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大学生中应用乙肝疫苗16年效果分析

    作者:周小兵;桂凤美;邱惠娟;董晓梅

    [目的]某大学连续16年新生入学体检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在8%~17%之间.属于乙肝感染的高发状态.为探讨在大学生人群中注射乙肝疫苗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的效果.[方法]连续16年在新生体检中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进行乙型肝炎疫苗0,1,6程序注射,还对一年一度体检的非新生群体中乙肝免疫无应答者及低应答者进行再免疫.[结果]抽检近3年该大学学生血清乙肝标志物,在校学生的抗-HBs水平保持在57.82%~78.24%之间,大学生乙肝疫苗免疫前后抗体阳性的覆盖率有很大的差别,免疫后大学生的抗体阳性的覆盖率大幅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05.接种疫苗者无发现乙型肝炎新发病例.[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说明在大学生膏年人群中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于控制己肝高流行状态,减少我国乙肝感染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 大学新生HBsAg和抗-HBs及ALT的检测分析

    作者:时淑华;何茶叶

    [目的]了解每年入校大学新生HBV感染情况,抗-HBs产生情况及ALT阳性人群的处置情况等,以便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搞好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每年入校新生进行HBsAg、抗-HBs检测,HBsAg阳性者,再进行ALT检测.[结果]7届大学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5.9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7.17%,女性阳性率为4.52%,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5,P<0.01).抗-HBs阳性率为57.6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1.35%,女性阳性率为63.26%,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57,P<0.01).ALT检测,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6.00%、1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05).[结论]学院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广泛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在大学生中乙肝疫苗的接种,防止乙肝在大学生中流行.

  • 大学生4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监测

    作者:廖智华;周小兵

    [目的]了解大学生入学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s) 水平及其在校期间的变化,为建立学校乙肝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2001年入学的暨南大学珠海校区588名大学生连续4年每年9月进行乙肝标志物(HBVM),及乙肝抗体标志物(HBsAb)检测.[结果]2001级学生入学时HBsAg阳性率为14.97%,2001年度与2004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为55.44%.2001年度与2004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长率为21.43%.[结论]该校应及时监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有利于发现新感染者及对乙肝免疫低下者进行再次免疫,以控制乙肝的感染.

  • 某高校3年间新生HBsAg和抗-HBs的检测

    作者:刘艳春;张鲁杰

    为了解临沂市某高校入学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感染状况,为今后制订预防措施,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2003~2005年对新入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两项指标的检测工作.

  • ELISA方法S/CO值应用于乙肝表面抗体保护范围初探

    作者:何宗忠;裘宇容;魏东;王强;杨春莉;陈宇;冯平锋;潘洁

    [目的]探求乙肝表面抗体(HBsAb)ELISA法测定的S/CO比值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保护意义的范围,以便让受检者了解自己产生的HBsAb是否有保护作用,是否需加强免疫. [方法]用ECLIA和ELISA两种方法同时测定306例受检者血清的HBsAb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结果]ECLIA法测HBsAg为阴性207例标本中,如EUSA法的S/CO值<1.0(n=67),ECUIA法则有58例小于10 mIU/ml,一致性86.6%;9例大于10 mIU/ml,占13.40%;无1例大于100 mIU/ml.如S/CO值介于1.0~5.0(n=32),8例小于10 mIU/ml,325.0%;22例在10~100mIU/ml之间,一致性68.8%;2例大干100 mIU/ml,占6.3%.如S/CO值介于5.0~13.0(n=31),无1例小于10 mIU/ml;20例在10~100 mIU/ml之间,占64.50h;11例大于100 mIU/ml,占35.5%.如S/CO比值大于13.0(n=77),则有76例大于100 mIU/ml,一致性高达98.7%,其中有37.7%大于1 000 mIU/ml,仅1例小于100 mIU/ml,其定量值为88.4 mIU/ml.表面抗原为阴性且ECLIA定量为5~300 mIU/ml,两方法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871x+0.0978(r=0.954,P<0.001);HBsAb定量ECUA法为100 mIU/ml相应的EUSA法的S/CO比值为8.808、95%的可信区间为8.36~9.251及95%的预测区间为5.012~12.603. [结论]与ECUIA方法相比受检者的HBsAb具有肯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的S/CO比值为大干13.0.

