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刺蒺藜治疗色素性皮肤病验案举隅

    作者:毛常亮;王莒生

    1白癜风案患者,女,48岁,北京某公司职工,2008年8月6日初诊.主诉:左侧颈部白斑3年,伴轻度瘙痒数月.患者左侧颈部白斑明显,边缘清楚,伍氏灯(+),白癜风诊断明确.患者诉多方治疗无效,心情极差.现症见:左侧颈部2 cm×10 cm白斑,伴轻度瘙痒,性情急躁易怒,胸胁常觉胀满,经前乳房胀痛,腰膝酸软,时有头晕乏力,纳可,眠安,小便可,大便干,2日一行,舌红,舌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

  • 保定南市区7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白晓莉;管红玲;田冀虹;牛建海;马凤琴

    目的 探索保定市南市区结肠黑变病(M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我院,针对就诊的确诊结肠黑变病患者78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调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MC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 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恶变1例

    作者:邹海兰;孙巍巍;白华;黄耀辉

    患者女性,32岁.于2000年发现左下眼睑穹窿结膜部一约0.2 cm长的线形黑斑,无伴随症状及视力下降.2004年黑斑扩散至角膜下缘并延伸至内、外眦,上睑穹窿结膜处也可见线状黑色素颗粒沉着.于外院取部分下睑结膜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未予治疗,未随访.

  • 鼻腔黏膜黑变病伴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何春燕;杜江;卢志达

    患者男性,46岁.因进行性左侧鼻堵8月余,有时涕中带血就诊.术中可见左鼻中隔中后段黏膜有一1.5 cm×2.5 cm大小黑色区域,稍隆起,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黏膜粗糙,触之易出血.左颈部及颌下未触及淋巴结.

  • 腹膜神经胶质瘤病伴种植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1例报道

    作者:孙和国;沈贤娥;何毅民

    腹膜黑变病罕见,国外文献仅有零星个案报道,国内尚无病例报道.腹膜种植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属腹膜黑变病范畴,极其罕见,腹膜神经胶质瘤病伴黑色素细胞种植并增生则更为罕见.腹膜黑变病多为卵巢畸胎瘤黑色素种植伴吞噬反应,本病例则由卵巢畸胎瘤神经胶质伴黑色素细胞种植所致.

  • 职业性黑变病3例

    作者:赵咏梅

    1 病例报告例1:男,64岁.于2002-11-13住院.从事蓄电池维修工作22 a,主要接触沥青、硫酸、铅、乙二胺等.劳动中无有效的个人防护.9 a前发现颜面部皮肤变黑,逐渐加深,范围扩大,无痒痛,无脱屑.体查: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颜面部皮肤黑紫色,耳后、颈部皮肤暗红,胸前壁、剑突、下腹部及背部可见多大小不等黑斑,边界不清,表面光滑无萎缩,无触痛.病理诊断:黑变病.

    关键词: 职业病 黑变病
  • 结肠黑变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黄跃南;郭欣;王夫景

    随着便秘的发病率增加和结肠镜检查率提高,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多与服用泻药和便秘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动物实验研究的深入,会逐步认识结肠黑变这种现象.目前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结肠黑变与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泻剂滥用造成的结肠运动功能的改变的原理;该病与结肠肿瘤、息肉、息肉病等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性.我们综述近年的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发病相关因素、病理形态学改变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以期对该病以及相关疾病加深认识.

  • 瑞尔黑变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孟慧敏;周成霞;李利

    瑞尔黑变病是一种发生在面颈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有关黑变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对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黑变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 神经皮肤黑变病合并Dandy-Walker畸形一例

    作者:王丹丹;桂秋萍;王世伦;胡京霞;郑重;韩宏彦;阮静;林久銮;周文静

    目的 总结1例经病理确诊的神经皮肤黑变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 患者女性,21岁,出生时全身即有多处皮肤大面积黑痣,因耳鸣、头痛、呕吐2个月,视力下降1个月就诊.头部MRI扫描显示后颅凹囊性占位,Dandy-Walker畸形,颈椎管内及颅内广泛脑脊膜强化并增厚.行后颅凹开颅囊肿切除术,切除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开颅后显示术野内囊肿及脑表面软脑膜均呈黑色.光镜下囊壁内见大量黑色素细胞,局灶呈瘤样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黑色素细胞呈黑色素瘤抗体HMB45、MelanA、S1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核抗原ki-67阳性率<1%.病理诊断:脑膜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 神经皮肤黑变病主要特点为皮肤及软脑膜弥漫性或局灶性黑色素细胞增生,可合并Dandy-Walker畸形.确诊需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 职业性黑变病一例

    作者:宋月星;高焕学;邹先彪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9岁。因面颈部出现灰褐色斑片1年余,于2012年12月就诊。患者于2011年6月起在加油站从事加油工作,同年8月前额、下颌、颈部等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伴有轻度瘙痒。未做处理,红斑逐渐变为灰褐色,并逐渐增多,累及面部、颈部、耳后。患者于同年12月起辞职脱离原工作环境半年后,灰褐色斑片完全消退。2012年7月患者复职原岗位,2012年9月病情复发。患者自起病以来,无与病情相关的头痛、头晕、疲倦、乏力等症状。精神、睡眠良好,食欲正常,两便正常,体重无增减。既往史无特殊,无长期用药史;个人史:患者无重金属接触史,无劣质护肤品使用史。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性激素、尿17-羟、17-酮皮质类固醇及血皮质醇检查均正常。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斑贴试验阴性。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体质指数(body max index,BMI)22.5(正常值18.5~24),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耳后、腋窝及乳房褶皱处片状及网状色素沉着斑点,部分融合成手掌大小斑片,颜色深浅不一,呈灰褐色、褐黑色或紫黑色,界限不清且对称性分布,部分斑点以毛孔为中心;皮损部位无毛细血管扩张及表皮萎缩;皮损表面毛发正常;全身其他部位未见皮损(图1)。颈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基底细胞载黑素细胞增多,局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中层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局灶性浸润(图2)。诊断:职业性黑变病。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生素C注射液2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0 d,同时嘱患者脱离原工作环境。1个月后皮损明显消退,电话随访至今无复发。

