺血再灌注、侧支循环的建立等与之密切相关.早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风险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T平扫、CT灌注成像及CT血管成像检查对于出血转化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具有较大价值.就多模式CT参数及其阈值预测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石德志;张海三;杨照华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e transtormation HT)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回复血流灌注,导致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是脑梗死的自然转归过程之一,是影响溶栓治疗和安全性的主要并发症.根据头颅CT表现将HT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和脑血肿形成(parenchymal hemorrhage PH).

  • 58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梗死的临床、CT/MRI分析

    作者:霍本良;潘庆丽;李月娟;赵建华;蒋杞英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 对58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心动超声图、CT、MRI、CHA2DS2-VASc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活动状态起病36例,安静状态起病22例,大面积脑梗死52例;死亡8例,好转50例;出现出血转化46例,其中病情加重28例,缺血再灌注18例;多发小梗死未见出血转化4例;CHA2DS2-VASc≥3分55例,CHA2DS2-VASc 0~2分3例.结论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致脑梗死多在活动状态起病,多为大面积脑梗死,易出现出血转化.

  • 溶栓后出血评分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文超;潘速跃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 HAT评分)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 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行HAT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3分组和≥4分组,比较各组HT情况。结果本组136例患者共17例发生HT,其中13例为出血性梗死( HI)、4例为脑实质内血肿( PH),各组H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T评分与HT发生率呈正相关(r=0.422,P﹤0.001)。结论 HAT评分较高(≥3分)的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出血风险较大,应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 急性脑梗死并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蓝瑞芳;马可;刘秀颖;吕华东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并出血性转化(HT)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HT发生情况分为HT组和非HT组,每组34例,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2、3、7、14、21天血清补体C3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是先升高并在入院第7天后开始下降,到入院第21天时恢复到入院水平,而HT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高于同期非HT组,以入院第1、2、3天为明显,表现为急剧升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并HT患者初期血清补体C3水平持续升高,补体系统的激活/抑制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HT的重要原因.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作者:唐永亮;朱刚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4.5h内进行rt-PA溶栓治疗,溶栓24h后使用阿司匹林,根据阿司匹林给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50mg·d-1,32例)和高剂量组(300mg·d-1,28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24h、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90d预后,统计2组治疗期间HT及其他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溶栓24h、7d、14d NIHSS评分均较溶栓前下降(P<0.05);2组溶栓24h、7d、14d 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HT发生率为6.25%与高剂量组的10.71%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高剂量组的35.71%(P<0.05);2组患者90d预后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rt-PA溶栓24h后分别给予150mg·d-1、300mg·d-1阿司匹林对其神经功能改善、近期预后及HT发生率无影响,但高剂量阿司匹林会增加其他出血并发症发生风险.

  •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西颖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入院72 h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后非出血转化组(非转化组)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转化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使用率、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和心房颤动病史率、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急性脑梗死发病前抗栓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发病前转化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29±0.69)分,高于非转化组的(21.25±0.21)分(P<0.05).转化组大面积脑梗死病史率、心房颤动病史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华法林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结论 应用抗栓药物、有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高均可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关系密切.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魏笑凡;车春晖;刘昌云;林霖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67例,根据有无HT分为非HT组51例和HT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钙(Ca2+)、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及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分析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HT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率高于非HT组,ALB、eGFR水平低于非HT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ALB及eGFR水平是AIS患者溶栓后出现H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ALB及eGFR是AIS患者溶栓后出现HT的危险因素.

  •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影像学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康鑫;刘明苏;李光勤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升高,现已成为成人死亡和致残常见的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卒中亚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出血转化(HT)是缺血性脑卒中(AIS)常见的并发症,因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开展,HT发生率升高.早期通过影像学检查预测患者HT风险尤为重要,本文就AIS HT相关的影像学因素进行综述.

  • 五种评分系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差异的比较研究

    作者:谷远峰;陈会生

    目的:比较国外5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 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的262例AIS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模型、MSS模型、GRASPS模型、SEDAN模型以及SITS模型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HT发生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HT的预测能力;单因素分析5种评分系统内的指标和HT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认为是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种评分系统测评的分值增加,HT发生率随之上升,在5种评分系统组间中HT发生率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五种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GRASPS模型优于MSS模型和SITS模型(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心房颤动剔除,余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均是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五种评分系统均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风险,其中GRASPS模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对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年龄、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评估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和基线NIHSS评分,以避免发生HT。

