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观察针刺对不同敏感度体质人群压痛阈影响的中枢效应

    作者:马琳;李学智;付妮妮;杨晓光;席小芳;刘菲;任毅

    目的:观察不同敏感度体质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运用脑功能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fMRI-ASL)技术,观察不同体质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脑区激活变化特征,探讨体质因素影响针刺效果的中枢响应机制.方法:按标准筛选对针刺不同敏感度受试者,分为不敏感组20例和敏感组20例.针刺受试者左侧足三里穴,测定针刺前后两组受试者的体表压痛阈(PPT),比较两组针刺后的镇痛效应和PPT变化率;行脑功能磁共振ASL扫描,应用SPM 8、ASLtbx等软件对结果进行预处理,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局部脑血流(rCBF)与针感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敏感组受试者的针感VAS评分显著高于不敏感组(P<0.05);针刺后敏感组的PPT变化率大于不敏感组(P<0.05).不敏感组激活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胼胝体、左侧扣带回中部、右侧扣带回中部、额叶、右侧扣带回前部等,敏感组激活脑区包括双侧扣带回中部、双侧扣带回后部、颞叶、右侧海马、丘脑、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前部、内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前部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敏感组右侧扣带回前部和敏感组内侧额上回rCBF与VAS评分存在负相关(|r|>0.3,P<0.05).结论:不同针刺敏感度体质是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重要因素,敏感组针刺镇痛的疗效优于不敏感组,针刺可能使不同大脑功能区负激活而产生镇痛效应,内侧额上回、双侧前扣带回的负激活对敏感体质人群的针刺镇痛效应起到积极作用,这可能是针刺敏感体质人群针刺镇痛的中枢效应脑区之一.

  •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灌注扫描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鹏;李昊

    目的 评价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灌注扫描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70例颅内肿瘤患者行术前常规扫描,而后加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检查,分析两种灌注技术所获得的肿瘤各灌注指标在不同颅内肿瘤中的差异,比较两种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 的诊断符合率.结果ASL与DCS灌注检查在颅内肿瘤各自对应大血流量值(TBF max)/对侧白质脑血流量(CBF)、TBF max/对侧灰质CBF、TBF max/对侧半球CBF数值比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灌注检查的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的TBF max/对侧白质CBF、TBF max/对侧灰质CBF、TBF max/对侧半球CBF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L灌注检查结果与DCS均一致(P<0.05).与手术病理学结果比较,常规MRI扫描的颅内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43%(57/70),加ASL灌注检查之后的诊断符合率为87.14%(61/70),略高于常规扫描,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SL能够获得与DCS类似的颅内肿瘤血流动力学信息,但ASL完全无创、可重复性高、检查程序与后处理简单,对脑胶质瘤术前级别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作为MRI常规检查的重要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诊断符合率.

  •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指导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研究

    作者:许东;赵海燕;马东明;齐明山;王文虎;王巍;何文亭;姚翠萍;哈若水;吕金捍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ASL)指导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新的、高效的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技术。方法入选发病至就诊时间大于3 h,在MRI-ASL指导下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选取在MRI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指导下进行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入院至溶栓时间、影像学检查至溶栓时间、发病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1分]率及出血转化发生率等。结果 ASL组和PWI组相比,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出血转化率也无显著差异。ASL组影像学检查至溶栓时间短于PWI组[(65±15)min vs(73±11)min,P=0.031]。结论 ASL较PWI技术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可以减少延误时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无差异。

  •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赵珂珂;任转琴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是将脉冲标记的动脉血中水的氢质子作为内源性对比剂研究大脑灌注情况的一种功能磁共振技术,有效避免了外源性对比剂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其以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更适用于临床检查,尤其是婴幼儿及儿童的检查.目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关注的高发疾病之一,而ASL对颅脑疾病的检查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不仅可以用于脑部疾病不同阶段血流灌注情况的评估,还可以对局部区域脑血流量与该区域神经活动的关系进行监测.

