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移动物联网的母胎监护智能设备的优选研究

    作者:张晓峰;路鹤晴

    为加强围产期监测,优化孕期质量,降低医院门诊产检压力,缓解医生工作强度,本文采用母胎监护智能设备优选的方法,包括审核厂商资质、运用专业质控设备检测、智能手机App端及联接通讯测试、软硬件整体评估等,并对外观设计、技术功能、市场发展、优势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这些评估手段,找到适合运用于产科领域的母胎监护智能可穿戴设备,终实现孕妇"3+1"项目,即体重、血压、尿常规、胎心监护的居家自主监测.

  • 可穿戴医学监测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恩阳;赵明;刘传银;周龙甫

    针对可穿戴设备监测数据的接收、显示问题,设计了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提出程序整体技术架构和主要功能.程序通过低功耗蓝牙技术,实时接收、显示可穿戴设备采集的人体生命体征、环境信息等;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携行人员地理定位信息和关键数据传输.应用结果表明,该应用程序能够和智能硬件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动态可视化实时监测数据.

  • 可穿戴技术在生理信号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徐令仪;汪长岭;毛靖宁;刘铁兵

    目的 论述可穿戴技术在生理信号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推动穿戴式医疗设备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发展.方法 通过调研近5年的研究成果和市场趋势,分析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各关键技术及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 生理监测类的穿戴式医疗设备主要包含了信息采集、信号处理、数据通信、应用软件等模块.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监测的生理数据是远程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数据医疗和智能诊断研究的数据基础,然而其数据准确性、信息安全性、医疗监管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穿戴式医疗设备的发展.结论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是目前医疗设备的研究热点,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将在未来持续发力.

  • 心血管疾病远程监测设备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何潇一;叶卫华;王嵘;高长青;王潇磊;张永会;石俊山;刘振伟

    针对我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发展较慢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国内心血管疾病领域二级预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为实现二级预防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本文对心血管疾病远程监测进行回顾和展望,并进一步总结了国内外心血管领域有创和无创远程监测设备的应用现状,指出将智能手机应用、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相结合是心血管领域远程监测发展的新方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发展

    作者:贾震宇;王维;王琛;徐卫东

    可穿戴设备是医疗领域用于实施监测患者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健康监护、安全监测、家庭康复、疗效评测、疾病早期发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穿戴设备由传感单元、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3个单元组成微电子学、材料科学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本文主要从健康监护、安全监测、家庭康复、疗效评价、疾病早期发现几个方面对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其在传感器敏感性、电池容量、数据采集处理效率、数据传输可信度、兼容性、带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展望.

  • 一种可穿戴式多参数心脏活动监测设备的设计

    作者:张翼;宾光宇;吴水才

    心电、心音和心冲击图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心脏的活动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同步采集这3种生理参数的可穿戴的设备.该设备以nRF52832蓝牙低功耗SoC为主控芯片,利用数字麦克风(MP34DB02)采集心音信号,利用ADS1191心电模拟前端采集心电信号,利用加速模块采集心冲击图.该装置大小为110 mm×34 mm×10 mm,重量为32 g,在人体合适的部位贴上两个心电电极片,把设备安装在心电电极扣上即可实现数据采集.设备采用蓝牙低功耗进行数据传输,功耗较低,配备75 mA的可充锂电池,可以记录20 h的数据.该设备体积小、使用方便,适用于家庭日常使用.

  • 可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设计及实现

    作者:薛诗静;高帅锋;周平

    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舒适性、耐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了导电织物作为心电监护终端的心电电极,并根据织物电极的特点设计了可穿戴心电采集系统.系统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心电采集模拟前端和单片机系统.心电采集模拟前端主要将织物式心电电极采集到的微弱心电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放大和滤波,以得到病人高信噪比的稳定心电波形.单片机系统中采用TI公司的MSP430F149型号芯片作为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控制将心电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写入Flash内.后可以和电脑串口进行通信,上传Flash内部的心电数据.Flash芯片采用华邦W25Q256芯片,内存为256 Mbits,以150 Hz采样频率可以连续存储病人24h的心电信号.

