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艳;侯静;陈彤;王炜;孙虹;解恒革;王振福

    目的 探讨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例老年男性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的患者随访3~5年,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平均78岁±2岁,均以反复发作的冻结步态为突出症状,冻结时间持续0.5~3 min,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无效,司来吉兰10 mg/d治疗有效.结论 目前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的诊断标准,但终诊断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或病理检查.

  • 1例拟诊原发性冻结步态的病例报告

    作者:郝晓艳;李聪;李路;张辉

    原发性冻结步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到目前为止该病的发病原因仍未明确,并缺少明确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比较容易出现误诊.本院收治1例无明显诱因出现起步困难患者,通过完善相关检查及其实验性治疗,本例患者拟诊为原发性冻结步态.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冻结步态进行描述,以期与广大临床工作者进行交流.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李彩云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治帕金森病患者78例,分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组和不冻结步态组各39例.采用H-Y分级和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价患者临床特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非运动症状.结果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组患者的H-Y分级明显高于不冻结步态组,尤其3期以上的患者(P<0.05);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组患者的帕金森量表评分(UPDRS)也高于不冻结步态组(P<0.05);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组1例未发生抑郁,不冻结步态组9例未发生抑郁(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伴随冻结步态是其常见的临床特征,出现冻结步态一般与患者精神状态抑郁、病情发展等有关.

  • 虚拟现实技术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瑞丹;黄佩玲;公维军;方伯言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的集成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3个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晚期的破坏性症状,可分为小步伐拖足行进型、原地震颤型和完全运动不能型3种,常导致患者摔倒及受伤.虚拟现实能够模拟冻结步态触发的真实环境,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评估提供新思路;虚拟现实联合跑步机训练,可在复杂环境中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功能训练,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行功能.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 冻结步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红琳;高中宝;秦斌

    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是中晚期帕金森病(PD)的常见表现,也见于各种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常导致患者平衡障碍、摔倒、致残等严重后果,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运动、情感、认知的神经通路,目前并不完全清楚.由于FOG为发作性症状,可从诱发场景、多巴胺反应性、严重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有助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目前FOG的治疗仍是难点,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等常用治疗方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物理治疗安全性好,可广泛采用,药物、DBS治疗需个体化,许多新的治疗尚在探索中.现就FOG的发病机制、诊断、评估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丘脑底核变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研究

    作者:王慧敏;姜胤;张鑫;孟凡刚;张凯;张建国

    目的 初步探讨丘脑底核(STN)变频电刺激治疗伴有冻结步态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经STN-高频电刺激治疗后冻结步态未缓解的7例PD患者,均行STN-变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通过检测统一PD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和冻结步态问卷(FOGQ)评估其运动和步态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变频电刺激1周,PD患者UPDRS-Ⅲ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分别为(23.3±8.1)分、(45.3±7.2)分,P <0.05],但与高频电刺激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10.0)分,P>0.05];FOGQ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分别为(11.7±6.1)分、(17.3±5.1)分,P<0.05],冻结步态改善率较高频电刺激治疗时显著提高[分别为(45.6±22.7)%、(13.8±10.9)%,P<0.05].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 12个月,平均(7.3±4.0)个月.UPDRS-Ⅲ评分为(19.9±7.0)分,运动功能的改善率为(56.2±15.8)%,较高频电刺激治疗显著改善(P<0.05),但与变频电刺激治疗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OGQ评分为(11.0±5.7)分,冻结步态改善率为(48.0±19.4)%,较高频电刺激治疗时显著增高(P<0.05),但与变频电刺激1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N-变频电刺激对于缓解PD患者的冻结步态较高频电刺激的疗效满意且稳定.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陈静勿;黄飚

    脚桥核虽然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FOG)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FOG的发生是认知和运动功能损害相互作用导致的,其中认知功能受损起主导作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基于体素分析(VBA)方法和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对于探究FOG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就近年来DTI技术在PD病人FOG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病人的疗效观察

    作者:韦君丽;李晓明

    目的 观察司来吉来治疗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纳入51例有冻结步态的PD病人,其中3例中途脱落,48例完成临床观察.15例初诊病人直接给予司来吉兰治疗,33例非初诊病人在原有左旋多巴治疗基础上加用司来吉兰治疗,疗程均为12周.所有入组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进行冻结步态问卷(FOGQ)、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的评估.结果 柏例病人经过司来吉兰治疗后能改善PD病人的冻结现象,降低UPDRS-Ⅲ评分及FOGQ评分,对PD非运动症状中的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亦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司来吉兰能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冻结步态及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抗帕金森病药物.