  • 三维磁敏感成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晖;张惠英

    ①目的 探讨三维磁敏感成像(3D SWAN)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 ASL)联合应用对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54例急性期mTBI患者,于伤后72小时内进行MR常规序列、3D SWAN及3D ASL序列的一站式扫描.③结果 对于出血性病变,MR常规序列检出23处,3D SWAN检出73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出血性病变,MR常规序列检出43处,3D ASL检出92处,包括局部低灌注区81处,局部高灌注区11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 SWAN与3D ASL的阳性患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R常规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3D SWAN及3D ASL序列对评估急性期mTBI患者的出血性病变及非出血性病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D SWAN序列及3D ASL序列对水肿病变显示不足,需要MR常规序列的补充.应尽早联合应用三种序列,以全面评估急性期mTBI患者的脑损伤情况,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mTBI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影像学依据.

  • 基于体素分析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脑血流灌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凌华威;张泳;丁蓓;黄娟;张欢;王涛;柴维敏;陈克敏

    目的:利用三维(3D)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选择24例AD患者和21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采用ASL序列进行灌注成像.将获取的脑血流图像(cerebral blood flow,CBF)采用基于体素分析方法经后处理配准进行全脑分析,比较2组的脑血流灌注情况,并探讨A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结果:与正常老年人相比,AD患者的双侧颞枕顶叶皮层、左侧边缘叶及左侧胼胝体压部的脑血流量CBF明显降低,同时双侧丘脑、右侧壳核、右尾状核头部及右侧颞叶白质区的CBF明显增高.结论:基于体素的ASL全脑分析揭示了AD认知损害过程中相关脑区的血流灌注异常,作为一种无创的血流动力学检查新技术,ASL可能对进一步研究AD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有着重要价值.

  • ASL MRS联合PSA在诊断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

    作者:梅亚军;姜黄维;金平;林敏

    目的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方法 收集44例患者行常规MRI、ASL及MRS检查,均获得PSA数据,其中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PCa的患者20例,BPH患者24例.在常规上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范围.ASL上结合常规MRI测量病灶的灌注改变.MRS上测量胆碱+肌酸(Cho+Cre)/枸椽酸盐(Cit)比值(CC/C).结果 20例PCa,18例位于周围带(PZ),其中4例同时累及PZ和CG,5例累及对侧,另2例仅位于中央腺体(CG),T2WI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低信号;17例DWI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9例包膜完整,11例突破包膜.24例BPH,23例位于中央带及移行带,前列腺的外形增大,压迫膀胱颈,1例位于PZ;T2WI图像上8例表现为弥漫性混杂信号,14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结节状高信号,2例以低信号改变为主,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包膜完整,周围带受压变薄.T2WI诊断标准,20例PCa患者平均评分为(3.70±1.13)分,24例BPH患者平均评分为(1.96±0.91)ml/(100g·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MRS检查20例PCa患者病灶(CC)/C比值明显升高,为(2.09±0.85),24例BPH患者病灶(CC)/C比值为(1.02±1.05),二者间比值有显著差异(P=0.001).ASL检查20例PCa患者病灶的平均灌注值为(130.97±37.6)ml/(100g·min);非肿瘤区的平均灌注值为(78.30±13.3)ml/(100g·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PCa病灶灌注明显增高.24例BPH的平均灌注值为(89.1±24.8),与PCa患者病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BPH的灌注较PCa病灶低.PSA数据显示20例PCa的PSA范围是8~1119.2ng/ml,其中>10ng/ml者17例,<10ng/ml者3例;24例BPH的PSA范围为1.17~101ng/ml,其中>10ng/ml者9例,<10ng/ml者15例.MRS、ASL联合PSA明显提高了鉴别诊断PCa和BP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95.0%,87.5%,90.9%.结论 ASL、MRS联合PSA明显提高了鉴别PCa和BPH的诊断准确率.

