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56 黄花蒿中青蒿素及其生物合成前体的分离及含量变化

    作者:龚苏晓;江纪武

    介绍了黄花蒿中新分离的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品种黄花蒿中活性成分及其合成前体的含量,提出可通过生物合成影响结构或选择产地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

  • 青蒿素类化合物专利格局分析

    作者:扆铁梅;王彦峰;刘海波

    目的:青蒿素及其系列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该类化合物的其他生物活性也受到广泛关注,深入的实验研究产生了大量专利文献.本文对青蒿素、青蒿酸和青蒿乙素的专利申报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展示其研发态势,为规划研究路线、制订专利申请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制订检索策略,从多个专利数据库检索和下载题录信息,利用统计学软件对题录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结果:获得了青蒿素类化合物专利申请的生命周期、应用功效偏好、优秀申请机构和高价值专利等方面的格局情报.结论:该领域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整体处于技术成熟期.其中,青蒿素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受关注的应用功效包括抗寄生虫、抗肿瘤和抗感染,而内部引用的核心主题是治疗皮肤病、抑制癌症.

  • 青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的解热作用研究

    作者:李兰芳;郭淑英;张畅斌;杨庆;杜新亮;杨岚;张东;姜廷良

    目的:观察青蒿提取物有效部位及其主要成分对大鼠的解热作用.方法:采用鲜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的模型,观察青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对大鼠体温的影响.结果:青蒿中的有效部位(BJQH-A)及主要成分(青蒿乙素、青蒿酸、东茛菪内酯)对鲜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青蒿中含有多个具有解热作用的成分,它们的作用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各有差别,青蒿的解热作用可能是其活性成分群整合作用的结果.

  • 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与定向分离

    作者:王满元;张东;李朝霞;高伟;杨岚

    目的:建立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及定向分离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以Agilent Extend-C18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05%醋酸水溶液(85∶15)作为流动相,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乙醇冷浸提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手段定向分离青蒿酸.结果:青蒿酸在0.11~2.76 μg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98.39%,RSD 0.81%,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含量为0.36% ~0.58%;建立了从北京产黄花蒿中定向分离纯度>98%的青蒿酸的方法.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北京产青蒿中青蒿酸的含量测定;提取分离路线可用于北京产黄花蒿中青蒿酸的定向分离.

  • HPLC-MS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

    作者:闵青;卢炜;王满元;张东;周田彦;李良

    青蒿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疟药,但青蒿中其他组分的药效作用很少被考察.研究发现,当青蒿中的青蒿乙素、青蒿酸、东莨菪内酯3种组分与青蒿素按照质量比为1∶1∶1∶1的比例在小鼠体内考察药效时,与等剂量青蒿素单用组相比可以起到显著的抗疟增效作用.建立血浆中同时检测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4种组分含量的HPLC-MS方法,有助于这种增效现象在药动学层面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采用Agilent公司1200-6130液质联用系统,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和负离子检测方式,SIM模式;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乙酸水溶液(60∶ 40),流速0.3 mL·min-1,柱温为40.0℃,进样量5μL.结果显示,4组分血浆浓度在5~3000 μg.L-1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良好,无基质效应.该方法适用于小鼠血浆中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可用于开展4组分小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地理环境因子对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空间分布影响的探测分析

    作者:史婷婷;张小波;郭兰萍;王慧;景志贤;黄璐琦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药材.道地药材是我国几千年悠久文明史、中医中药发展史形成的特有概念,根据道地药材的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之间的同种药材在质量和疗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特定区域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该文基于采样点的青蒿酸含量及其各种潜在的地理环境因子,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中国各地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环境因子对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依次为土壤类型(0.233)>年均辐射量(0.208)>植被类型(0.192)>高程(0.171)>日照(0.170)>年均气温(0.153)>年均降水量(0.111)>坡度(0.110)>相对湿度.其中,土壤类型和年均辐射量是探测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主要影响区域在土壤类型为初育土,年均辐射量为1 200~1 400 kWh· m-2的分区.该研究筛选出的地理环境主导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青蒿酸的空间分布区域,从而为黄花蒿的种植等提供理论依据.

  • HPLC-UV-ELSD法同时测定青蒿中青蒿素、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的含量

    作者:张东;杨岚;杨立新;王满元;屠呦呦

    用HPLC-UV-ELSD法同时测定青蒿药材中青蒿素、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的含量.采用Nucleodur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 ID);以乙腈-0.1%乙酸水(50: 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09 n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0 ℃.结果显示,青蒿素、青蒿乙素和青蒿酸能够达到很好分离.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2.6 μg,r=0.999 4(n=5);0.022~4.4 μg,r=0.999 9(n=5);0.203~8.12 μg,r=0.999 8(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RSD=2.3%,n=6);102.37%(RSD=1.7%,n=6);101.10%(RSD=0.79%,n=6).本法简单、准确、快速,可同时测定青蒿药材中青蒿素、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的含量.