  •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一例

    作者:蒋安;郝飞;阎衡;杨希川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主因腰部色素斑半年余,于 2009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腹部出现散在钱币大小红斑,其上未见水疱、脓疱、鳞屑等,无明显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患者未予特殊处理;此后患者腰部、腹部红斑范围逐渐扩大、融合成片,红斑颜色逐渐转变为灰褐色.患者否认食物、药物及接触过敏史.

  • 28例皮肤黑变病例临床,病理和诊断研究

    作者:王文岭;杨蓉娅

    目的 明确皮肤黑变病例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分析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28例皮肤黑变病例的发病年龄、累及部位、皮疹特点、诊断进行登记分析.其中8例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12例患者进行血清微量元素检查、7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查.结果 12例患者有长期化工品、护肤品、药品等诱因,其余16例患者原因不明.累及部位以面颈部暴光部位为多,但其它部位也可发生.14例面部皮肤黑变病例中5例不符合Riehl黑变病特征性表现,只能笼统地诊断为皮肤黑变病.几乎所有患者组织病理改变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基底细胞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色素失禁,噬色素细胞增多.结论 本研究中各种皮肤黑变病例虽然发病诱因、伴随症状有所不同,但均表现为皮肤黑色斑片和真皮浅层色素失禁,这与褐色色素沉着伴随的表皮角朊细胞色素增加不同,表、真皮界面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黑素细胞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 结肠黑变病临床分析

    作者:段淑芬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与肿瘤的内在联系.方法对55例结肠黑变病患者进行分析,并把小于40岁、40~60岁、大于60岁分三组,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检出率的异同,以及结肠黑变病与肿瘤的关系.结果本组2923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黑变病55例,检出率1.88%;男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60岁以上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结肠黑变病有同时伴有结肠肿瘤的可能.结论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与性别关系不明显(P>0.05),与年龄关系明显(P<0.01).结肠黑变病与肿瘤发生存在某种联系.

  • 结肠黑变病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洪玉;温艳惠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及其与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22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便秘,16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息肉7例,伴发结直肠癌2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主要与长期便秘、滥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可能与结肠息肉、结肠癌及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 阿魏酸调节C-KIT/MITF蛋白表达影响黑素生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伟;王加志;曲岩;王兴焱;陈景华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阿魏酸对UVB诱导的A375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常规体外培养A375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魏酸低浓度(10 μmol/L)组、阿魏酸高浓度(100 μmol/L)组和阳性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以UVB 20 mJ/cm2照射,阿魏酸高低浓度组加含阿魏酸的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含熊果苷的培养液作用24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多巴氧化法研究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免疫印迹法测定C-KIT和MITF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明显增加,阿魏酸低、高浓度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可抑制UVB诱导的A375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增高和黑素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KIT和MITF蛋白表达而实现的.结论 高浓度阿魏酸可明显下调C-KIT/MITF蛋白表达,进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

  • 结肠黑变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福才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建平县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564例,其中诊断为黑变病15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35~79岁,病史0.5-20年.12例有长期服用泻药史.15例均以腹痛、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就医,在结肠镜检查中诊断结肠黑变病.

  • 消斑汤治疗黄褐斑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苏方玉

    黄褐斑是好发于面部的常见皮肤病之一,尤其好发于中青年妇女,皮损为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儿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黄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倾向融合成大片.常对称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唇周围颏部等处.常无自觉明显症状,但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2004~2008年,笔者运用消斑汤治疗黄褐斑120例,并与六味地黄丸合逍遥丸治疗120例进行对照观察.

    关键词: 黑变病 中医药疗法
  • 职业性黑变病的健康指导

    作者:刘蕾

    职业性黑变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石油类产品或长期吸入这类物质的挥发物而致皮肤慢性炎症,终发生皮肤色素沉着.

  • 张家港市某高温科技有限公司1例职业性黑变病病例调查报告

    作者:王志刚;杨叶中;刘杰;严志宏;季丁浩

    目的 查明张家港市某高温科技有限公司1名作业人员所患的职业性黑变病相关因素,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病例开展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工作场所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的相关资料,以及国家标准GBZ 22-2002《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为判断依据,确诊1例病人为职业性黑变病,并初步查明引起该病的原因,作业人员所患的职业性黑变病可能为作业场所车间通风不良、职业病防护设施不足、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不良卫生习惯等综合因素引起.结论 企业应加强作业人员健康监护、个人的防护,以及教育培训,改善作业环境,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 职业性黑变病短期治愈1例报道

    作者:王福玲;陈明华;于村

    皮肤黑变病是由于长期接触煤焦油、焦油沥青和橡胶添加剂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其特点是有较长的潜伏期,呈慢性渐进性经过.而本患者发病快,潜伏期短,但临床表现较典型,且经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为某泡化碱厂煤气发生炉司炉工.该厂生产工艺流程:

    关键词: 黑变病 煤焦油 治愈
13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