  • MRS联合ASL在高级别脑胶质瘤假性进展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季华;张在云;李晓梅;程健;姜玉华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在高级别脑胶质瘤假性进展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高级别脑胶质瘤行手术及术后联合替莫唑胺放化疗1月后MRI上出现水肿及增强范围扩大者36例,应用MRS分析病灶局部代谢产物及其比值情况,ASL分析病灶局部血流情况。评价2种方法在高级别脑胶质瘤假性进展诊断中的意义。结果36例患者中,经二次手术病理或随访10月以上证实28例为假性进展,8例为肿瘤复发。单纯应用MRS、ASL及二者联合正确诊断假性进展者分别为19例、23例及26例。假性进展表现:MRS图像Cho/Cr下降及NAA/Cr下降, ASL出现病变区低灌注;肿瘤复发表现:MRS图像Cho/Cr升高及NAA/Cr下降,ASL出现病变区高灌注。结论联合应用MRS及ASL分析可较好地诊断胶质瘤假性进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IVIM-DWI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及与常规DWI和ASL成像的对照分析

    作者:黄珊;曾梦华;唐小平;顾太富;尹建华;肖新兰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进行对照分析.方法:34例低级别胶质瘤和3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术前行3.0T MR IVIM-DWI和ASL扫描.数据经后处理获得肿瘤的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快扩散容积分数f、ADC和CBF值.比较各项参数值在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间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对肿瘤的D、D*和f值与ADC和CBF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D、f和ADC值均显著低于低级别组,CBF和D*值显著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取0.688×10-3 mm2/s、D*值取2.77×10 3mm2/s时,可作为高、低级别胶质瘤分级的参考阈值;D*值的诊断效能好(AUC=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和73.5%.CBF、ADC、D、f及f×D*值的AUC分别为0.844、0.796、0.796、0.745及0.587.肿瘤的ADC值与D、f值均呈正相关,与D*值呈负相关(P<0.05);而CBF值与D*值呈正相关,与D值呈负相关(P<0.05),与f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VIM-DWI对于胶质瘤术前分级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DWI及ASL成像相比各有优势,三种检查可相互补充.

  • 2013年ISMRM年会前列腺MRI研究进展

    作者:冯朝燕;李亮;胡道予;夏黎明;陈敏;Jinxing Yu;Steven C.Eberhard;王良

    第21届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2013)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此次会议共收录与前列腺相关的论文91篇,这些论文主要关注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标记靶分子成像和动态增强图像(DCE)等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本文对以上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我国对前列腺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新认识.

  • RSNA2015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作者:刘城霞;张佳旋;张顺;汤翔宇;杨时琪;陈小伟;江晶晶;赵旭;李娟

    2015年RSNA会议报告中涌现出大量新技术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一方面,非高斯分布扩散成像、扩散峰度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动态磁敏感增强磁共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等技术继续占据研究前沿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一批新技术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如二维局部关联波谱法、相位差异增强成像、锰离子增强磁共振.同时,一些成熟技术中出现的新模型和算法也形成亮点.自旋标记成像延伸出多次延迟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速率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等多种改进技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中引入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和贝叶斯分析;动态磁敏感增强磁共振中采用Patlak模型.

  • 基于体素的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丁蓓;张泳;凌华威;黄娟;张欢;王涛;陈克敏;严福华

    目的 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法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者(aMCI)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17例aMCI患者和21名健康老年人,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序列进行灌注成像.采用SPM8对灌注加权影像进行基于体素分析方法分析,统计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与正常老年组相比aMCI组脑血流灌注减低的区域主要包括左侧枕叶、双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顶叶上部,而灌注增加区域则集中在双侧额叶及右侧颞叶的皮质下区.结论 研究揭示了aMCI患者脑异常灌注区域,尤其是局部的高灌注区对日后研究aMCI患者的神经及血管的代偿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手段.

  • 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辉;闫俊强;张育德;许钰杰

    目的 研究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15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1例,均在我院接受MRI检查,包括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技术(DSC)与动脉自旋标记技术.采用Bowker检验与Kappa值分析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与DSC各参数的一致性.结果 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与DSC各参数CBF、CBV、MTT、TTP的Bowker值为26.667、26.667、10.333、7.500,Kappa值为0.345、0.345、0.614、0.742.6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与DSC各参数CBF、CBV、MTT、TTP的Bowker值为24.091、24.091、10.800、4.571,Kappa值为0.139、0.139、0.360、0.521.结论 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提供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病变区域灌注信息与DSC结果基本相符,可为脑血管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常见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游润发;周海军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新技术,主要反映组织微血管结构及血流灌注信息,通过定量测量脑血流量(CBF)对脑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现围绕ASL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常见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茸;狄政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老年期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0%~60%[1].AD可分为3期,即AD前驱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痴呆阶段.目前AD的诊断尚无明确的生物学标志,因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疾病修饰治疗的良机.新近研究表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获得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痴呆的生物学标志[2].本文现就ASL在AD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丽娜;姜航;骆众星;龙柳;陈少琼;康庄;李征然

