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喜炎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蔼红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常为首次发作.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副流感病毒及鼻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的40例患儿.应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 综合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

    作者:刘丽

    目的:深入探讨将综合护理作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以及家属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 学龄前儿童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常见病毒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栋;景芳丽

    目的 探讨该地区学龄前儿童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学龄前喘息性疾病患儿407例,入院2d内收集鼻咽分泌物,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RT-PCR法、实时定量PCR法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共检出RSV、Adv、副流感病毒187例,占45.94%;其中RSV检出率高为28.51%.该地区学龄前儿童RSV流行集中于春季和冬季,Adv流行集中于春季,副流感病毒流行集中于夏季.RSV在年龄<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中度喘息的学龄前患儿中感染率高;Adv在年龄1~3岁、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轻度和中度喘息的学龄前患儿中感染率高;副流感病毒感染与年龄、症状、喘息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联.结论 RSV目前仍为该地区诱发学龄前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主要病毒;Adv感染亦占据较大比例,且与年龄、症状、喘息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小燕;郭鸿

    喘憋性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于2岁以下小儿,多发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好发于冬春季.以病毒感染为主,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亦可引起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喘憋、咳嗽和喘鸣,严重者可有呼吸窘迫、紫绀.目前临床除用抗生素治疗外,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

  • 多重PCR检测急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和非典型细菌

    作者:范世珍;刘牧军;罗光亮;孙海峰

    急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住院儿童中常见的疾病.有报道其发病率占所有儿科住院病人的38%,5岁内儿童的63%[1].引起急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细菌和病毒常见.目前诊断病毒感染的常见方法是取鼻咽抽吸物进行免疫荧光试验[2],该方法能诊断数种病原体,如A、B型流感病毒,1、2、3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等.但此方法检出率低,仅20%左右.另一种方法是分离培养,缺点是耗时,对于难培养的病毒显得无能为力.自从流感病毒H1N1爆发以来,一种快速、高敏感性的诊断方法显得非常迫切.

  • 炎康颗粒剂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建秋;李竹英;于洋

    目的:研究炎康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副流感病毒(PIV)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①选用鸡胚法考察炎康颗粒剂对PIV的抑制作用;②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计算各药物的半数有效量(IC50)及治疗指数(TI).结果:①血凝滴度实验表明,在对PIV的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三方面炎康颗粒剂有效;②炎康颗粒剂抗RSV的IC50为(31±7.07)mg/L,TI值为28.88±4.05,双黄连胶囊和病毒唑的IC50和TI值分别为(36±5.66)mg/L;(18±2.87)mg/L和(23.43±5.09)mg/L,(93±10.7)mg/L.结论:炎康颗粒剂对PIVRRSV具有抑制作用,炎康颗粒剂的抗RSV效果略好于双黄连胶囊和病毒唑.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作者:张爱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Acute upper respiratory: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AURI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也可继发细菌感染.

  •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一民;潘欣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副流感病毒(hPIV)是引起儿童和高危成人下呼吸道疾病(LRTI)的主要病原体.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尚未获得可以应用的疫苗.近研制的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评估.重组技术可以根据临床数据对疫苗进行调整,从而加速这些重要呼吸道病原体疫苗的研制.

  • 副流感病毒疫苗研制近展

    作者:陈文彬;陈受霓

    本文介绍副流感病毒疫苗研究的近进展.在所采用的几种研制方法中,反向遗传学技术是有希望的方法.

  • 242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7种常见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作者:张雪清;胡骏;宁小晓;高淑芳;王蕾

    目的 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常见病毒[副流感病毒Ⅰ(PIVⅠ)、副流感病毒Ⅱ(PIV Ⅱ)、副流感病毒Ⅲ(PIV 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 42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进行呼吸道病毒7项指标检测,从患儿年龄[婴幼儿(≤3岁)1 526例、学龄前儿童(4~7岁)650例、儿童(≥8岁)250例]、病毒分布情况、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2 425例患儿中有552例7种呼吸道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22.76%;其中单一病毒感染360例(65.22%)、混合病毒感染192例(34.78%);在各年龄组中婴幼儿组感染者377例(68.29%),其中单病毒感染242例(43.84%)、混合病毒感染135例(24.46%).7种病毒中PIⅢ感染多,为196例(35.51%),其次为RSV[183例(33.15%)].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夏、秋、冬四季的检出率分别为17.79%、19.73%、22.37%、31.01%,以冬季阳性率为高.结论 PIVⅢ感染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3岁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高;以冬季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 南京地区住院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监测

    作者:赵艳丰;雷忠英;王琳;吕泰霞;曾智凤;陈炜钢;张益红

    目的 监测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征,了解副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830例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1、2及3型抗原(HPIV1、2、3)等.结果 7 830份标本中呼吸道病毒检出高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达2 527例(占32.27%).副流感病毒病原检测阳性776例(总阳性率为9.91%),其中以副流感病毒3型为主,达504例,占副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64.95%;副流感病毒2型感染少,仅44例占5.67%.副流感病毒检出率在婴儿组和幼儿组较高,分别为366例(46.86%)和249例(31.88%);春季检出率高;所致疾病中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结论 南京地区住院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以HPIV3为主,婴儿感染率较高,儿童HPIV1、HPIV3病毒感染好发于春夏季节,HPIV2散发感染.

  •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副流感病毒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曹淑彦;陈小芳;李孟荣;蔡晓红;李昌崇;董琳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副流感病毒(PIV)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2、3型抗原.结果 5 731例标本中PIV阳性348例(6.1%),其中PIVl 65例(1.1%)、PIV2 6例(0.1%)、PIV3 250例(4.4%)、混合感染27例(0.5%);2003~2006年PIV检出率分别为9.1%、5.7%、8.9%、2.0%(X.=88.47,P<0.01);PIV3在≤1岁组检出率高于>1岁组(x2=9.03,P<0.01).结论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温州地区ARI患儿中有PIV1、PIV2、PIV3及混合感染不同程度的流行,婴儿期易感.PIV3为优势流行株,2003~2005年几乎呈全年的流行态势,并且年度流行高峰不同,以夏季为多.