  •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脂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孝君;王爱民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162例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观察组81例,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患者;对照组81例,为脑梗死后未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脂代谢情况.结果:脑梗死后未发生出血转化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的例数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甘油三脂增高、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会增加脑梗死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可能性,针对血脂成分合理用药,调整脂代谢异常,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 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作者:李卫来;李琳;李岩;郭晓玲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发病6h 内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 例为研究对象,35例行CTP 检查CBF比值为0.20~0.35,提示有可逆性缺血半暗带,其余40 例行 CTP 检查无缺血半暗带,两组均给予rt-PA 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溶栓后24h、7d、30d、90d 的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存在IP 组溶栓治疗后48h 内出血转化1 例,无IP 组溶栓治疗后48h内出血转化4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 IP 组溶栓后无死亡病例,无 IP 组溶栓后14d内死亡1例,无显著性差异(P=0.095). CTP 组溶栓治疗后 24h、7d、30d、90d 时的 NIHSS 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中,依据CTP 检查结果指导制定个性的治疗方案,预测溶栓治疗后继发性出血的风险,对于神经功能的缺损的改善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 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建;付慧霄;赵晓丽;马琳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溶栓治疗后无出血转化组,及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组.对溶栓后继发HT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T组7例,无HT组4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HT组比较,HT组患者中多数存在房颤史、溶栓之前血糖、血压的情况及NIHSS评分数值(均P<0.05),同时HT组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以及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比例均偏高(均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房颤(P<0.05)、大面积脑梗死(P<0.05)、重度脑白质疏松(P<0.05)是继发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及NIHSS评分高、重度脑白质疏松、是溶栓后继发HT的危险因素.

  •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出血转化预测的模型分析

    作者:姜超;徐俊

    目的:评估溶栓后出血评分(HAT)模型对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预测效果。方法:122例发病4.5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溶栓禁忌证,给予rt‐PA 0.9mg/kg 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记录 HAT评分,根据评分不同,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及≥3分组共4组,分析4组之间出血转化的差异。结果:静脉溶栓患者共122例,其中22例出现出血转化,6例患者为症状性脑出血;0分组出血转化4例;1分组出血转化6例;2分组出血转化8例;≥3分组出血转化4例,各组之间行卡方检验,统计量χ2=26.5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 A T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

  • 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泽进

    目的 探讨临床中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HT)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84名患者行CT或MRI检查,并监测治疗后的24 h动态血压.结果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HT在本研究中的发生率为17.9%(15/84).HT组24 h 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146±17)、(95±15)mm Hg]高于无HT组[(133±11)、(88±9) mm 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SBP及DBP的变异系数(CV)[(11.6±3.7)、(16.3±5.6)]与无HT组[(8.5±2.6)、(10.2±3.1)]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HT与血压变异性相关,HT患者的血压变异更加明显.

  •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熊莉君;张临洪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8例,其中 HT 135例(16.5%)(观察组),无 HT 683例(83.5%)(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经单因素 t 检验、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脑梗死 HT 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纤颤、空腹高血糖、蛋白尿、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饮酒率低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 HT 的独立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1.787、1.802和6.477,均 P <0.05)。结论糖尿病、心房纤颤、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 HT 的独立危险因素。

  • 糖尿病对脑梗死出血转化及不同分型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张跃武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出血转化及各分型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及平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49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是否有糖尿病将所入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通过查阅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2组住院期间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及不同分型出血转化发生率情况。结果糖尿病组153例中发生出血转化76例(49.7%),其中脑实质血肿型21例(13.8%);非糖尿病组342例中发生出血转化113例(33.0%),其中脑实质血肿型17例(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能增加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并能增加更具临床意义的脑实质血肿型出血转化的发生。

  • 心源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魏玲莉

    目的 观察心源性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65例心源性脑梗死HT病人作为HT组,同时期未合并HT的65例病人为非HT组.从溶栓、梗死灶大小、基础疾病(糖尿病、冠心痛、高脂血症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比值、尿蛋白等进行心源性脑梗死HT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范围大、基础疾病、NIHSS和HAS-BLED评分高、尿蛋白阳性是HT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范围大、基础疾病、NIHSS和HAS-BLED评分高是HT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后方面,HT组在入院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HT组(P<0.05),HT组NIHSS评分改善率显著低于非HT组(P<0.05).结论 梗死灶大、NIHSS和HAS-BLED评分高、基础疾病是HT发生的危险因素.

  •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贾翔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病人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治疗组在出血转化后7d、21 d的MMP-9水平、NIHSS评分较发现出血转化当天均明显减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出血转化后7d、21 d的MMP 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21 d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90d两组病人BI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瘀法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病人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明显降低病人MMP-9表达水平,并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能力.

  • 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评估及处理

    作者:叶晨;韦琛琛;刘鸣

    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与预后不良有关,也是溶栓等再灌注疗法使用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关于出血转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揭示了与出血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建起了一些预测出血转化模型,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工具,也为出血转化的早期干预打下基础,但研究结果尚不令人满意,有待更多深入及转化研究.

161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