  • 刺络放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及其机理探微

    作者:邢航;鲍丹艳;周红

    介绍一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治疗方法-刺络放血,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通过刺络放血治疗,对出现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经过1年随访,患者的冻结步态均明显改善,部分症状消失,肌强直等帕金森病症状亦改善明显。表明刺络放血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

  • 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危险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勇;卢祖能;董红娟;张红;黄婷婷;罗璨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FOG)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 PD 患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分析 PD 患者 FOG 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7例符合条件的 PD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9.07±10.46)岁,平均年龄(64.29±9.77)岁,病程2.00~8.00年,中位值4.00年.64例(59.8%)患者出现 FOG,其中男37例(57.8%).与未出现 FOG 的 PD 患者比较,FOG 患者病程长、UPDRS-Ⅱ评分高、“开”期 UPDRS-Ⅲ评分高、“开”期改良 Hoehn& Yahr 分级(H-Y 分级)高、症状波动和剂峰异动症多见、Epworth 嗜睡评分量表(ESS)评分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异常问卷(香港版)(RBDQ-HK)评分高、Beck 抑郁量表(BDI)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性别和调查时年龄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1.12(1.01~1.25),P =0.034]、H - Y 分级高[4.13(1.90~8.98),P <0.001]、统一 PD 评分量表(UPDRS)-Ⅱ评分高[1.23(1.12~1.35),P <0.001]、UPDRS-Ⅲ评分高[1.06(1.03~1.09),P <0.001]、症状波动[3.98(1.68~9.43),P =0.002]、剂峰异动症[10.71(1.35~85.23),P =0.025]、RBDQ-HK评分高[1.03(1.00~1.60),P =0.023]和 BDI 评分高[1.08(1.03~1.14),P =0.004]等因素与 FOG 显著相关.同时,合并 FOG 患者 PDQ-39总分更高,除社会支持外,FOG 对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P <0.05).结论 FOG在 PD 患者中十分常见,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症状波动、剂峰异动症、RBD 和抑郁状态可能是 PD 患者发生 FOG 的独立危险因素,FOG 可显著降低 PD 患者的生活质量.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诊疗研究进展

    作者:曹学兵;曾玮琪;徐岩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治疗以拟多巴胺类药物为主.但随着病情进展和用药剂量的增加,PD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开关现象、异动症、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等,严重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1].FOG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步态障碍,表现为患者短暂性不能产生有效步伐,在患者启步和转身时好发.FOG增加了PD患者的跌倒率和致残率[2],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

  • 便携式设备光线视觉提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数字化评估

    作者:丁航;吴曦;袁心一;沈林勇;胡小吾

    目的:通过可穿戴设备分析双脚运动参数,评估光线视觉提示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表现冻结步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2.3±7.8)岁,H&Y评分为3级.患者穿戴便携式设备在引导光线开和关两种状态下直线行走,并记录步长、步频、步速、大冻结指数(FImax)和平均FI(FIavr)等步态特征参数.结果:引导光线开时,有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长、步频、步速、FImax和FIavr等特征参数较引导光线关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穿戴设备可用于评估冻结步态,光线视觉提示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

  • 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颖冬;吴亮;高擎;赵洪锐;曹洁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PPFG)的认识。方法在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冻结步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复习文献对PPFG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PPFG发病于中老年人,临床仅表现冻结步态,无帕金森综合征或其他运动障碍表现,对多巴胺能治疗无反应性。结论冻结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PFG治疗仍在探索,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 以冻结步态为首发症状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分析和文献复习

    作者:张克忠;万琪;宋春杰;陈伟贤

    目的:探讨以冻结步态为首发症状的一组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例早期出现冻结步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8例患者经过1~3年的临床随访,2例临床诊断为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PSP),1例为路易体痴呆(DLB),1例为帕金森综合征(PS),1例为正常压力脑积水(NPH),3例为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PPFG).结论:冻结步态可以是多种运动障碍疾病的早期突出表现.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康复治疗

    作者:刘美琪;田婧;丁正同;王坚;邬剑军;刘丰韬

    冻结步态是晚期帕金森病的常见运动障碍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寿命.目前冻结步态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因而仍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文中综述了冻结步态康复治疗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法.