  • 基于蓝牙技术的穿戴式电子眼镜的研发评价系统

    作者:姚红兵;赵兴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解决传统医院治疗及时性差、资源有限等缺点,移动医疗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将移动医疗的思想应用于脉搏波无创检测系统中,使其能够在移动手机平台上进行脉搏的测量.系统在原有脉搏波检测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低功耗蓝牙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发送、处理、分析、显示,实现了对脉搏的无创检测与远程监控,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更适合社区以及家庭使用.

  •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彭晶晶;聂振军;刘雷;傅瑜;宋庆军

    目的:比较基于互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与常规门诊随访对于脑缺血二级预防的差异.方法:将200名脑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应用基于互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与常规门诊随访的方法进行二级预防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脑缺血控制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在对脑缺血二级预防过程中的差异,包括复发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监测效果.评价两种方法在脑缺血二级预防中的效果.结果:在应用基于互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进行随访的100名脑缺血患者中,15人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额温升高,15人出现脉搏加快,另有30人同时出现额温升高、脉搏加快,且伴有血压升高,终确认为脑缺血复发者49人.在未检测出异常的51人中,经半年的随访复查仅有1人出现脑缺血复发表现,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7.5%.而通过常规门诊随访组的100名脑缺血患者中,有45人在半年的时间内出现身体不适,终确诊为脑缺血复发者为20人,灵敏度为44%,而其余患者经门诊证实无脑缺血复发.经比较两中随访方法的灵敏度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通过常规门诊随访组的100名脑缺血患者中,有9人失访.结论:在对于脑缺血疾病的二级防治中,基于互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相比常规门诊随访在诊断上的能力并无差异,同时相比常规门诊随访更加便捷高效.

  • 基于结构对可穿戴便携式心电监测仪性能要求的探讨

    作者:赵嘉宁;朱鹏志;周恒艳

    随着现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和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可穿戴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以其易于操作,简易便携及良好的可远程诊断的特点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家庭医疗领域中.然而,针对可穿戴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检测,目前并没有现行有效的统一标准.文章结合可穿戴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的结构原理浅谈该设备的性能要求.

  • 智能健康服务的模式和实践

    作者:潘铮;廖瑾

    智能健康服务,是借助健康检测设备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式。目前国内的智能健康主要是自我管理、群体管理和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服务于慢性病患者和老龄人群体。其发展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体系和社区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供了更有效、快捷和可量化的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意义重大。

  • 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李星明;王海宁;乜英辉;韩晓燕;刘涵;武志远;邵毅;朱婷婷;张静怡;张明远;赵天朔

    目的 评价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方法 2015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团结湖等社区选择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续干预随访条件与可行性分为干预组220例与对照组180例,收集其基线信息.对照组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要求进行干预随访;干预组发放可穿戴健康设备,通过随访调查表分别于2016年4、8、12月进行3次随访,定期出具相关评估报告并及时提供就诊指导和服务.按照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分层,设计不同的干预措施:分别对其从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支持等层次进行干预评估,记录患者通过信息平台与医务人员进行的咨询,形成健全的健康档案系统,干预期为12个月.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设备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血压管理效果、健康行为干预效果、项目满意度评分及疾病负担指标.结果 在对基线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校正后,结局数据指标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内就诊次数[1(1)次比1(1)次,Z=5.42]、1个月内支付费用[85(141)元比40(70)元,Z=-2.66]、就诊时间[20(20)min比20(15)min,Z=-2.82]、运动次数[4.79(2.24)次/周比4.09(2.00)次/周,Z=9.27]、服药依从性评分[7.33(5.77)分比8.70(5.24)分,Z=6.86]、满意度评分[9.27(0.08)分比8.88(0.10)分,Z=11.77]、舒张压[(78.93±0.56)mmHg比(81.32±0.61)mmHg,F=8.70](1 mmHg=0.133 kPa)、体质指数(BMI)[(25.55±0.27)kg/m2比(27.74±0.43)kg/m2,F=-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类指标中血压达标情况和BMI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8.38,P≤0.05).仪器运行状况、观察对象血压达标状况在随访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行状况正常的比例3次均在90%以上(90.9%、97.3%、92.7%).结论 该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辅助社区医务人员有效地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且设备能在日常高血压管理基础上,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与血压知晓率和管理率,辅助患者有效减少疾病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 健康医疗可穿戴设备与医疗模式创新