  • 孕妇乙肝表面抗体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长期影响

    作者:吴限;高夕雷;吴凤会;钱雷

    目的 了解孕妇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长期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106例抗HBs阳性和109例抗HBs阴性孕妇及其婴儿,检测孕妇产时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抗HBs浓度,婴儿出生后接种5ug乙肝疫苗(0、1、6月),在儿童1岁半时检测血液抗HBs浓度.结果 抗HBs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带血中均含有抗HBs,84.9%的新生儿脐带血抗HBs浓度高于母亲外周血,抗HBs阳性孕妇组和抗HBs阴性孕妇组的儿童在1岁半时外周血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9.6%和87.1% (P> 0.05),抗HBs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79.5 IU/L和78.7 IU/L (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母亲乙肝表面抗体不影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长期效果.

  • 河南省2003~2004年乙肝免疫监测

    作者:李光伟;封秀红;刁琳琪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群乙肝免疫状况,评价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003、2004年河南省计划免疫综合监测点的1 136人进行了免疫监测(血清检测HBsAg、HBsAb).结果:2003、2004年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3.30%和88.20%;HBsAb阳性率分别为56.00%和69.70%;HBsAg携带率分别为5.24%和3.05%.结论:该省应加大对乡村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免疫服务质量.

  • 遂宁市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效果分析

    作者:刘文武;刘宗林;邱小兵;杨蓉;吕玉宁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接种后儿童乙肝免疫与感染发病状况,评价现阶段预防控制儿童乙肝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采集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3~7岁儿童血清1 677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固相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利用报告乙肝发病和疫苗接种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1677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8%,其中城市、农村分别是1.58%、2.1%,男、女分别是1.62%、1.97%;3~7岁分别为1.23%、1.5%、2.02%、1.74%和2.43%.抗-HBs阳性保护率为55.1%,其中城市、农村分别是60.4%、47.08%,男、女分别是55.44%、54.74%,3~7岁分别为66.67%、59.76%、59.25%、44.34%和45.9%.对应1~7岁出生队列,2000-2006年乙肝疫苗接种率的逐年增高与乙肝发病率、HBsAg阳性率呈负相关(rs=-0.821,P<0.05;rs=-0.866,P<0.05),而与抗-HBs保护率呈正相关(rs=0.920,P<0.05).结论 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接种有效降低了乙肝感染率与发病率,新生儿接种疫苗后随年龄增长其保护率有所下降.

  • 赤峰市1~15岁人群HBsAg、抗-HBs调查

    作者:石汉杰;张凤华;王锦平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慢性HBV感染者约1.3亿,且多始于儿童期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可靠的预防手段.但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入了"保险",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只有当机体产生了足够的抗-HBs后才能有效预防HBV感染.为了解赤峰市1~15岁人群抗体水平及HBsAg携带率,于2004-09在全市进行了调查.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

    作者:刘碧霞

    目的 探讨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自孕28周起多次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HBsAg阴性孕妇40例(A组)及未注射的16例(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HBVDNA及新生儿血HBsAg、抗-HBs、HBVDNA.结果 A组40例新生儿中37例血清抗-HBs阳性,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新生儿血HBsAg、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 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 HBV宫内感染.

  • 2007-2011年宁德师范学院新生HBsAg、抗-HBs和ALT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朝晖;张高敏;李翔莺

    目的 了解宁德师范学院2007-2011级新生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宁德师范学院2007-2011级新生为检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赖氏法检测ALT,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判定.结果 宁德师范学院2007-2011级新生HBsAg阳性率11.08%;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HBsAg阳性率14.09%,女生HBsAg阳性率9.79%,男生阳性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91,P<0.05).抗-HBs阳性率43.08%,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异常率0.30%,各年度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异常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7-2011年宁德师范学院新生HBsAg阳性率不高,但男生阳性率较高,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加强健康教育,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阻断并减少乙肝的传播途径.

  • 采用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检测乙肝抗体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白敏;邓桂花;陈梅;高岚

    目的:评价末梢全血是否可以替代静脉血用于乙肝监测.方法:同一人同时采集末梢全血和静脉血使用不同试剂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别采集327对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末梢全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9.48%,静脉血为33.944%,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种检测方法检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静脉血检出阳性率高于末梢全血.结论:末梢全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试剂不可以替代静脉血开展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体监测,在选择末梢血替代静脉血进行监测时,注意试剂厂家选择.

  • 社区人群2007~2008年乙型肝炎调查分析

    作者:张义达

    目的:了解我镇现阶段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乙肝表面抗体(HBsIgG antibody)接种状况及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0~60岁社区人群共898位进行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结果:HBsAg总阳性率和抗-HBsIgG总阳性率分别为5.36%、39.76%,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抗-HBsIgG高于成人组人群3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抗-HBs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疫苗干预极大降低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同时提高了抗-HBsIgG阳性率.

