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润肠通便的连翘叶茶

    作者:金莉莉

    关于连翘叶,流传着很多美丽的故事.传说汉代有一官员出使北疆,途经太行,见一中年妇人手持木棒追打一白发苍苍之老翁.老翁疼痛难忍,跪地求饶,妇人仍不放手.官员上前质问:“因何追打老者?”妇人手指老翁问官员:“你道他是何人?”官员不解,反问道:“是你何人?”妇人日:“我的儿子,我的老儿子.”官员更加疑惑不解,俯首问老者,老翁点头称是.

  • 089急性干燥应激环境和收割时间对贯叶连翘叶和花的植物化学及干重的影响

    作者:

  • 不同采摘期连翘叶中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

    作者:王燕;王儒彬;孙磊;王本华;丁月新;许丽琴;田粟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能力的关系.方法:连翘叶样品粉末脱脂后用60%甲醇超声波提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抗氧化能力.样品粗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用亚硝酸钠法,总酚酸含量的侧定采用Folin 试剂法.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采摘时期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月采摘的刚萌发幼叶表现出高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相关性研究表明,连翘叶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841.结论:3月连翘叶的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生长时期连翘叶,这显示从抗氧化方面而言连翘嫩叶刚萌发的时期是佳的采摘时期,为较好的开发和利用连翘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连翘叶化学成分

    作者:范毅;陈玲;朱杰;张海艳;董建军;赵天增

    目的:研究连翘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法、硅胶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连翘叶水提取物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芦丁(1),连翘苷(2),(+)松脂素-β-D-葡萄糖苷(3),表松脂素-β-D-葡萄糖苷(4),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forsythenside F(6),(+)-1-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连翘酯苷Ⅰ(8),连翘酯苷H(9),连翘酯苷A(10).结论:化合物4~7,9为首次从连翘叶中分离得到.

  • 连翘叶UPLC 指纹图谱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作者:靳茂礼;赵韶华;王玉峰;粘立军;姜新刚;刘敏彦

    目的 建立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地点和时间的连翘叶超高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芦丁、连翘酯苷A 和连翘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1.7 μm,2.1 mm×100 mm);柱温:40 ℃;流动相: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结果 建立了连翘叶的UPLC 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5 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3 个共有峰,并对指认的3 个主要成分芦丁、连翘酯苷A、连翘苷进行了定量检测,在检测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 均大于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7.2%、98.6%.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为全面评价连翘叶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 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马文兵;马雪梅

    目的:研究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菌种,用K-B纸片扩散法对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连翘叶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浓度成正比,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浓度不成正比关系.结论:连翘叶不同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 连翘叶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建雄;刘静;李发荣;侯改霞

    目的:研究连翘叶茶对小鼠的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方法:小鼠分为4组,少龄对照组和高龄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给药组用连翘叶茶提取物分别以0.3 g/(kg·d)和0.9 g/(kg·d) 的剂量灌胃.测定小鼠心脏的SOD、MDA、POD,脑组织中的MAO-B、SOD、MDA, 线粒体中的MDA、MAO-B,以及肝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等指标.结果:连翘叶茶可显著降低MDA、MAO-B水平,增强SOD、POD的活性.结论:连翘叶茶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 连翘叶入药的问题及思考

    作者:叶华;吴臻;李发荣

    连翘叶与连翘果实在化学成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民间广泛作为清热解毒药物使用,也有以连翘叶提取物取代连翘药材提取物入药而引起较大混乱.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分析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 连翘叶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侯苏方;史向华;柴秋彦

    目的:研究连翘叶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受试样品1次经口给予动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死亡情况,确定半数致死剂量或大耐受量.小鼠1次经口灌胃给予连翘叶提取物后,连续观察2周,记录出现的反应及死亡率;实验结束时称量体重,解剖动物,称量脏器湿重,计算脏器系数并测定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连翘叶提取物1次经口灌胃给予动物不能求得半数致死量和大耐受量,大给药量为61.60 g/kg;实验2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体重、脏器湿重及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翘叶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很小,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 某地区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连翘酯苷、芦丁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雨虹;贺爱玲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的连翘叶中连翘酯苷、芦丁和连翘苷的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以评价连翘叶的质量及其佳采收期.方法:采用 Alltima C18 ODS(250 mm× 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8 mL/min.结果:连翘叶中连翘酯苷、芦丁和连翘苷以每年的6月底和 7 月份含量高,所以,以 6 月底和 7 月份采收作为佳采收期为宜.结论:此测定方法准确、重现,可为连翘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 连翘叶不同提取物中连翘酯苷A对比研究