  •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思明;张克忠

    帕金森病是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为四大主要表现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冻结步态是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较常见且具有致残性的症状,增加了患者跌倒的概率,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冻结步态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治疗措施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文中就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转运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研究

    作者:林伟;邬剑军;郭思思;唐一麟;关荣源;吴平;左传涛;丁正同;王坚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临床及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特征。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D数据库中的30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冻结步态(FOG+)组(11例)和无冻结步态(FOG-)组(1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1C-CFT-DAT显像和临床运动评分,对11C-CFT-DAT显像结果与临床运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OG+组尾状核的纹状体不对称指数(SAI)显著增高(P=0.004);UPDRS运动评分与重侧(受累严重肢体对侧)尾状核与前壳核比值呈正相关(P=0.034);NFOGQ评分与重侧尾状核SAI呈负相关(P=0.020);冻结步态与尾状核SAI呈显著负相关(P=0.028)。结论双侧尾状核不对称性损害是导致PD患者冻结步态的重要原因,冻结步态可能是皮质-纹状体-脑干-躯体通路中不对称性损害的结果。

  •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扬;冒萧萧;管得宁;徐运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的临床特征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资料111例,根据患者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量表)评分分为跌倒恐惧组(43例,38.7%)和不伴跌倒恐惧组(68例,61.3%).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药物治疗等基本情况信息.采用Hoehn-Yahr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评分、冻结步态问卷(FOGQ)、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受试者运动症状以及运动相关的情况.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快动眼睡眠障碍筛查问卷(RBDSQ)、埃普沃思嗜睡量表(ES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等评估受试者的非运动症状.分析帕金森病跌倒恐惧的危险因素.结果 跌倒恐惧组病程明显长于非跌倒恐惧组[(5.51±2.12)年vs (3.24±1.56)年,P=0.042].跌倒恐惧组UPDRS-Ⅲ、FOGQ评分、跌倒史例数、BBS、HAMA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等相关因素均明显高于不伴跌倒恐惧组(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UPDRS-Ⅲ评分(B=-0.503,OR=0.529,P=0.007)、BBS分值(B=-0.005,OR=0.995,P=0.030)、FOGQ分值(B=-0.468,OR=0.627,P<0.01)均为帕金森病伴有跌倒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跌倒恐惧是帕金森病常见的症状,其发生与症状严重程度、平衡功能及冻结步态等因素相关.

  •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冻结步态程控模式研究

    作者:郑慧芬;张利丽;章文斌;胡秀秀;王琰;孙丰

    目的 探讨冻结步态(FOG)的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后程控参数模式调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例伴FOG的PD患者进行DBS术,其后进行程控参数调整.开机时采用高频单极程控模式,若无改善改用低频刺激,再无改善尝试采用交叉电脉冲模式.如患者低频刺激作用不能持续或不能耐受,改用高频-低频交替使用模式或交叉电脉冲模式.术后第13个月、24个月分别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FOG量表(FOG-Q)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定(PDQ-39)量表评分以判断患者疗效.结果 2例患者使用高频单极程控模式,4例患者采用交叉电脉冲模式,2例患者采用高频和低频交替使用模式.所有患者DBS术后13个月和24个月的UPDRS第Ⅱ部分的第14分项、FOG-Q、UPDRS第Ⅲ部分及PDQ-39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所有患者DBS术后13个月与24个月之间各量表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BS程控参数模式的个体化调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Wilson病冻结步态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群荣;胡纪源;王共强;王训;程楠;张杰;余静;刘力生

    目的:探讨Wilson病( WD)合并冻结步态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WD合并冻结步态的认识。方法对25例表现有冻结步态WD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5例WD合并冻结步态患者,多青年期发病,病程时间较长。25例患者步态动作均表现有启动、转向困难,遇到障碍物后步态顺畅的矛盾现象;多合并中-重度肌张力障碍和肝硬化等,其他临床表现尚有言语障碍、多种异常不自主运动、精神症状等。颅脑 MRI 检查结果均显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异常信号,多合并有脑干(中脑、桥脑)、丘脑异常信号,部分有大脑皮质萎缩。短期驱铜治疗基础上加用溴隐亭、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后冻结步态症状改善者18例,有效率72%。在上述治疗改善不明显者同时加用氯氮平改善4例,总有效率88%。结论表现有冻结步态WD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其他类型WD出现迟,冻结步态为作为WD首发症状者少见,多合并局灶性及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在积极驱铜治疗基础上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氯氮平短期内能改善WD冻结步态。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