  • 成都市入托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孙毅;张若嬿;刘庆蓉;周燕;张俊英;李玲

    目的 了解入托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共8 716名入托儿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两对半,调查结果用SPSS11.0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乙肝病毒总感染率为0.28%.乙肝病毒感染率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0.13%、0.15%、0.46%,2007年与2005年、2006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75、16.7643,均P<0.01);男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0.30%,女童为0.2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23%,全程接种率为94.62%.抗-HBs总阳性率为63.84%,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65.48%、70.68%、57.79%,各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23,P<0.01);男童抗-HBs阳性率为62.88%,女童为64.94%,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7,P<0.05).乙肝两对半模式有12种,以抗-HBs阳性模式居首位.结论 入托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抗-HBs阳性率较高.2007年与前两年相比,乙肝病毒感染率有所升高,抗-HBs阳性率有所下降.必须重视儿童乙肝病毒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 南宁市城区761例学龄前儿童体检调查评价

    作者:陈鸿玮;龙永美;甘娜

    目的 调查评价南宁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龋病发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和贫血率,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情况、提高儿童体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城区6所幼儿园共761名2~7岁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龋齿数、乙肝表面抗体、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保健情况.结果 南宁市城区儿童身高体重整体较国家标准偏低,且身高体重等级比例以中上等和中下等居多;龋齿发生率达31.93%,人均龋齿数为4.71颗,男童患龋率高于女童,且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逐渐增加,并在5~6岁年龄段达到高峰(50.62%);乙肝表面抗体总阳性率为68.78%,<3岁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5.65%,3~4岁组为69.9%,4~5岁组为68.26%,5~6岁组为72.7%,6~7岁组为58.06%;总贫血率为6.22%,<3岁组贫血率5.88%,3~4岁组为9.41%,4~5岁组为4.13%,5~6岁组为6.71%,6~7岁组为3.17%.结论 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水平整体落后,保健意识还待加强,提倡学龄前儿童均衡膳食、加强龋病防治和疫苗接种的宣教,从而提高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体格水平.

  • 乙型肝炎疫苗在无或弱应答人群中的免疫效果分析

    作者:张海;焦月琴;朱增红;王丽

    目的:讨论乙型肝炎疫苗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或弱应答人群中的相关免疫的效果分析,探讨能够提高乙肝免疫接种成功率的措施.方法:根据检验放射免疫方法的测定,测定我院出生的婴幼儿根据0、1、6的接种计划标准接种乙肝疫苗的后的结果,将经过测定为无或弱应答者的的正常健康婴儿7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重新根据0、1、6接种计划方案再次进行接种,但实验组在接种的同时采用肌注卡介苗素,检测复种前后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结果:采用注射过卡介苗素的实验组的婴幼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卡介苗素通过诱导刺激作用能够升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成功率,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卡介苗素可能逐渐成为一类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辅助药.

  • 静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致过敏反应一例

    作者:俞晓丽;孔飞飞;沈洁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上腹部疼痛5天"入院.既往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性疾病史,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血常规正常;生化示:谷丙转氨酶69U/L,谷氨酰转肽165U/L,C反应蛋白3.13mg/L,低密度胆固醇3.49mmol/L,淀粉酶69U/L;尿淀粉908U/L;乙肝三系:乙肝表面抗体9.85 ↑;上腹部B超示:胆囊壁毛糙增厚,肝胰脾双肾扫查未见异常.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周围脂肪层消失.诊断方"急性胰腺炎".

  •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131例

    作者:张瑞凤;侯灵彤;余亮科;金子环;王敏

    1 临床资料 2002-06/2005-06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131例,无其他内外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排除甲、丙、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未曾抗病毒治疗. 随机分成3组,A组58例,其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简称母双阳)21例;B组36例,其中母双阳13例;C组37例,其中母双阳13例.

  • 血清反复冻融对HBsAg和抗HBs抗体检测的影响

    作者:张景霞;周红超;徐德忠;李如琳;闫永平

    0 引言 ELISA技术已在乙肝标志物的检测中已普遍应用,一般认为收集的血清应及时检测 .而在基层单位或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由于血标本收集不集中,或者有些标本常需检测多个指标而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血清必须低温贮存一定时间或反复冻融后检测,而血清冻融对ELISA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183份血清标本冻融前、冻融3次、冻融6次后的HBsAg和抗-HBs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比较.

  • 兰州铁路局旅客列车乘务员3398例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玲;徐鹏;乔占鹏

    目的:了解分析兰州铁路局列车乘务员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 398 例列车乘务员乙肝表面抗体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列车乘务员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8.1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列车乘务员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列车乘务员的健康教育,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191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