  • 青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孔建强;王伟;朱平;程克棣

    目的 介绍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近几年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 与结论青蒿素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型抗疟药,药物需求很大.近年来青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迅速.青蒿素前体青蒿酸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明确,参与青蒿酸生物合成的酶基因都已经被克隆并进行了功能鉴定.将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导入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生产青蒿素前体物质青蒿酸的代谢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实验表明,在青蒿中可能存在两条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

  •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青蒿酸的研究

    作者:朱建华;于荣敏

    目的 利用转基因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毛状根对青蒿酸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分离鉴定其转化产物.方法 何首乌毛状根预培养7d,投入青蒿酸,培养2d,终止反应,利用TLC和GC-MS对转化产物进行检测,利用硅胶柱、ODS反相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技术鉴定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青蒿酸在何首乌毛状根中发生了转化反应,经GC-MS检测可生成多种青蒿素类化合物.分离鉴定了2个转化产物:异青蒿内酯(1)和3β-羟基青蒿酸(2),利用GC-MS鉴定了另外2个转化产物:去氧青蒿素B(3)和青蒿内酯(4).结论 本实验首次利用转基因植物器官对青蒿酸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得到3个青蒿素类化合物和1个羟基化产物.该研究一方面填补了转基因植物器官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的化合物转化类型.

  • 青蒿素及其前体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作者:陈有根;余伯阳;董磊;周亮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于1971年从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由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及青蒿酯钠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疟活性,尤其对具有抗氯喹能力的脑疟和急性疟有效,因此,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药学工作者的关注。由于青蒿素的化学合成[2,3]步骤繁多、难度较大、得率低、成本高等诸多因素,至今未能产业化生产,而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分离青蒿素,用于生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制剂成本仍然较高,因此,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都试图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简化生产步骤,提高青蒿素得率,来解决青蒿素原料生产的问题。研究资料表明: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Ⅰ)[4]和青蒿乙素(arteannuin B,Ⅱ)[5]在原植物中均可被转化为青蒿素。我们在提取分离这二种前体化合物的同时,从不同生长期的黄花蒿中分离得到另外5个化合物,它们是青蒿素(Ⅲ)、β-谷甾醇(Ⅳ)、豆甾醇(Ⅴ)、2,4-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Ⅵ)和滨蒿内酯(Ⅶ),其中,后二者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此外,我们在综合多个文献[6~8]方法的基础上,对青蒿酸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改进。1 仪器、试剂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熔点测定用WL-1显微测定(未校正)。IR光谱用NICOLET Impact 410 红外光谱仪测定,KBr压片。1H谱和13CNMR谱用Varian XL-500 型仪器测定,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EI-MS用Finnigan FTMS-2000 型质谱仪测定。  柱层硅胶(100~200 目)和薄层硅胶G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薄层层析板用硅胶G加0.3%CMC-Na制备而成。显色剂为2%香草醛浓硫酸和2%溴甲酚蓝乙醇溶液。喷雾后,电吹风加热显色。  青蒿药材分别采于6月初、7月中旬和9月中旬(分别称为幼嫩期、旺盛期和花前期),均采自南京市郊,经作者鉴定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 annua L.)。1.2 提取与分离:青蒿酸的提取分离:幼嫩期黄花蒿叶1 kg,10 L丙酮冷浸3 次,每次48 h,过滤后合并滤液,经旋转薄膜蒸发仪回收溶剂,得浸膏120 g。加丙酮120 mL使溶,加柱层硅胶240 g拌匀,70 ℃减压挥干丙酮。用石油醚(60 ℃~90 ℃)搅拌上柱,用石油醚(60 ℃~90 ℃)洗脱至无色,旋转薄膜蒸发仪回收溶剂,得浸膏Ⅰ27 g。将浸膏Ⅰ用4 倍氯仿溶解,用0.5% NaOH溶液萃取3 次,第一次200 mL,后二次各100 mL,合并碱滤,浓盐酸调pH至1,用氯仿萃取3 次,第一次800 mL,后二次各400 mL,合并氯仿液,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经旋转薄膜蒸发仪回收氯仿,得浸膏Ⅱ12 g。浸膏Ⅱ用石油醚(60 ℃~90 ℃)溶解后,加18 g柱层硅胶拌样,上于装有240 g柱层硅胶的层析柱上,石油醚(60 ℃~90 ℃)洗脱至无色后,石油醚(60 ℃~90 ℃)-乙酸乙酯(95∶5)洗脱,得青蒿酸(1.92 g)。

  • 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文婕

    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强效、低毒、无抗性抗疟特效药.尤其是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特效药.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在0.4%~1.0%之间,从天然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青蒿素化学合成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毒性大、产率低,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 青蒿母液中青蒿酸和二氢青蒿酸的提取工艺

    作者:孙东红;尚光华

    优选了从青蒿母液中提取青蒿酸(1)和二氢青蒿酸(2)的工艺.以1、2提取率为筛选指标,以乙醇萃取温度、碳酸氢钠溶液用量、乙醇浓度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考察因素,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1、2提取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萃取温度15℃,碳酸氢钠溶液用量20 m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3%,1、2提取率为31.0%和30.5%,所得样品纯度大于98%.