  • 浙江沿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检测分析

    作者:宋斌;朱立军;黄其俊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及腺病毒(ADV)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1].为了解浙江沿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感染的状况,本文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10月收住的301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进行了下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现报告如下.

  •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因治疗

    作者:陆敏;陆权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病毒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地位十分突出,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有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流感病毒(InfV)、副流感病毒(PifV)、腺病毒(AdV)、巨细胞病毒(CMV)和肠道病毒(EV).

  • 纳米银抗3型副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尹俭俭;李秀景;郑丛龙

    目的:研究纳米银抗3型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3,PIV3)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法和免疫荧光法,分析纳米银对PIV3感染狗肾细胞(MDCK)的预防作用、治疗作用以及对PIV3的直接灭活作用;通过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观察纳米银对PIV3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负染技术观察纳米银对病毒形态结构的直接影响;小鼠体内实验,观察纳米银对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纳米银作用后(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和直接灭活组)MDCK存活率分别为93.05%,90.32%,94.81%,与病毒对照组(25.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病毒对照组形成的强特异性荧光相比,纳米银作用后(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和直接灭活组)MDCK特异性黄绿色荧光明显减少;纳米银作用组对PIV3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均高于80%,而病毒对照组和溶剂作用组的抑制率低于20%;纳米银对PIV3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纳米银治疗组的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比较相近,病变较轻,而病毒对照组的肺组织出现水肿,炎性浸润,形态结构消失.结论:纳米银对PIV3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纳米银破坏病毒粒子结构及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有关.

  • 盐藻多糖抗病毒实验研究

    作者:朱红红;尹鸿萍

    目的 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观察盐藻多糖抗副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接种副流感病毒1型(HVJ)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盐藻多糖对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的作用;体内实验以副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盐藻多糖对感染病毒小鼠的死亡率、生存时间、肺指数和肺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 盐藻多糖10、30、100 μg/mL的浓度均有明显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盐藻多糖30、100 mg/kg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降低肺指数,减轻肺病变程度.结论 盐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副流感病毒的作用.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

    作者:刁娟娟;李燕宁;潘月丽;宋惠霄;王晓

    目的 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副流感病毒的感染率、季节、年龄、地域等状况进行临床调查,并进行中成药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感患儿1 090例,脱落及剔除后共余973例,辨证分型后进行中心分层十区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7例)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组(486例)应用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治疗,3d为1个疗程,检测副流感病毒并观察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结果 副流感病毒感染率为5.65%,春季多发,南京和济南较沈阳感染率高.副流感病毒感染不局限于单一证型.结论 副流感病毒感染为小儿急性上感的常见病毒,其感染率与季节、地域相关,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稳定可行.

  • 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副流感病毒的研究

    作者:张学兰;季正华;丁云芳;朱宏;季伟;严永东

    目的 了解近6年来苏州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状况.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对13793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PIV等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2001~2006年PIV全年阳性检出率依次是10.32%、4.69%、2.68%、2.17%、3.26%和0.81%;PIV感染四季均可流行,无明显季节差异;(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IV1占14.38%,PIV2占11.76%,PIV3占4.73%,三亚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PIV1占78.13%、PIV2占76.47%、PIV3占89.05%,三亚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岁以内婴幼儿PIV感染PIV3显著高于PIV1及PIV2(P<0.01),2岁以上组PIV1和PIV3两亚型感染率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PIV2(P<0.05).结论 苏州地区PIV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三亚型均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但以PIV3比例高PIV1和PIV2相对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2岁以内婴幼儿PIV感染以PIV3多见,PIV1感染年龄分布偏向2岁以上儿童.

  • 人副流感病毒的快速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秦笙;伍时冠;孟少伟;郑贵星;陈德晖;李际强;陈茶

    目的: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为快速准确诊断副流感病毒感染,文中探讨一种从鼻拭子快速分离培养及鉴定副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采集0~5岁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鼻拭子标本,以3000 r/min离心1 h接种至96孔板预制LLC-MK2细胞以及按照传统培养法进行接种,后补充含4μg/mL TPCK胰酶的病毒维持培养基。每天观察细胞病变,培养第2、5、8天分别作血吸附、血凝试验,试验阳性时作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从83份鼻拭子标本中分离鉴定6株副流感病毒,阳性率7.2%。离心培养法与传统培养法在标本培养2 d后其分离率分别为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感染的细胞镜下可见局部变长、融合、破碎的细胞病变,血凝试验4℃凝集而室温不凝集,血吸附试验4℃阳性而室温阴性,免疫荧光可见细胞内特异性苹果绿荧光。结论快速分离培养方法可快在2d内从鼻拭子标本中获得有毒力和生物活性的副流感病毒并进行鉴定。

  • 一起副流感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调查

    作者:倪志敏;黄世旺;徐丹戈

    目的:通过对一起副流感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处置,了解暴发疫情特点,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残疾人托管中心发热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共发现副流感病毒感染患者34例,罹患率为10.66%(34/319),其中托管对象罹患率14.35%(30/209),工作人员罹患率3.64%(4/1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发病21例,女性发病13例,托管人员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样6例病例中2例经荧光定量 RT -PCR 检测副流感病毒阳性。通过隔离治疗,通风消毒和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得以控制。结论副流感病毒在残疾人等集居人群中易发生流行,应加强防范。

79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