    作者:罗晓兰;樊卫国

    可穿戴设备以其环境智能感知性、服务连续性、实时性和微环境感知性等优势,为医疗和社会需求提供更多选择和解决方案,有潜力成为现代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将会改变用户健康数据采集和获取模式、改变用户的医疗健康行为、提升用户的健康意识和医疗素养、帮助进行患者教育、优化临床路径和创新医疗模式,也有助于提升健康管理效果。

  • 灾害救援现场诊疗科技发展关键技术及发展对策

    作者:杨笛;郑静晨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以灾害救援为背景,探索了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VR、3/4D打印和新材料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探索这些新技术在救援现场诊疗中的应用方式.其中,可穿戴设备由于其便携性和舒适度,目前主要被用于患者治疗和医疗数据的采集.远程医疗的出现则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模式,节省了救灾的人力物力成本.VR技术的研究集中在虚拟手术,目前已有成功案例.3/4D打印技术可以利用介质打印医疗构件,省时省力.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生物降解材料.后,文章针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配置较低、认识不足、设备标准不规范等影响诊疗科技发展问题,提出了加大网络设施的建设,组织远程医疗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完善新技术相关的法律制度等解决方案.

  • 步态检测设备联合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应用初探

    作者:陶帅;吕泽平;田秋娇;胡才友;谢海群

    目的 探讨将步态检测纳入认知功能评定的应用可能性.方法 采集受试者的步态参数数据,对比分析规范认知量表测定值和跌倒风险评估情况.结果 新型可穿戴智能鞋能够在周期内稳定采集受试者各项步态参数,并实时上传至服务器终端进行数据处理.结论 本试验为下一步扩大受试群体,并根据认知程度细分,探讨步态参数与认知量表数值和跌倒风险的相关性,以及为步态参数的深层生物学意义打下基础.

  • 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平辰;高超;陈生弟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评估手段存在不同评估者间一致性差、回忆偏移等不足,使得患者、临床医生及研究者对更客观、长程的评估监测手段有了强烈的需求.可穿戴设备操作便捷,客观定量、日常持久、细致精准的特点使其在帕金森病诊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优势.本文举例阐述了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步态障碍、症状波动、异动症、非运动症状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发展.

  • 可穿戴设备在骨科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范华雨;曹向阳;杨鑫

    可穿戴设备以惊人的速度由生活领域向医疗领域扩展运用,骨科更是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在骨科领域应用与研究的检索,从其在骨科退行性病变的预防与治疗、骨科术后的监测与管理、运动锻炼的监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在骨科领域的成就,并分析存在的不足,结合骨科临床实际提出发展的方向,为可穿戴设备在骨科领域的运用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 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慢病管理中的发展现状

    作者:谭颖;郝红琳;李延峰

    随着人口增长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模式需要产生相应的变革,慢病管理需要打破时间 、空间的壁垒,需要采用更可靠安全的人体数据采集方式,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模式.帕金森病(PD)是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慢性退行性疾病,未来PD管理者可借助互联网进行数据收集 、传输 、分析,通过医患 、社会多方协作,突破空间 、时间的限制,给予患者以相对持续 、无创便携的病情监测.如何实现PD的智能化医疗是一种新的挑战.本文对可穿戴设备在PD慢病管理中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互联网时代慢病管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刘大波

    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SDB主要包括原发性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SDB的病因很多,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常见的病因,手术切除扁桃体和(或)腺样体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在成人综合性医院,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基本被视为"小儿科"手术,是基本的手术;在儿童医院或妇幼医院,则是手术中常见的类型,也是手术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提起小儿SDB,似乎是耳鼻咽喉科人人都懂的疾病,提起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又似乎是人人都会做的基础手术.但是,其实在儿童SDB领域,仍然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

  • 柔性传感技术及其在健康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周学思;钟荣华;王天辉

    近年来,以传统技术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制约着健康医疗服务进一步向高质量、低成本方向发展,无法满足人们不断扩展的需求。随着新材料、机械、工艺制造领域的进步而出现的柔性传感技术,使纺织品、饰物、人体表皮,甚至人体内部组织器官与柔性传感器的集成得以实现。这为监测健康水平、改进诊疗方法、研究疾病状态、构建人机交互界面等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该文就柔性传感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应用时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常用材料与制造技术,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