    作者:梅雪;陈珍;张世禄;雍琴;周春阳

    目的 探寻连翘叶中指标性成分,建立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比连翘叶不同提取物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酯苷A的含量.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乙腈-0.4%醋酸水 (18:82) 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25 ‰.结果 连翘酯苷A进样量在1.047~20.94 μg 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10% (RSD 2.36%).连翘叶70%乙醇、甲醇、水三种不同提取物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别为5.36%、8.16%、3.32%.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连翘叶药材及相关产品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为完善连翘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 不同干燥方法对连翘叶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邓媛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连翘叶清除自由基活性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连翘叶的佳干燥方法,为连翘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晒干、阴干、烘干、蒸后阴干、煮后阴干5种方法对连翘叶样品进行干燥处理;选取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价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连翘叶样品中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芦丁、连翘菩、连翘酯苷的含量.结果:蒸后阴干、煮后阴于的连翘叶样品清除自由基活性强于晒干、阴干和烘干处理,蒸煮处理可提高连翘叶清除自由基活性,且总酚酸、总黄酮、绿原酸、芦丁、连翘苷、连翘酯苷含量均较高.蒸后阴干样品清除自由基活性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均高,而晒干均低.结论:不同于爆方法对连翘叶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活性成分的影响较大,蒸后阴于为佳干燥方法.

  • 连翘叶中苷类成分的分离与HPLC鉴定

    作者:杨建雄;柴渭莉;邱娟;姚艳萍;代乐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其果实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1].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连翘苷作为控制连翘质量的重要指标,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连翘苷不得低于0.15%[2].

  • 不同加工方式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马梅芳;杨晓日;高慧;宋敬丽;李洁

    目的:测定不同加工方式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BDS HYPERSIL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连翘酯苷A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连翘苷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连翘酯苷A为330 nm;连翘苷为277 nm;柱温:40℃;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均较高,其含量顺序为:蒸后烘干>炒后烘干>蒸后晒干>炒后晒干>烘干>晒干。结论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有较大影响,蒸、炒后干燥有利于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成分的保存,烘干比晒干更有利于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成分的保存。

  • 连翘叶和连翘果提取物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燕;常断玲

    目的 比较连翘叶提取物和连翘果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为连翘果的质量控制和连翘叶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样品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均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连翘提取物”项下规定的条件.结果 连翘叶与连翘果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整体上均较相似,但叶和果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酯素3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连翘叶和连翘果实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相似,但一些成分相对含量比值相差较大,连翘叶不可与连翘果混用.

  • 连翘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李晓;魏悦;张培林;邓占元

    目的 研究连翘叶中熊果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熊果酸粗品得率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回流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时间等4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乙醇浓度是影响连翘叶中熊果酸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佳方案为6倍量95%乙醇热回流2次,每次60 min.用佳方案提取,测得熊果酸的含量平均值为25%.结论 该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 连翘叶的药理研究综述

    作者:薛愧玲;袁王俊

    总结近年来对连翘叶的研究工作和文献,对有关连翘叶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别从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 超声波提取连翘叶总黄酮与总酚酸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粟;唐龙妹;许丽琴;丁月新;刘汝俊;马莉;薛鹏

    目的 确定实验室超声波提取连翘叶总黄酮、总酚酸的佳处理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甲醇浓度(A)、超声时间(B)、提取次数(C)和提取温度(D)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优超声提取条件.结果因素D和C对测定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因素A、B为不显著因素.结论以60%甲醇,超声时间10 min/次,提取3次,提取温度45 ℃为佳超声提取条件.

  • 连翘叶中连翘苷的提取工艺

    作者:李晓;魏悦;郭唯;范毅

    目的 研究连翘叶中连翘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连翘苷得率和浸膏中连翘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浸泡时间是影响连翘叶中连翘苷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佳方案为不浸泡,80℃水提取2次,每次1h.用佳方案所得提取液经浓缩过滤,所得沉淀,经乙醇结晶得高纯度连翘苷.结论 该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连翘叶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文兵;李红鹏

    连翘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该药材多以果实入药.连翘叶在我国民间有很长药用历史,近年来制成珠茶作为保健饮料发展较快.目前对连翘叶的研究主要是对化学成分的研究[1]、保肝作用和抗氧化作用[2-4]的研究.鉴于连翘果实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且连翘叶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我们对连翘叶的体外抗菌作用进行实验研究,为其作为药材或保健品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连翘叶 抑菌作用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