  • 基于斑点面积法定量分析不同生长期黄花蒿青蒿酸含量

    作者:张晓蓉;邓启迪;徐定华;陈功锡;熊利芝;吕江明

    目的:基于青蒿酸重要药用价值以及TLC法的优越性,本文建立了TLC斑点面积法定量分析不同生长期黄花蒿青蒿酸的含量变化.方法:优化了TLC法的展开剂和显色剂等分离条件;分析了TLC法检测限和检测线性范围;对不同生长期黄花蒿青蒿酸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80∶19∶1)为展开剂对青蒿酸粗提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乙醇-溴酚蓝-浓硫酸溶液对青蒿酸显色效果较好.TLC检测限为0.05 mg/mL,在0.05~0.6 mg/mL浓度范围,青蒿酸斑点面积与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11.162x+0.0823.不同生长期黄花蒿青蒿酸含量TLC分析结果表明,4月青蒿酸含量为0.041 mg/g,低于TLC检测限,无明显斑点.5~9月青蒿酸斑点明显,含量计算分别约为0.7、1.2、2.1、2.4、2.7 mg/g,与HPLC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定量分析.

  • 青蒿酸诱导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合成羟基十八碳烯酸

    作者:朱建华;文蔚;胡艳山;唐煜;于荣敏

    目的:研究青蒿酸对转基因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冠瘿组织次生代谢物生产的影响.方法:青蒿酸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体系中,共培养2d,终止反应.产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三个羟基十八碳烯酸类化合物,分别为:9,12,13-三羟基-10-十八碳烯酸(1)、11,12,13-三羟基-9-十八碳烯酸(2)和11-羟基-12,13-环氧-9-八碳烯酸(3).结论:青蒿酸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可诱导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体系中13-脂氧合酶的表达.

  • 不同生长期黄花蒿青蒿酸含量消长变化分析

    作者:徐定华;张晓蓉;陈功锡;熊利芝;吕江明;唐莉

    目的:基于青蒿酸的重要药用价值,对武陵山周边4省8个地区春夏两季黄花蒿青蒿酸含量消长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法对植物中青蒿酸进行了浸提,TLC法及HPLC法对青蒿酸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5月份和8月份采集的9个样品黄花蒿青蒿酸含量分别为0.964 ~2.288 mg/g及1.837~3.737mg/g,8月份平均含量为5月份的1.5倍;栽培品种青蒿酸含量高于野生植物;海拔高度在300m以下植物样品青蒿酸含量较同期海拔高于300m以上的植物样品高.结论:青蒿酸含量与植物生长期密切相关,成熟生长期植物青蒿酸含量高于幼嫩生长期.

  • 青蒿酸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的体外研究

    作者:黎珊;陈康;肖凤霞;宋建平;张林杰;王琪;郑超群

    目的 探讨青蒿酸体外作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青蒿酸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青蒿酸作用SMMC-7721细胞24,48,72 h,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青蒿酸作用48 h后,SMMC-7721呈明显的凋亡形态,高浓度青蒿酸作用48 h后,呈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凋亡率达67.54%.结论 青蒿酸能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这可能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不同产地的青蒿药用成分含量研究

    作者:张雪;李隆云;杨宪;杨水平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青蒿药用成分的含量.方法:从全国各地采集22批青蒿药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的青蒿酸、青蒿乙素、青蒿素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并以所测含量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均显示,不同产地的青蒿中上述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各自聚为一类.结论:青蒿活性成分的积累与产地有一定的相关性.

  • 青蒿酸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抑制的体外研究

    作者:周生伟;王莎莉;王亚平

    目的:探讨青蒿酸体外作用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青蒿酸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青蒿酸作用K562细胞24h、48h,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随药物浓度增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强度也显著增高.经青蒿酸作用48h,处于G0/G1期K562细胞增加,且能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电镜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青蒿酸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这种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K562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青蒿中青蒿酸、青蒿素及去氧青蒿素同时提取及检测

    作者:余正文;王伯初;杨占南;祝连彩

    目的:建立青蒿中青蒿酸、青蒿素及去氧青蒿素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石油醚回流提取3种倍半萜,GC-MS联用测定其含量.结果:3种倍半萜在各自的检测限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该方法的稳定性(RSD<5.0%)、重复性(RSD<5.0%)及精密度(RSD<5.0%)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精确可靠,尤其适宜监控不同采收期青蒿酸、青蒿素及去氧青蒿素的含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