    目的 评价3.0T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TIA患者42例,均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3D-ASL检查.分析患者常规MRI、DWI及MRA有无异常信号影及脑动脉狭窄、闭塞;对3D-ASL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全脑血流量(CBF)图,定性、定量分析ASL-CBF图有无异常灌注;比较3D-ASL[标记延迟时间(PLD)=1.5 s、PLD=2.5 s]、MRA对TIA患者脑灌注减低的检出率.结果 42例TIA患者的常规MRI及DWI序列上均无阳性表现,MRA提示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18例(42.86%).3D-ASL(PLD=1.5 s)显示脑灌注减低27例(64.29%),3D-ASL(PLD=2.5 s)显示脑灌注减低21例(50%).统计显示3D-ASL(PLD=1.5 s)对TIA患者脑灌注减低的检出率高于3D-ASL(PLD=2.5 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33,P=0.000);3D-ASL(PLD=1.5 s)及3D-ASL(PLD=2.5 s)对TIA患者脑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均高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0,P=0.000;χ2=31.500,P=0.000).结论3D-ASL有助于早期发现TIA患者局部脑组织灌注异常及程度.不同PLD对病灶的检出率及范围有差异,较短PLD能提高检出率,较长PLD能更真实反映血管狭窄较严重TIA患者的脑灌注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基于DTI及ASL的急性饮酒对健康人脑组织弥散参数和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作者:赵悦;丁聪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研究急性饮酒对健康人脑组织弥散参数(FA值、ADC值)及脑血流灌注(CBF值)的影响,并探讨饮酒前后各值差异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16例男性受试者,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评价其整体认知功能.在饮酒前和饮酒结束后20min分别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于饮酒前和饮酒结束30、90 min后分别进行3.OT磁共振DTI和ASL扫描.分别测量额叶、丘脑、小脑中脚及脑干的FA值和ADC值,测量额叶、顶叶、颞叶及小脑的CBF值,并分析各脑区ADC值、FA值和CBF值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影像学独立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饮酒前对比,额叶、丘脑、小脑中脚及脑干FA值在饮酒结束后30 min升高,在饮酒结束后90 min下降,ADC值与之相反.在饮酒结束后90 min内额叶、颞叶、顶叶及小脑CBF值呈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饮酒后比较,语义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数字符号测验的分数值比饮酒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FA、ADC、CBF变化值与数字广度测验的变化分值显著相关;与数字符号测验的变化分值亦相关;顶叶CBF变化值与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的变化分值显著相关;颞叶CBF变化值及丘脑FA、ADC变化值与语义流畅性测验变化分值显著相关;其余各部FA、ADC及CBF变化值与认知测验的变化分值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饮酒后脑组织的FA值升高、ADC值下降、CBF值升高,额叶、顶叶CBF值升高与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测验的分数值变化呈明显正相关,语义流畅性较饮酒前减低,与丘脑FA值、ADC值及颞叶CBF值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 pCASL技术在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韩秉艳;宋娟;王皓;贾文霄;邓佳敏;王云玲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前后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颞顶交界区、顶叶皮质及海马区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成像数据,计算其治疗前后相对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颞顶交界区、顶叶皮质及海马区动脉脑血流量变化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t左-10.73,t右=-15.72,t左=-6.74,t右=-5.70,t左=-107.62,t右=-5.85,t左=-3.22,t右=-3.47;P<0.05),治疗后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增加,通过穴位埋线可以持续性激活脑部功能区,以达到改善患者功能区脑血流.结论: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应用于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评价,为临床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提供可靠的影像评价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